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永平教區

1940年民國二十九年(公曆7月21日),劉士傑助理主教繼任為永平教區正權主教。 1944年民國三十三年,因主教府被日軍搶占,教區被迫遷往唐山市區喬屯天主堂。 1984年12月7日創建河北省天主教神學院。

天主教永平教區(Catholic Diocese of Tang Shan )是天主教在中國河北省建立的一個重要教區。
1899年12月23日,從直隸北境代牧區中分出直隸東境代牧區(Apostolic Vicariate Ce-li orientalis),為荷蘭遣使會傳教區。1924年12月3日,以主教座堂所在地改名為永平代牧區(Apostolic Vicariate de Yungpingfu)。1946年4月11日,教廷在中國廢除傳教區體制,正式建立聖統制,於是設立正式的永平教區(Dioecesis Iompimensis),隸屬於北京總教區。

歷史沿革

1710年康熙四十九年,法國傳教士巴多明(Dominique Parrenin)神父的信(1710年於北京)中提及耶穌會在永平府一帶給新教徒施洗等。 1723-1735雍正年間,天主教自遷安建昌營傳入盧龍地區。 1785年乾隆五十年,有天主教北京教區的高神甫,到永平府沙河驛(今唐山遷安縣境內)傳教。 1796年嘉慶元年,天主教傳入山海關。 1821年道光元年,天主教傳入豐潤,當時教徒不足百人,無正式教堂。豐潤第一座天主教堂是黃花港天主教堂,於1850年道光三十年建堂。 1834年道光十四年,天主教傳入灤南。 1849年道光二十九年,昌黎縣薛家營設立天主教堂。 1850年道光三十年,豐潤縣三女河鄉花港村建聖堂一座,1900年光緒二十六年庚子教難聖堂被拆,1920年民國九年文華神父利用庚子賠款在村北建寬19米、長49米、高40米哥德式耶穌聖心堂一座。 1881年光緒七年,撫寧縣柳條莊建聖堂一座,1942年民國三十一年毀於戰火。 1883年光緒九年,豐潤區韓城鎮西歡坨村建聖堂一座,1966年被拆毀,1992年重建。 1886年光緒十二年,遷安市建昌營鎮建聖堂一座,1901年光緒二十七年被義和團燒毀,1907年光緒三十三年重建。 1886年光緒十二年,永平教區在遷西縣太平寨鎮購置五間瓦房作為教堂使用,1900年光緒二十六年被義和團燒毀,1920年民國九年武致中主教出銀320兩置房27間作為教堂使用。 1888年光緒十四年,秦皇島市山海關西關白橋子建聖堂一座,1900年光緒二十六年被義和團燒毀,1903年光緒二十九年荷蘭籍遣使會會士司懋功神父重建天主堂和聖母院。現已落實教產。 1899年光緒二十五年,遵化市(遵化直隸州)平安城鎮東賈莊建聖堂一座,1900年光緒二十六年被義和團燒毀,1902年光緒二十八年荷蘭籍遣使會會士梅榮久神父(後調到天津教區任教區司帳)重建聖堂,文革期間被拆毀,1986年落實教產,尚未重建。 1899年光緒二十五年十月二十一日(公曆1月2日)天主教直隸東北宗座代牧區(即日後的永平教區)建立。從北京代牧區分出一部分設立直隸東北代牧區,主教駐紮永平府(盧龍縣)。首任代牧(主教)為荷蘭遣使會士武致中(曾任宣化主教坐堂本堂神父)。轄盧龍、臨榆、昌黎、豐潤、撫寧、遵化遷安灤縣樂亭玉田等地。 1899年光緒二十五,天主教由灤州麻灣坨傳入開平栗園劉莊村。占地7畝建造教堂。北起尤各莊,南至於莊,西至西新莊。方圓數十里內的村莊信徒百餘人。 1900年光緒二十六年,唐山教友劉本篤將所在喬屯的40畝地捐獻給教會,1902年光緒二十七年在喬屯街道北側建房四間作為祈禱所,1904年光緒三十年喬屯建正式哥德式教堂和附屬建築,1907年光緒三十三年擴建,1976年7月28日毀於震災。 1900年光緒二十六年正式在麻灣坨南街建立教堂,日軍侵華時被焚毀。 1900年光緒二十六年五月,昌黎義和團設壇於螞蟻山廟中,在各鄉設拳場10多處,燒毀了設在縣城鼓樓北街的天主教堂。遵化州境拳民在城內設一總團,翰林院庶吉士楊錫霖主持其事,“妄充團總”,1900年光緒二十六年(公曆4月29日)義和拳燒毀平安城鎮東賈莊天主教堂,當晚,並將荷蘭籍遣使會會士本堂李紹江神父和數位教友殘忍殺害,據傳李紹江神父和數位教友英勇就義後,東賈莊上空立時出現火紅如炬的十字架,照如白晝,持續近半個時辰,教友們視為聖跡傳頌至今。庚子教難遷安市小套村數十位教友被義和團殘忍殺害為主致命,銘刻王奎新和王奎聚等致命教友的石碑現已出土,存放於小套村天主教堂院內。庚子年教區多處聖堂被義和團拆毀或燒毀。 1901年光緒二十七年,昌黎城關北街的崇興寺重建為天主教堂(文革期間拆毀,至今尚未落實教產及重建)。盧龍縣蛤泊鄉(文革期間拆毀,至今尚未落實教產及重建)、木井鄉大顧佃子也修建了天主教堂。 1904 年光緒三十年,永平教區在遵化城內西南角購地12畝建住房5間,由豐潤縣黃花港村遷住遵化的蘇姓(蘇瑞喬、蘇瑞民的父親)一家教友看管,臨時種菜,待建教堂,解放前被人稱為“蘇家菜園”。解放後,被遵化縣農機站占用至今,尚未落實教產歸還教會。 1905年光緒三十一年,遷安市潘建設聖堂一座。 1906年光緒三十二年,遷安市楊各莊建聖堂一座。 1907年光緒三十三年,豐潤區岔河鎮小稻地村建聖堂一座,文革期間被拆毀,1990年重建。 1907年光緒三十三年,灤南縣崔新莊建聖堂一座,1922年民國十一年擴建,1956年改為學校,文革期間聖堂被拆毀,尚未重建。 1907年光緒三十三年,灤南縣姜莊子建聖堂一座,1966年被拆毀,尚未落實教產及重建。 1907年光緒三十三年,豐潤區石各莊建聖堂一座,1969年被拆毀,尚未落實教產及重建。 1907年光緒三十三年,灤縣老站建聖堂一座,1976年震毀,尚未落實教產及重建。 1910年宣統二年,豐潤區新軍屯鎮張秀莊村建聖堂一座,文革期間被拆毀,1991年重建。 1911年宣統三年,天主教傳入秦皇島海港區,由曾瑤主持在秦皇島海港區柴禾市街26號建立臨時教堂,1927年民國十六年在海港區海安里106號建正式天主堂。 1911年宣統三年,遷安市楊各莊鎮小套村建聖堂一座。 1911年宣統三年,樂亭縣城關三街程莊劉錫三教友將自家大院捐給教會建教堂一座,至今尚未落實教產及重建。劉錫三其妹是天主教天津教區仁愛會修女。 1912年民國元年,天主教傳入秦皇島北戴河。民國之後,到20世紀30年代初,則發展到“數百家,計一千六百二十三名口,概居(盧龍)城內北街及城外雷家店子、黃官營、喬各莊等村,近年灤河以西亦日漸興盛,較十年前不可同日而語也” 。 1913年民國二年,遷西縣新集鎮北港村建聖堂一座及4間瓦房,1927年民國十六年建房19間。 1914年民國三年,遵化市平安城鎮國各莊村建聖堂一座及8間瓦房,文革期間被拆毀,被村委會占用,至今尚未落實教產及重建。 1916年民國五年,豐潤縣歡喜莊鄉八戶村熱心教友梁賀源會長捐地20畝建聖堂一座,文革期間拆毀,2004年重建。(梁賀源生有二子五女;大女兒守貞;二女兒、三女兒嫁到西歡坨教友李家;四女兒梁瑞蘭嫁到遵化國各莊教友李家;五女兒入仁愛修女會,27歲病逝於浙江嘉興總會院;任大海神父是其三女兒之外孫) 1917年民國六年,永平教區建立古冶區林西崇德國小。 1918年民國七年,遵化市劉備寨鄉科道屯村建聖堂一座及4間瓦房,文革期間被拆毀,至今尚未落實教產及重建。 1918年民國七年,遷安市夏官營黃官營村建聖堂一座,1942年民國三十一年被日軍拆毀,尚未落實教產及重建。 1919年民國八年,遵化市東新莊鎮東梁子河村建聖堂一座及瓦房5間,文革期間被拆毀,至今尚未落實教產。 1920年民國九年,建工人天主堂(今開灤電視台附近)。 1921年民國十年,遵化市堡子店鎮紀各莊建聖堂一座及6間瓦房,文革期間被拆毀,至今尚未落實教產。 1922年民國十一年(公曆9月),永平教區仁愛修女會在唐山建立培仁貧民初級國小,1925年定名為培仁女子國小,1927年增設國中部,1934年8月增設高中部,之後與國小分離定名為河北省私立培仁女子中學,1952年被政府接管公辦定名為唐山第四中學,1953年更名為唐山第一女子中學,六十年代更名為唐山市第十一中學(唐山十一中),是省重點中學。 1922年民國十一年,古冶區安各莊建聖堂一座。 1923年民國十二年,遵化市劉備寨鄉佛來峪村建8間瓦房作為祈禱公所,文革期間被拆毀,至今尚未落實教產。 1924年民國十三年,直隸東北宗座代牧區改稱永平代牧區。 1924年民國十三年,遷安市五重安鄉黃金寨村建聖堂一座。 1925年民國十四年,遵化市石門鎮屈家鋪建瓦房5間作為祈禱公所,解放後被村委會占用,文革期間拆毀,至今尚未落實教產。 1926年民國十五年,開灤聘用法國神父,開始使用儀器觀測氣壓、溫度、風量,首創唐山第一個氣象觀測站,改變了人們僅靠經驗和肉眼觀察天氣變化的現象。 1927年民國十六年,遷安市楊各莊鎮上場村建房12間作為祈禱公所,文革期間被拆毀,至今尚未落實教產歸還教會。 1928年民國十七年,遵化市馬蘭峪鎮建10間瓦房作為祈禱公所,文革期間被拆毀,至今尚未落實教產。 1929年民國十八年,永平教區仁愛修女會在唐山南富莊開灤工房創辦智仁女子國小,1943年民國三十二年由開灤礦務局接收,更名私立開灤富莊女子初級國小,解放後改為開灤富莊國小。 1930年民國十九年,遵化市東舊寨鎮桓莊建瓦房6間作為祈禱公所,解放後被村委會占用,文革期間拆毀,至今尚未落實教產。 1931年民國二十年,遵化市建明鎮下王市莊建瓦房5間作為祈禱公所,解放後被村委會占用,文革期間拆毀,至今尚未落實教產。 1932年民國二十一年至1951年民國四十年,遣使會士鄭化民神父,原籍荷蘭,在永平教區服務。(1951年鄭化民神父離開永平教區前往台灣,1976年—1986年在台北總教區天母天主堂任本堂神父,1986年5月7日耶穌升天節前夕病逝於天母天主堂) 1933年民國二十二年,古冶區卑家店建聖堂一座。 1933年民國二十二年,遵化市蘇家窪鎮小王莊建房5間作為祈禱公所,文革期間拆毀,至今尚未落實教產。 1933年3月至5月民國二十二年,長城抗戰時期,已年近六旬的雷鳴遠神父組織教友救護隊親任隊長,到遵化洪山口及遷西喜峰口參加搶救傷兵救治工作。 1934年11月5日民國二十三年,在唐家莊永安街3號占用一間房作為傳教活動場所,1940年民國二十九年在唐家莊礦老工房建堂一座,至今尚未落實教會房產。 1935年10月民國二十四年,許世魁神父(遷安市楊各莊鎮楊各莊村人)捐資並號召教友捐資在古冶區林西第三員司房前街1號建300平方米正式聖堂。 1936年民國二十五年,遵化市地北頭鎮魯家峪村建5間瓦房作為祈禱公所,文革期間被拆毀,至今尚未落實教產。 1937年民國二十六年,遷安市扣莊鄉十里營村建聖堂一座,文革期間被拆毀,至今尚未落實教產歸還教會。 1938年民國二十七年,由荷蘭聖母七苦會在王謝莊大街捐建若瑟堂。 1938年民國二十七年,遵化市東舊寨鎮梁屯村建瓦房5間作為祈禱公所,解放後被村委會占用,文革期間拆毀,至今尚未落實教產。 1939年民國二十八年,丰南天主教由豐潤小稻地天主教堂安中神父傳入,最早接受傳教的是南孫莊,然後擴展到唐坊李公道莊等地。1939年民國二十八年,荷蘭籍教友白先生在丰南南孫莊建聖堂一座。 1939年民國二十八年,經法籍修女白松林創建培仁女中天主堂。 1940年民國二十九年,遵化市西留村鄉大楊莊建8間瓦房作為祈禱公所,文革期間被拆毀,至今尚未落實教產。 1940年民國二十九年(公曆7月21日),永平教區武致中主教安逝於永平府盧龍縣主教坐堂,葬於盧龍城東教會公墓。 1940年民國二十九年(公曆7月21日),劉士傑助理主教繼任為永平教區正權主教。 1941年民國三十年,玉田縣城關鎮西王莊建8間瓦房作為祈禱公所,文革期間被拆毀,至今尚未落實教產。 1942年民國三十一年(公曆6月21日),謝博思修士晉鐸。(謝博思神父,聖名斯德望,公元1915年12月25日生於唐山市豐潤區三女河鄉黃花港村,1942年6月21日晉鐸,2006年12月29日病逝)。 1942年民國三十一年,遵化市平安城鎮東賈莊天主堂楊姓看堂教友被日軍殺害為主致命。 1942年民國三十一年(公曆6月21日),李占國修士(遵化市東新莊鎮八間房村人)晉鐸,文革期間結婚還俗,1984年病逝於秦皇島市。 1943年民國三十二年,永平教區委派李潤甫修士(豐潤區韓城鎮西歡坨村人)在唐山王謝莊大街創辦私立若瑟院國小,1952年改為公立王謝莊國小。 1944年民國三十三年,因主教府被日軍搶占,教區被迫遷往唐山市區。 1945年民國三十四年(公曆5月4日),劉景和修士晉鐸。 1945年5月4日民國三十四年,李鴻皋修士晉鐸(1919年12月7日民國八年生於豐潤區韓城鎮西歡坨村),1949年前往香港,1950年前往比利時魯汶大學攻讀教育及心理學,1954年畢業後在布魯塞爾本篤會聖安德修道院院長陸徵祥(1949年逝世)工作室做東西方文化交流翻譯工作,1957年在比利時南部塞莊為往見修女會院服務,1965年回到台南在碧岳神學院講授禮儀及倫理神學和音樂課,1970年調往台南主教坐堂任副本堂神父兼任澤溪國樂團指導司鐸至今。 1946年民國三十五年,直隸東北宗座代牧區正式改稱永平教區。 1946年民國三十五年,和毓華(也稱和民望)神父在小山大興里安詳胡同創建天主堂12間。(1953年11月9日,和毓華神父離開永平教區前往台灣,1955年在台北近郊天母地區開堂傳教,並成立露德之家,1966年病逝於台北天母天主堂) 1948年民國三十七年(公曆3月6日),劉士傑主教榮休。 1948年民國三十七年(公曆3月6日)—1953年11月9日,和毓華神父(和民望)任教區署理。 1949年,教區統計共有教友35965人。 1951年,豐潤縣歡喜莊鄉八戶村梁化純修士晉鐸,文革期間與基督教女教友結婚還俗,由於承受不了來自政治批鬥和家庭排斥等不可抗拒的極大精神壓力,文革後期跳井身亡。 1953年11月9日—1958年4月20日,許世魁神父(遷安市楊各莊鎮人)任教區署理。 1958年4月20日,籃柏露神父(唐山市豐潤區韓城鎮西歡坨村人)在獻縣張莊總堂由趙振聲主教主禮祝聖為唐山教區(永平教區)主教,1976年7月28日震亡。 1976年7月28日在唐山大地震中震亡的神職人員還有王永鐸神父(遷安市楊各莊鎮小套村人)、徐哲神父(遵化市平安城鎮東賈莊村人)。 1976年7月28日—1981年12月20日,謝博思神父任教區署理。 1980年,原永平教區更名為唐山教區。 1981年5月蘇百勤修士(豐潤區三女河鄉黃花港村人)在正定晉鐸。 1981年12月20日劉景和神父在唐山喬屯天主堂由常守彝主教主禮、王其威主教和潘少卿主教襄禮祝聖為唐山教區主教。 1984年王永林修士在唐山晉鐸。 1984年12月7日劉景和主教創辦河北省天主教神學院。 1985年12月3日陳煥章修士在石家莊晉鐸。 1986年7月18日,蘭岐山神父病逝於秦皇島。(蘭岐山神父,1913年生於豐潤縣岔河鎮小稻地村,1940年晉鐸,文革期間在唐山勞改) 1989年8月6日,方建平和胡勇二位修士在唐山晉鐸。 1990年5月27日,崔中傑(2008年離職)、郭光啟、董志遠三位修士在唐山晉鐸。 1990年,岳全真神父逝世。(岳全真神父,聖母聖心會會士,1909年7月25日生於遷安市五重安鄉石門村,1937年在東蒙古教區(熱河教區建昌縣東大屯鄉松樹嘴子村主教坐堂晉鐸,晉鐸後在東蒙古教區小修院任教,後調任興隆半壁山鎮平安堡鎮任堂區主任司鐸(拉丁文Sacerdos),文革期間在遷安五重安石門勞改,1982年到唐山教區傳教) 1992年11月18日,吳牧一(2004年離職)、李秋來、胡景全、胡連江、許永昌五位修士在唐山晉鐸。 1993年11月19日,張海濤修士在唐山晉鐸。 1995年6月27日,蘭曉鵬、李文龍(2004年離職)二位修士在唐山晉鐸。 1997年12月3日,費百銀、蘭寶強、蘭雲書、岳鳳民四位修士在唐山晉鐸。 1998年10月,安玉明神父病逝於唐山。(安玉明神父,熙篤會拉丁文為Cistercium又稱苦修會或本篤會)會士,1919年生於盧龍縣雷店子村,1944年入張家口涿鹿縣楊家坪熙篤會,1949年在北京慈幼會堂領受鐸品,1959年含冤被判到東北興凱湖農場勞改,1983年到唐山教區傳教) 1998年9月27日,張建林、劉允山、蘭雲水、孟令寶(2004年因犯強姦案服刑)、陳廣群五位修士在唐山晉鐸。 2000年1月6日,方建平神父在北京宣武門主教座堂由南京教區劉元仁主教主禮祝聖為唐山教區助理主教,2010年11月17日唐山教區劉景和主教榮休,方建平主教隨即繼任為唐山教區正權主教。 2001年1月1日,任大海、胡連河、劉振永、祁得勝、付景會五位修士在唐山晉鐸。 2004年5月2日,姜曉滿、藍曉桐、崔志軍、杜松傑、許陸志五位修士在唐山晉鐸。 2006年12月29日,謝博思副主教在唐山病逝。 2009年,汪志永修士晉鐸。
永平教區的主教座堂設在永平府(盧龍縣),後遷唐山市,又名唐山教區。1976年唐山大地震中,永平教區遭遇巨大損失。目前教區共有四萬五千多名教友、34位司鐸、50位聖母無染原罪傳教會修女、一所老年公寓和天民綜合診所,重建了43座新聖堂。
唐山教區原稱為:永平教區,因當時主教府設在永平府 (今盧龍縣)而得名。1944年民國三十三年,因主教府被日軍搶占,教區被迫遷往唐山市區喬屯天主堂。1980年,由中國天主教兩會規定教區按行政劃分,故此更名為:唐山教區。1980年恢復宗教生活以後,在喬屯堂舊址的一角,修建了一座簡易教堂。當時全教區也僅剩下劉景和、謝博思、蘭歧山(唐山市豐潤區岔河鄉小稻地村人)三位老神父管理教務。在1981年12月20日祝聖了劉景和為正權主教。1986年7月為了服從唐山建設規劃,教堂從喬屯遷出,暫時在路南老十中過宗教生活。後來市政府在路北五家莊街撥給土地12、9畝,先後撥款50多萬元,從1988年4月動工至1993年,先後建成教堂和附屬建築。 新建教堂全稱為:聖母無染原罪堂,1988年年底基本完工。建築模式為歌德式,整體面積為:1000平方米。整個建築非常高大,結構複雜。前殿為框架結構,其它為磚混結構。長度為:70.3米,跨度為:18.57米堂脊高度為:20米。前後設為二層,分別作為唱經樓、觀禮台、和骨灰堂。教堂正中設大祭台一座,祭台後懸掛木製耶穌苦像,苦像上面聖龕中有聖母全身塑像。兩旁寫有“吁瑪利亞無原罪之始胎,我等奔爾台前為我等祈”字樣。祭台兩邊設有天神塑像,祭台前端兩側設有小祭台,分別懸掛耶穌聖心和大聖若瑟像。教堂正面排列三個拱形大門,堂脊上豎立耶穌全身塑像,八位小天神和聖母及聖若瑟塑像分列兩旁。在拱門上面的牆壁上設有金色的A和 O兩個字母系希臘文ALPIIA 和 OMEGA(啊勒法、歐麥嘎)的縮寫,在這裡是:無始、無終之意。在教堂的正殿前有三座多層塔,正中塔尖高49.5米。 整個院落的圍牆為560米,占地面積共12.9畝。院內除教堂外,還建有北樓(三層),為宿辦樓,分別作為辦公、會議室、圖書館、小堂及神職人員宿舍;西樓(二層)為修女宿舍和配電室;南樓(三層)分別作為修女宿舍(三層),天民診所(二層),老年公寓(一層)。附屬建築總計有房間105間,總面積為:1900平方米。此外院內還有一座露德聖母山。

劉景和主教簡歷

劉景和主教,聖名保祿,大學學歷,中國天主教“一會一團”顧問。 1920年12月30日出生在河北省唐山市豐潤區三女河鄉黃花港村世代虔誠教友家庭。1920年--1931年就讀於黃花港教會國小。1931年--1939年就讀於永平教區(盧龍)小修道院。1939年--1945年就讀於北京文聲學院神哲學系。1945年在原北京教區西什庫主教座堂由滿德貽(Paul Leon Cornelius Montaigne,C.M)主教主禮祝聖為神父。晉鐸後回到教區,先後在盧龍、唐山等地任堂區副主任司鐸。1981年12月20日在唐山由常守彝主教主禮、王其威主教和潘少卿主教襄禮祝聖為唐山教區主教。1984年12月7日創建河北省天主教神學院。2010年11月17日榮休。 歷任: 天主教唐山教區主教 唐山市天主教愛國會主席 河北省天主教愛國會主席 河北省天主教神學院第一任院長 河北省天主教神學院第一任董事會主席 第五屆中國天主教愛國會副主席 第六屆中國天主教主教團副主席 第七屆中國天主教主教團副主席 第八屆中國天主教“一會一團”顧問 第六屆河北省政協委員 第七屆河北省政協委員 第八屆河北省政協委員 第九屆河北省政協委員 第七屆全國政協委員 第八屆全國政協委員 第九屆全國政協委員

方建平主教簡歷

方建平主教(1962年11月—),聖名伯多祿,中國天主教主教團副團長、河北省天主教神哲學院董事會主席、河北省天主教愛國會副主席兼秘書長、河北省天主教教務委員會副主席兼秘書長、唐山教區主教。河北省第九屆政協委員、河北省第十屆政協委員、十屆全國政協委員、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
1962年11月,方建平出生於唐山市古冶區卑家店一世代熱心教友家庭,祖籍河北盧龍。1984年考入河北省天主教神學院,1988年畢業。1989年8月6日,在唐山教區主教座堂由劉景和主教主禮祝聖為神父,任豐潤區黃花港天主堂堂區主任。1999年9月28日,經教區全體神父選舉,全票當選為唐山教區助理主教。2000年1月6日,在北京宣武門主教座堂由劉元仁主教主禮祝聖為唐山教區助理主教。2010年11月17日唐山教區劉景和主教榮休,隨即繼任為唐山教區正權主教。 2010年12月9日,當選中國天主教主教團副主席。 2011年1月12日,當選河北省天主教神學院董事會主席 十屆全國政協委員 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

歷任主教

武致中主教Ernest François Geurts, C.M. (1899年12月14日 -1940年7月21日) 劉士傑主教Eugenio Lebouille, C.M. (1940年7月21日- 1948年3月6日榮休) 和毓華神父(和民望)John Herrijgers, C.M. (1948年3月6日 - 1953年11月19日)(教區署理) 許世魁神父 (1953年11月19日-1958年4月20日)(教區署理) 籃柏露主教 (1958年4月20日- 1976年7月28日震亡) 謝博思神父 (1976年7月28日-1980年12月20日)(教區署理) 劉景和主教 (1981年12月20日- 2010年11月17日榮休) 方建平主教 (2000年1月6日在北京祝聖為助理主教,2010年11月17日榮升為唐山教區正權主教)

教區聖堂

唐山市聖母無原罪主教座堂Cathedral of the immaculate conception 古冶區林西天主堂 古冶區安各莊天主堂 古冶區趙各莊天主堂 古冶區卑家店天主堂 豐潤區黃花港天主堂 豐潤區東歡坨天主堂 豐潤區西歡坨天主堂 豐潤區張秀莊天主堂 豐潤區八戶村天主堂 豐潤區城關南台天主堂 豐潤區小稻地天主堂 丰南區南孫莊子天主堂 開平區劉莊天主堂 灤縣大安各莊天主堂 灤縣西安河天主堂 灤縣靳各莊天主堂 灤縣麻灣坨天主堂 灤南縣暖泉天主堂 灤南縣崔新莊天主堂 灤南縣東營村天主堂 灤縣尤各莊天主堂 遷安市楊各莊天主堂 遷安市小套天主堂 遷安市黃金寨天主堂 遷安市建昌營天主堂 遷安市潘營天主堂 遷安市五重安鄉石門天主堂 遷西縣北港天主堂 遷西縣太平寨天主堂 遵化市東賈莊天主堂 遵化市河東區天主堂 唐海縣城關天主堂 玉田縣鴉紅橋河東天主堂 秦皇島海港區天主堂 秦皇島山海關區天主堂 盧龍縣城關天主堂(原永平教區主教坐堂) 盧龍縣雷店子天主堂 盧龍縣大顧佃子天主堂 撫寧縣柳條莊天主堂 撫寧縣石門寨天主堂 昌黎縣薛家營天主堂 青龍縣胡杖子天主堂

教區機構

教區咨議會Board of Diocesan Consultors
教區人事委員會 Diocesan Personnel Commission 教區財務處Diocesan Finance Commission 教區秘書處Diocesan Chancery 教區總務處Diocesan procuration 教區教友總會Central Council of Cath0lic laity 唐山教區大學生聯誼會Federation of Catholic Students 唐山教區善會聯合會 唐山市天主教愛國會 天主教唐山教區教務委員會 秦皇島市天主教愛國會 天主教唐山教區秦皇島市教務委員會 遵化市天主教愛國會 天主教唐山教區遵化市教務委員會 古冶區天主教愛國會 天主教唐山教區古冶區教務委員會 聖母無原罪傳教修女會 豐潤區三女河鄉黃花港聖母無原罪傳教修女會會院 教區備修院 教區禮儀委員會 教區牧靈委員會 教區經濟委員會 唐山市天民診所 唐山市天民老年公寓 遷西縣天民診所 林西堂診所 林西堂老年公寓主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