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診抉微》

《四診抉微》

《四診抉微》為林之翰代表作,流行較廣,全書共8卷,是中醫診斷學專著,主要討論望、聞、問、切四種診法及主病。

基本信息

簡介

《四診抉微》 《四診抉微》

我國最早比較系統的診斷學專著——《四診抉微》。“”、“”、“”、“”四診法是祖國醫學獨特的內容。據甲骨文記載,早在公元前十二世紀以前的殷代就有“疾齒”、“”、“疾言”、“疾育”、“疾首”、“疾足”等十幾種病名了。其中如“齲”就是表現在牙齒方面的疾病,它是通過望診的方法,才能得知;“疾言”則是表現在言語方面的疾患,只有運用“聞”(古稱聽聲)診,才能得知;“疾首”是表現在頭部的疾患,如頭痛、頭眩,這隻有通過“問”診,才可得知;至於“切”診,起於何時,雖無從稽考,但《周禮》中已有關於切脈可以觀察內臟病變的記載。《史記.扁鵲倉公列傳》曾載:“至今天下言脈者,由扁鵲也”。還有“切脈、望色、聽聲、寫形、言病之所在”。

內容簡介

《四診抉微》 《四診抉微》

全書共八卷,附餘一卷,是論述中醫望、聞、問、切四診的專書。其中,卷一、卷二為望診,詳論了顏面、口、鼻、耳、目、齒、項、爪甲、舌等部的形色變化,並附有小兒指紋和虎口的觀察方法。在這兩卷中,引證了《內經》及諸家之言。卷三為聞診和問診,在聞診中論述如何從病人的聲息來判斷疾病的程度和部位。至於問診,林氏則以張仲景的“十問”為提綱,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發病治療過程及周圍環境等。卷四至卷七為切診,論切脈部位、方法、辨脈總論。書末“管窺附余”一卷,主要是對脈診暢抒己見。並將書中重要部分編成四言歌訣,以便記誦。總之,《四診抉微》系統地總結了古今有關四診成就,加以分類敘述,是四診合參具體套用的重要診法書籍。

作者介紹

林之翰,字憲百,號慎庵,代苕東人。其所著《四診抉微》為論述中醫望、聞、問、切四診的專書。林氏強調四診在臨床上同等重要,不可偏用某診而忽視其他三診,認為“四診為歧黃之首務,而望尤為切緊”。對四診的論述,他不但重視一般規律的闡述,而且重視鑑別診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