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紅梅楊梅

大紅梅楊梅

大紅梅楊梅, 樹冠近圓頭形,主幹明顯,較光滑,樹皮灰白色;新梢青綠色,枝梢分枝角度中等;葉革質互生、倒卵狀長橢圓形,長5.7-11.1cm,寬 1.6-2.6cm,葉緣鋸齒狀花雌雄同株,開花時雄花花蕾鬆動並有花粉散發,雌花軸鱗片裂開。每條結果母枝掛果 2-4 粒,幼果黃綠色;果實較大,圓球形,直徑19-24毫米,單果重8—12克;果實顏色紅色,著色較均勻;果肉厚、質地爽脆,汁多,含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0--12%;甜酸適中,可食率89--90%。2月中旬開花,4月下旬至5月上旬成熟。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樹冠近圓頭形,主幹明顯,較光滑,樹皮灰白色;新梢青綠色,枝梢分枝角度中等;葉革質互生、倒卵狀長橢圓形,長5.7-11.1cm,寬 1.6-2.6cm,葉緣鋸齒狀花雌雄同株,開花時雄花花蕾鬆動並有花粉散發,雌花軸鱗片裂開。每條結果母枝掛果 2-4 粒,幼果黃綠色;果實較大,圓球形,直徑19-24毫米,單果重8—12克;2月中旬開花,4月下旬至5月上旬成熟。

分布範圍

分布於廣西。

主要價值

果實顏色紅色,著色較均勻;果肉厚、質地爽脆,汁多,含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0--12%;甜酸適中,可食率89--90%。

2009--2011年連續三年由廣西壯族自治區水果生產技術指導總站組織專家對九冬大紅梅優良單株進行綜合鑒評, 2007年株產58kg,2008年株產71.5kg,2009年株產75kg,2010年株產82kg,2011年株產75kg。2011年由廣西種子管理總站品種審定委員會辦公室組織有關專家,在靈山縣太平鎮進行測產驗收,平均單果重8.3克,可食率89.4%,可溶性固形物10.6%,平均株產83.5kg,平均畝產1837kg。

栽培技術

1、宜選擇坡度小於45度,土層深厚,腐殖質豐富,ph值為4.5-5.5的山地、丘陵建園。採用圈枝苗或嫁接苗種植,株行距4米×5米,即每畝定植30-33株。每穴施腐熟廄肥10-15千克。

2、幼樹以速效性肥料為主,常年施肥2-3次。成年樹一年追肥兩次,第一次在萌芽抽梢前的冬末春初,第二次是在采果後,果實發育期追施葉面肥。

3、整形修剪,一般採用“一乾三主枝”自然開心形樹冠。

4、主要防治蚧殼蟲、捲葉蛾、褐斑病等。

審定意見

經審核,該品種符合非主要農作物品種審定通則,通過審定,可在靈山種植。

品種來源

審定編號

桂審果2012015號

選育單位

廣西靈山縣水果局,廣西壯族自治區水果生產技術指導總站

品種來源

在靈山縣太平鎮九冬村野生楊梅林中發現的優良單株,經選育而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