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爪刺

中醫五節刺法之一,岐伯所述,“一曰振埃,二曰發蒙,三曰去爪,四曰徹衣,五曰解惑。”套用比喻手法,令人更能深刻理解其針法作用。本法採用鈹針在患處放水,瀉除了水邪,好象剪去多餘的指甲一樣,所以叫“去爪”。

簡介

“去爪者,刺關節肢絡也。”這是指對病位在腰脊、下肢、陰器等處的水腫病所用的一種刺關節肢體病變所在處以排除水濕的方法。由於津液的運行失常,水邪溢蓄於體內,向下留瀦在陰囊,致俯仰行動都受限制,形成嚴重的?疝。因為採用鈹針在患處放水,瀉除了水邪,好象剪去多餘的指甲一樣,所以叫“去爪”。

去爪法是指針刺去病,如同除掉多餘的爪甲一樣。以治療陰囊積液。去爪針灸所治療病證,多為外觀形態之病,如腰脊是人體關節,支撐人體仰俯活動,下肢和足脛部支持人體行走,站立;陰莖是生育繁殖器官,有交媾排精的功能,也是精液輸出的通道。如有飲食不節,喜怒不制的情緒變化,引起津液瘀滯而內溢,津液留積於陰囊中,水道閉塞不通,就會形成陰囊水腫而日益增大,由於陰囊腫大,水腫而影響四肢腰脊活動,身體難以前俯後仰,不能邁步走路。這種病是由於水液環流障礙,水凝蓄於內,上氣不能通暢,下面又不能從小便排出而致水停陰囊,形成陰囊水腫。
治療應“鈹石所取,形不可匿,常不得蔽,故命曰去爪。”即用鈹針放水。鈹針就是治療這類外形顯露,不能藏匿的病症,因而常常用於不可掩蔽的陰囊水腫,放出蓄積的水,就如同去掉多餘的指甲一樣,所以此針法就叫“去爪法”。鈹石即鈹針,《靈樞·九針十二原》中有九針論述,即先秦時期的九種針具,“五曰鈹針,長四寸,廣二寸半”,“鈹針者,末如劍鋒,以取大膿”,後人稱為劍頭針,為切開癰膿割治的外科用具,此用以切開陰囊以放陰囊中的積水。

中醫針灸

中醫針灸:針法和灸法的合稱。針法是把毫針按一定穴位刺入患者體內,運用捻轉與提插等針刺手法來治療疾病。灸法是把燃燒著的艾絨按一定穴位熏灼皮膚,利用熱的刺激來治療疾病。2010年11月16日申請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成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