尼曼-皮克病

尼曼-皮克病(Niemann-Pick’s disease,NPD)是因鞘磷脂(sphingomyelin)及膽固醇沉積於身體各器官的遺傳性代謝病,以年幼兒童多發,具有肝、脾大,眼底黃斑部櫻桃紅色斑及骨髓塗片中大的泡沫樣細胞等主要特徵。本病於1914年首先由Niemann報告第1例,1922年Pick詳細描述了病理檢查所見,故而得名。中國首次於1963年報告2例,以後陸續有個例報導。

基本信息

流行病學

猶太人多見,多見於幼兒發病。 常染色體隱性遺傳

發病機制

本病系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猶太人患病較多。目前已肯定本病之A型及B型系缺乏鞘磷脂酶所致該酶廣泛存在於多種組織細胞的溶酶體中,線粒體及微粒體中也有發現,尤以肝細胞中為多。鞘磷脂存在於所有細胞之細胞膜和亞細胞的漿膜,包括紅細胞的基質。該酶缺乏時,此類脂不能被水解,致使在細胞內大量積聚,也常同時伴有膽固醇及雙磷酸鹽的沉積。膽固醇增加的原理不清膽固醇與鞘磷脂的代謝似乎存在密切關係,也可有少量其他神經鞘類脂的增加。
C型與D型患者細胞中主要沉積物為膽固醇,鞘磷脂較少,細胞中鞘磷脂酶也降低其水平在A、B型與正常人之間。在患者皮膚成纖維細胞中發現外源性膽固醇的酯化(esteriification)存在明顯的障礙且基於此可能的發病機制已建立了純合子、攜帶者及產前診斷方法,因此認為此為本型的發病原因。
鞘磷脂酶的基因位於17號染色體上,其結構已清楚。C型的基因突變在18號染色體上。

臨床表現

1.A型生後3~4個月起即出現餵食困難營養不良,肝、大,常以肝大先於脾大出現,淋巴結腫大,精神神經發育遲滯但由於其進行得較緩慢,所以在病後數月內常不被發現,非但達不到各該年齡發育標準而且還出現倒退情況,肌力亦減退皮膚有棕褐色色素沉著,肺部可被累及嚴重時聽力及視力均受影響甚至喪失30%~50%患者於眼底黃斑部有櫻桃紅色斑點。患兒逐漸消瘦,常因繼發感染於3~4歲前死亡
2.B型此型進展甚慢除肝、脾大外,無或僅有輕微神經系統表現,可帶病長期生存
3.C及D型患兒出生後數年內表現正常,以後逐漸出現神經系統症狀,如:辭彙減少、共濟失調、抽搐核上性眼肌麻痹肝大,脾不如肝大。病情進展緩慢,智力及運動發育逐漸減退,以後出現肌張力增高,反射亢進等。C型與D型表現相似,但C型常見於加拿大的新斯科舍(NovaScotia)。發現有些不明原因新生兒肝炎為C型患者。

併發症:
感染為常見的併發症,也是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應給予積極的治療。

診斷

嬰幼兒期有肝脾大,且肝大於脾,並逐漸出現神經系統表現者應懷疑本病黃斑區如發現有櫻桃紅色斑點肺部X射線片中有粟粒樣改變者支持本病診斷重要診斷依據為骨髓中找到典型泡沫樣尼曼-皮克細胞鞘磷脂酶活力測定如減低可確診。

鑑別診斷:
應與下列疾病作鑑別:
1.糖原貯積症糖原貯積症共有八種類型,以Ⅰ、Ⅱ、Ⅲ及Ⅳ型最常見均有肝大而脾一般不大Ⅰ型多見於1歲以內,有反覆低血糖發作,且可因此而致智力發育落後。患兒體型亦矮小頰部等處脂肪堆積呈娃娃臉與尼曼-皮克病有神經系統症狀及體格發育落後有所不同。Ⅲ及Ⅳ型類似Ⅰ型,但較輕。Ia尚可累及心臟,可借臨床表現,糖耐量曲線或胰高糖素試驗與尼曼-皮克病鑑別。
2.戈謝病骨髓穿刺或脾穿刺塗片中找到戈謝細胞。β-葡萄糖腦苷脂酶活力降低。血清鹼性酸磷酶增高。
3.GM1神經節苷脂貯積症岩藻糖苷貯積症兩病皆有肝、脾大,智力落後,前者骨髓中尚有泡沫細胞,黃斑部有櫻桃紅色斑,但兩者皆有醜陋面容,骨骼X射線片中有骨發育不良表現。

檢查

實驗室檢查:
1.血象可有中度貧血血小板減少,其程度取決於骨髓累及程度。白細胞一般正常,可減少甚至稍增多,淋巴細胞及單核細胞可有空泡。
2.骨髓象骨髓增生程度及各種細胞比例正常,可找到典型的尼曼-皮克細胞,此種細胞直徑為20~90μm,圓形,橢圓形或三角形,含一個偏心較小的核,胞質充滿泡沫狀神經鞘髓磷脂顆粒似桑椹狀脂肪滴,此種結構使胞質呈泡沫狀,故又稱泡沫細胞。瑞特染色呈淡藍色脂類(SudanⅢ)染色陽性,糖原染色空泡壁為陽性,空泡中心為陰性,鹼性磷酸酶及過氧化物酶染色陰性。

其它輔助檢查:
1.X射線檢查A型者肺部可有粟粒樣浸潤,骨骼可有輕度髓腔擴大及骨皮質變薄現象,腦CT及MRI檢查可有灰質變性,脫髓鞘病變及小腦萎縮。
2.酶測定白細胞、皮膚活體組織檢查成纖維細胞培養測定鞘磷脂酶均降低。
3.其他皮膚成纖維細胞培養檢測膽固醇酯化,在C型中有障礙,同時作菲律賓菌素染色,可顯示溶酶體中未酯化膽固醇的積聚。直腸活體組織檢查在神經系統症狀出現前(有時數年)即可清楚地顯示C型神經細胞內的沉積。

治療

目前尚可特效根治性治療方法。主要是支持及對症治療注意營養,可採用低脂肪飲食。臨床症狀可對症處理,加強護理。有人給一7歲女孩NPC患者做肝移植手術,恢復了肝功能,但沒阻止神經系統症狀的發展。

預防

如已有一孩子為本病則以後所懷胎兒有50%可能患本病,故應對胎兒進行產前酶活力檢測,必要時進行人工流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