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家滿族鄉

金家滿族鄉

金家滿族鄉屬於吉林省吉林市,位於縣境西部,距縣城口前鎮西南48千米,面積151.51平方千米。轄盧家、金家、任家、何家、伊勒門、蓮花、五里河共7個村。金家滿族鄉是以滿、漢為主體的5個民族組成的鄉。屬於半山區、農業鄉。

基本信息

地理環境

金家滿族鄉 金家滿族鄉

吉林省永吉縣金家滿族鄉位於永吉西部偏北,東與大崗子鄉依山相連,西與長春市雙陽區長嶺鄉、佟家鄉隔河相望,南與皓(黃榆)鄉相鄰,北與岔路河鎮、萬昌鎮相接,西以飲馬河為界,與長春市雙陽區隔河相望。一九八六年一月三十一日,經省民政廳批准,成立金家滿族鄉人民政府。全鄉幅員面積154平方公里。金家滿族鄉下轄7個行政村,103個社,87個自然屯,全鄉總人口21880人,其中滿族7147人,占人口總數的32.7%,其他少數民族778人,占人口總數的3.55%。滿族主要分布在金星村和伊勒門村。一棟棟菜棚、一群群牛羊、一片片稻穀、一池池魚塘,如同一顆顆晶瑩奪目的珍珠,撒滿在金家的田野上,百里山川,到處是一派生機盎然的景象。

機構職位

金家滿族鄉 金家滿族鄉

金家滿族鄉2008年機關行政職位24個。一、領導職位6人黨委副書記(兼人大主席)職位1個。村鎮會議主持黨委全面工作。政府鄉長(兼黨委副書記)職位1個。主持政府全面工作。黨委副書記(兼黨委副書記)職位1個。協助黨委書記做好黨群工作。政府副鄉長2個。協助鄉長做好政府工作。人大主席職位1個。主持鄉人大日常工作。二、非黨領導職位18個1、委員職位3個(1)組織委員(2)宣傳委員(3)紀檢委員 2、武裝部副部長職位1個3、群團組織職位2個(1)團委書記(2)婦聯主任4、政府辦公室職位2個(1)主任(2)科員5、財政所職位4個(1)所長(2)科員(出納)(3)科員(會計)(4)科員(稅管員)6、科員職位6個(1)農業科員(2)土地(環保)科員(3)建設(交通)科員(4)民政(司法)科員(5)經貿(統計)科員(6)計生科員。

自然資源

金家滿族鄉依山傍水,林地、水利資源豐富,2008年有近200公頃的山地、50公頃的水面和大量 的河沙資源,西部飲馬河流域還有取之不盡的流沙礫,正在發展中的採石業。金家滿族鄉的南部有儲量豐富的石灰石,中部有遠近皆知的富鐵礦。

經濟概況

農業

金家滿族鄉 金家滿族鄉

金家滿族鄉兩面環山,一面連水,土質肥沃,氣候獨特,具有優越的制種環境。全鄉東高西低,東部是高低起伏的山巒,西部是靠近飲馬河延線的平川,正因為它東高西低,依山傍水的地勢特點,造就了獨有的自然氣候優勢,即年積溫高、無霜期長的區域特色。全鄉耕地總面積4251公頃(旱田3037公頃,水田1217公頃),林地面積5110公頃,是一個典型的以生態農業開發建設為主的農業鄉。全鄉東西寬9公里,南北長21公里,幅員154平方公里,水田面積986公頃。金家滿族鄉東臨星星哨水庫,西鄰飲馬河水系,水利資源豐富,水稻良種覆蓋率達到100%,每年有大量的優質大米銷往全國各地。常規蔬菜種植收入可觀,反季節效益倍增。 鄉黨委、政府以市場為導向,以種子公司為依託,始終堅持“興鄉必先興農,興農制種先行”的創新思路,闖出了一條制種富鄉裕民的新路子,逐步形成了種子生產專業化,質量標準化,管理法制化,達到了育、繁、銷一體化的產業格局,年平均制種面積達到1500公頃,每年有大量玉米良種銷往全國各地,2008年制種面積2500公頃,占旱田的60%以上。永吉縣金家鄉加大種植業結構調整力度,重點以盧家村、金家村為基地進行玉米種子繁育。實現制種收入650萬元。金家鄉人民正在以百倍的信心向種子基地鄉邁進。2008年九三學社市委扶貧業校里的市農科院的農業專家專程來到永吉縣金家滿族鄉伊勒門村扶貧業校,在2007年對伊勒門村五種土質化驗結果的基礎上,2008年有針對性地對春耕生產中的選種、選肥、播種、施肥等方面進行了詳細的指導。

林業

金家滿族鄉 金家滿族鄉

《永吉縣金家鄉萬畝果園開發及小康鄉建設》於1995年被吉林省科教興農“3818”辦公室確立為“3818”重點科技項目之一。該項目於1998年獲得“吉林省政府農業豐收計畫一等獎”。1995年採用高接換優的方式對劣質蘋果園進行了改造,改造果園面積達400公頃,創純經濟效益(蘋果產量較1994年提高150萬公斤,每公斤優質蘋果較劣質蘋果提高0.80元)120萬元。1996年金家滿族鄉政府,興建優質金紅蘋果園300公頃,通過理論宣傳、現場指導等形式培養果樹專業技術人才57名,建立了完整的果園病蟲害預測預報及綜合防治體系,並編輯成冊發放給每戶農民。1998年該鄉的金紅蘋果園已擴建到800公頃,全部實現規範化、科學化,生產金紅蘋果420萬公斤,產值達到620多萬元,榮獲了“吉林省政府農業豐收計畫一等獎”。1995—1998年累計提高果園純經濟效益800萬元。

飼養業

金家滿族鄉 金家滿族鄉

充分利用山地、河套、平原優勢,大力發展多種經營,黃牛數量穩中有升,養鹿、養羊悄然興起,養豬、養鵝、養魚、養雞遍地開花,正由於金家滿族鄉具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氣候優勢和政府的協調旨導,引來了五家玉米種子繁育企業,繁制玉米良種2500公頃,它不但給農民增加了可觀的收入,也為金家滿族鄉發展飼養業提供了大量的資源條件,即每年到8月份玉米揚花授粉結束後,就會收割大約2.5萬噸的公玉米桿,為飼料青貯提供了原料。同時由於教育體制的改革,在金家滿族鄉的蓮花、金星、石頭、何家、三道5個村各有一座閒置的國小校,每年國小校建築面積都在500平方米以上,占地面積都在1萬平方米左右。為飼養業提供了場地資源。黃牛產業的發展,農民生活水平逐漸提高。

重點企業

1、吉林市明達工貿有限責任公司:建廠於1984年4月,已投入資金100萬元,2003年固定資產170多萬

金家滿族鄉 金家滿族鄉

元,職工16人,主要生產汽車零部件,年產量200多萬件,年銷售收入40多萬元。2、吉金燈具零件廠:建廠於1994年7月,固定資產88萬元,2003年職工11人,主要生產汽車零部件,年產量7萬件,年銷售收入33萬元。

3、金家鄉磚廠:建廠於1988年8月,固定資產61.7萬元,2003年職工30人,年產紅磚420萬塊,年銷售收入48萬元。

4、吉林市福金木業有限公司:建廠於1998年6月,已投入資金50萬元,固定資產70萬元,2003年職工30人,主要生產模板,年生產量50萬塊。

社會事業

文化教育

為抓好教育改革工作,提高教學質量,金家滿族鄉結合實際情況,國小合村並校4所,不但解決了生員問

金家滿族鄉 金家滿族鄉

題,也極大地調動了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同時中學通過競爭上崗、擇優錄用、減員增效,鼓舞了教師的教學熱情,提高了教學質量。全鄉中學落聘教師四名,辭退民辦教師40名,九年制義務教育在全鄉得到普及。金家滿族鄉具有豐富的滿族文化底蘊,2005年到2008年,鄉黨委堅持弘揚主旋律,通過開展具有地方民族特色、雅俗共賞、寓教於樂的文化娛樂活動方式(秧歌、戲劇、歌舞、體育、電影)來反映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現實生活,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公民,謳歌人民民眾創新、創業、創造的奮發精神,激勵人民民眾積極投身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光榮使命,舉辦的各種文化活動,對振奮民族精神,陶冶道德情操,提高審美情趣,豐富文化生活,引導人們追求真善美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2008年9月呂沅慧等9名同學給韓長賦(省長)爺爺寫封信,反映盧家村農村國小經濟困難,沒有電腦,學習不方便,10月中旬,省政府辦公廳來人到該校進行調查。10月21日,省政府辦公廳副主任蘇衡等同志代表省長韓長賦將5台電腦及配件送到了盧家國小。

醫療衛生

金家鄉衛生事業有了長足發展,2008年金家鄉衛生院共有醫護人員16人,床位20張,下設診所23家,醫療環境和醫療水平明顯提高。衛生院給予農民看病補貼。自從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實行以來,來就診的患者人次增加。醫院組織醫務人員到村鎮給農民普及基本的衛生知識,為廣大村民解決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衛生院人員積極學習專業知識,提高服務技術和水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