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井山

天井山

著名的天井山國家森林公園,位於無為縣城西南40公里處,西與廬江縣攘,北與巢湖市居巢區毗臨,總面積1.8萬畝。山中有貓頭鷹、黃鸝、杜鵑、白鷺及各種龜蛇等近百種動物。植物資源更是豐富,達千餘種,其中喬灌木42科234種。天井山公園著名的山峰有靈壁、陡壁、天井山、筆架山、周家大山等。山頂有一口天井,終年不枯不溢,故名天井山。最有特色的是每年3月至10月間,成群結隊的白鷺、牛背鷺在林海中此起彼落。它們白天飛往附近的巢湖、白湖、臨湖等地捕食魚蝦,日落就一群一群地飛回來棲宿林中。尤其是公園境內避陰窪一帶,每天有數萬隻白鷺在碧海晴空中漫天飛舞,蔚為壯觀。

基本信息

簡介

天井山位於無為城西南40公里,西接廬江,北臨巢湖,總面積約1.8萬畝,1992年經原國家林業部批准建立

天井山
天井山
天井山國家森林公園。天井山林海茫茫,山谷縱橫,奇山、怪石、泉水、古剎、天然洞穴甚多,文化底蘊深厚,置身其中,撲面而來的是一片綠色的世界,群山疊翠,鬱鬱蔥蔥,山谷清泉潺潺,鳥語花香,空氣清新濕潤,沁人心脾。天井山因山頂有一口天井,終年不枯不溢,而得名。天井山是動植物的天然樂園和資源寶庫。山中有貓頭鷹黃鸝杜鵑白鷺及龜、蛇等野生動物近百種。每年3月至10月間,成群結隊的白鷺、背牛鷺遠道而來,在林海中盡情飛翔、棲息,蔚為壯觀。山中植物資源達千餘種,特別是雙泉寺旁有棵逾1200年的青檀樹,樹粗8人合圍,高數丈,冠幅1畝有餘,那盤根錯節的根基,將一塊寺碑摟入懷抱,融入肌體,仿佛敘述著人世間的千年滄桑,令遊人嘆為觀止。1996年新建“雙泉山莊”(即天井山賓館),建築面積2200平方米,集會議室、客房、餐廳、舞廳於一體,遊客至此既可領略清新舒爽的自然風光,更可享受方便、周到的系列服務。

名稱由來

天井山
天井山
天井山林海茫茫,山谷縱橫,奇山、怪石、泉水、古剎、天然洞穴甚多,文化底蘊深厚,置身其中撲面而來的是一片綠色的世界,群山疊翠,鬱鬱蔥蔥,山谷清泉潺潺,鳥語花香,空氣清新濕潤,沁人心脾,天井山公園著名的山峰有靈壁、陡壁、天井山筆架山周家大山。天井山因山頂有一口天井,終年不枯不溢,而得名。

相關歷史

天井山原先寺庵較多,香火旺盛,久享盛名,為濡西勝境,經歷代兵亂,今僅存雙泉寺青苔寺,雙泉寺原名福

天井山
天井山
源寺,興起於唐,盛於明,衰於清,唐貞觀二年(628年),太宗皇帝賜金建福源寺,頂梁有“李世民御建尉遲敬德監造”塗金大字,現有記事石碑立於青檀樹旁。永微四年(653年)伏虎禪師重建禪院,因寺外有雙泉勝景,以此更名為雙泉寺,現為省重點保護廟宇。

天井山公園現已修築12公里公路和3.3公里旅遊步道,通訊、供水、供電設備齊全,1996年新建“雙泉山莊”賓館一座(即天井山賓館),建築面積2200平方米,集會議室、客房、餐廳、舞廳於一體,遊客至此既可領略清新舒爽的自然風光,更可享受方便、周到的系列服務。

項目背景

天井山
天井山
天井山國家森林公園是國家林業部1992年批准建立的,是無為縣旅遊重點景區,公園位於無為縣西部。西接廬江,北鄰巢湖,處於亞熱帶暖溫帶過渡地帶,境內峰巒起伏、森林茂密,山林泉水相映有致,景色宜人,尤以天井山周家大山俊秀挺拔,登頂可觀長江帆影、巢湖碧波。天井山國家森林公園作為無為縣旅遊業的支柱,受地方政府的重點扶持,同時,擁有便利的交通優勢和完善的基礎設施條件,本項目的實施將會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

主要景點

天井山青檀樹 位於天井山雙泉寺東側,樹齡1200多年它與舍利塔上下成琦角之勢,守護在大雄寶殿旁。樹大十

天井山
天井山
圍,高數丈,冠幅畝余。那盤根錯節的根基,將寺碑摟入懷抱,融入肌體,仿佛在講述千年蒼桑。古樹虬枝蒼勁,或屈曲盤鏇,或旁逸斜出,邀雲鎖霧,聽鍾罄之聲、受銀泉潤澤,日月精華,經磨歷劫,遐嶺千載,修成不老之身,頗具“春華半山蔭”之勢。遊人至此,嘆為觀止。青檀樹現已列為省重點保護的珍物,實為國之瑰寶。

雙泉 雙泉寺外有雙泉勝景,一泉由青檀樹下根竅湧出,上以石板覆蓋。向南流入一方池,再向東流過滾龍橋,一路泉聲淙淙,如鳴佩環,似奏琴弦。在竹林兩百米處又一泉,從現觀音洞下涓涓滲出,細流脈脈,如線如縷,漫過沙石溪床,陽光下閃閃生光,如錦如緞,別有一番情趣。東西二泉,珠聯璧合,是為雙泉。

香岩 位於天井山風景區普同塔群北150米處,香岩老檜參天,雜生石碑,山石嶙峋,若怪獸蹲伏,千姿百態,栩栩如生,玩味無窮。若再攀崖而上,有伏虎等名石,雄視南天,氣吞萬里。俯視雙泉,畫幅一屏,古樸、雄奇、典雅、恬淡、幽靜…不失為天然園林,旅遊勝地。

一壺泉 位於天井山巔,亦名天井。徑不盈丈,深只數尺,終年不枯不溢,是為一壺泉。其水澄碧無極,潭底碎

天井山
天井山
石、綠藻,歷歷在目。早期每逢農曆三月初三,天井山集萬人廟會,交易貨售,行人壓道,取之不竭,謂為奇觀。

陡壁 為天井山南麓石壁,為天井山門戶。雄奇陡峭,石不可攀,直立百仞。雙峰間有崎嶇一線,疑為天拋,登可容人,令人嘆為觀止。

桃花洞 位於天井山南澗,在群山環抱之中,洞口花草掩映,枝柯覆蓋。匍匐而進,碧苔如鋪,泉聲如罄。稍進,則石筍交錯,形如禽獸、人物、器皿,不勝其態。

泉水洞碧水潭 位於天井山西娘庵北約半華里處,有泉水洞碧水潭,上承下接,流澤人間,遊人至此,但

天井山
天井山
見碧波如漾,樹影參差,涼風習習,神爽氣清。古往今來,贊者不絕。有詩曰“未見池塘已見詩,濯泉動恨見時遲,清粼只有山中水,文字綿綿總是痴”。

筆架山 天井山北面相連三峰,順序而列,其形酷似筆架。整個景區西瀕白湖,東接雙泉寺景區,東西一體,璧合珠聯

石迷宮 堪稱天井山一絕,方圓約二畝,由太湖石天然壘砌而成,如城似郭,曲折離奇,遊人至此,猶如進入神話傳說中的“迷宮”,撲朔迷離。下方的金龜石正奮力向“迷宮”攀登。

動物植物

天井山是動物植物的天然樂園和資源寶庫,山中有貓頭鷹黃鸝杜鵑白鷺及各種等野生動物近百種,最

天井山
天井山
有特色的是每年3月至10月間,成群結隊的白鷺背牛鷺遠道而來,在林海中盡情飛翔、棲息,它們白天飛往附近的巢湖白湖臨湖等地捕食魚蝦,日落就一群一群地飛回來棲宿林中,每天有數萬隻白鷺在碧海晴空中漫天飛舞,蔚為壯觀。山中植物資源更是豐富,達千餘種,其中喬灌木42科234種,還有藥用植物300多種,特別是山中有棵逾1200年的青檀樹,樹粗8人合圍,高數丈,冠幅1畝有餘,那盤根錯節的根基,將一塊寺碑摟入懷抱,融入肌體,仿佛敘述著人世間的千年滄桑,令遊人嘆為觀止,此樹現已列顯省重點保護對象。

相關知識

在川西北地區進行地表油砂資源調查過程中發現天井山構造下泥盆統平驛鋪組石英砂岩中存在古油藏。通過剖面

天井山
天井山
調查,古油藏分布受控於構造,為背斜油藏。樣品分析結果,砂岩儲層孔隙度為3.68%~14.96%,滲透率高達(0.073-562.08)×10^-3μm^2。對比認為古油藏的油源可能來自下寒武統和下志留統黑色頁岩二次成油,經印支運動形成的逆斷層運移至下泥盆統平驛鋪組的古構造圈閉中。該油藏發現表明,天井山古隆起帶由於形成早,處於大規模成油期;後期雖有改造,但埋藏相對淺,是形成該古油藏的關鍵。綜合分析認為天井山古隆起帶是尋找淺層油藏或地表油砂礦的重要目標區,同時該認識也為四川盆地其他地區進行石油勘探提供了思路。

安徽風情

安徽山川秀麗,人文景觀眾多,有“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的黃山,還有四大佛教聖地之一的九華山、古稱“南嶽”的天柱山、道教聖地之一的齊雲山、琅琊山等名山。此外地方戲曲歷史悠久,豐富多采。現有劇種20多個,其中影響較大,深受民眾喜愛的有黃梅戲、徽劇、廬劇、泗州戲、皖南花鼓戲、淮北花鼓戲、淮北梆子等。

巢湖旅遊景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