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林鄉

團林鄉

本詞條為消歧義詞條,在中國,共有2處鄉鎮叫做團林鄉,分別是河北省秦皇島市昌黎縣團林鄉和江西省上饒市鄱陽縣團林鄉。

基本信息

河北省秦皇島市昌黎縣團林鄉

團林鄉團林鄉
河北省秦皇島市昌黎縣團林鄉東臨渤海、北倚碣石山,團林鄉共有行政區域面積93.3平方公里,23個行政村,總人口20061人。緊靠京瀋高速公路京哈鐵路。距首都北京300公里,天津150公里,秦皇島港45公里,京唐港40公里,距山海關機場60公里,形成了海陸空立體通道。具有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東部有16.2公里的海岸線,是夏日游泳、垂釣的絕好去處。10.6萬畝的淺海資源,是團林鄉經濟發展的動力源。1953年置團林鄉,1958年屬泥井公社,1961年建團林公社,1984年復置鄉。1988年赤洋口鄉併入。1997年,面積93.3平方千米,人口2萬,轄團林東村、團林中村、團林西村、賈河北、侯里、馮莊子、赤洋口一村赤洋口二村赤洋口三村李莊王官營赤洋口四村、小莊子、苟莊子牛官營一村、大韓莊、瓦子坨、牛官營二村、小韓莊、潮河、牛官營三村、坨上、聶莊23個行政村。

資源優勢

團林鄉天然優良漁港
團林鄉16.2公里海岸線孕育了二十餘萬畝的淺海及灘涂資源。被譽為“漁米之鄉”和“中國河豚魚養殖基地”。團林鄉已有 23萬畝淺海養殖區、3萬畝灘涂養殖區和3000立方工廠化養殖水體獲得“河北省無公害養殖基地認證”。風光獨特的京東大沙漠和國家級生態旅遊區——翡翠島被譽為“海洋與大漠的吻痕”,風景旖旎的濕地自然保護區——七裏海被譽為“海鳥的天堂”。碧海、金沙、藍天、綠林蘊藏著巨大的海洋旅遊資源。有風光獨特的京東大沙漠,和以生態環境保護為主的翡翠島是國家級生態旅遊區。有風光旖旎的七裏海,這裡棲息著世界上四十多種珍稀鳥類,每年吸引著英國美國澳大利亞等外國大批觀鳥者。碧海、藍天、金沙芳草地、綠色長廊、起落的群鳥,每年吸引著數十萬旅遊者前來觀光。新開口港是中國北方較大的漁港碼頭,能停泊1500艘船隻,吃水位在4米的船隻也能順利進出港。這裡是北方較大的海產品集散地,水產品被源源不斷地運往北京、天津、秦皇島、瀋陽長春哈爾濱等地,部分產品經過加工,出口到美國、韓國日本澳洲、歐盟等國。中部有18000畝的灘涂資源已全部開發利用,適宜於養殖車蝦、河豚魚等高附加值的品種。有3000畝的工業園規劃區,水、電、交通設施配套齊全。西部有地勢平整、土地肥沃的耕地38531畝,適宜於發展各類高效種植業。

翡翠島是中國八個國家級海洋類型自然保護區之一。位於河北省秦皇島市昌黎縣黃金海岸南部沿海。其東、北、西三面由渤海七裏海(瀉湖)環繞,是一座由黃色細沙和綠色植被相間構成的半島,島上沙山連綿起伏,造型優美,最高處達44米,方圓約七平方公里,素有“京東大沙漠”之稱。島上是鳥類的王國,幾乎中國三分之一以上的鳥類都可以找到它們的蹤影,其中屬於國家重點保護的鳥類就有68種之多,是“世界珍禽”黑嘴鷗的主要棲息繁殖地之一。被動物分類學家譽為“活化石”的文昌魚是底棲動物的優勢種,在淺海15米等深線附近密度達到1035尾/平方米,是中國文昌魚分布密度最高的地區之一,分布區域十分廣闊。島上還有沙參白葦等多種藥材。

經濟發展

團林鄉京東大沙漠-翡翠島

隨著“海上昌黎”的建設步伐的加快,為團林鄉經濟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團林鄉創造性地提出了加速建設北方四個較大,即北方較大的水產品集散地;北方較大的水產品加工基地;北方較大的漁港;北方較大的漁船排造基地。制定了大投入、大規模、大群體的發展方針,實施外引、外聯、外拖的三外帶動方針,發展個體、民營、鄉鎮企業為主體的主導方針和商貿流通、餐飲、娛樂等服務業。使團林鄉經濟飛速發展,2000年經濟繼續保持快速穩定增長。海水養殖業空前發展。團林鄉現有淺海養殖面積5.8萬畝,養殖扇貝130萬籠,產量15802噸;底播面積8000畝,產量300噸。灘涂養殖面積1.2萬畝,養殖成品河豚魚44萬尾,一齡河豚魚260萬尾,成為中國北方最大的河豚魚生產基地;養殖車蝦1.2億多粒,年收益6000萬元。方興未艾的工廠化養殖。2000年投資2610萬元,新建工廠化養殖場10個,使團林鄉的工廠化養殖場個數達30個,養殖水體6.2萬立方米。蓬勃發展的水產品加工企業。2000年投資400萬元新建2座無菌生產高標準冷庫,增設單體速凍機11台,使團林鄉的冷凍廠達到20座,庫容2000噸,年交貨值19520萬元。快速發展的進出口業務。團林鄉自營成立的“秦皇島市團林鄉水產養殖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自2007年10月營運以來完成創匯150萬美元。今年計畫出口創匯350萬美元,創利稅300萬元人民幣。海洋捕撈業迅猛發展,團林鄉現有80馬力以上船隻400艘,80馬力以下的船隻300艘,年捕獲量在2萬噸左右。

江西省上饒市鄱陽縣團林鄉

團林鄉鄱陽縣團林鄉
團林鄉位於江西省上饒市鄱陽縣,緊靠鄱陽縣城,面積53平方公里,人口3.89萬,轄20個行政村,2個場。團林屬丘陵地區,氣候溫和,雨量充沛,無霜期長270多天。耕地面積2.8萬畝,以種植水稻、大豆、油菜花生、芝麻、百合為主。百合有50多年的種植歷史,面積達10000畝,總產量20000噸,產值高達1.3億元。3萬畝的山地主要栽植帶成薪炭林、杉樹板栗竹子等。1萬畝內河水域,可養水面400畝,年產魚量300噸。畜牧業以牛、豬、雞、鴨、鵝為主。團林交通便利,田(畈街)樂(平)高速公路貫穿全境,距“瓷都”——景德鎮只1小時車程,到縣城——鄱陽鎮乘車僅要10分鐘。團林人傑地靈、風光秀麗南宋官至左丞相兼摳密使的江萬里,其五世祖曾遷至團林江家山村;著名的航空專家中國K——8型教練總設計師石屏為團林鄉青水人。團林鄉正在規劃中的鄱陽湖候鳥景觀區中心——烏金汊,其優美的自然風光將是城市居民旅遊休閒的“世外桃園”。
團林鄉水稻種植
共投入資金50萬元對團林鄉七座抗旱站頭進行了全面設備更新,並對其它十座小站進行了部分維修改造,大大提高了排灌能力,確保團林鄉農業生產需要。不斷提升了鄉村公路建設水平。投資近300萬元對康金旅遊公路及汪洋村公路進行了全面拓展硬化改造,使團林鄉主幹道全部改造硬化,部分村道得到明顯改善。不斷提升教育基礎設施的改造配套,努力推進“普九”進程。團林鄉投資85萬元興建了團林一中教學樓和校舍樓及建設國小教學樓總計2100平方,使團林鄉校舍改造步入新的台階。普九工作初見成效,順利通過了市“普九”領導小組的評估驗收。不斷提升小城鎮和新農村建設水平,促進城鄉統籌發展。紮實推進“三清三改”、“五新一好”活動,成立“團林鄉小城鎮建設辦公室”,對集鎮建設進行了總規,並啟動汪洋村為新農村建設試點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