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縣三合牡丹

古縣三合牡丹

古縣三合牡丹,號稱天下第一牡丹,相傳始於唐代,距今已有1300多年歷史。這株牡丹之所以被稱為天下第一牡丹,是因為她具有四大特點,一是大、這株牡丹開花多。去年共開花408朵,也是全國之最。二是多、三是奇、四是神。

基本信息

植物特色

古縣三合牡丹古縣三合牡丹
說她大:是因為她是經過專家考證的、目前國內單株最大的野生白牡丹。這株牡丹高1.83米,冠幅4米,叢圍15米,均為全國之最,已被《中國牡丹全書》收錄,被全國牡丹協會譽為“天下第一牡丹”。這兩旁的牡丹,是1970年附近一村民出於喜好,從中間這株神牡丹分株回自家院落栽植的。後於1999年10月15日移回到這裡。
說她多:是指這株牡丹開花多。去年共開花408朵,也是全國之最。
說她奇:是指這株牡丹與我們中華民族的命運息息相關。她亂世不開,盛世滿枝。據本地年長者回憶,抗戰期間不開花,建國後花開滿枝;文革期間開花很少,改革開放後又是花繁葉茂。可以說是“國運昌時花運盛”。而且,花開時節,濃香馥郁,隨風蕩漾,滿園飄香。
說她神:是指這株牡丹在方圓百里的善男信女心目中具有神奇的力量。在他們看來,神牡丹能夠“天旱降雨、逢凶化吉、藥到病去、無嗣能續、商貿厚利、大考及第”,可以說求官得官、求財得財、求安則吉、求興能旺。只要心誠,有求必應。在這裡,有心之人不防祈禱我們的牡丹仙子保佑您心想事成,如願人生。

歷史傳說

這株牡丹還有一段神奇而美麗的傳說:據明朝所著《事物紀原》第十卷《牡丹》中記載,這株白牡丹與洛陽牡丹還有很深的淵源
傳說武則天登皇位,自稱聖神皇帝。一年臘月初八,武則天設萬人宴,與群臣在上林苑飲酒賞雪。突然,武皇發現在那白皚皚的雪堆里,有朵朵盛開的紅梅。有大臣獻媚說:臘梅沖寒開放,是為了頌賀大周。武則天說,臘梅尚且知道禮節,為什麼其它的花不效仿呢?大臣說,您是天子,若下一道御旨,百花一定能齊放。於是武則天借酒寫下一道詔令:
明朝游上苑,火速報春知。
花須連夜放,莫待曉風吹。
這就是著名的《臘日宣詔幸上苑》。詔令一下,其它的花都不敢抗旨,一夜之間全部開放,只有牡丹不畏權貴,不違花時,沒有開放。第二天,武皇見百花開放,只有牡丹抗旨不遵,不禁大怒,把大部分牡丹放火焚燒,剩餘牡丹貶往洛陽,改名“洛陽花”。這就是洛陽牡丹的來歷。在貶解途中,有一株白牡丹性情剛烈,乘機逃脫,逃到了山西古縣境內。相傳當時石壁鄉有一車夫,在路上遇到一位白衣姑娘和四位紅衣少女,便讓她們搭上自己的車,來到三合村口。白衣姑娘盛讚此地山清水秀,景色迷人,遂下車進入村口廟中。但是此後,五人再也不見蹤影,廟中的和尚也從來沒有見過什麼女子來過,大家都感到非常奇怪。到了第二年春天,廟中忽然長出一株白牡丹,高約六尺,冠幅丈余,四株紅芍藥侍奉左右。
原來,白衣女子就是押解途中逃脫的白牡丹,四位紅衣少女是仙子隨身的丫環。從此牡丹仙子就安身在三合村中。周圍百姓有感於白牡丹的忠烈神名,精心照管著牡丹仙子。牡丹仙子也保佑著三合地區年年風調雨順。
正因為白牡丹性情剛烈,所以才會盛世開花,亂世不開,且只能敬奉,不能把玩。前面說到的把兩株牡丹分株到自家院裡的村民,後來家中親人、家畜連續傷亡,日日不得安寧。後來把兩株牡丹送回來後,這個村民遷回老家長治屯留,現在已經癱瘓在床。
神牡丹四周的紅芍藥,是傳說中四位侍女的化身。這四株芍藥也非常神奇,她們的位置每年都會按順時針方向移動,平均每年移動距離18厘米。芍藥花期比牡丹稍遲一些,一般在五月底開放。

景點開發

據專家考證,古縣三合牡丹,是我國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大的單株野生白牡丹,距今已有1300多年歷史。原來只是作為古縣一些善男信女的朝拜之地,而在短短兩年間,25萬平方米的三合牡丹旅遊景區,精品景點星羅棋布,牡丹仙子閣、全國著名書法家書法碑林、精品牡丹觀賞園、牡丹廣場等20餘處景點引人入勝。而作為“景中勝景”的39米高的漢白玉牡丹仙子塑像也落成;匯集百種牡丹、高9米、長60米的牡丹壁,由千年瓷都景德鎮設計製作建成後,申報了金氏世界紀錄
牡丹景區建設,是一項龐大而繁雜的工程,作為總指揮的張成梁,2005年,三上雕刻之鄉河北曲陽,四下江西景德鎮,最終形成了美麗動人的三合牡丹景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