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世雄

宋世雄

宋世雄,北京人。1939年生於河北省樂亭縣,1960年後,歷任中央人民廣播電台體育記者、中央電視台體育評論員。198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是第六屆全國人大代表。曾對第八屆亞運會、第二十三屆奧運會等重大國際體育比賽進行了現場電視廣播解說和評論。撰有《當好體育愛好者的耳目》、《我怎樣轉播體育比賽實況》、《在體育比賽實況轉播中為什麼能解說那么快》等論文。這次為北京奧運擔任解說,也是宋世雄第5次親歷奧運轉播。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198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是第6屆全國人大代表,曾對第8屆亞運會、第23屆洛杉磯奧運會等重大國際體育比賽進行了現場電視廣播解說和評論。
1995年,宋世雄先生被美國體育廣播者協會評為1995年度最佳 國際體育節目主持人,2000年,已經在體育評論員、主持人崗位上奮鬥了40年的宋世雄退休。
2008年參與央視北京奧運會 桌球、女排的轉播 解說
撰有《當好體育愛好者的耳目》、《我怎樣轉播體育比賽實況》、《在體育比賽實況轉播中為什麼能解說那么快》等論文。
宋世雄,最佳國際廣播電視體育節目主持人,高級體育評論員、第6-9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1960年開始從事廣播電視體育評論工作。1981年、1982年、1984年、1985年、1986年報導了中國女排榮獲“五連冠”的盛況,轟動全國。
宋世雄 宋世雄

宋世雄體育知識淵博,轉播技藝 精湛,在長達40餘年的評論生涯中,除轉播亞運會、奧運會、全運會等綜合性運動會外,還轉播了足球、桌球、籃球、羽毛球、網球、冰球、田徑、游泳、體操、舉重、武術等單項世界賽事。宋世雄口若懸河的解說使人如臨其境。
他廣見博聞,才思敏捷,創造了獨具 特色體育評論風格,在國內外享有盛譽。1995年被美國廣播電視體育節目主持人協會評為“最佳國際廣播電視體育節目主持人”,他是第一位獲此殊榮的中國人。
2008年入選“中國奧運報導主持人國家隊”,擔任女排、桌球項目解說員。

成長經歷

宋世雄,1960年任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中央電視台 體育評論員,至今已從事廣播、電視體育評論工作達36年之久。曾奔赴世界各地報導解說了奧運會世界盃足球賽世界錦標賽世界大學生運動會亞運會等40多個體育項目近兩千場比賽。

宋世雄 宋世雄

宋世雄解說經歷

60年代初,解說了1961年在北京舉辦的第26屆世界桌球錦標賽;70年代,解說了美國加拿大英國哥倫比亞奈及利亞澳大利亞等六國桌球隊來華訪問比賽,亞非桌球友好邀請賽等。
1978年,解說了在曼谷舉行的第8屆亞運會,這是中國第一次派體育評論員從國外進行現場轉播;在此之前,通過通訊衛星第一次向全國轉播了在阿根廷舉行的第11屆世界盃足球賽,開創了中國通過通訊衛星轉播國外體育比賽的歷史。
之後,轉播解說了1982年第12屆、1986年第13屆、1990年第14屆世界盃足球賽;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1988年漢城奧運會、1992年巴塞隆納奧運會;1981年世界盃排球賽、1982年世界排球錦標賽、1985年世界盃排球賽、1986年世界盃排球錦標賽;1990年北京亞運會、1994年廣島亞運會;1993年斯圖加特世界田徑錦標賽;1994年美國世界足球賽;第12屆世界男子籃球錦標賽等重大賽事。連續報導解說了1993—1994、1994—1995賽季的義大利足球甲級隊聯賽以及1995年第43屆世界桌球錦標賽等等……

歷屆奧運會央視報導之路

宋世雄 宋世雄
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中央電視台只有5個人去洛杉磯做前方報導,他們與香港的TVB電視台合作,還要和一家 紐西蘭電視台共用一個機房。20年前的奧運會,只有少量的新聞報導出現在新聞聯播等節目中,賽事轉播也是錄播為主。美國新聞總署支援了一部攝像機和一個攝影師,跟著岑傳理去採訪。岑傳理報導了許海峰為中國奪得第一枚奧運金牌的新聞。

1988年漢城奧運會,中央台去了18個人參與報導,辦公室的牌子上是TVB和CCTV,TVB在前面,CCTV在後面,每天的播出量為七八個小時,全程不超過200個小時。

1992年巴塞隆納奧運會,CCTV向前方派出了28人,在北京留四五十人做後方報導。早間、午間、晚間3個時段開闢了滾動報導,報導時間增加到250小時左右。

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由於是央視開播體育頻道第二年,報導團規模猛增,有60名前方記者,報導時間也增加到600小時。

2000年悉尼奧運會,央視加大了報導力度。他們派往悉尼的工作人員共108人,除租用兩顆衛星、在國際廣播中心設主演播室外,還在悉尼港建立了實景演播室,實現了一、二、五頻道共3套節目全天播出或並機播出

2004年雅典奧運會,央視前方工作人員增至160人,後方也有300多人在忙碌。最終,央視1200多小時的節目時長創造了國內奧運報導的新紀錄。

2008年北京奧運解說

宋世雄 宋世雄
長句不卡殼短句更精煉

2008年8月13日晚,69歲的宋世雄以高亢、激情的聲音出現在首都體育館,解說了當日中國VS古巴的排球比賽。當日的解說中,宋世雄仍然保持了他嚴謹的作風。儘管容顏老去,他仍精心打理髮型精神抖擻地投入到工作中。儘管告別電視解說8年,他仍像以往那般思維縝密、字正腔圓,既能用簡短的語言精煉概括,也可以一口氣說出幾十個字的超長句子,中間沒有任何停頓和卡殼,讓不少觀眾讚嘆他寶刀不老。

在這場比賽中,宋世雄用簡短的語言總結出中國和古巴兩隊的優劣勢——“中國展現拼搏精神,古巴核心力挽狂瀾”,也一口氣說出“中國女排在本場比賽中積極貫徹主教練陳忠和的戰術意圖,立足自我,力拚對手,主要是從發球、一攻和防守三方面進行有針對性的布置,而女排姑娘們則高質量地將以上三方面進行了完美的演繹。同時,中國女排面對古巴女排的強勢進攻時發揚出每球必爭的拼搏精神”這樣超長的句子。在解說中,宋世雄更展現出了自己深厚的排球知識功底,一口氣說出了“古巴女排是一支特點鮮明的球隊,她們身體素質出色、彈跳能力強、發球和進攻極具衝擊性。特別是主攻1號魯伊茲和12號卡爾德隆在四號位的高點強攻非常具有威脅性。而在‘四二配備’特有的戰術體系中,兩名二傳在二、三號位的快變突擊也能夠保持有效的牽扯作用。正是由於進攻核心球員魯伊茲和卡爾德隆高質量的調整強攻能力,古巴女排才最終得以鎖定勝局”這樣極具專業水準的話。

宋世雄 宋世雄
是語言轟炸還是激情解說?

對於宋世雄的復出,觀眾的意見也是褒貶不一。記者進入宋世雄的網路貼吧,支持宋世雄的觀眾表示“宋世雄有崇高的敬業精神。清晰準確的解說,後輩的解說員是難以超越的”。更有觀眾充滿感性地說:“快帶出一些徒弟吧。豐富的知識和內涵是必不可少的!他把聽眾當親人當上帝,竭盡全力為大家解說,以前一場比賽只是他一人解說,我們僅是聽,就像親臨現場一樣,現在一男一女兩人解說也比不上他一人。後來者努力吧!要敬業、要勤奮!”

但是,也有網友留言對宋世雄的解說風格提出質疑:“數據轟炸般的解說早就落伍了,別把一些人的懷舊當作自己復出的理由!”還有網友表示,宋世雄的解說信息量不大、但辭彙太滿,是一種語言轟炸,“我們更希望能安靜地看比賽,而不是耳朵里塞滿無用信息”。但有更多的觀眾對宋世雄的復出表示支持,“宋老見證了中國體育的發展,他的聲音留在了當時每個人心中”“宋世雄不僅僅是解說比賽,這也是兩個時代的對比,原來也許是在廣播上聽奧運會,而現在是在自己國家舉辦奧運會,宋世雄不僅是解說員,也是一位見證者。”

主要榮譽

1995年獲美國廣播電視 體育節目主持人協會頒發的最佳國際廣播電視體育主持人獎,成為獲得該獎項的第三位外國人,同時也是獲得該獎項的第一位中國人。
2005年獲得中國之聲·康奇杯“中國體育廣播傑出貢獻獎”
2006年獲得“中國電視主持人25年傑出貢獻大獎”
1995年第2屆“金話筒獎”特殊 榮譽獎—宋世雄(中央電視台)

個人影響

宋世雄 宋世雄
宋世雄1960年開始從事廣播電視體育評論工作。1981年、1982年、1984年、1985年、1986年報導了中國女排榮獲“五連冠”的盛況,轟動全國。宋世雄體育知識淵博,轉播技藝精湛,在長達40餘年的評論生涯中,除轉播亞運會、奧運會、全運會等綜合性運動會外,還轉播了 足球桌球籃球羽毛球網球冰球田徑游泳體操舉重武術等單項世界賽事。此外他口若懸河的解說使人如臨其境。他廣見博聞,才思敏捷,創造了獨具特色的體育評論風格,在國內外享有盛譽。1995年被美國廣播電視體育節目主持人協會評為“最佳國際廣播電視體育節目主持人”,是第一位獲此殊榮的中國人。

人物評價

宋世雄 宋世雄
“在中國這個世界上最大的 國家,宋世雄先生為把體育節目帶給那裡的男人、女人和兒童作出了貢獻。36年中,他是中國人民的眼和耳;他是世界上最受人尊敬的體育節目主持人之一。”

                                                      ——美國奧林匹克運動委員會主席勒羅伊·沃克爾

在這個世界上最大的國家,宋世雄先生為把體育節目帶給這裡的男人、女人和兒童做出了貢獻。36年中,他是中國人民的眼和耳,他是世界上最受人尊敬的國際廣播電視體育節目主持人之一。

——勒羅伊·沃克爾(美國奧林匹克運動委員會主席)

他,連續5屆奧運會直播的播音員;他,曾經和中國女排一起闡述中國精神;他,一度代表了中國體育的聲音和中國的強音;他,義務擔任過數百場晚會的主持;他,用魅力的聲音影響了整整兩代人……

職業經歷

說到新中國體育轉播的歷史,有一段人們不太知底的緣由。解放初,有一支蘇聯男子籃球隊來滬比賽,轟動了整個體壇。廣大觀眾買不上門票,紛紛給廣播電台打電話:你們 國慶遊行能轉播,戲曲演出能轉播,能不能搞搞球賽的轉播呢?
宋世雄 宋世雄

倉促之間,這一艱巨的 任務落到了張之和陳述兩個人頭上。張之是上海人民廣播電台播音組副組長,曾擔任第一次國慶遊行實況轉播。陳述早在解放前就擅長 體育播講,曾在1984年全運會上做過廣播解說。新中國這第一場球賽轉播,他們合作默契,說捧自如,如同演了一場精彩的“雙簧”,受到了聽眾的熱烈歡迎。從此,張之走上了體育轉播的道路。1953年,調到了 中央台。他勤學苦練,轉播時胸有成竹,急緩相當。急來口若懸河,滔滔不斷;緩時繪聲繪色,趣味橫生。張之這個名字很快便在廣大聽眾特別是體育愛好者中家喻戶曉。
就在張之以他獨特的藝術風格,博得越來越多的人真摯 愛慕的時候,14歲的中學生宋世雄,愛聽張之的實況解說,幾乎到了入迷的程度。凡有張之出場解說的體育比賽,小宋總要守在收音機旁。他竭盡全力記錄張之廣播時所用的各種辭彙,模仿張之的聲調、語氣……久而久之,小宋的“體育實況轉播”,成了北京37中文藝晚會的一項“保留節目”。每當學校舉行 文藝演出,同學們在台下一哄:“宋世雄,來段‘學張之’!”他便欣然跳上台去,短短几分鐘的“實況轉播”,博得全場掌聲喝彩。一天,他索性鼓起勇氣,給張之寫了一封情辭懇切的信,希望能和他見上一面。
宋世雄 宋世雄

張之約小宋到自己工作的單位和他相見。小宋以他 俐落的口才、誠摯的感情,喚得了張之的同情和驚異。後來,終於拜張之為師,破例地邁進了 中央廣播大廈,實現了他夢寐以求的理想,成了新中國第二代體育實況轉播的優秀解說員。
宋世雄曾經因為文化大革命 停止工作。1978年4月,國務院副總理王震將軍在接見喀麥隆體育代表團時見到了當時的體委主任王猛同志。王震將軍問:“近來,為什麼聽不到宋世雄的聲音?”王猛 同志回答,聽說好像他有點錯,具體情況不大了解。王震將軍說,有什麼了不得的錯?馬上讓他出來轉播。這就是宋世雄的魅力,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代表中國 精神所以必然要飛騰。
宋世雄曾經在自傳里這樣寫道:“在那個建設社會主義新中國的火熱年代,我們每個青年人都有一顆火熱的心,都想在自己的崗位上做出優異成績,都想成為模範、標兵、紅旗手。”在今天看來,這樣的話好像天方夜譚,但是在當時這就是社會青年最 真實的呼聲,一個從那個年代走出來的播音員,我們永遠沒有權利懷疑他的忠誠,以及他的謙卑和厚道。

人物趣事

說在前頭

宋世雄,曾是北京第37中的學生,1960年時他與鍾瑞前後腳進了 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的大門,同為播音員。
鍾瑞,北京廣播學院最早的畢業生。1960年分配到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做主播。當初一個高中畢業,一個大學本科,家庭背景也相差懸殊,他們用了什麼小伎倆贏得家長的同意?如今退休了,他們又是怎樣安排自己的老年生活呢?

戀愛時長

說起那一段難忘的戀愛經歷,宋世雄依然如數家珍。“我們同時到了中央人民廣播電台,我是1960年的5月去的,鍾瑞是3月。“鍾瑞在一群人中總顯得很文靜、很文雅、很有氣質。所以,我對她就有很深的印象。比如說,那時候錄音本來可以去一次,就是五點多鐘錄,很快就結束了。有的時候我會多去一次,三點多鐘我就把稿子送去,然後我就在那兒等著,這樣就能和他們多呆一會。 接觸的時間長了,對她印象很深。曾經腦子裡面閃
宋世雄 宋世雄
現過‘交個朋友’的念頭,但是當時心裡也有些顧慮。(什麼顧慮呢?)一個就是,大家看我像個人模狗樣的。那個時候很瘦,人家說我是竹竿頂棗。就是一根很瘦的竹竿,頂著一個像棗一樣的腦袋。所以,從長相上我就有落差感。第二條就是,她出身於一個知識分子的家庭。她的父親是口腔的醫學專家、教授,我們家經濟情況就比她家要差了。還有一點,她長得確實比我要漂亮,比竹竿頂棗要好多了,所以當時有些顧慮,也沒敢提出來,就一直接觸著。”

結婚苦心

一邊的鐘瑞笑著聽先生細數當初的 情景,情不自禁地插上話來:“當時他說自己是竹竿頂棗,瘦是瘦,但我覺得還是挺帥的。另外,他為人特別客氣,當時我也播過他的體育節目稿,除了客氣以外還感到他是個非常認真的人,稿子書寫得都非常整齊。”
宋世雄依然覺得在那個家庭觀念很重的年代,想在一起自然必須通過家庭這一關。偏偏鍾瑞的媽媽也是個大家閨秀,這讓沒有學歷,也沒有什麼專長,長得又很一般的宋世雄更加沒有 信心。但鍾瑞一直覺得,主要看他的 品德,用那會兒的話說,就是要“非常正”。所以,鍾瑞就跟她 爸爸媽媽講,“將來肯定是他了,我覺得我認準了,將來他肯定應該是不錯的。”光說也不行,這個醜女婿總得見丈母娘和老丈人啊,於是鍾瑞就想了個辦法,安排了一個特別的見面———看了一場京劇。“因為她有幾個考慮,一個就是 所有的當事者,包括我們倆,包括鍾瑞的父親母親、鍾瑞的 妹妹都喜歡京劇。我們選擇了一場最好的戲,是杜近芳和葉盛蘭演出的《柳蔭記》。台上雖然是熱鬧的大戲,我的心裡卻是七上八下,一直在觀察著。看一會兒戲,偷偷看看父親母親和 小  妹 妹的表情。當時我的心很緊張,實際上杜近芳和葉盛蘭的這齣戲我 基本上等於沒看。”宋世雄笑言。
宋世雄 宋世雄

可能是覺得宋世雄的為人還可以,鍾瑞的爸爸媽媽並沒有太反對,只是放出話來:“你們可以交往看看。”這下宋世雄仿佛得到了大赦,當然是拚命地表現自己。“從我性格來說,我也希望能夠給老人們一個好的印象,所以我去了以後就幹活。生個爐子、刷個煙筒什麼的;不光是煙囪,老人家四合院裡邊兒,一進門有一個瓜蔞架,這個瓜蔞的架每年都是我搭、我修;當時家裡面燒 蜂窩煤取暖,搬煤的也是我;然後到了晚上得倒垃圾,那時候的垃圾不像現在這個環境,是得推著小車到後庫那個地方,當然還是我做。我就是 希望老人們能對我滿意。”
通過考察後的宋世雄終於和鍾瑞喜結連理,他說:“因為我媽媽是一個家庭婦女,她已經記不清生我的日子了。她就只知道我是屬兔的,但是就不知道是哪月哪日生。後來我在填寫的時候就把我和鍾瑞的結婚紀念日11月13日作為了生日,我的生日就是1939年11月13日。我非常 非常珍惜,像愛護眼睛一樣愛護我們結婚的這一天。”

平平淡淡

大家能不能想像宋世雄的那樣一個形象:戴一小帽、穿著羽絨服、背著白菜 蘿蔔,這其實就是名嘴的日常生活。
老伴鍾瑞說:“他在生活中跟在話筒前、銀幕上,有點像是兩個人。好多事都是不像挺有闖勁的那種,很多事他都得跟你商量。現在上了年歲了,我說老頭更應該穿漂亮點兒,我們平常就叫他老頭。他就說,這個有點兒過分,但你要給他,他就穿。所以,我覺得他在生活中,自己的見解有的時候表達得不太多,好像是我管太多了吧。”
“是管得太多了,我年歲大了,有的時候出去買菜什麼的。菜有的時候一買買一堆,像蘿蔔挺沉的,白菜也不輕,再加上芹菜什麼的,真是挺不好辦。再加上過去年輕的時候因為老出國,老拎箱子,最近我這個肘關節也不好。我就希望能有一輛腳踏車,我買這個 腳踏車意思,就是能夠出去買買菜。可最近夫人和孩子們一致通過,把車鑰匙給我沒收了,生怕我出去在路上出什麼交通事故,現在啊,我真是被管得 非常非常的嚴呢。”雖然口氣中全是埋怨,但眼神里卻滿是幸福。鍾瑞說:“我們的孩子現在都在國外,大女兒曉梅在加拿大做電視主持人,小兒子曉輝清華大學畢業後也去了國外,都生活得挺好。有空的時候,我們依然會把《牽手》這首歌放來聽一聽。聽一聽以後,一些曾經往事都重回眼前。我覺得 現在的我倆跟大家都一樣,粗茶淡飯地勤儉度日。這么多年,相濡以沫,牽手同行,再共同聽那首歌有 時候就引起很多思緒。”

相關圖書

宋世雄自述——我的體育世界與螢屏春秋
出版: 作家出版社
作者:宋世雄
一樁樁難忘的舊事,一幕幕闊大的場景,一張張熟諳的面容,一聲聲感人肺腑的話語,如同慢鏡頭一般,歷歷在目地從作者面前經過,讓他怦然心動,或者沉默無語,再或者,濁淚縱橫。
了解宋世雄 先生的人都認為他的體育報導雄辯滔滔、機智,顯示出他對體育的廣見博聞,以及描繪體育運動時所傾注的極大熱情。 在這個世界上最大的 國家,宋世雄先生為把體育節目帶給這裡的男人、女人和兒童做出了貢獻。36年中,他是中國人民的眼和耳;他是世界上最受人尊敬的國際廣播電視體育節目主持人之一。

目錄

致體育愛好者和觀眾朋友
第1章曼哈頓金獎題名
第2章 揮汗東瀛直播女排奪冠
第3章  體育迷迷上體育轉播
第4章 “小張之”初出茅廬
第5章 新當選的人大代表
第6章 旋轉的足球世界
第7章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第8章 縱然一票之差兒到底意難平
第9章 同台 主持的戲迷夫妻
第10章奧運會開幕式的魅力
第11章  領導的關懷 人民的重託
第12章 做運動員的知心朋友
第13章 和藝術家們在一起
第14章 一輩子做人民的僕人
第15章 體育轉播解說藝術

經典語錄

1.宋世雄曾激動而富有文采地說道:“……高峰,以迅雷不及掩耳盜鈴之勢,直殺禁區……”(韓喬生不承認是自己說的,“嫁禍”給了宋世雄)

2.女排比賽,日本對克羅地亞。宋世雄解說道:“儘管日本隊在最後一局的比賽中以14比9落後,她們仍然士氣高漲……這也是規則允許的……”(聽完這個我為之噴飯)

3.覺得宋老師真強,肺活量國語都很強,連續說了兩遍:“咣,射到門柱上……咣,射到門柱上……”(當時聽完我那個汗啊!)

4.現在想想我們球迷真幸福,那時候聽宋老師解說,一場比賽重複無數次“中央電視台,中央電視台,這裡是中央電視台……”(他嘴巴的張開頻率太快了。德國隊員拼搶,德國隊員傳球,德國隊員射門,5秒之內發音完畢……)

5.1993年NBA總決賽時突改由德高望重的宋老解說,比賽一開始,他便用他那獨有的激動嗓音解說道:各位觀眾,現在要為大家轉播的是NBA總決賽,是由芝加哥公牛男子籃球隊……(怎么感覺加上男子籃球四個字這么彆扭啊!)

6.“可能有的觀眾剛剛打開電梯,我們再把比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