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葉白頭翁

大葉白頭翁

大葉白頭翁,中藥名。為菊科植物珠光香青Anaphalis margaritacea (L.) Benth. et Hook. f.的帶根全草。分布於湖北、四川、貴州等地。具有清熱瀉火,燥濕,驅蟲之功效。常用於吐血,胃火牙痛,濕熱瀉痢,蛔蟲病,乳癰,瘰癧,臁瘡。

基本信息

入藥部位

帶根全草。

性味

味苦、辛,性涼。

歸經

歸脾、肺、大腸經。

功效

清熱瀉火,燥濕,驅蟲。

主治

常用於吐血,胃火牙痛,濕熱瀉痢,蛔蟲病,乳癰,瘰癧,臁瘡。

相關配伍

1、治牙痛:①治風火牙痛:大火草60g。煎水燉五花肉合糖服。②治寒火牙痛:大火草120g,桂花根60g。水煎服。(《重慶草藥》)

2、治痢疾:山萩、野棉花根各9g。煎水服。(《貴州民間藥物》)

3、治蛔蟲病:①山萩3g(1-3歲用量)。煎水服,每日服2次,飯前服。如蟲未下,隔2天后再服,以蟲為度。(《貴州民間藥物》)②火草12g,仙鶴草、野花椒各9g。水煎服。(《萬縣中草藥》)

4、治乳癰:大火草與蒲公英合用,搗爛包。初起有效。(《重慶草藥》)

5、治瘰癧瘡毒:火草、紅玉簪根(去皮)各適量。搗絨外敷。(《萬縣中草藥》)

6、治黃水瘡,臁瘡:避風草焙黃研末,撒於瘡面或香油調敷。

7、治跌打損傷:避風草搗成絨,醋調外敷。(6-7方出自《青島中草藥手冊》)

8、治刀傷:山萩適量。曬乾研末,敷傷處。(《貴州民間藥物》)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0-30g。外用:適量,搗敷;或研末調敷。

採集加工

夏季花苞初放時連根挖起,去淨泥沙,曬乾或鮮用。

形態特徵

珠光香青:又名山萩。多年生草本,高30-70cm。密被白色綿毛。根狀莖橫走或斜升,木質。單葉互生,稍革質;無柄;葉片線狀披針形,長約8cm,寬約1.5cm,先端漸尖,有小尖頭,基部稍狹,常抱莖,邊緣平,上部葉漸小,上面被蛛絲狀毛,下面被灰白色至紅褐色厚綿毛。頭狀花序多數,在莖和枝端排列成復傘房狀;花序梗長4-17mm;總苞鍾狀或半球狀,長5-8mm,徑8-13mm;總苞片5-7mm;總苞鍾狀或半球狀,長5-8mm,徑8-13mm;總苞片5-7層,白色,乾膜質,最內層線狀倒披針形,寬0.5mm,有長達全長3/4的爪部;花托蜂窩狀;雌株頭狀花序外圍有多層雌花,中央有3-20雄花;雄株頭狀花序,有雄花或外圍有極少數雌花;花冠長3-5mm,冠毛比花冠稍長。瘦果長橢圓形,長0.7mm,有小腺點。花、果期8-11月。

生長環境

生於向陽山坡及田野。分布於湖北、四川、貴州等地。性狀中國藥品生物製品檢定所,廣東省藥品檢驗所編著 《中國中藥材真偽鑑別圖典 2 常用根及根莖藥材分冊》 2011 第75頁

相關論述

1、《分類草藥性》:“治一切勞傷,牙痛,吐血,痢症。”

2、《貴州民間藥物》:“清熱,止痢,驅蟲,外治刀傷。”

3、《青島中草藥手冊》:“清熱解毒,祛風通絡。治跌打損傷,風寒腿痛,腹瀉,痢疾,臁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