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工程以發電為單一開發目標。碾壓混凝土溢流重力壩,最大壩高115m,總庫容9.4億m3,裝機容量135萬kW,年發電量59.31億kW·h。待上游的小灣電站建成後,年發電量可增加到70.2億kW·h。
基本概況
大朝山水電站是瀾滄江幹流繼漫灣水電站後的第二個在建工程,電站於1992年開始籌建,1993年底導流洞開工,1996年11月截流工程正式開工,計畫2000年第一台機組發電,2003年工程全部竣工,總工期計畫8年。
壩址位於橫斷山脈南段的滇西縱谷山原區之永平—思茅中山峽谷地貌亞區,峰巒迭嶂,水系發育,切割強烈,山高坡陡,溝谷縱橫,地形複雜,相對高差多在1500m以上,最大達2640m。
區域內出露的地層較複雜,三大岩類均有分布,岩漿多期強烈活動,中生代以前地層普遍變質。工程區域構造穩定性相對較好,地震基本烈度為7度。
壩址處水面寬90~120m,水深6~9m,最深段約20m。河谷為基本對稱的"V"形谷,左岸坡度為35°~40°,局部達50°~60°,右岸一般為35°,那戈河口附近為土石流堆積,地形相對開闊平緩,坡度10°~20°。樞紐區兩岸沖溝發育。壩址出露的岩層為三迭繫上統小定西組玄武岩,岩石堅硬,較完整,局部夾有少量中性安山岩和酸性的流紋岩、變珍珠岩及火山角礫岩,凝灰岩夾層。第4系地層分布廣泛,覆蓋率達75%左右,厚0~20m。
壩區斷層發育,Ⅱ、Ⅲ級斷層有156條。
壩址工程地質條件總體較優,Ⅰ、Ⅱ類岩體占63%~80%,地下工程圍岩以Ⅱ類岩體為主,Ⅲ類次之, Ⅳ類岩體極少。
壩址控制流域面積12.1萬km2,多年平均流量1340m3/s,多年平均徑流量423億m3。正常蓄水位為899.0m,汛限水位與死水位882.0(887.0)括弧中的數字為小灣電站投運後的運行參數指標。m,總庫容9.4億m3,調節庫容3.76(2.75)億m3,死庫容3.73(4.65)億m3,最大水頭85.63(82.90)m,最小水頭53.02(59.07)m,加權平均水頭71.11(75.43)m,額定水頭72.5m。設計洪水500年一遇,設計洪水位899m,設計洪水流量18200m3/s,校核洪水5000年一遇,校核洪水位905.89m,校核洪水流量23800m3/s。
樞紐布置
工程由攔河大壩、泄洪建築物、地下廠房和引水發電系統等部分組成。
攔河大壩為碾壓混凝土壩,壩頂高程906m,最大壩高115m,壩頂長480m。壩體共23個壩段,從右向左依次布置為:右岸非溢流壩段、右岸進水口壩段、楔形體壩段、河床溢流壩段、左岸非溢流壩段。
1、2號壩段為右岸非溢流壩段。3~8號壩段為電站進水口壩段。壩頂寬度為20m,進水口底板高程為860m,接6條內徑8.5m的高壓隧洞,進水口設定平板檢修閘門和平板快速閘門。9號壩段為楔形體壩段。壩段寬13.38m。壩內設定電梯井,分別聯接灌漿廊道和各層排水廊道。10~17號壩段為河床溢流壩段。設5個14m×17m(寬×高)的溢流表孔,3個7.5m×10m(寬×高)的泄洪底孔,1個3m×6m(寬×高)的排沙孔,採用表孔寬尾墩加戽式消力池與底孔異型鼻坎加窄縫式的消能方式。經水庫調蓄後,汛期可泄18200m3/s的設計流量和23800m3/s的校核流量。10號壩段為排沙孔及1號泄洪底孔壩段。底孔進口底板高程840m。壩段寬24m,壩頂寬24m。壩內設定平板事故檢修閘門和弧形工作閘門。排沙孔控制尺寸3m×6m,泄洪底孔控制尺寸7.5m×10m。11~15號壩段為表孔溢流壩段,15號壩段寬14m,其餘均為18m。壩頂寬12m。表孔堰頂高程882m,堰面採用WES曲線,下游壩坡為1∶0.7。堰頂設定平板檢修閘門和弧形工作閘門。孔口尺寸為14m×17m。16、17號壩段為2、3號泄洪底孔壩段。進口底板高程840m,壩段寬18m,壩頂寬24m。孔口控制尺寸7.5m×10m,採用有壓進水口布置方式。18~23號壩段為左岸非溢流壩段。壩頂寬13m。壩體下游坡度1∶0.7。23號壩段與左岸上壩公路相連。
電站有地下建築和地面建築。地下建築是:壓力引水隧洞、主廠房、副廠房、安裝間、主變洞、尾水調壓室、尾水管洞、母線洞、出線豎井、交通運輸洞、排風洞、尾調交通洞等建築物,布置在壩後右岸山體內,其中主副廠房、主變洞和尾調室構成地下工程主要的3大洞室,地面建築物為開關樓和220kV、500kV出線場。
壓力引水管道井為內徑8.5m漸變到8m的鋼筋混凝土襯砌壓力隧洞,襯砌厚0.8m。6條管道平行排列,中心距25.5m,斜管段與水平面夾角為48°,下平段長57.67m,廠房上游的45.6m長度範圍內壓力引水隧洞設鋼襯。上游進水口壩面至蝸殼進口壓力管道總長179.2m。蝸殼進口中心高程802.40m。
主、副廠房按一字式布置,自右至左依次為副廠房、主廠房。主廠房長157.5m,邊牆最大開挖跨度26.4m,頂拱最大開挖跨度30.92m,最大開挖高度63.13m。廠房上覆岩體厚度69~152m。安裝場布置在主廠房左端,其開挖尺寸為長50.5m,寬26.4m,高37.4m。副廠房布置在右端,開挖尺寸為長25.7m,寬24.9m,高37.4m。主、副廠房安裝場總長233.9m。主變洞長157.05m,寬15.9m,高17.3m;尾水調壓室總長216m,寬21m,高73.63m。廠內安裝6台單機容量為22.5萬kW的水輪發電機組。尾水隧洞2條,3台機組的尾水管共用1條尾水隧洞,額定流量1043m3/s,尾水較深,尾水洞為有壓流,斷面採用圓形,直徑為15m。尾水隧洞上游以30m長的漸變段與尾水調壓室相接,底板高程782.77m。漸變段後接轉彎半徑為75m,轉角59.5°的彎段。在尾水隧洞尾部設球形岔管,各分為2個支洞。岔管後支管直徑為11.2m,接閘門井後為8.5m×11.5m的門洞形斷面,直至尾水洞出口。
220kV和500kV開關樓和出線場布置在與出線井對應地面的973m高程平台上。
工程施工
施工導流採用河床圍堰斷流、隧洞導流、枯水期基坑施工、汛期基坑過水的導流方式。採用一條長643.61m、高15m、寬18m城門洞型的導流隧洞,布置在河床左岸。枯水期導流圍堰擋水標準為枯水時段的5年一遇洪水設計,流量為3940m3/s。初期度汛,圍堰及導流洞聯合泄流的導流標準採用20年一遇洪水設計,導流流量為10300m33(其中洞挖157萬m3),混凝土204萬m3(其中碾壓混凝土90萬m3)。
大事記
1990年4月,水規總院會同雲南省計委、省建委審查通過了《關於瀾滄江大朝山水電站可行性研究報告的審查意見》。同年7月23日,能源部667號文正式批覆同意該審查意見。
1991年4月,能源部、國家能源技資公司、廣東省政府、雲南省政府達成《關於合資開發雲南瀾滄江中、下游梯級電站的原則協定》。協定稱,大朝山水電站建設資金採用合資方式,部分電量安排送廣東。
1992年7月,雲南省電力局和漫灣水電站工程管理局組建大朝山水電站工程籌建處,抽調11人進點做大朝山電站工程前期籌備。
1993年3月,能源部能源水規[1993]353號文正式批覆同意《關於瀾滄江大朝山水電站初步設計報告的審查意見》。5月,大朝山水電站通過了工程項目評估。
1993年12月28日,由水電十四局中標的導流隧洞開工興建,標誌著大朝山工程前期準備開始。
1994年1月,國家計委以計交能[1994]64號文批覆了大朝山水電站可行性研究報告,同意由國家能源投資公司與雲南省合資興建大朝山水電站。
1994年2月,人工砂石料系統工程(DCS/C2標)由水電八局中標承建。
1994年2月,攔河大壩工程(DCS/C3標)由水電八局、水電三局聯營體中標興建,次年2月進點施工。
1994年5月,國家開發投資公司、雲南紅塔集團、雲南省投資公司、雲南省電力公司在漫灣召開大朝山水電站股東發起人會議。各投資方代表簽定了“大朝山水電有限責任公司股東出資協定書”(草案),討論了“大朝山水電有限責任公司章程”(草案)。
1994年11月,國家開發銀行通過了大朝山項目評審並作出了資金配置計畫。大朝山電站被國家計委列入預備開工項目。
1994年11月,雲南省計委和雲南省體改委以雲計財金(94)916號文下達《關於設立“雲南大朝山水電有限責任公司”的批覆》,同意由投資四方共同發起設立“雲南大朝山水電有限責任公司”,開發建設大朝山水電工程。
1994年11月,雲南大朝山水電有限責任公司成立。該公司由國家開發投資公司、雲南紅塔集團、雲南省投資公司、雲南省電力公司四家股東按5:3:1:1的出資比例組建,其註冊資本金12億元(後改為17.7億元),公司按現代企業制度規範運作。
1995年7月,大朝山水電有限責任公司與雲南省政府移民搬遷辦公室簽定了大朝山電站庫區移民安置規劃實施包乾協定。
1996年5月15日,洞長643米、斷面為15*18米的導流隧洞建成過水分流,標誌著電站截流的基本條件已經具備。
1996年5月,地下廠房及機電安裝工程(DCS/C4標)由葛洲壩水利水電集團公司和水電一局聯營體中標興建。
1996年6月,電力部上報國家計委,推薦大朝山水電站為當年國家新開工的電力基建首選項目。
1996年12月,水輪發電機組及附屬設備製造(DCS/C6標)由東方電機股份有限公司中標。大朝山採用6台單機為22.5萬千瓦的混流式發電機組。
1997年1月,公司股東會議提出:股東四方將按1997年“下江”(截流的別稱),2001年首台機組建成投產,2003年全部機組投產安排資金;公司股本金由總投資的13.5%調至20%;力爭1997年大朝山工程獲準開工。
1997年5月,長尾水隧洞工程(DCS/C5標)由水電十四局中標興建。
1997年7月,股東方及參建單位領導在昆明白沙河參加了大朝山工程建設會議,確定了工期目標。即1997年11月上旬“下江”;機組發電安排為:2001年1台,2002年3台,2003年2台,簡稱“1.3.2”發電目標。
1997年8月4日,國務院正式批准裝機135萬千瓦的雲南大朝山水電站項目開工。
1997年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大朝山一帶連降大雨,先後發生兩次水毀災情,以致出現土石流。電站工程遭受斷路、明方、供電通訊線路倒桿斷線等損失。
1997年11月10日,大朝山電站建實現大江截流。至此,大朝山電站全面進入主體工程施工階段。
1998年1月,地下主廠房內400T/800T/10T橋機由太原重型機械(集團)有限公司中標。
1998年4月,公司所屬的大朝山電廠籌備處成立,開始生產準備工作。電廠定員100人,要求精幹高效,以機組投產就實現計算機監控為要求,以無人值班(少人值班)為發展方向,以創建一流水電廠為目的。
1999年3月,50OKVGIS通過國際招標,由瑞士ABB公司中標。
1999年3月,50OKV乾式電纜通過國際招標,德國ABB公司中標。
1999年3月,50OKV、220kV主變壓器分別由常州東芝變壓器有限公司、保定天威集團有限公司中標。
2000年8月,計算機監控系統由維奧機電設備(北京)有限公司中標。
2001年3月8日,尾水調壓室(長217.4米、寬22.4米、高72.63米)主體混凝土工程完工。
2001年3月12日,首台發電機組定子提前19天吊入機坑,標誌著機電安裝工程全面進入施工高峰。
2001年5月18日,大壩碾壓混凝土施工全部完成,總澆築量62萬立方米,約占大壩混凝土總量的50%。
2001年6月28日,全長1143米、洞徑15米的1號長尾水隧洞通過驗收。
2001年8月6日,重660噸的首台發電機組轉子吊裝就位,該機組進入總裝調試階段。
2001年8月19日,大朝山電站庫區清庫及移民搬遷工作結束。清庫17.66平方公里,共搬遷移民6363人。
2001年8月21日,地下主廠房6台機組二期混凝土全部澆築到發電機層。至此,主廠房(長233.5米、寬26.4米、高62.33米)內土建工程完工。
2001年8月15日,攔河大壩(長460.4米,高111米)澆築到頂,共澆築混凝土129萬立方米。
2001年10月9日,雲南電力集團有限公司與大朝山水電有限責任公司簽訂併網協定。
2001年10月8-10日,電站業主大朝山水電有限責任公言組織了大壩工程蓄水前專項驗收。
2001年10月26日,大朝山水電站機組啟動驗收委員會第一次會議確定電站首台機組啟動試運行的有關事宜。
2001年10月28-30日,國家經貿委委託國電公司電源建設部組織並通過了大壩蓄水階段的驗收。
2001年11月4日,導流洞下閘封堵,電站庫區開始初期蓄水。
2001年11月10日,首台機組投入分部試運行。
2001年12月14日,1號機組經過72小時帶負荷試運行後,正式併網發電。
2002年3月1日,2號機組經過72小時帶負荷試運行後,正式併網發電。
2003年4月9日,公司三屆三次董事會在昆明召開,董事會同意北大縱橫管理諮詢公司設計的公司組織機構變革設計方案、同意公司組織機構變革實施方案、同意公司組織機構變革工作計畫;6月23,公司組織變革員工全員競爭上崗開始實施,標誌著公司準備近一年的組織變革工作已全面展開。
2002年7月15日,大朝山電站3號機組順利完成72小時帶負荷連續運行,正式併網發電。
2002年11月27日,大朝山電站4號機組順利完成72小時帶負荷連續運行,正式併網發電。2002年全年發電量308531萬千瓦時。
2003年6月12日,大朝山電站5號機組順利完成72小時帶負荷連續運行,正式併網發電。
2003年10月16日,大朝山電站6號機組順利完成72小時帶負荷連續運行,正式併網發電。
2003年8月,面向電力生產、經營的公司新組織機構開始運作。
中國知名水利工程
中國的水利樞紐工程規模宏偉,綜合效益巨大,舉世矚目。但是,但凡水利樞紐都會或多或少對當地原始生態帶來一些影響,其負面影響與其巨大的正面效益孰重孰輕?讓我們在編輯與閱讀詞條中尋找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