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地礦局

【地質勘查】 農業地質 水文地質

【歷史沿革】
安徽省地質礦產勘查局(簡稱省地礦局)成立於1958年4月,原稱安徽省地質局,主要承擔國家和安徽省基礎性、公益性地質調查和戰略性礦產資源勘查任務。1983年11月,更名為安徽省地質礦產局,實行省政府和地礦部(國土資源部)雙重領導以部為主的領導體制,兼行全省地礦行政管理職能。1999年7月由國土資源部劃歸安徽省管理,2000年3月省直機關機構改革,我局地礦行政管理職能併入新組建的國土資源廳,主體仍獨立運作,為省政府直屬正廳級事業單位。
【歷史貢獻】
多年來,我局在江淮大地上尋找礦藏,為安徽的社會經濟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共發現礦種138種,探明有儲量的礦產71種,礦區750處,礦產地2000餘處,潛在總價值2萬億元以上,居全國第10位。硫鐵礦、水泥灰岩、明礬石、凹凸棒石粘土礦保有儲量居全國第2位,銅、鐵居全國第5位,煤居全國第7位。查明全省地下可采水資源158億方/年,完成了1:5萬區調6萬餘平方公里,全省1:20萬區域地質、地球化學地球物理(重力)和水文地質調查,全省飲用天然礦泉水和地熱資源調查評價以及地方病調查;開展了全省水工環地質綜合評價和全省1:50萬地質災害、農業地質環境及工程地質環境的調查評價,地質災害預防與治理工程。多年來,我局共開展礦產勘查項目318項,提交重要地質報告82份,編制完成了《安徽省區域地質志》、《安徽省區域礦產總結》等重要著作。礦產資源托起了淮北、淮南、馬鞍山、銅陵等四座礦業城市,支撐了淮南煤礦、淮北煤礦、皖北煤電、新集煤電、銅陵有色、馬鋼、合鋼、海螺水泥等八大礦業集團和一批資源性企業的誕生與發展。
【工作範圍】
省地礦局一直是為全省國民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服務的地質工作主力軍,作為全省唯一綜合性地質隊伍,熟悉全省地質情況,擁有全省詳實、豐富、全面的地質資料,地質工作門類完整、設備齊全、技術先進、人才豐富、實力雄厚,是從事基礎性、公益性、戰略性地質工作的主體,也是商業性地質工作的尖兵。其業務範圍涉及區域地質調查,農業地質、城市地質、旅遊地質、水文地質、環境地質、礦產地質、能源勘查,地球物理地球化學勘查及遙感地質調查、地質災害調查及評價,地質科學研究、地質礦產開發套用研究,地質技術諮詢,岩礦珠寶水土測試分析,地形地籍測繪及工程測量,工程地質勘察與施工,多種經營企業等。
【隊伍狀況】
目前我局下轄1個學院(安徽工業經濟職業技術學院)、21個縣處級地勘單位,分駐全省各地。全局1.8萬人,在職職工1萬人,其中具有高中級職稱專業技術人員2300餘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37人,省部級文明單位5個,國家功勳地質隊4個,全國勞模2人,省部級勞模和先進工作者114人,培養出以5位中科院、工程院院士為代表的一大批各類人才,形成了一支"以艱苦奮鬥為榮、以地質找礦為榮、以獻身地質事業為榮"為優良傳統的能征善戰的隊伍。
【資產狀況】
全局資產總額17億多元,淨資產7億多元,除擁有國內領先的MT大地電磁測深、全譜光譜儀等一大批各類遙感、測繪、物化探地質找礦和化驗測試分析設備外,還擁有各類大中型工程勘察施工設備1600多台套。
【科技成果】
我局已取得重要科技成果260餘項,其中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各1項,國家自然科學三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進步(成果)一等獎5項,二等獎21項、三等獎18項;國土資源部(原地礦部)找礦一等獎2項,二等獎3項,勘查成果二等獎2項;公開出版主要科技專著16項。在勘查技術方法研究和技術開發研究方面,完成了一批技術難度大、經濟效益好的研究開發成果,如定向鑽探技術,解決了深部礦體地面施工受限制的難題;尾砂壩排滲輻射井施工技術,解決了目前國內用其它排滲方法無法按最優排滲效果選擇排滲管方向和深度的問題;水庫壩體垂線孔施工中孔底隨鑽斜偏技術方法,在國內領先,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在對外科技交流與合作方面,先後與美國、英國、法國、德國、義大利、澳大利亞、加拿大、俄羅斯、日本等17個國家的有關大學、科研機構、公司開展了合作研究。GIS、RS、GPS技術已廣泛套用於相關專業,首次在大別山地區發現了在變質榴輝岩中含有金剛石,屬世界首例。
【地質勘查】
近年來,我局在省委、省政府的領導下,解放思想,樹立“大地質”觀念,積極融入地方經濟,在承擔國家地質大調查等各類地質勘查項目的同時,還擴大地質工作的服務領域,地質工作取得長足發展,為全省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新的貢獻:
農業地質 ─ 開展江淮流域生態地球化學調查、全省農業生態環境地質調查,為改善生態環境、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科學種植農產品提供基礎地學信息。
城市地質 ─ 開展合肥市城市地質調查,建立三維可視化城市地質信息管理和服務系統,及時為城市規劃、建設和經濟社會決策發展提供科學依據。
水文地質 ─ 開展全省地下水資源重新評價報告、沿淮污染段村鎮供水水文地質調查、江淮分水嶺找水工程,為治理污染和改善生態環境、合理開發利用地下水提供地質科學依據。
旅遊地質 ─ 配合地方政府積極申報9個地質公園,其中,黃山為世界地質公園,有6處為國家地質公園。
環境(災害)地質 ─ 開展全省地質環境調查與評估、礦山地質環境調查與評估,運用尾礦治理技術,參與礦山尾礦治理及尾礦壩崩塌搶險工作;建立地質災害監測網,開展地質災害調查與評價、發布汛期地質災害預報預警、提交地質災害防治預案。
礦產勘查 ─ 分別探明金、銀、鉈、鉬、鉛鋅、錳、銅、鐵等一大批金屬礦產資源,其中在和縣發現中型規模以上鉈礦,填補我省鉈礦空白,青陽發現遠景儲量達大型規模的鎢鉬多金屬礦,取得新的突破,提交灰岩、方解石、鉀長石、石墨、石膏礦等一批非金屬礦產資源。
能源勘查 ─ 為安徽核電建設提供鈾礦資源,為核電廠選址、建設提供安全評估;走出省外、國門開展油氣資源勘查,為油田確定井位提供依據;在皖北地區探明大煤田,提交煤炭資源量2億多噸;開展地熱資源勘查。
【工程地質勘察與施工】
工程項目主要集中在建築、工程勘察、基礎建設等方面,全局擁有甲(乙)級勘察院4個,一級施工公司4個,具有房屋建築綜合總承包資質,能承接各類樁基和軟地基處理工程,各類地下注漿工程,水文水井、輻射井、地熱井工程,定向鑽探工程,礦山尾砂壩治理、邊坡治理、地質災害治理工程,淺層油氣鑽井工程,大直徑基岩鑽井工程,高精度垂直鑽孔工程,隧道工程、豎井工程,路橋工程,水利工程,檢測、驗樁工程,測繪、測井工程,建築安裝工程等。近年來,我局運用國內領先的特種鑽鑿高精技術和高資質證書的優勢,服務於京、滬地面沉降防治和北京奧運會、上海世博會場館、磁懸浮鐵路、東海大橋、浦東機場建設,上海捷運一號線搶險,以及合九鐵路,合徐、合銅、連霍高速公路,銅陵、蕪湖、安慶長江大橋,黃山索道,淮北二電廠,合肥新火車站、發電廠、城區建設等一大批省內外重大重點工程,得到了所在省市政府和業主的好評。我局完成的上海浦東“裕安大廈”鑽孔灌注樁工程榮獲“華東第一樁”稱號,受到省政府的通令嘉獎;參與樁基礎施工的上海“東海商業中心大廈”、“美羅大廈”、“中國船舶大廈”工程獲國家建設部建築工程最高獎─“魯班獎”;上海“香港發展中心”、“輕軌高架東寶興路站”樁基礎主體工程獲上海市政府建築工程最高獎─“白玉蘭獎”。在完成的工程勘察和工程施工項目中,工程合格率均在98%以上,優良率超過建設部的要求。
【多種經營與礦業開發】
全局擁有80多家企業,分布在機械製造、加工、旅遊、服務、商貿、建材、化工、冶金、印刷、機繡工藝美術、金銀珠寶飾品加工和檢測、礦產開發與貿易、礦業權投資與經營、技術諮詢、自營和代理各類進出口業務等十幾個行業,產品數百種。黃山山水國際旅行社和山水大酒店,作為旅遊涉外星級賓館,曾被省旅遊局授予“安徽省旅遊質量信得過”、省消協授予“消費者信得過旅行社”、省勞動競賽委員會授予“安徽省百家最佳優質服務單位”榮譽稱號。華東連鑄機配件廠是中國冶金設備總公司緊密型成員,其產品暢銷全國10多個大中型鋼鐵企業,其150噸擋渣車和圓坯結晶結晶器填補了國內兩項空白。銅陵市金運橡膠塑膠有限公司是以生產運輸帶為主,集橡膠、塑膠、機械加工為一體的多元化經營企業。產品暢銷20多個省、市、自治區,特別是運輸帶產品,在雲南景洪水電工程、廣西龍灘水電工程、馬鞍山鋼鐵股份公司、三峽工程、葛洲壩工程、安慶石化、海螺集團、銅陵有色集團、銅陵上峰等國家重點工程中被廣泛套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