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藥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國藥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國藥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國醫藥集團總公司所屬核心企業,成立於2003年1月。由中國醫藥集團總公司和上海復星高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共同出資組建,註冊資本16.37億元。作為中國最大的藥品及醫療保健產品分銷商及領先的供應鏈服務商,公司擁有並經營中國最大的藥品分銷網路。2005年以來,在中國醫藥商業年度銷售、利稅排名中連續四年位居榜首。

基本信息

簡介

國藥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國藥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2009年9月23日在香港上市(股票代碼:01099.HK)。作為中國最大的藥品、醫療 保健產品分銷商及領先的供應鏈服務提供商,國藥控股擁有並經營中國最大的藥品分銷及配送網路,著力打造藥品分銷及配送、零售 連鎖、藥品製造、化學試劑、醫療器械、醫療健康產業等相關業態協同發展的企業競爭力和優勢,向客戶及供應商提供全面的分銷、物流及增值服務。2005年以來,連續五年名列中國醫藥商業企業銷售額排名第一位。公司旗下擁有五十一家全資或控股子公司及 國藥股份、一致藥業兩家A股上市公司。
截至2010年12月,國藥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分銷、配送 網路覆蓋全國29個省、市、自治區的133個地級以上城市,占全國地級以上城市的40%。公司已建成北京、上海、天津、廣州、太原、瀋陽、長沙等七大物流中心,正在 武漢鄭州揚州等城市建設新的物流中心。經營超過28500餘種不同類型醫藥及保健商品。終端客戶覆蓋中國大陸全部醫院的56.76%,其中,占三級醫院比達到85.40%,作為中國僅有的三家特許 麻醉藥品全國分銷商之一,公司目前占有該行業的中國市場絕大部分份額。

特色

國藥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所屬國藥控股國大藥房有限公司是中國醫藥零售市場領先的五大醫藥零售營運商之一,在國內主要省市擁有直接經營或特許經營的零售藥店網路,建立了由“國大”、“一致”、“大德生”等品牌所共同構成的醫藥零售品牌體系,截止至2010年12月,公司在北京、上海、天津、遼寧、江蘇、浙江、廣東等省市經營旗下近1394家零售藥店,形成了星如棋布的零售品牌體系。
以“協同醫藥分銷,推動國際化進程”為定位。國藥控股旗下國藥控股一心製藥有限公司、深圳致君製藥有限公司、國藥集團國瑞藥業有限公司蘇州致君萬慶藥業有限公司、國控控股深圳中藥有限公司五家以生產抗生素、抗腫瘤藥、心腦血管用藥、止咳藥、中成藥為主的製藥企業正不斷引進世界一流技術,打造秉承工商協作特色的現代化產業平台
國藥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所屬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公司是國內最大的化學試劑經營企業。產品套用領域涵蓋科學研究、生物技術、環境測試、色譜分析、藥物研發、質量檢驗、教育實驗等多方面,在上海、北京、瀋陽、西安、蘇州、成都、太倉等區域建有子公司,擁有沃凱、SCRC、滬試、京試、申玻等一批知名自主品牌及自營進出口權。
國藥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國藥控股醫療器械有限公司是集產品銷售代理、配送、連鎖經營和售後服務為一體的專業醫療器械企業。合作的知名企業包括:美國強生、日本希森美康、瑞典潔定、德國“韋格博士”等企業。國藥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將以國藥控股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為平台,深入拓展產業價值鏈的上下游,打造“國內覆蓋網路最廣、配送服務水平最具現代化的,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醫療器械經營企業”。

公司旗下的御佳醫療服務有限公司將專注於醫療服務領域拓展,通過投資收購、開發自營或重新定位目標單科連鎖醫院,並致力於拓展完整的具附加價值的醫藥產業鏈,實現國控健康產業價值鏈的貫通,加速國控由醫藥產品分銷商向健康產業服務提供商的角色轉變。
作為中央醫藥儲備定點單位,國藥控股承擔著全國重大災情、疫情、事故的急救供應工作。在2003年“非典”;2008年南方特大雪災、汶川地震;2010年玉樹地震等危急時刻,國藥控股按照國家的有關指令,積極完成了儲備藥品的調撥配送任務,為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與社會穩定發揮了重要作用。
秉承中國醫藥集團總公司“關愛生命、呵護健康”的企業理念,國藥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正以 “整合、轉型、創新、跨越”為發展主題,抓住新醫改和市場要素資源整合的歷史性機遇,積極應對市場變革,持續創新和自我完善,不斷開創跨越式發展的新業績。

發展歷程

國藥控股自成立以來,不斷通過內涵式及外延式相結合的增長方式,不斷加強內控機制,提高運營效率,降低運營成本,持續不斷整合,收購湖南、湖北、山西、廣西、浙江、北京、河南、安徽、江蘇、安徽、山東、雲南、福建及海南等省市的優勢市場資源,確保了公司持續增長和盈利能力的提升。並於2009年完成了上市,擁有了更好的與業務發展匹配的融資平台。2010年,本集團又通過併購重組擴充了在吉林、安徽、山東、雲南、福建、海南、江西、貴州、重慶、甘肅、新疆等省份的業務,進一步擴大了分銷網路,實現跨越式的增長。

大事記

國藥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國醫藥集團總公司所屬核心企業,自2003年成立以來始終堅持把“關愛生命,呵護健康”的企業理念全面融入公司發展,以創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醫藥健康產業服務提供商為目標,深入學習貫徹實踐科學發展觀,全面履行社會責任,為協調推進公司與社會可持續發展作出了積極努力,並取得了顯著績效。
公司社會責任宗旨:為客戶提供優質安全健康的藥品,不斷提高增值服務水平;持續打造規模競爭力、增長競爭力、效率競爭力,維護投資者和債權人權益;堅持以人為本,保障員工合法權益並提供發展平台。
公司社會責任理念:藥品是特殊商品,醫藥行業是關係人民身體健康的基礎行業,是和諧社會建設的重要物質基礎,對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有著重大的影響力;作為一個有社會責任的公司,積極承擔社會責任,是推進公司科學發展,構建和諧社會應盡之責任和義務。
公司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國務院國資委《關於中央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指導意見》為指導,把履行社會責任作為企業追求的重要目標,並全面融入公司發展戰略、日常運營管理和企業文化建設,從公司實際出發,積極從事環境保護、社區建設及慈善等公益事業,全力打造一個負責任企業的形象,促進公司與社會的協調、和諧、可持續發展
為全面推進企業社會責任建設,公司成立由黨委書記、總經理任組長的社會責任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由公司分管領導任辦公室主任,公司各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為辦公室成員,具體分工負責公司社會責任的宣傳、推進、管理及內審等日常工作。同時充分發揮工會、共青團組織的作用,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進公司社會責任工作。
公司制定了《SA8000社會責任程式手冊》,作為公司實施社會責任管理和控制的綱領性檔案,成為公司履行社會責任,不斷完善社會責任管理體系的重要依據。
公司成立以來,積極支持、參與社區活動和社會公益事業,發起組織或參與“社區健康計畫”、“健康好鄰居”、“迎世博,創建文明專業服務視窗”、“兒童健康基金會”、獨家支持“上海醫學科技獎”等大型社區和社會活動,實現企業與社會的和諧互動。尤其是作為中央醫藥儲備定點單位,承擔著全國重大災情、疫情、事故急救藥品的供應任務,在歷次重大搶險救災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主渠道作用。特別是在2003年非典疫情、2008年南方特大雪災和四川汶川特大地震、2009年的青海玉樹地震等危急時刻,公司按照國家有關指令,視災、疫情為命令,快速從藥品採購、供應、運輸等各個環節,積極制定、落實應對措施,確保搶險救災、防疫治病需求,圓滿完成了儲備藥品的調撥配送任務,得到中央有關部門的肯定和好評。
公司注重環境保護,節能減排,推行循環再利用已經成為公司在環境保護方面的措施,公司制定各項節約能源資源的政策及規定,並設立職工節能減排義務監督員,督促和培養公司員工樹立節約使用資源和循環使用資源的意識和行為,與環境保護團體通力合作,推行舊辦公用具,電子設備等廢物分類管理、回收利用等措施。

社會責任

公司2002年到2005年每年50萬元、2006年到2010年每年100萬元支持“上海醫學科技獎”;2006年,公司向中國紅十字會捐贈10萬元,以支持貧困地區白內障復明工程; 2007年向上海市慈善基金會慈善機構捐贈了10萬元現金,為慈善事業貢獻一份愛心;同年,通過團中央“希望書庫”向雲南貧困地區少年兒童捐贈圖書,關注貧困地區少兒身心健康和智力成長;2008年,為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災區緊急調撥供應4600萬元急救藥品和物資,公司全體員工慷慨解囊為汶川地震災區捐款捐物 360.2萬元;2009年2月公司又主動參與都江堰市“陽光育苗工程”,向成都市慈善會等機構捐款,為災區低保家庭的中小學生捐助學習和生活費用,並向都江堰“職工書屋”捐贈書籍。2009年青海玉樹發生強烈地震,公司廣大員工心繫災區民眾,捐款134.2萬元。公司還支持“兒童健康基金會”每年資助5萬元,每年資助上海衛生人才培養基金每年50萬元;公司積極參與承辦大型世博公益活動,積極參加上海世博志願者服務活動。除了參加服務世博的健康指導和用藥諮詢等活動外,還為“世博急救保障”活動資助資金20萬元,為世博會工作人員提供30萬元防暑用品。
2007年,公司積極回響中共上海市委、市政府號召,公司與崇明縣經濟薄弱村的富軍村簽訂三年幫扶行動計畫,持續開展結對幫扶活動,資助該村建設村民社區活動中心、村衛生室及有線電視“戶戶通”等項目近50萬元,有效幫助富軍村及村民解決生產生活問題;每年春節前,公司黨政領導和子公司領導進村入戶,對困難村民進行幫困,累計發放慰問金及慰問品8萬多元。今年,公司將與富軍村簽訂新三年結對幫扶協定,在繼續做好對困難村民幫困慰問的同時,為富軍村的村內道路建設、農田灌溉設施建設、村環境改造、助學等方面給予一定資助。
公司質量管理通過了荷蘭KAME公司ISO9001:2008版的質量一體化認證,全國31個控股子公司實現了無經營假劣藥品事件發生、無被媒體披露或曝光的質量事故發生、無被各級藥監部門通報批評事件發生的“三無”管控目標,實行全國一體化質量管理標準。
公司把切實保障安全生產、職業健康安全作為履行社會責任重要內容,層層簽訂安全生產責任書,實現簽約率100%,多年未發生重大責任事故。公司始終把保障員工職業安全健康作為安全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務,通過建立健全勞動安全衛生制度,執行國家勞動安全衛生規程和標準,定期組織員工體檢,建立健全員工健康檔案;對員工進行勞動安全衛生教育,並努力為員工提供安全、衛生、舒適的工作環境。多年沒有發生勞動安全事故,不僅確保了企業平安,也為社會穩定作出了努力。
公司還積極參與行業社團組織,並分別擔任中國醫藥商業協會、中國化學製藥學會、中國醫藥職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會(企業文化建設協會)、中國藥文化協會、中國麻醉藥品協會、上海市生物醫藥行業協會、上海市醫藥商業行業協會等行業協會的會長或副會長,在推動行業發展、規範行業自律、促進企業與政府溝通,以及服務會員單位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公司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及所取得的成績得到了中央、地方及公司所在社區的充分認可,並分別獲得中央、地方有關部門授予的“全國社會工作貢獻獎”、“中國紅十字人道服務獎”、全國醫藥行業“藥品質量誠信建設示範企業”、“安全生產先進集體”、“平安建設單位”等各項榮譽稱號。2009年12月,國藥控股經過德國TUV專業認證機構評審,通過了SA800社會責任管理體系認證。
最近,公司聘請相關專業諮詢機構所作的一份調查顯示:受訪的公司客戶普遍認可國藥控股是“行業領先企業”、“肩負國家使命的企業”、“正直誠信的企業”、“可以信賴的商業合作夥伴”和“注重社會責任的企業”。公司履行企業社會責任建設已經邁上了新高度。

戰略定位

將國藥控股打造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醫藥 健康服務提供商。
戰略內涵:
由中國企業成長為全球企業,具有全球資源配置的視野和能力;
成為全球醫藥企業在中國最佳供應鏈合作夥伴,是中國醫藥企業走向國際化最信賴的供應鏈服務提供商;
“商業模式創新,運營卓越”是 智慧供應鏈的創新 實踐者。

企業文化

公司標識

國藥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標識沿用中國醫藥集團標識。中國醫藥集團總公司的標識是由"中國醫藥集團"的縮寫"SINOPHARM"和"S","P"組 成的。色彩為藍色和綠色,直觀形象是上升的錐體,寓意著集團立足於中國醫藥市場,不斷開拓創新,在競爭中永遠立於不敗之地,也代表了中國醫藥集團“關愛生命,呵護健康”的企業理念。

司歌歌詞

所有生命的美麗 都讓你我嚮往;
所有健康的歡樂 都是心靈渴望;
我們相親相愛 相扶相幫;
用那愛心去撫平滄桑 呵護家園安康;
哪怕風雨飄蕩 關愛一如既往;
每一次牽手總為健康 播撒陽光;
共赴心靈之約 愛心激情閃亮;
每一次相逢總讓生命 迸發輝煌;
關愛每一顆心房 消除痛苦憂傷;
把握每一個時光 人生選擇堅強;
我們相知相依 相扶相幫;
讓那愛心為生命領航 四海平安蕩漾;
哪怕風雨飄蕩 關愛一如既往;
每一次牽手總為健康 播撒陽光;
共赴心靈之約 愛心激情閃亮;
每一次相逢總讓生命 迸發輝煌;
哪怕風雨飄蕩 關愛一如既往;
每一次牽手總為健康 播撒陽光; 

企業理念

關愛生命 呵護健康

經營業績

按照香港財務報告準則,2010年,本集團銷售收入為人民幣692.34億元,較2009年同期增長31.45%。歸屬於公司權益持有人的利潤為人民幣12.09億元,較2009年同期增長25.03%。
股息
基於本集團的業績和財務資源,同時也考慮到今後本集團發展的需要,董事會建議派發股息每股人民幣0.16元。待股東於即將舉行的股東周年大會上批准後,股息將於2011年7月20日派發予於2011年5月30日名列股東名冊上的股東。
2010年,本集團總資產相較於去年同期由人民幣326.47億元增加到人民幣420.14億元,淨資產相較於去年同期由人民幣140.23億元增加到人民幣147.19億元。
2010年,本集團全年資本開支達人民幣27.00億元,主要用於開拓和增加分銷渠道以及物流基地建設。
在過去的一年,世界醫藥市場仍然保持著穩健增長,在其背後,是人類對生命和健康的執著追求,更是由於新興市場的強勁拉動。縱觀醫療衛生與國民經濟相互關係,呈現了打 破S曲線的特徵,醫療衛生呈現無拐點的、開放式的增長態勢。
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在2010年已超越日本而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醫藥 商業市場規模自2003年至2009年的年複合增長率達到了17.60%,遠高於年均國內生產總值的增長。
國民醫療健康支出的不斷增加、政府醫療衛生事業投入的不斷上升、國家醫療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等因素持續推動市場需求日益強勁、行業成長迅速。鑒於中國醫療健康產業超出一般預估而快速發展,IMS不斷調整中國在世界醫療健康行業中的規模排名。中國將在2020年躍升至世界第二。
儘管如此,相較於西方已開發國家,中國的醫藥行業仍處於成長期。從醫藥流通市場來看, 美國醫藥商業市場中的前三名企業占有整個市場份額的近90%,日本的前三名醫藥商業企業占有其整個市場份額的近70%,目前中國醫藥市場的前三名企業僅占有其整個市場份額的21%左右。
為切實維護國民健康權益、促進中國醫療健康行業的快速發展,中國政府繼續深化醫療體制改革,深入實施和貫徹各項配套措施,藥品流通行業的「十二五」規劃綱要即將正式出台。
《2011–2015年全國藥品流通行業發展規劃綱要》(徵求意見稿)提出了未來國內醫藥流通行業的發展方向:鼓勵支持醫藥流通企業的兼併重組,鼓勵藥品零售連鎖業態的發展,培育國家級醫藥商業龍頭與區域級大型醫藥商業企業;大力發展現代物流;全面推進信息化管理;實現藥品流通規模化、集約化的經營方式等。
上述各項政策都清晰的反應了醫藥流通行業兼併重組、資源整合的趨勢。本集團作為醫藥流通行業的領跑者,在受惠於政策驅動的同時,結合資本驅動,繼續強化省會級城市和地市級城市網路布局和物流配送體系建設,並與中國各地政府建立戰略合作,利用資源優勢不斷拓展終端的廣度和深度,持續提高服務能力。
本集團正憑藉道廣泛的網路渠道和政府資源,全力建設涵蓋國家基本藥物、戰略儲備藥品、疫苗、毒麻精放等特殊藥品的四網合一的新型藥品流通網路,以此滿足各類需求,從而不僅形成穩定的、不斷增長的業務模式,而且能穩固其在中國最大的醫藥商業企業地位的同時,不斷拉大與第二大企業的市場份額差距。
在本集團分銷網路迅速擴張、新加盟企業急速增加的同時,本集團更加重視通過最佳化公司治理結構等方式加強公司的規範運作。本集團基於企業快速擴張的現實,不斷完善內部監控制度以及加強信息管理,並對制度實施情況進行定期監督。2010年,本集團已構建完成從完善內部監控、明晰戰略、高效組織、精細運營四個方面出發的企業 風險管控體系,從而使新加盟企業實現快速融合併最大程度的發揮其協同能力。

未來展望

2011年是「十二五規劃」的開局之年,隨著中國巨觀 經濟的持續向好、新醫改政策的深入實施,醫保擴容帶來醫藥市場的需求增加,中國醫藥行業「黃金時期」已經開啟。本集團全體同仁將緊緊抓住這歷史性機遇,與全體股東一起續寫本集團「十一五」期間的精彩,加快推進併購重組的步伐,完成全國醫藥流通市場的全覆蓋,提高以醫院、藥店和其它第三終端為主的終端市場控制能力,不斷進行業務創新和資源配置最佳化,加強風險管控能力。我們對於率先踏入銷售收入超千億大關、始終保持中國醫藥流通領域中的標桿地位充滿信心,本集團具備充分的實力和信心成為有國際競爭力的醫藥健康服務提供商和中國醫藥企業走向國際化最可 信賴的供應鏈服務提供商。

2011年中國500強榜單(一)

《財富》雜誌中文版網站剛剛公布了2011年中國500強名單,中石化居首,中石油第二,中國移動(微博)第三。 

梅花生物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碧桂園控股有限公司
聯華超市股份有限公司
銀座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人人樂連鎖商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遠洋地產控股有限公司
第一拖拉機股份有限公司
金堆城鉬業股份有限公司
中信資源控股有限公司
天虹商場股份有限公司
哈爾濱動力設備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山水水泥集團有限公司
遼寧成大股份有限公司
首長國際企業有限公司
中國船舶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金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寧波港股份有限公司
冀中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唐山三友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友誼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重慶機電股份有限公司
老鳳祥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豫園旅遊商城股份有限公司
河北鋼鐵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化學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方大特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東風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路橋集團國際建設股份有限公司
保利(香港)投資有限公司
永輝超市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忠旺控股有限公司
新余鋼鐵股份有限公司
超大現代農業(控股)有限公司
海爾電器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聯合網路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江蘇洋河酒廠股份有限公司
貴州盤江精煤股份有限公司
廣東南粵物流股份有限公司
汽轎車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西安飛機國際航空製造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電信(微博)股份有限公司
魯西化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崑崙能源有限公司
甘肅酒鋼集團宏興鋼鐵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重汽(香港)有限公司
廣汽長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萊蕪鋼鐵股份有限公司
廣東明陽風電產業集團有限公司

吉林亞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大秦鐵路股份有限公司
中石化冠德控股有限公司
榮盛石化股份有限公司
攀鋼集團鋼鐵釩鈦股份有限公司
興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華域汽車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阿里巴巴網路有限公司
中國太平保險控股有限公司
中國通信服務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愛施德股份有限公司
廣州東凌糧油股份有限公司
江蘇舜天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正泰電器股份有限公司
粵海投資有限公司
龍湖地產有限公司
中國玻纖股份有限公司
國美電器(微博)控股有限公司
理文造紙有限公司
俊山五菱汽車集團有限公司
江蘇沙鋼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物美商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靈寶黃金股份有限公司
開灤能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361度國際有限公司
二重集團(德陽)重型裝備股份有限公司
內蒙古蒙電華能熱電股份有限公司
志高控股有限公司
瑞安房地產有限公司
江蘇宏圖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滬杭甬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旺旺控股有限公司
山東南山鋁業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製藥集團有限公司
中海石油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天津港股份有限公司
廈門建發股份有限公司
國藥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越秀地產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控股有限公司
中國第一重型機械股份公司
華晨中國汽車控股有限公司
國投新集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內蒙古鄂爾多斯羊絨製品股份有限公司
株洲冶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力帆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長城計算機深圳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海洋石油有限公司
無錫商業大廈大東方股份有限公司
方興地產(中國)有限公司
中化化肥控股有限公司
廣東海大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電力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龍工控股有限公司
浙江東方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晶澳太陽能有限公司
宜賓天原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首鋼股份有限公司
山西國陽新能股份有限公司
蘇寧電器股份有限公司
武漢鋼鐵股份有限公司
華潤創業有限公司
雲南白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波司登國際控股有限公司
國投華靖電力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蒙牛乳業有限公司[500強]
銅陵有色金屬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維維食品飲料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銀行股份有限公司[500強]
山西太鋼不鏽鋼股份有限公司
華孚色紡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民生銀行股份有限公司[500強]
廣州發展實業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廈門國貿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西安航空動力股份有限公司
青島海爾股份有限公司[500強]
長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光大銀行股份有限公司[500強]
雲南錫業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大北農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中信泰富有限公司
首創置業股份有限公司
東軟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煙臺萬華聚氨酯股份有限公司
佳兆業集團控股有限公司
中國航空科技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四川新希望農業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建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廈門廈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蘇州金螳螂建築裝飾股份有限公司
華潤電力控股有限公司
徐工集團工程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安陽鋼鐵股份有限公司
經緯紡織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寧波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重汽集團濟南卡車股份有限公司
國藥集團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南京鋼鐵股份有限公司
安踏體育用品有限公司
山東黃金礦業股份有限公司
南京醫藥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京客隆商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長沙中聯重工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
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嘉凱城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
中海貨櫃運輸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申達股份有限公司
保利房地產(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宜賓五糧液股份有限公司
河南雙匯投資發展股份有限公司
重慶太極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新興鑄管股份有限公司
中海發展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怡亞通供應鏈股份有限公司
銅陵精達特種電磁線股份有限公司
湖北宜化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內蒙古包鋼鋼聯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海亮股份有限公司
萬向錢潮股份有限公司
江鈴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大冶特殊鋼股份有限公司
福建三鋼閩光股份有限公司
山東華魯恆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中南出版傳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岳陽紙業股份有限公司
神州數碼控股有限公司
華潤水泥控股有限公司
深圳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廈門金龍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雲南馳宏鋅鍺股份有限公司
中鐵二局股份有限公司
中信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物資貿易股份有限公司
方正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大唐國際發電股份有限公司
山西安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哈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