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瓷香爐文化

古瓷香爐文化

中國的香爐文化源遠流長,它的歷史甚至可以追溯到商周時代的“鼎”。中國古代青銅鼎有烹煮肉食、祭祀等用途,祖先把最珍貴的牛羊豬等美味佳肴以及玉器等禮器,傾其所有,向天祈福,讓神靈和祖宗保佑自己的部落和國家平安。但這同今人所見的香爐還是兩碼事,但它們有一個共同點:與祭祀有關。祭祀活動是古代先民最重要的禮儀活動。遠古時期仰韶文化和龍山文化中的不少器物就是用於祭祀的禮器,如精美而薄如紙的蛋殼陶。

(圖)古瓷香爐文化古瓷香爐文化
中國的香爐文化源遠流長,它的歷史甚至可以追溯到商周時代的“鼎”。中國古代青銅鼎有烹煮肉食、祭祀等用途,祖先把最珍貴的牛羊豬等美味佳肴以及玉器等禮器,傾其所有,向天祈福,讓神靈和祖宗保佑自己的部落和國家平安。但這同今人所見的香爐還是兩碼事,但它們有一個共同點:與祭祀有關。祭祀活動是古代先民最重要的禮儀活動。遠古時期仰韶文化和龍山文化中的不少器物就是用於祭祀的禮器,如精美而薄如紙的蛋殼陶。

基本概況

(圖)大明萬曆五彩香爐大明萬曆五彩香爐
“日照香爐生紫煙”唐代大詩人李白《望廬山瀑布》千古流傳,作品描寫廬山香爐峰上,初日映照,紫煙氤氳,瀑布高掛,飛流奔騰,展示了盛唐氣象和時人對香爐的偏愛之情。在人們的生活習慣上認為香爐最大的功能,便是一件敬佛或是祭祖的禮器。其實香爐也是文人雅士的心愛之物,置於廳堂或擺於書房案頭,讀書時點上一炷清香,便有了“紅袖添香夜讀書”的美妙意境。靈性的香爐賦予人們更多的生命靈性,它穿越時光隧道,追逐並領略博大深遠的歷史文化。 中國的香爐文化源遠流長,它的歷史甚至可以追溯到商周時代的“鼎”。我國古代青銅鼎有烹煮肉食、祭祀等用途,祖先把最珍貴的牛羊豬等美味佳肴以及玉器等禮器,傾其所有,向天祈福,讓神靈和祖宗保佑自己的部落和國家平安。但這同今人所見的香爐還是兩碼事,但它們有一個共同點:與祭祀有關。祭祀活動是古代先民最重要的禮儀活動。遠古時期仰韶文化和龍山文化中的不少器物就是用於祭祀的禮器,如精美而薄如紙的蛋殼陶。
在數千年的歷史進程中,香爐的型制、釉色及作用隨著當時經濟、文化、審美情趣的變化而演繹變化。香爐是敬佛禮佛或是拜祭祖先的器具,同時也成為文人雅士的心愛之物。“日照香爐生紫煙”,唐代大詩人李白《望廬山瀑布》千古流傳,作品描寫廬山香爐峰上,初日映照,紫煙氤氳,瀑布高掛,飛流奔騰。想像新奇,氣魄宏大,展示了盛唐氣象和時人對香爐的偏愛之情。人們將香爐置於廳堂或擺於書房案頭,讀書時點上一炷清香,便有了“紅袖添香夜讀書”的美妙意境;撫琴彈簧時裊裊煙香與琴音相伴,繞樑不去,沁人心脾。香爐營造的幽雅氛圍賦予人們更多的靈性,人們追隨它穿越時光隧道,追逐並領略博大深遠的歷史文化。

香爐起源

(圖)戰國原始青瓷鼎戰國原始青瓷鼎
香爐起源於何時,尚未有定論。對香爐資料的收集和實物的尋覓,西漢早期的熏爐很可能是香爐的前身。西漢後期,熏爐數量驟增,僅廣州地區發現的200多座漢墓中就有一半墓葬出土有熏爐。熏爐流行同那時經濟文化的發展有關。古人用檀香木片放進爐里慢慢焚燒,香氣四溢,清腦提神除臭,驅邪避惡,起到了淨化居室環境的作用。中國佛教文化大量傳入應在東漢明帝時期(公元65年左右),爾後佛教、道教並行不悖,盛行起來。又因祭祀需要,香爐隨之登堂入室。那時期,不少陶瓷器香熏爐上有精美的蓮花圖案,而蓮花同佛教文化關係密切。
有一尊收藏了多年的東漢越窯褐釉香熏,它不帶托盤,造型生動,質樸自然。這尊香熏高16厘米,直徑9.5厘米,由上下兩部分構成,上半部高7厘米,下半部高9厘米,可以自由開啟,上半部做工比較講究,由三層含苞欲放的蓮花瓣圖案構成,每排蓮花有十一瓣,抽象成三角形狀,每個花瓣上刻有大小不等的花莖,十分清晰。蓮花瓣排列整齊,向頂部按比例縮小至蓋頂。蓋頂飾有一精美的小鳥,亭亭玉立,眺望遠方。花瓣中鏤有四個三角形小孔,小孔和蓮花紋搭配巧妙。下半部為圓柱形空心支柱。遠看猶如一把熊熊燃燒的火炬,充滿生機和活力。這樣的香熏在漢以後各代熏爐中比較少見,當時流行的熏爐多有托盤。
香熏到三國時大多數呈斂口扁圓腹的罐形或盆形,也有口部裝提梁,器具鏤數層小圓孔,底部一般都有圓圈足或三矮足。西晉時香熏為球形,器腹鏤數層三角形孔,頂部有鳥紐,下有托盤,爐下有三個熊足。東晉時為管狀口,圓球形爐身,盆形承盤。從香熏的功能和造型看,它很可能就是中國香爐的前身。

香爐形成

(圖)古瓷香爐文化古瓷香爐文化
印度佛教傳入中國後,與本土文化發生聯繫,逐漸改變自己的面貌,融入到中國的傳統文化里,儒佛道三位一體形成華夏文化主流。魏晉時,人們以老莊解釋佛教,東晉以後佛學又與玄學趨於合流,深為士大夫們所欣賞。直到南北朝時期,佛教的獨立地位連同它深入人心的精神文化影響一併如日中天,特別是禪宗初祖達摩東渡來華,傳授佛法,中國禪宗由此肇始。各地造佛修寺蔚然成風,宗教活動十分頻繁。唐人杜牧詩云:“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 作為祭祀禮器的香爐此時已被廣泛地使用。
收藏的年代最早的香爐為越窯青釉提爐,根據其釉色和器型來判斷應屬於晉代。此提爐的造型已同傳統的香爐十分接近,也是三足鼎立,但它不同之處有一個優雅的把手,上面還有鏇紋工,做工非常精巧,讓人產生無限遐想。按常理晉朝香爐應是帶有托盤的。我收藏的南北朝洪州窯熊足香爐就帶有托盤,一直到唐早期,洪州窯香爐仍帶有托盤,只是爐足發生了一些變化而已,從熊足變為平足等。但聯想到東漢香熏也有不帶托盤的,也就不足為怪了。
洪州窯是唐代大窯,是我國最早使用匣缽裝燒瓷器的窯址,是中國瓷器燒造的發源地之一,茶聖陸羽在茶經中將其列入六大名窯之一。我在江西豐城市曲江鎮考察時,看到了不少從東漢到唐代的窯爐和青瓷實物。南北朝洪州窯香爐,釉

文化發展

(圖)石雕寶鼎香爐石雕寶鼎香爐

香爐的歷史可以上溯到新石器時期的陶器“豆”和商周青銅器時代的“”。中國古代青銅鼎有烹煮肉食、祭祀等用途,為讓神靈和祖宗保佑自己的部落和國家平安,我們的祖先不惜傾其所有,用珍貴的牛羊豬等美味佳肴以及玉器等禮器,向天祈福。“鼎”雖然同今人所見的香爐還是兩碼事,但它們有一個共同點:與祭祀有關。祭祀活動是古代先民最重要的禮儀活動,遠古時期的仰韶文化良渚文化龍山文化等,不少器物就是用於祭祀的禮器。

在數千年的歷史進程中,香爐的形制、釉色及功用,隨著當時經濟、文化、審美情趣的變化而演繹發展。一個香爐一尊神,從敬佛禮佛和祭祀祖先的器物,慢慢地也成為文人雅士的心愛之物。人們將香爐置於廳堂或擺於書房案頭,讀書時點上一炷清香,便有了“紅袖添香夜讀書”的美妙意境;撫琴彈瑟時裊裊煙香與悠悠琴音相伴,又有了“繞樑三日沁人心”的幽雅氛圍。在漫長歲月里,上至天子,下至百姓,無不上香敬神祭祖,於是香爐這一器物便廣為流行。

(圖)黑陶黑陶

從傳說中的黃帝堯舜及至夏朝(約公元前21世紀~公元前16世紀),是以彩陶黑陶文化為標誌的。中國古代青銅器源遠流長,自夏、商、周至秦、漢時期,以河南偃師二里頭文化遺址(大約公元前1900~前1600年)出土的青銅禮器為代表,最早的屬於夏代。中國的原始青瓷幾乎與青銅器同時產生,商代的原始瓷器,在中原和江浙等地均有發現,常見的器物有大口尊、罐、瓮、豆、雙耳簋等,造型與今之香爐器型大同小異。


隨著佛教文化的逐漸融入,儒釋道三位一體成為華夏文明中的主流文化魏晉時,人們以老莊解釋佛教,東晉以後佛學又與玄學趨於合流,深為士大夫們所欣賞。南北朝時期,佛教的獨立地位連同它深入人心的精神文化影響如日中天,特別是禪宗初祖達摩東渡來華,禪宗由此肇始。各地造佛修寺蔚然成風,宗教活動十分頻繁,唐人杜牧詩云:“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那時期,陶瓷器香熏爐上精美的蓮花圖案廣為流行,而蓮花代表了佛教文化。作為祭祀禮器的香爐此時已被普遍使用。
唐代科學技術空前發展,工藝製造水平堪稱世界一流,無論是生產金銀器的鑄造業,還是燒造瓷器的製造業,都舉世矚目。其中青瓷以南方越窯為代表,白瓷則以北方邢窯為代表,這都是唐代文化深入社會生活的真實寫照。
(圖)唐三彩香爐唐三彩香爐
唐代出現了一種形狀像先秦的陶豆,陝西黃堡窯遺址曾出土聞香爐實物。在古代生活中,焚香使用的“香”,是經過“合香”方式製成的各色香丸、香球、香餅,或者散末。線香出現的歷史相對晚些。“焚香”並不是把香丸、香餅直接加以焚燒,讓香丸、香餅發香,而是藉助炭火慢慢焚燒,儘量減少煙氣,讓香味低回而悠長。古代繪畫中女性“添香”的場景優雅而美麗,而香爐里基本上看不到插線香的情況。在日本韓國中國台灣等地,仍保存此焚香遺風。

宋代社會相對穩定,先秦時期的青銅器、玉器和陶器的大量出土,使仿造成為可能。宋代諸帝從“尚文抑武”出發,大力扶持儒釋道三教,推動了融儒釋道為一體的宋代理學的形成和發展。在中國傳統文化發展最為精熟的宋代,產生了一門學問——金石學。元祐七年(公元1092年),宮廷專職文物保管員呂大臨編撰的《考古圖》,繪製器型圖外,還記錄器物的尺寸、銘文等,從此文物鑑定與學術研究融合一起,為瓷器全面仿製先秦禮器奠定了基礎。

宋代貴族出身的趙氏皇帝文化素養極高,喜好復古,重視舊禮器,喜歡素淨雅致的色彩,因此,素雅成為當時社會流行的色調。宋人趨向於自然,趨向於儉樸,在生活情趣上追求的是精細、雅致、淡泊。而當時文壇領袖歐陽修領導的古文運動,強調文以載道、文以明道,學習古人的創作,反對浮靡的文風。在這樣的背景下,宋瓷創造了全新的美學境界——既重視釉色之美,又追求釉色質地之精。如宮廷用器過去以金銀器為主,宋代宮廷用器金銀器減少而改用瓷器。

(圖)南宋龍泉窯香爐南宋龍泉窯香爐

宋代專門建立了官窯為宮廷燒造瓷器,規定皇上賞賜給大臣,儘量不用金銀器,而改用瓷器。宋代仿先秦器物的瓷香爐層出不窮,如鼎式香爐、鬲式香爐、奩式香爐、魚耳香爐、三足香爐……可謂五花八門。宋代香爐代表了宋代瓷器的藝術精神,香爐開始登堂入室,出現在帝王的內庭,而一些小型香爐則成為文人把玩之物。在當時,焚香與烹茶、插花、掛畫並列為文人四藝,頗受文人喜愛。

明代香爐的質地發生了變化,有銅器、陶器、瓷器,還有木、竹、石雕刻等。宋元時期以青瓷香爐和窯變釉香爐為主,明清時期以青花香爐為主,還有紅釉、彩瓷等香爐新品種。

明代香爐出現了一些新品種,如象耳爐、戟耳爐、筒爐等。清代則以缽式爐為主。

(圖)大明宣德爐大明宣德爐

明宣德皇帝藝術天分相當高,色彩感尤其出眾,在他的影響下,五彩、鬥彩瓷得到空前發展,成為中國瓷器發展史上的亮點。宣德皇帝嗜好賞玩香爐,特下令從暹羅國進口一批風磨紅銅,責成宮廷御匠呂震和工部侍郎吳邦佐,參照皇府內藏的柴、汝、官、哥、均、定名窯瓷器的款式,設計和監製香爐。為保證香爐的質量,工藝師在原料中還摻入了金、銀等幾十種貴重金屬,與紅銅一起鑄煉。成品後的銅香爐,色澤晶瑩而溫潤,精緻美妙的程度可以說空前絕後。宣德爐的鑄造成功,開了後世銅爐的先河,宣德爐也成為銅香爐的通稱。

隨著歲月流逝,宣德爐已成為可遇不可求的珍品,後仿爐、私款爐亦非常珍貴。原因是宣德爐在短短的四五百年間遭到了多種劫難。明朝崇禎時,連年戰爭,國庫空虛,甚至將內府庫藏的歷代各種銅器,全數發給寶源局,拿去熔鑄錢幣。清代鹹豐年,內憂外患,為發行錢幣,不惜把皇宮、內廷保存的各種銅器毀掉用以鑄錢。抗戰時期,日寇做槍炮缺乏銅料,在我國各地蒐集銅器,熔化後改做槍炮。解放後經大躍進時大煉鋼鐵、文化大革命時“破四舊”等劫難,宣德爐已所剩無幾。

清代統治者入主中原後,以“孝”治天下,康熙時期祭祀風氣盛行,香爐作為禮器得到空前的重視。經過康熙、雍正兩朝的苦心經營,乾隆時期社會空前繁榮。乾隆皇帝好古成癖,乾隆瓷器無論造型,還是釉彩、圖案紋飾,工藝要求都非常高,即使民窯也是如此,充分體現了乾隆盛世的氣象。

作為祭祀用的主要器具香爐伴隨著歷史的進程,隨著它的功用的擴大,它賦予人們更多的靈性,讓人們追隨它穿越時光隧道,追逐並領略博大精深的中華傳統文化。

鑑賞

(圖)古瓷香爐文化唐邢窯琴爐

唐邢窯琴爐

唐代是公認的中國封建社會的鼎盛時代。經過300多年的分裂和內戰,北方瓷粗獷、豪放的激情與南方瓷精緻、委婉的情思,到唐代巧妙地合流。代表唐代北方白瓷最高成就的邢窯,便是在這樣的文化背景中發展起來的。

唐代邢窯琴爐是唐代王室貴族使用的器物。我曾走訪考察各地古窯遺址和各大博物館,從未見如此精美的琴爐,讓人愛不釋手。琴爐高5.2厘米,直徑5厘米,爐口徑為3.3厘米,造型如此規矩,工藝如此精緻,邢窯的不同凡響身價可見一斑。爐內及底皆施乳白色的釉彩,釉色純淨均勻,釉質肥厚,雪白瑩潤,足底露出胎骨,可見瓷土淘洗極其仔細。爐為束頸卷沿,廣肩鼓腹,三隻獸足鼎立,向外撇開,十分強健有力,頗具盛唐遺韻。

唐代商貿極度繁榮,使得銅錢不敷套用,為聚銅製錢,朝廷詔諭天下,禁止用銅鑄造生活用品。隨之,瓷器使用越來越廣泛,成為主要的日常生活用具。

唐代陸羽所著《茶經》中稱“邢瓷類銀,越瓷類玉;邢瓷類雪,越瓷類冰。”邢窯胎質堅細潔白,造型凝重大方,雅而不俗,它以白勝霜雪的潔淨色調和樸素大方的典雅風範見長,體現了唐人重潔白無瑕、樸實無華的高尚情操,同盛唐博大恢宏的氣魄如出一轍。

古代文人頗有雅趣,他們喜好琴棋書畫。數千年來琴與文人的生活密切相關,在宴樂場上、文人雅士的書齋中,都離不開琴、瑟、箏、簫。彈琴人在彈琴前很注重禮儀,一般會對月、沐浴、淨手、焚香。在書齋里點一炷香,彈一會琴,香氣氤氳,琴聲繚繞;看著裊裊升起的一縷青煙,聞著陣陣飄來的幽香,猶如身入仙界,到達物我兩忘之意境。

(圖)南宋龍泉窯鬲式爐南宋龍泉窯鬲式爐

南宋龍泉窯鬲式爐

宋瓷的美學風格,近於沉靜素雅,鈞瓷雖燦如晚霞,但也不像唐三彩的熱烈華麗。宋瓷所創造的新的美學境界,不僅重視釉色之美,而且更追求釉色質地之精。青釉鬲式爐,為龍泉青瓷中的精品,仿青銅爐,系商周時期青銅鬲樣式。宋代有焚香和祭祀的習俗。當時,宋代的窯場大量生產焚香爐具,其中以南宋龍泉窯燒制的青釉鬲式爐名氣最大。尊龍泉鬲式爐大氣而高貴,它高12.5厘米,口徑14.5厘米,爐內施釉,平唇微外斜,爐沿呈淡色紫口,短直頸,腹部挺拔圓鼓,肩部有一圈凸棱,自腹部至足背凸起三條棱筋,微露白痕,俗稱之為“出筋”。下承三足,每足內側各有一小孔。三足底部無釉處露胎,有火石紅斑為“硃砂底”。三足內應為空心,我在龍泉大窯遺址考察時,見過殘器。爐通體施青釉,光澤溫潤,有冰裂紋。整個爐造型古樸典雅,線條曲直結合,釉色青翠碧綠,釉面瑩潤如玉,為龍泉青瓷中不可多得的珍品。

龍泉鬲式爐產生於文化高度發展的宋代。進入南宋,政治中心南移,經濟空前發展,宮廷用瓷增加,外貿出口擴大等,使得龍泉青瓷蓬勃發展,日臻成熟,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即白胎厚釉、釉色明澈溫潤,蒼翠如玉,其中以粉青、梅子青最具魅力。

(圖)明成化仿哥窯竹節爐明成化仿哥窯竹節爐

明成化仿哥窯竹節爐

哥窯以其產品周身冰裂、變化萬千而名列宋代五大名窯之一。這尊哥窯竹節香爐,系明成化年間的官仿書房香爐,清麗雅致,難得一見。這尊明代成化香爐,高6.5厘米,直徑9.5厘米,胎骨厚重,內外壁均施有淺青釉色,通體滿布黑色開片,紋片大小相同,自然生動。造型古樸,製作精巧,形狀為竹節,節節向上,腹空心虛,令人遐思。爐內底留出深灰色的胎骨,爐底足部無釉處為鐵褐色,俗稱“紫口鐵足”,爐下裝三個蹄形足,給人以穩重、典雅之感。

哥窯相傳龍泉章氏兄弟中兄長主事之窯,稱哥窯,但未見宋人記載。明初曹昭《格古要論》云:“舊哥哥窯出……色青濃淡不一,亦有紫口鐵足,色好者類董窯,今也少有”。哥窯遺址至今尚未發現。哥窯美麗精緻的開片,令世人為之驚嘆,歷代文人雅士為文作詩,代不乏人。其實開片的形成本是燒制工藝上的一種病態,它因胎骨和釉面在高溫下膨脹係數不一致所造成的,一件瓷器如膨脹係數一致,釉面就沒有裂縫,胎與釉的結合緊密,會產生渾然一體的效果。哥窯自然的冰裂紋,人們稱之“金絲鐵線”,其實是“無意插柳柳成蔭”,這給哥窯增添了生機和活力。

古人為何要鍾情竹節香爐呢?這恐怕與竹在中國人的生活中所具有重要的地位有關。早在五六千年前仰韶文化的陶器上的符號和其後的甲骨文中,已有象形的“竹”字,及同“竹”有關的字。宋代蘇軾曾云:“食者竹筍,庇者竹瓦,載者竹筏,炊者竹薪,衣者竹皮,書者竹紙,履者竹鞋,真可謂不可一日無此君也。”中國的音樂與竹的關係也十分密切。人們還常用“青梅竹馬,兩小無猜”之詞來比喻純真的愛情。竹,又諧音“祝”,“祝福”給人幸福和吉祥的頌詞。“未出土時便有節,及凌雲外尚虛心”。竹的自然生長形態,具有經風霜而不凋殘的堅強生命力,它使人聯想到中國君子的正直、高潔、虛心、廉潔和不屈的高尚品德。

(圖)明嘉靖瓜楞青花爐明嘉靖瓜楞青花爐

明嘉靖瓜楞青花爐

明代瓜楞青花香爐,屬於典型的文房香爐,應該是明代嘉靖年間由景德鎮窯燒制的,造型輕巧玲瓏,惹人喜歡。這尊瓜楞青花三足香爐,開光圖案,菊花紋飾,畫意生動,典雅精美。香爐製作的工藝比較講究,能拉出這般造型的坯,是很不容易的,定是一位高手。爐內胎和爐底均施滿青白釉。兩耳之間寬度為9.5厘米,高度為8.5厘米。腰間有青花如意紋圖案,兩隻高高聳起的耳朵,同明朝官員的帽子頗有點相似之處。

明代嘉靖朱厚熜是一個道教皇帝,而這尊香爐雙耳圖案上留有八卦的內容,恰好見證了那個時代的特點。他稱帝之後不重朝政,宦官和嚴嵩及其黨徒把持朝政,窮奢極侈,他仍舊一心追求長生不死。朱厚熜一方面廣徵道士方士之流,另一方面又是好色之徒,令禮部派員在京城、南京山東河南等地挑選了民間女子數千人進宮。選這么多的女孩入宮做“紅鉛”,煉丹製藥:將處女月經和藥粉經過攪拌、焙煉,形如辰砂。據說這些藥物能夠起到強身健體和增強性慾的作用。嘉靖每日不是與道士混在一起煉丹求仙,就是與後宮的美女游龍戲鳳

香爐所用的圖案為菊花,線條流暢,色彩層次分明。菊與蘭、梅、竹一起以其各自獨具特色的花、姿、色、韻,被稱為花中“四君子”。嘉靖崇信道教方術,紋飾多具道教色彩。摘自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的《日照香爐——中華古瓷香爐文化記憶》一書

東漢越窯褐釉香熏

東漢越窯褐釉香熏,它造型生動,質樸自然,不帶托盤。這尊香熏由上下兩部分構成,可以自由開啟,上半部由三層含苞欲放的蓮花瓣圖案構成,每排蓮花有十一瓣,抽象成三角形狀,每個花瓣上刻有大小不等的花莖,十分清晰。蓋頂飾有一精美的小鳥,亭亭玉立,眺望遠方,下半部為圓柱形空心支柱。

(圖)南北朝南北朝

南北朝洪州窯香爐

南北朝洪州窯香爐,釉色呈青黃色,為五隻足,粗壯結實,穩穩地站立托盤上,完整無缺。

唐三彩香爐

說到盛唐,自然會聯想到膾炙人口的唐三彩。唐三彩香爐比較少見,露胎為粉紅色,黃綠褐彩繪組合,釉自然往下流淌,五爪老虎足,顯得沉穩雄健。拿在手裡忽發奇想:當一個民族進入高度成熟、處在生命力最旺盛的階段,渾身洋溢著蓬勃朝氣和高度自信,就迫切需要尋找一種形式去表達、去寄託、去宣洩、去張揚自己高昂甚至亢奮的精神和情緒,唐三彩正是恰到好處地反映了大唐氣魄。

宋耀州窯香爐

宋代貴族出身的趙氏皇帝文化素養極高,喜好復古,重視舊禮器。三足鼎式香爐是北宋復古的產物,由於先秦時期的青銅器、玉器和陶器的大量出土,元祐七年(公元1092年),宮廷專職文物保管員呂大臨編撰《考古圖》,所收銅器210件,玉器13件。從此文物鑑定與學術研究融合一起,這在宋以前是沒有的,為後世文物研究開了先河,也為瓷器全面仿製先秦禮器奠定了基礎。

(圖)龍泉窯香爐龍泉窯香爐

南宋龍泉書房梅子青香爐

香爐出現在大宋帝王的內庭,而一些小型香爐則成為文人把玩之物,具有很高的藝術欣賞價值,為後世所仿製。宋耀州窯香爐,它是受到越窯的影響發展起來的,爐唇邊較寬,釉色青潤自然,有“巧如範金,精比琢玉”的美譽。南宋龍泉書房梅子青香爐,精巧典雅,三足鼎立,爐身有三條線紋,足底有褐色。

湖田窯青白釉雙耳三足香爐

元代香爐不脫宋代風尚,數量與品種繁多,以中小型香爐為主。湖田窯青白釉雙耳三足香爐,爐敞口直頸,鼓腹平底豐滿,肩兩側貼塑一對長方形立耳,足根部有明顯的壓印獸面紋,通體施青白釉,胎質堅硬膩白,釉色滋潤而不透明。

明萬曆五彩人物三足香爐

明萬曆五彩人物三足香爐:萬曆五彩器製作到了鼎盛期,它的特點為胎體厚重,釉面乳白瑩潤。三幅開光圖案裝飾效果極佳,老翁身著外套顏色分別為絳紅色、淡黃色和草綠色,神情泰然,鬚眉飄逸,或埋頭讀書,或低頭沉思,或伏案揮毫。頸部有“大明萬曆年制”款。

清乾隆豆青釉雙耳三足爐

清代統治者入主中原後,以“孝”治天下,康熙時期祭祀風氣盛行,乾隆時期成為社會發展空前繁榮的時期。景德鎮一代名師巧匠,以其聰明才智,將瓷器製作推向歷史的高峰。清乾隆豆青釉雙耳三足爐,瓷質精細,釉色肥厚,里外滿釉,光潤勻淨,如脂似玉,雙耳自然連結,高雅之中不失秀逸。底有“大清乾隆年制”青釉款。

古代文人雅士把焚香與烹茶、插花、掛畫並列為四藝,成為他們重要的生活內容。我們在先人使用過的香爐中上一炷清香,想到多少先人曾虔誠地在此爐前點香祈福,給人心靈帶來慰藉,它的意義自然非同尋常了。

相關資料

(圖)錢漢東錢漢東
上海田野考古作家錢漢東用11年時間撰寫的《日照香爐——中華古瓷香爐文化記憶》,這是他繼《人間瓷話》《尋訪中華名窯》之後的又一部研究古瓷的學術專著,也是我國第一部用散文形式撰寫的中華香爐文化為主題的著作,作者結合長年累月田野考古的所見所聞所感,既有理論的闡述,又有具體器型窯口的介紹,圖文並茂,通俗易懂,填補了中國古陶瓷研究領域裡的一個空白。錢漢東,浙江省諸暨人。現任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上海市作家協會散文創作委員會總幹事、文匯新民聯合報業集團《新讀寫》雜誌主編、《人民日報·海外版》《新民晚報》的專欄作家、中國古陶瓷學會會員、上海博物館之友。1969年元月到安徽省泗縣插隊,參與采寫長篇報告文學《人民的好醫生李月華》一文。畢業於華東師大中文系,曾任上海市青年教師語文學會會長、上海中學語文教材的編輯。1992年調入《勞動報》社,任總編辦主任、月末刊主編等職。1999年調入文匯出版社。著有《歲月留香》人間瓷話》等。主編《上海作家散文百篇》《中國古詩文導讀大全》等。《人間瓷話》被上海市振興中華讀書指導委員會推薦為2002年上海市讀書活動用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