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樺

天山樺

天山樺(學名:Betula tianschanica)為樺木科樺木屬的植物。分布於中亞山區以及中國大陸的新疆等地,生長於海拔1,300米至2,500米的地區,多生於陰山坡、河岸階地、溝谷以及礫石坡,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種栽培。

基本信息

植物名片

種中文名:天山樺
種拉丁名:Betula tianschanica Ruprecht

天山樺天山樺

科中文名:樺木科
科拉丁名:Betulaceae
屬中文名:樺木屬
屬拉丁名:Betula

國內分布:產於我國新疆山。
國外分布:蘇聯也有分布。
海 拔:1300-2500
中國植物志:21:117
英文植物志:4:312

文獻來源

BetulatianschanicaRupr.inMem.Acad.Sci.St.Petersb.7.ser.14.4:72.1867;Кузенева,фл.CCCP5:301.1936;Гузенева,фл.Казахст.3:60.Табл.4.рис5.1960.中國高等植物圖鑑1:388.圖775.1972.——BetulaalbaL.subs.soongaricavar.microphyllaRegelinBull.Soc.Nat.Moscou51:223.1868.——BetulajarmolenkoanaGolosk.,Вестн.AHKa3.CCP2:92.1956.

生長形狀

小喬木,高4-12米;樹皮淡黃褐色或黃白色,偶有紅褐色,成層剝裂;枝條灰褐色或暗褐色,被或疏或密的樹脂狀腺體或無腺體,無毛;小枝褐色,密被短柔毛及長柔毛,具或疏或密的樹脂狀腺體,少有無腺體。
天山樺天山樺

葉厚紙質,通常為寬卵狀菱形或卵狀菱形,間或為卵形或菱形,長2-7厘米,寬1-6厘米,頂端銳尖或漸尖,基部寬楔形或楔形,幼時兩面疏生腺點,無毛或疏被長柔毛,成熟後則無毛無腺點,側脈4-7對;葉柄長5-7毫米,初時密被短柔毛,以後毛漸脫落至近無毛。果序直立或下垂,矩圓狀圓柱形,長1-4厘米,直徑5-10毫米;序梗長5-17毫米,密被短柔毛;果苞長5-8毫米,兩面均被短柔毛,背面尤密,邊緣具短纖毛,中裂片三角形或矩圓形,側裂片卵形、矩圓形或近方形,比中裂片寬,稍短至短於中裂片的1/2,微開展至橫展,少有直立或下彎。小堅果倒卵形,長約2.5毫米,上部密被短柔毛,膜質翅與果等寬或較果寬,長於果。

分布生境

產於我國新疆天山。蘇聯也有分布。生於海拔1300-2500米的河岸階地、溝谷、陰山坡或礫石坡,可栽培作行道樹。模式標本采自蘇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