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前鎮

口前鎮

永吉縣口前鎮,地處永吉縣縣城所在地,口前鎮幅員面積232平方公里。山地多耕地少,鎮內3個街道有群山環抱,13個村民委員會鑲嵌在山間平坦的耕地上。林地面積有10,107公頃,林木資源較為豐富,主要以多年生的落葉松為主。耕地面積為5100公頃,其中,水田面積1000公頃,旱田面積1951公頃。全鎮共有人口26516戶81974人,其中農業人口6040戶20921人,非農業人口20476戶61053人。

基本信息

基本概況

口前鎮口前鎮中心地段
永吉縣口前鎮,地處永吉縣縣城所在地,下轄13個村民委員會和3個街道辦事處,54個居民委員會

口前鎮幅員面積232平方公里。山地多耕地少,鎮內3個街道有群山環抱,13個村民委員會鑲嵌在山間平坦的耕地上。林地面積有10,107公頃,林木資源較為豐富,主要以多年生的落葉松為主。耕地面積為5100公頃,其中,水田面積1000公頃,旱田面積1951公頃。作物仍然以玉米、水稻為主,也有一定量的經濟作物和飼料作物,蔬菜和瓜果的種植面積正在逐年增加。

口前鎮共有人口26516戶81974人,其中農業人口6040戶20921人,非農業人口20476戶61053人。

口前鎮內共有14個民族,漢族人口為數最多,其中回、壯、滿、朝、苗、彝、佬、傣族和蒙古、高山、錫鉑、土著、俄羅斯族等13個少數民人口為11726人,占人口總數的14.6%。

口前鎮地理位置十分優越,交通便利,有國家級公路璦大公路瀋吉鐵路貫穿境內。距吉林市20公里,距孤店子飛機場25公里,距北大湖滑雪場40公里,距松花湖旅遊風景區10公里,距長春市100公里。

2001年,口前鎮GDP實現3.2億元;其中,一產增加值實現0.2億元;二產增加值實現1.44億元;三產增加值實現1.56億元。糧食總產量達9540噸,財政收入實現260萬元,農民人均收入實現1815元。

口前鎮口前鎮
口前鎮各行各業的發展十分迅速,基本排在其他鄉鎮前列。尤其是商貿業發展較快,鎮內有大型超市3座,有大型商貿城2座,個體工商業戶達3700餘戶,民眾生產生活用品幾乎應有盡有。另外,該鎮的餐飲娛樂業、房產建築業、交通運輸業、電力通訊業、各種服務業以及文化教育等事業都呈現出如火如荼、蒸蒸日上的良好發展勢頭。目前該鎮村村通汽車,村村安電話,有線電視入戶率達95%以上

地處歪頭村境內的大砬子山是口前鎮亟待開發的旅遊資源。它是口前、旺起、北大湖三個鎮的界山,海拔1016.8米,山勢險峻陡峭,山頂樹木稀少,怪石嶙峋,有的石塊高達10米左右。山里偶爾有野豬、黑熊等野生動物出沒。山腰至山頂有老道洞、銀汞洞、滴水洞、黑瞎子洞以及許多無名的天然石洞,不僅各具特色,獨具風格,而且還有許多古老的傳說。山頂終年雲霧繚繞,幽風習習。一年四季趨車來此觀光遊玩的人絡繹不絕,可達數千人。

口前鎮一些農產品也曉有名氣。比如:口前鎮盛產食用的永吉柞蠶,出產東北三寶之一的梅花鹿茸,以及新發展起來的育肥牛等等,在吉林地區均是叫得響的。

當地氣候

全年溫度變化顯著,四季分明;冬季嚴寒漫長,春季乾旱多風,夏季溫暖短促,秋季晴朗溫差大,最佳旅遊時間為春秋兩季。

鎮內年平均氣溫為4.9℃,≥10℃積溫為2994.6℃,年平均降水量696.6毫米。良好的積溫、充足的光照及一年四季分明的氣候,為玉米、水稻、大豆等農作物生長提供了天然條件。

行政區劃

口前鎮(KouqianZhen),代碼:220221100,郵編:132200,是永吉縣政府所在地,全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位於縣境東南部,面積266.86平方千米。轄河北、河東、東山、西山、城南、站前、水電共7個社區,口前、前進、鎮東、鎮西、洋草溝、乃子街、巴虎等村。清順治元年(1644)形成屯落,因北側有兩山,東西相對如門,而屯居期前,屯南有陡山兩座相山寺,如天造……原屬口前公社,1970年永吉縣治遷此,1975年口前公社析置建鎮。

風俗習慣

口前鎮民俗
忌不敬老人。有尊老習俗。忌晚輩在長輩面前飲酒,席間無法迴避時,年輕人須背席而飲,以示尊敬。酒席上,須按年庚依次倒酒,長者舉杯後,其他人依次舉杯。忌晚輩在長輩面前吸菸;不可向長者借火,尤忌接火,否則,將被視為大不敬行為。路遇認識長者,晚輩須恭敬問安並讓路;與長者同行,忌晚輩行於長者先,若有急事匆匆趕路時,須事先向長者說明原委,方可超行。生活習俗禁忌。父子不同席。家中均備有多人飯桌和單人飯桌,年輕人忌用單人桌,因其只用於老人。忌男子下廚做飯、洗衣。忌家中女眷,尤其年輕女眷與男客同席飲酒。

機構設定

機構設定

1、口前鎮政府機關內設機構2個:政府辦公室、財政所

2、口前鎮政府事業單位設機構6個:農業經濟發展服務中心,牧業發展服務中心,農村財務管理辦公室,農村水土資源管理辦公室,計畫生育辦公室,林業工作站。

主要職能(綜合概況):認真貫徹執行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政策及有關法律法規,研究制定全鎮兩個文明建設規劃和社會發展戰略,引導廣大農民加快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步伐,合理配置農業資源,大力搞好小城鎮建設,發展鎮域經濟,不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經濟發展

口前鎮口前鎮鎮政府
全口徑社會總產值:2003年計畫達到19億元,至2007年計畫達到45億元,年平均遞增12%。其中:工業總產值2003年計畫達到7億元,至2007年計畫達到17.5億元,平均每年遞增20%;

國內生產總值:2003年計畫實現8億元,2007年計畫實現18.3億元,平均每年遞增18%。其中,一產增加值,2003年計畫達到0.5億元,至2007年計畫達到0.81億元,平均每年遞增10%。二產增加值,2003年計畫達到3億元,至2007年計畫達到9.2億元,平均每年遞增25%。三產增加值,2003年計畫達到4.5億元,至2007年達到8.29億元,平均每年遞增13%;

財政收入:2003年計畫達到500萬元,至2007年計畫達到806萬元,平均每年遞增10%;

招商引資額:2003年計畫達到0.35億元,至2007年計畫累計引資額達到4億元;

農民人均收入:2003年計畫達到2450元,至2007年計畫達到3945元,平均每年遞增10%。

規劃布局

口前鎮口前鎮
1、鎮中心商貿區

商貿區在口前鎮三個街道範圍內,即縣城城區,開發面積4平方公里,人口7萬餘人,是全縣政治、文化、商貿中心。重點發展金融、商貿、房地產、餐飲服務業等第三產業。

該區內原則上不再上新的工業項目,原有的工業生產項目不再擴大,有污染的工業企業,要儘量遷到城區外。以後新建的較大型企業集團或公司的開發設計和銷售部門可設在城內,生產加工車間一律設在城外。鎮內重點發展家庭作坊式的都市型工業。重點發展行業是服裝服飾加工、食品加工、包裝、裝璜、手工藝製品計算機軟體開發等。本區內在布局上要做相應調整,鎮中心重點發展批發零售商貿業,至2007年,要在鎮內建各類商貿門市,如大型超市、農貿市場等等。其它區域要統一規劃,逐步建成專業的商業街。至2007年,要初步形成服裝一條街、食品一條街、手工藝品一條街、計算機軟體一條街,要形成一定規模,以繁榮鎮內經濟,滿足居民生產生活需要,解決農村剩餘勞動力和鎮內下崗職工就業問題。

2、高效農業種植區

高效農業種植區重點是發展優質、高效、無污染農產品。

(1)優質水稻高產區。以紅、蘭旗、官馬山等村為主體,種植面積900公頃,重點開發黑稻香稻粘稻等高效無污染糧食生產。

(2)綠色蔬菜種植區。以靠山等村為主體,種植面積300公頃,重點推行日光大棚生產,種植高效無污染蔬菜,實現四季有鮮菜上市,至2007年,建成本地區較大規模的蔬菜生產基地。同時,擴大特色蔬菜生產,創出名牌,增加農民收入。

3、多種經營區

(1)、肉食牛養殖基地。以四間等村為主體,建設肉食牛養殖基地,至2007年發展肉食牛5000頭。

(2)、柞蠶養殖基地。以下達等村為主體,建設柞蠶養殖基地,至2007年,柞蠶發展達到400把剪,使其成為吉林地區主要柞蠶產地。

(3)、梅花鹿養殖基地。以四間、下達村為主體,建設梅花鹿養殖基地,至2007年,梅花鹿養殖達到2000頭

(4)、種雞養殖基地。以蘭旗村為主體,建設種雞養殖基地。至2007年,使全鎮養雞達到百萬隻以上,成為東北地區最大的禽業養殖基地。

口前鎮口前鎮
4、旅遊風景區

自2002年開始,著手四間水庫的開發論證、設計和建設工作,爭取獲得省、市、縣的支持,籌集資金,2007年前,完成四間水庫建設,同時連帶搞好歪頭大砬子山旅遊風景配套設施建設,實現水利,養殖、旅遊同步開發,使其成為吉林第二大風景旅遊區。

5、林木資源區

永吉縣口前鎮共有儲林面積達10107公頃,林木儲量達4萬多立方米,在加強植樹造林綠化的前提下,有計畫地開發林業資源,大力發展木材加工及自然資源採集加工業

(二)配套設施及城市建設

要本著完善城市功能,樹立現代化城市新形象的要求,搞好城市中心改造與建設,滿足城鎮居民和企事業單位供電、供水、供熱及交通、居住、娛樂、生活等需求,進一步美化、淨化城市環境,建設一個現代化的新型城市。

特色產品

口前鎮鹿茸
1、鹿茸。 鹿茸為東北三寶之一,主要有產於大興安嶺的馬鹿茸和產於長白山的梅花鹿茸。鹿茸是沒有骨化的公鹿角。鹿角每年生長一次,個別的鹿生有二茬茸,2月間脫落,4月份再長。鹿茸剛長出時又軟又嫩,角外面包著一層皮,皮上長著茸毛,裡面是軟骨,布滿了毛細血管。鹿茸的生長期一般從4月份到7月份,每天可長2—4毫米,80天內就可成茸。

2、優質水稻。以紅、蘭旗、官馬山等村為主體,種植面積900公頃,重點開發黑稻、香稻、粘稻等高效無污染糧食生產。

3、黃牛與肉雞。以蘭旗村為主體,建設種雞養殖基地。至2007年,使全鎮養雞達到百萬隻以上,成為東北地區最大的禽業養殖基地。

4柞蠶。鱗翅目大蠶蛾科柞蠶屬。古稱野蠶、槲蠶。一種吐絲昆蟲,因喜食柞樹葉得名。繭可繅絲,主要用於織造柞絲綢

旅遊資源

口前鎮口前鎮大砬子山
1、大砬子山旅遊

大砬子山是口前、北大湖、旺起三個鎮的界山,四間河發源於大砬子山北麓。一年四季,來歪頭村攀登大砬子山的人絡繹不絕。大砬子山山勢險峻、陡峭,山腰和山頂岩石多顯露於地表,海拔700米左右有5米高的石砬子,山頂端又有高達10米左右的大石砬子,由於石砬子多且大而得名。山體結構為風化岩,山頂樹木較稀,最高峰為海拔1016.8米。山裡有野豬、黑熊等野生動物出沒。

2、西陽羅圈溝觀光旅遊區

西陽羅圈溝觀光旅遊區該景點距縣城口前鎮11公里,位於風景秀麗的馬鞍山腳下,此地有20多年種植葡萄的歷史,種植面積達120公頃,是純天然綠色食品,並已註冊了“羅圈溝”商標。該旅遊景點將來可以建設成為以生態旅遊為主,充分展示淳樸民風、民情,濃郁鄉土氣息和恬靜田園風格的生態旅遊區。

口前鎮口前鎮紅峰山
3、春登鄉興光朝鮮族民俗村

該村距縣城口前鎮12公里左右,交通極為便利。自開發旅遊項目以來,接待了大批中外遊客,在國內外享有一定的聲譽,遊客在這裡既可品嘗正宗的朝鮮族美食,也可欣賞到由村民自編自演的朝鮮族歌舞。該旅遊景點日可接待遊客300人左右。

4、 紅峰山

紅峰大砬子山位於縣城所在地口前鎮東南14公里處的歪頭村境內,曾名紅峰山。大砬子山是口前、北大湖、旺起三個鎮的界山,四間河發源於大砬子山北麓。大砬子山山勢險峻、陡峭、山腰和山頂岩石多顯露於地表,海拔700米左右有5米高的石砬子,山體結構為風化石,最高峰海拔1016.8米。

招商引資

口前鎮口前鎮紅峰山
1、開發大砬子山旅遊資源的項目

一、大砬子山旅遊資源簡介大砬子山位於縣城所在地口前鎮東南17.5公里處的歪頭村境內,曾名紅峰山,而歪頭村至今仍有人稱紅峰村。當地人給這座依山傍水的秀麗村莊又起了一個別致的名兒——歪頭砬子。永吉縣人民政府做過規劃,即四間水庫建成後再開發紅峰山水旅遊景點。攀登大砬子山,在山腰和臨近山頂的地方,分別有老道洞、銀汞洞、滴水洞、黑瞎子洞以及許多無名的天然石洞映入眼帘。洞與洞之間不僅各具特色,獨具風格,而且還有著許多古老的傳說。

開發:1、山下到山上的路要鋪設石頭台階,山腰至山頂各景點處建數座涼亭,修繕並增設石桌、石凳等設施,供遊人休息和觀賞,險要處可建鐵鏈護欄。根據相關傳說在相關景點石頭上刻字,提醒遊人聯想起有關傳說,豐富人文文化內涵。2、山腳下建一處紅峰旅遊渡假山莊,可集住宿、餐飲、娛樂於一體。山莊要有農家特色,要從各方面具有走進大自然的韻味,比如住的方面,房屋建築樣式具有“龍泉山莊”的意味;吃的方面,要開發無污染的綠色食品——山菜、山雞、肉兔、林蛙等山珍野味;玩的方面,有垂釣狩獵、游泳、登山等回歸自然的活動。建成這種反璞歸真式的山莊,一定能夠吸引更多的城市遊客前來遊玩。3、山下繼續開發歪頭水庫半拉子工程。水面可建成幾個有特色的養殖區,如甲魚養殖區、鯉魚養殖區、林蛙養殖區等等,既可以滿足遊人膳食,又可以供遊人釣魚。另外,還可以設定游泳區、划船區等水面區域。4、選個合適場地建狩獵場一處,根據遊人需要可獵射兔子、山雞、鴿子、鵪鶉等等,讓人體味一下當年成吉思汗“彎弓射大雕”的感覺。5、選一僻靜山坳建養殖場一座,可養殖山雞、鵪鶉、鴿子、兔子、貂等小動物,既可以抓來做狩獵目標,又可以用來做美味佳肴,或者直接出售。6、充分開發大砬子山的山泉資源,使歪頭村20個社都安上自來水,既可讓村民受益,又可使山莊獲得一定的收入。

口前鎮口前鎮綠色農業
2、永吉縣口前鎮綠色高效農業生產示範園區。項目簡介:為了加快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改變農民傳統的種養殖觀念,增加農民收入,把科技切實有效的植入農民心裡,把示範園區建成集種植、養殖、生產、加工為一體的高效生產園區。讓農民親眼看見利,在實踐中得到利,使園區變成生產、實驗、示範的高效生產園區及農業觀光小區。項目建設內容:在永吉縣蘭旗村占地10公頃,建日光溫室15棟,大棚15棟,果樹種植2公頃,高效特色蔬菜2公頃,特色養殖基地2公頃。目前日光溫室正在建設之中。項目總投資:日光溫室及大棚60萬元,種養殖基地110萬元,基礎設施建設15萬元。需引進資金:90萬元。經濟效益:年收入60萬元,淨利潤40萬元,投資回收期5年。

3、四間河水庫及歪頭紅石砬子旅遊景區開發建設項目。隨著縣城人口的不斷增加及新建工業企業的增多,縣城缺水的矛盾越來越突出,因此修建四間水庫勢在必行。水庫位置在永吉縣口前鎮(縣城所在地)四間村,距縣城7.7公里。設計庫容1500萬立方米。修建四間水庫可解決500公頃土地的灌溉及縣城的防洪問題。還可做為縣城口前鎮的供水水源,隨著四間水庫的修建可帶動旅遊業的發展,四間水庫上游有豐富多采的自然景觀,其中最著名是歪頭紅石砬子,該山海拔1016.8米,山頂終年雲霧繚繞,山裡有野豬、黑熊等野生動物,這裡的自然景觀也豐富多采。

相關條目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