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湖水電站

天湖水電站

天湖水電站,水頭落差高達1074米,號稱亞洲第一高水頭電站。設計裝機容量6萬千瓦,分兩期開發建設,天湖水電站集科研和自然景觀為一體,引世人矚目。

概述

天湖水電站天湖水電站

天湖水電站(Tianhu Hydropower Station) 位於中國湘江水系驛馬河上游,距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全州縣城35km。

設計裝機容量60MW(4×15MW),分兩期建設,每期工程裝機容量各30MW(2×15MW),由蓄(引)水、輸水、發電、輸電4個工程系統組成。高山蓄(引)水系統,以天湖水庫和海洋坪水庫為核心共13箇中小型水庫組成相互聯繫、上下貫通的水庫群和引水、輸水網路構成。

水庫群位於海拔1400m以上的高山區,其主峰海拔為2123m,總控制集水面積43.67km2,多年平均降雨量2254mm。

水庫總庫容3424萬m3,多年平均發電水量7812萬m3,每立方米水量可發電2.37 kW·h,多年平均發電量為1.85億kW·h,枯水期的發電量占全年發電量的70%以上。輸水系統由兩部分組成,前池以前部分為渠道和無壓隧洞,將各水庫的水引入前池;前池以後由無襯砌的壓力豎井及壓力鋼管,將水引至發電系統。

工程所在地區岩性為花崗岩,地質條件良好。根據水源、地形、地質條件和工程總體布置,水電站設計發電靜水頭1074m,壓力水道系統由1428m高程的大王山隧洞、二王山隧洞及高程1400m的丁字隧洞和豎井、斜井、高程827m平洞、洞內明管及洞外明管上下連線組成,全長4500m。其中,豎井深407.31m,洞徑4m;斜井長384.4m,洞徑2.5m;827m高程平洞長777.12m,洞寬3.8m,洞高2.3m;壓力鋼管長2347m,管徑1m,管壁厚度28mm~46mm,鋼材為16錳鋼。支管直徑0.7m,在廠房處用卜形月牙形內加強肋岔管分岔,鎮墩一般布置在地形變化處,間距50m~100m,最長間距120m,支墩間距9m~10m,採用承插式伸縮節,每100m~200m之間設一進人孔。

特點

天湖水電站美景天湖水電站美景

截至20世紀末天湖水電站為中國亞洲水頭最高的引水式水電站,其設計水壓力PD值均超過了中國現行設計規範的範疇,在現行規範僅可作為參考的特殊情況下,為保證壓力鋼管的工作可靠性,設計首次對鋼管和岔管的膜應力區採用模糊最佳化理論,建立最佳化設計數學模型和模糊最佳化數學模型,在超高水頭和超規範指標情況下將常規設計的許用應力提高3%,對壓力鋼管進行最佳化設計,使設計既安全又經濟。在結構設計上首創了壓力鋼管分離式動支座及超高水頭消力井排水消能新技術;在伸縮節和進人孔分別採用了動靜性能密封良好的聚四氟乙烯石棉盤根和特二鋁新材料;施工中採用了厚鋼板小直徑輥圓不留頭輥壓新工藝,解決了壓力鋼管小直徑、大曲率、厚鋼板的鋼管成型技術難題,同時採用埋弧自動焊接新技術,焊前採用板式遠紅外預熱,焊後用電爐恆溫處理,消除焊渣、氣泡、殘餘應力及冷彎應力,保證了鋼管的製作和安裝質量。

工程簡介

第一期工程於1989年?月開工建設,1992年4月竣工;第二期工程於1994年12月開工建設,1999年7月竣工。第一期、第二期工程共完成土石方量269.4萬m3,混凝土量6.51萬m3,鋼材量2501.8 t,工程總投資為1.94億元。

在電站運行中壓力鋼管已承受了全甩負荷考驗,未出現異常情況,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顯著。

中國知名水利工程

中國的水利樞紐工程規模宏偉,綜合效益巨大,舉世矚目。但是,但凡水利樞紐都會或多或少對當地原始生態帶來一些影響,其負面影響與其巨大的正面效益孰重孰輕?讓我們在編輯與閱讀詞條中尋找答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