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淮北發電廠

大唐淮北發電廠位於淮北市相山地區,前身為淮北發電廠,成立於1973年,2002年12月,劃歸中國大唐集團公司,屬於國有大型火電廠,多年使用自備井抽取地下岩溶水作為循環冷卻水。

公司概述

大唐淮北發電廠大唐淮北發電廠

淮北發電廠外景淮北發電廠座落在安徽省淮北市相山西南麓,北靠隴海鐵路,東臨京滬線,清流如帶的濉河從西南方相繞而過,鳳凰山、洪山、狼牙山和墓山四山環抱,光彩熠熠,景色誘人,它宛如一顆瑰麗的明珠,閃耀於古都相城,鑲嵌在廣袤的淮北平原上。淮北發電廠是國家大型一檔企業,裝機總容量98萬千瓦。分四期工程施工,一期工程2台50MW機組,1973年投產,二期工程2台125MW機組,1977、1978年併網發電,三期工程2台200MW機組,1981、1982年投產,四期工程1台200MW機組,1993年7月,移交生產。7台機組全部是國產設備。淮北發電廠現有職工2900人,年發電能力在50億千瓦時左右,是安徽省和華東電網主力電廠之一。全廠固定資產總值10.5億元。

大唐淮北發電廠原名“淮北發電廠”,2003年元月份在電力體制改革、發電企業重組時,劃歸中國大唐集團公司,更名為“大唐淮北發電廠”。大唐淮北發電廠坐落在安徽省淮北市西區,1973年8月一期工程建成投產。32年來經過四次擴建,現裝機總容量達到124.5萬千瓦,員工2700多人,是華東地區最大坑口電廠、安徽省最大火力發電廠,利用當地煤炭資源的大型坑口電站——安徽省淮北發電廠,1982年10月30日又建成一台國產20萬千瓦的發電機組。這樣,淮北發電廠的三期工程全部完成,裝機總容量達到75萬千瓦。大唐淮北發電廠建廠32年來,在各級領導的指導下,兩個文明建設取得顯著成績,首批被電力部命名為全國電力系統“雙文明單位”,安全文明生產連續7年達部標;多次獲得安徽省“文明單位”、安徽省“百家最佳經濟效益企業”、“全國電力行業質量效益型先進單位” 等稱號,2002年3月跨入國家“一流火力發電廠”行列。

集團介紹

中國大唐集團公司中國大唐集團公司

中國大唐集團公司是2002年12月29日在原國家電力公司部分企事業單位基礎上組建而成的特大型發電企業集團,是中央直接管理的國有獨資公司,是國務院批准的國家授權投資的機構和國家控股公司試點。註冊資本金為人民幣153.9億元。主要經營範圍為:經營集團公司及有關企業中由國家投資形成並由集團公司擁有的全部國有資產;從事電力能源的開發、投資、建設、經營和管理;組織電力(熱力)生產和銷售;電力設備製造、設備檢修與調試;電力技術開發、諮詢;電力工程、電力環保工程承包與諮詢;新能源開發;與電力有關的煤炭資源開發生產;自營和代理各類商品及技術的進出口;承包境外工程和境內國際招標工程;上述境外工程所需的設備、材料出口;對外派遣實施上述境外工程所需的勞務人員。

公司員工中國大唐集團公司實施以集團公司、分(子)公司、基層企業三級責任主體為基礎的集團化管理體制和運行模式。集團公司相繼成立了大唐甘肅發電有限公司、大唐陝西發電有限公司、大唐黑龍江發電有限公司、大唐吉林發電有限公司、大唐河北發電有限公司、大唐貴州發電有限公司大唐山東發電有限公司7個省發電公司,成立了湖南分公司、安徽分公司、河南分公司、山西分公司、江蘇分公司、四川分公司、雲南分公司、廣西分公司8個分支機構和大唐電力燃料有限公司、中國大唐集團科技工程有限公司等專業公司。

中國大唐集團公司擁有中國第一家在倫敦香港上市,並於2006年在國內上市的大唐國際發電股份有限公司;擁有較早在國內上市的大唐華銀電力股份有限公司、廣西桂冠電力股份有限公司;擁有國內在役最大火力發電廠——內蒙古大唐國際托克托發電公司和世界最大在役風電場——內蒙古赤峰賽罕壩風電場;擁有中國目前在役的第二大水電站——大唐龍灘水電站以及物流網路覆蓋全國的中國水利電力物資有限公司等。截至2008年底,集團公司在役及在建資產分布在全國28個省(自治區、直轄市),資產總額達到4076億元,員工總數86847人。截至2009年6月27日,集團公司發電裝機規模突破9000萬千瓦,達到9006.11萬千瓦,成為亞洲最大的發電公司。

中國大唐集團公司的發展戰略是:把集團公司建設成經營型、控股型,市場化、集團化、現代化、國際化,具有較強發展能力、盈利能力和國際競爭能力的國際知名能源公司。

發展歷程

大唐淮北發電廠夜景大唐淮北發電廠夜景

由一次能源“煤炭”,轉化為二次能源“電力”,乃人類工業史上的一次偉大革命。淮北市正是一座基於這種條件下誕生的中國十分重要的能源工業城市。20世紀50年代後期,淮北煤田大規模開發,爾後建市,此後,以豐足的煤炭資源和強勁的電力為工業血脈,給國家經濟的大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能源保障。伴隨淮北市的發展與成長,為解決電力供需矛盾,加快煤炭工業的發展,同時緩解中國北煤南調的運輸壓力,1967年6月,國家計畫委員會批准在淮北市(時稱濉溪市)興建大型坑口電站——淮北發電廠。

回顧

淮北市有電歷史可追溯至中華民國初年,為安徽省最早用電地區之一。清光緒30年(公元1904年)始有煤窯,礦商李永豐、袁世傳與清政府軍閥、安徽督軍倪嗣沖合股在烈山開辦了普益公司,共同經營烈山煤窯。為提高開採量,更多地掠取財富,礦商於民國4年(1915年)從安慶購買一台蒸汽發電機安裝當地發電,開始了淮北地區的最早用電歷史。1938年日軍侵華後範圍擴大至華東地區,當地淪陷,煤窯倒閉,工人流離,發供電設備在戰火中蕩然無存。直至新中國建國前夕,淮北電力事業一直處於凋敝萎縮狀態。

1950年,淮北電力事業得以起始復甦。最初啟用的電力項目為柴油機、汽油機發電,但因功率低,供電範圍極小。20世紀50年代,淮北煤田大規模開發。為緩解動力用電不足,1958年10月,淮北地區第一條35千伏徐州——閘河輸電線路(按110千伏設計)和第一座35千伏閘河變電所(後改為馬莊變電所)建成投運。為配合煤田的進一步開發,20世紀60年代初至“文化大革命”時期,相繼投運了數條35千伏和110千伏輸電線路,使得淮北電網北連徐州電網,南接皖中電網。初具雛形的電網構架及電力設施,使供電可靠性得以提高,為淮北煤礦業及淮北市政建設提供了一定的動力。

但此時的淮北市,正處於蓬勃發展的初始階段,電力供需的矛盾依然十分突出。為加快煤炭工業的發展,同時緩解我國北煤南調的運輸壓力,1967年6月,國家計畫委員會批准在淮北市興建大型坑口電站——淮北發電廠。第一期工程分別於1973年的8月和12月投產2台5萬千瓦燃煤發電機組。投產後的淮北發電廠,一舉成為安徽省和淮北地區的重要電力源。

發展

20世紀70年代中期後,淮北發電廠加快規模擴建。第二期工程分別於1977年和1978年投產2台12.5萬千瓦燃煤發電機組。第三期工程分別於1981年和1982年投產2台20萬千瓦燃煤發電機組。至此,淮北發電廠跨入了國家大型發電企業行列,成為安徽省最大的火力發電廠。此時,已經完全滿足淮北煤田開採所需動力及淮北市對電力的需求,約2/3的富餘電力,通過淮北電網源源不斷地向華東電網輸送,支援他地的經濟建設。

隨著電力源的不斷強大,淮北市的電網構架也趨於強盛。先後興建投運了5條220千伏輸電線路,同時相應興建了一批大容量的變電所。220千伏網路已成為淮北電網的主網架,使大型坑口電站——淮北發電廠70%的電量源源不斷地輸送至華東電網。至20世紀90年代初,淮北市鄉鎮通電率達100%。集資辦電20萬千瓦發電機組,安裝於淮北發電廠。工程於1993年2月投產。至此,淮北發電廠總裝機容量為95萬千瓦,為安徽省第二大發電廠。2003年7月,已更名為“大唐淮北發電廠”的原淮北發電廠,再次擴建一台20萬千瓦燃煤發電機組,於2005年8月投產發電。加上此前對老機組的增容改造,大唐淮北發電廠總裝機容量已達124.5萬千瓦,再次名列安徽省前茅,為全省第一大發電企業。

改革開放以來,淮北發電廠不斷發展創新,勇於改革,盡職盡責地服務於社會經濟的發展。1982年,淮北發電廠被國家水電部列為全國首批全面整頓企業,管理工作由此向著現代化管理邁進;1985年在安徽省電力系統率先實行“廠長負責制”。1989年晉升為省級先進企業。1993年晉升全國電力系統“安全、文明生產達標”企業。20世紀90年代中期,經過精神文明與物質文明的協調發展,又先期跨入全國電力系統“雙文明單位”行列,且持續將此成果雙雙保持進入到21世紀。企業也因之獲國家、省部級榮譽100多項,在省內外頗有影響。

2002年,淮北發電廠獲得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雙豐收。3月27日“創一流”通過國家電力公司驗收,標誌淮北發電廠的生產與管理步入全新的歷史時期。進入新世紀,全國電力體制較大改制後,廠網徹底分離。2002年12月29日,淮北發電廠由安徽省電力公司脫離,歸屬中國大唐發電集團公司管理,同時更名為大唐淮北發電廠。截至2008年末,建廠30多年來,大唐淮北發電廠已累計發電1535.21億千瓦時。保持年均發電65億千瓦時,是建市初全市年均發電量的300多倍。

前景

已運行35年的大唐淮北發電廠,正經受著煤、電差價及發電機組大部分老化的困擾。目前,2台5萬千瓦發電機組已於2007年6月22日爆破拆除,2台12.5萬千瓦發電機組按國家有關規定也退役,到2008年11月,又有3台20萬千瓦發電機組亦相繼退役。大唐淮北發電廠按照國家“上大壓小”的能源政策,抓住時機積極申報30萬和60萬千瓦燃煤發電機組項目。至2009年5月,2台60萬千瓦發電機組淮北發電廠虎山項目已獲得國家發改委“工程開工前期建設”的批准指令,大唐淮北發電廠將為淮北市和華東地區的國民經濟發展提供更強大的電力資源。

管理制度

進入21世紀,全國電力體制深化改革實行廠網分離,2002年12月29日該廠從安徽省電力公司劃歸中國大唐集團公司。

自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期,素有“安徽電力試驗田”之稱的大唐淮北發電廠開安徽電力企業踏入市場經濟之先河,率先邁開了企業改革的堅韌步伐,1982年,水電部列為全國首批全面整頓企業,管理工作由此向著現代化管理邁進;八十年代中期在安徽省電力系統率先實行“廠長負責制”,至1989年晉升為省級先進企業。進入九十年代,逐年加大企業管理與改革力度,1993年推進的“勞動、人事、工資制度”改革,一舉打破“鐵飯碗”,機構大幅精簡,全廠2800多名職工全部實行全員勞動契約制。與物質文明建設同步,大唐淮北發電廠加大職工素質教育力度,開創式的推出“千名職工進軍營”、“三千職工進課堂”等綜合素質教育的思想政治工程,在電力系統產生了深遠影響,榮獲了安徽省電力公司“精神文明創新獎”。

環保建廠

大唐淮北發電廠電網大唐淮北發電廠電網

淮北發電廠打造“和諧環境”

走近大唐淮北發電廠,赫然入目是淮北市政府授予該廠的“淮北市園林單位”牌匾。淮北發電廠打造“和諧環境”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從遠處觀望,淮北發電廠藍白相間的亮麗廠房 與那高大的冷卻水塔、觸天吻雲的煙囪相映成趣;走進廠區,道路乾淨整潔,綠籬清翠,樹木成蔭,花香四溢,綠茵成片,走進生產現場,雖然馬達轟鳴,強大的電流源源不斷地送向四面八方,但設備定置有序,色標分明,一塵不染。

有這樣一組數據足以說明淮北發電廠環境之美、綠化之大。電廠占地面積為 115萬平方米,生產車間、辦公場所及廠房、職工住宅樓和其它公用設施占地94萬平方米,宜綠化面積為42萬平方米,已綠化面積為41.8萬平方米,綠化率達99.5%,綠化覆蓋面積占全廠總面積的36.3%,綠地面積為41萬平方米,綠地率為35.6%。植樹40餘萬株,草坪面積已達62000餘平方米,各種花灌木球類7860餘株,綠籬長度13247米。

大唐淮北發電廠緊臨淮北市區,隨著淮北市的發展,電廠的達標排放尤其牽動淮北市民和地方政府的心。各任各級領導特別注意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和地方環境保護法規,積極開展環境治理,努力建設生態工業園區,創建綠色家園,構建和諧社會。在環境和污染治理方面投入大量財力、物力、人力。他們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加強環保培訓、提高環保意識

淮北發電廠的廠領導集體對環境保護有著深刻的認識,認為:保護環境是一項受益當代、造福子孫的工作,是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保護環境的根本目的在於改善人們的生存條件和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保護眾的身心健康。而根本手段在於人人參與、共同創建。

認識到位促使管理到位。該廠認為有必要大力開展崗位培訓,按市環保局的統一部署,每年分期分批對中層幹部、班組長和員工輪流培訓,聘請環保局的同志授課並組織統一考試,統一閱卷評分;為加快培訓步伐,還利用廠自辦班組長業務培訓班的機會,聘請市環保局的同志授課,課後留試題待學習班結束集中考試;厂部還對環保設施重點分場舉辦環保法規知識及排污收費政策、排放標準講座,讓職工了解管理好環保設施的重要性和保護環境的必要性。與此同時,每年都積極開展 6.5世界環境日宣傳周活動。通過出板報、辦專欄,掛橫幅,極力宣傳環保法規政策,分管廠領導在廠閉路電視中向全廠職工發表電視講話,號召職工家屬支持全廠環保工作,人人參與確保淮北發電廠環境優美、和諧。

健全環保機構 加強環境管理

淮北發電廠設立了以生產廠長和總工為正、付組長的環保領導小組;成立了以各分場主要領導為網員的環保技術監督網,持之以恆地、全面地開展環保技術監督工作。技術監督網每半年召開一次網會,並形成會議紀要下發全廠班組,不斷在總結成績的同時找差距,制定對策的同時謀發展。
機構不斷健全,管理制度不斷完善跟得上,落得實,是淮北發電廠打造“和諧環境”的保障。各項環保工作都嚴格按環保管理制度辦事。不斷加強運行機組環保設施的檢修、運行管理,確保各項污染物達標排放;擴建機組嚴格按環保“三同時”和投產達標的要求開展工作。正在擴建的 8號機組的環保投資配套了濕式脫硫設施,脫硫效率將達95%以上。選用電除塵器製造商技改後的新型電除塵器,除塵效率將達99.6%,機組投產時,煙塵排放濃度可保證在150mg/Nm 3 以下。
投巨資治“三廢” 確保達標排放

從 1998年起,淮北發電廠先後投資8000多萬元,將全部水膜除塵器改造為高效電除塵器,煙塵年排放量由改造前的3.9萬噸減少到不足 7000噸;三次投資600餘萬元,改造和完善廢水處理設施,實現了工業廢水的全部回收利用,年回收水量約180萬噸;為使粉煤灰達到資源化利用,總投資4000餘萬元建起了全廠乾出灰及濃灰漿輸送系統,2004年向鄰近的大水泥廠輸送乾灰12.8萬噸,還可制出高濃度的灰漿輸送到灰場,達到節水目的;為繼續擴大粉煤灰的綜合利用量,加大節約地下水資源的力度,2003年投資8000萬建設粉煤灰建材廠,3月份生產線正式投入生產,產品經安徽省技術監督局檢測鑑定,完全達到設計技術指標,是粘土磚的最佳替代產品。在牆體材料改革並廢止粘土磚政策的支持下,此項目將為淮北市節約大量的土地資源。

隨著國民經濟的迅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為淮北地方人民創造更加優美的環境成為淮北發電廠堅定環保治理的目的。為了減少煙氣中氮氧化物的排放濃度,2004年起,該廠趁機組大修之機,陸續將原燃燒器改為低燃燒器。3號機組去年已經投資160餘萬元完成了改造,正在為鑑定做調整試驗。正在建設的8號機組加裝脫硫系統和低氮燃燒系統,進一步降低環境污染。已經做好全廠電除器技術改造的前期準備工作。

風物宜長放眼量,正是因為大唐淮北發電廠的各級領導有著科學發展觀,全體員工有著較強的環保意識,不斷努力保護藍天碧水,才使淮北發電廠成為花園一樣的生態工廠。加強環境保護、清潔衛生生產已成為人們的潛意識行為。也正是這樣,受到各級政府部門的肯定,先後多年被評為電力系統雙文明單位,淮北市環境保護先進單位和淮北市花園式單位。

安全生產

淮北發電廠地處淮河特殊氣候範圍之內,高溫暴雨大風等特殊天氣時刻考驗著迎峰度夏期間的發電設備和全廠員工,加上依山而建、集中強降雨容易引發內澇的的特殊地理環境,給該廠防汛工作帶來一定影響。該廠針對本廠特殊情況,提前制定了防大汛、抗大災的周密預案,成立搶險抗災突擊隊,密切關注天氣變化,及時組織防汛排洪,確保全全度汛。
淮北發電廠是全國電力系統“安全、文明生產達標火電廠”,是國家電力公司“雙文明單位”。

所獲榮譽

堅實的腳步為該廠的發展史留下了一個又一個的輝煌:

1992年被評為淮北市“文明單位標兵”;

1993年在全國電力系統率先實現“安全文明生產雙達標”;

1996年跨入全國電力系統“雙文明單位”和安徽省“文明單位”行列;

2001年被國家體育總局授予1996~2000年度全國民眾體育先進單位稱號;

2002年以較高分數通過了國電公司一流火電廠的考評驗收,進入全國一流火力發電企業行列;

2005年連續五次獲全國“安康杯”競賽優勝企業後又被授予“全國五一勞動獎狀”,被評為“全國文明單位”,受到中央文明委的表彰。

大唐集團所屬電廠

長山熱電廠湖南省石門電廠雞西發電廠洛陽首陽山電廠洛陽熱電廠三門峽華陽發電公司河北馬頭電力公司唐山發電總廠北京大唐張家口發電總廠蘭州西固熱電有限公司
合肥二電廠田家庵發電廠北京大唐高井發電廠永昌電廠北京大唐陡河電廠南京下關發電廠安徽淮南洛河發電廠保定熱電廠略陽發電廠微水發電廠
峰峰發電廠含岳城電站天津大唐盤山發電公司內蒙大唐托克托發電公司保定餘熱電廠華源熱電有限責任公司陽城國際發電有限公司遼源熱電有限責任公司四平發電運營中心長春第二熱電有限公司暉春發電有限責任公司
雞西熱電有限責任公司佳木斯第二發電廠台河第一電廠江蘇徐塘發電有限公司安徽省淮北發電廠安徽淮南洛能發電公司安陽華祥電力有限公司許昌龍崗發電有限公司華銀電力株洲發電廠華銀株洲發電公司
金竹山電廠華銀金竹山火力發電廠湘潭發電有限責任公司湖南省耒陽發電廠灞橋熱電有限責任公司灞橋熱電廠陝西渭河發電廠陝西延安發電廠陝西韓城發電廠永昌發電廠
甘肅甘谷發電廠甘肅八0三發電廠甘肅連城發電廠甘肅蘭西熱電有限公司廣西桂冠電力股份公司桂冠大化水力發電總廠廣西岩灘水電廠陳村水力發電廠王快水電廠張家界水電開發公司
賀龍水電廠魚潭水電廠陝西石泉水力發電廠石泉發電有限責任公司甘肅碧口水電廠百龍灘電廠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