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峰塔

南峰塔

南峰塔包括了浙江仙居和浙江建德的南峰塔。仙居的南峰塔始建於北宋天聖十年,距今已有近千年的歷史,南峰塔系樓閣式磚塔,全塔由基台、塔身、塔頂四部分構成,6面7層,高23.8米。層次間隔均勻,自下而上逐漸縮小。屬於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浙江建德南峰塔屹立在新安江、富春江、蘭江的匯合口,與古鎮梅城隔江相望。塔高57米,為七層八角空心磚塔,始建於三國,毀於隋,今存寶塔為明嘉靖年間所建。

簡介

《中國古代史常識》一書介紹,"歷代遺留下來的古塔,估計全國有3000座以上,有七八百年以上歷史的在百座以上。仙居的南峰塔始建於北宋天聖十年,距今已有近千年的歷史,至今依然巍峨矗立,這樣古老堅固的佛塔在全國也是屈指可數的。南峰塔現已被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該塔造型美觀大方。系樓閣式磚塔,全塔由基台塔身塔頂四部分構成,6面7層,高23.8米。層次間隔均勻,自下而上逐漸縮小。6面中每面各開一門,上有飛檐突出。近觀頂凌霄漢,雄偉挺拔;遠望外形輪廓具有剛柔結合的線條,給人輕快秀麗的感覺。該塔位於距縣城三里的南峰山頂。南峰以"一峰南立故名","其巔四軒舒"。"山上青山山下溪"。

南峰山間林木蒼鬱,綠蔭蔽天,亭榭飛檐,禪院隱現;山腳流淌著仙居母親河--永安溪,溪流淙淙、波光粼粼,水清石露,游魚可數。南峰山四季美景如畫,被譽為"安州第一山"。"南峰釣艇"也被列為仙居八景之首,素為"邑人遊覽之最"。南峰古塔崢嶸獨秀,更為南峰山增光添彩。南峰塔雖然歷史悠久,卻還不是仙居最古老的佛塔。仙居縣第一座佛塔始建於後周顯德六年,位於城北彩仞山(又名放光塔山),系和尚德韶建造,只因經風雨侵蝕,塔身已塌毀(今城關鎮內還有一條街道叫塔山沿路)。而今尚存的城東福應山上的福應塔和城南安洲山上的管山塔則為南峰塔的弟輩,分別建造於北宋皇祜年間和明朝萬曆二十六年,且結構造型相似,都是六面七層樓閣式,它們隔溪而峙,呈三角形,如同三位佳人亭亭玉立,遙遙相對,互為輝映,成為仙居縣一處絕妙的人文景觀。

特色

1、南峰塔歷史悠久。全國保存的古塔僅三千多座,仙居的南峰塔始建於北宋天聖十年(1032),距今已有近千年的歷史,至今依然巍峨矗立,這樣古老堅固的佛塔在全國也是屈指可數的。南峰塔現已被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南峰塔塔身造型美觀大方。該塔系樓閣式磚塔,全塔由基台、塔身、塔檐、塔頂4部分構成,6面7層,高23.8米。層次間隔均勻,自下而上逐漸縮小。6面中每面各開一門,上有飛檐突出。近觀頂凌霄漢,雄偉挺拔;遠望外形輪廓剛柔結合的線條,給人輕快秀麗的感覺。

3、塔因山名,塔助山勝。南峰古塔位於距縣城3里的南峰山頂。南峰以“一峰南立故名”,“其巔四面軒舒”。“山上青山山下溪”。南峰的山間林木蒼鬱,綠蔭蔽天,亭榭飛檐,禪院隱現;山腳流淌著仙居的母親河———永安溪,溪流淙淙、波光粼粼,水清石露,游魚可數。南峰山四季美景如畫,被譽為“安州第一山”。“南峰釣艇”也被列為仙居八景之首。素為“邑人遊覽之最”。南峰古塔崢嶸獨秀,更為南峰山增光添彩。相傳理學大師朱熹登臨東嶺和南峰兩山後,曾“徘徊四覽”,“欣然忘其歸”,高歌“賓主盡東南之美”,並盛讚“東嶺、南峰各創浮屠,以助其勝”。其他文人墨客遊覽後紛紛題詩留詠。僅宋代一朝,就有5首詠塔詩流傳至今。如北宋教育家、仙居文教之祖陳襄的“今日登南塔,愁懷不自勝”;縣令劉光的“百尺擎空窣渚波,群峰奈此獨高何!鼓鐘鳴處是非外,天地望中蒼翠多”;名士葉煮的“山郭才咫尺,便覺山意幽,招提立絕頂,寶塔凌空浮”;趙彥齡的“塔影遠連空翠塢,鐘聲高入蔚藍天”;端平六君之一郭磊卿的“鳥飛塔畔雲代低樹,忽聽清流棹客船”,這些詩句都是對南峰古塔的吟賦贊詠。可見這一珍貴歷史文化遺產在人們心目中的崇高地位和深遠影響。

建德南峰塔

南峰塔南峰塔

浙江建德南峰塔屹立在新安江富春江蘭江的三江匯合口,與古鎮梅城隔江相望。塔高57米,為七層八角空心磚塔,始建於三國,毀於,今存寶塔為明嘉靖年間所建。

南峰塔屹立於梅城古鎮的新安江南岸。它矗立在青山碧水之間,為雄偉的山川風光增添秀色,為悠悠的千年古鎮增添文化內涵,更為梅城人民增添美麗的傳說和動人的詩篇。

南峰塔始建於三國,後毀於隋朝。今所存寶塔為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重建。每年端午節,梅城人還留有南峰塔登高憑弔的習俗。

南峰塔為七層八面磚塔,塔內有石級盤鏇而上,可登塔頂。底層有明嘉靖都御史鄢懋卿撰的《重建卯巽二塔記》石碑,至今仍筆觸清晰,歷歷在目。塔左原有天寧寺,現僅存遺址。登塔遠眺,新安江水浩蕩東流,梅城古鎮盡收眼底。天晴朗,波光塔影,白帆點點,崇山環翠,氣象萬千;陰雨天,漫江霧靄,煙波好淼,山巒城廓,隱約沉浮;明月夜,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富有詩情畫意。

南峰塔下現辟有巽峰牌坊、嚴陵文化碑廊、先賢堂、瀟灑亭、梅園、朱連科藏品館等景觀,整體形成以弘揚嚴陵文化為主體的人文景點。嚴陵文化碑廊是一條長60米、由37方石碑組成歷代詩文碑廊,其突出特點是“名人名詩名書法”。據統計,在建德建縣1700多年的歷史長河中,吟喔嚴陵山水的詩人共有1000多名,詩作上萬首。從這浩如煙海的詩文中,旅遊部門選擇了在歷史上文學地位較高、知名度較大的詩人20餘人,並將他們歌詠嚴陵風光的代表作鐫刻出來,以昭示後人。這些名人有謝靈運沈約李白孟浩然范仲淹等;“名書法”是指書寫這些詩詞佳作的都是當代書法大家,如沙孟海沈鵬蘇步青等。徜徉其間,欣賞名人書法,誦讀古人詩文,體會詩情畫意,其樂融融。先賢堂中供奉著建德歷史上的5位先賢——孫韶杜牧劉長卿、范仲淹、陸游。遊人在觀瞻這些先賢塑像的同時,還能緬懷他們當年的為官政績。

歷史

南峰塔建德南峰塔

南峰塔在新安江畔,江之彼岸有馬目山,自西南方迤邐而來,駐於南山。按八卦方位,南方屬巽,所以南高峰亦叫巽峰,塔也就有巽塔之稱。此外,尚有“狀元塔”之稱,又與北峰塔合為“翁媳塔”、“夫妻塔”等別名。

塔始建何時,志未載。民國《建德縣誌》南高峰條云:“(舊址)在城南三里,上有浮圖,久圮。”

宋時形家吳景鸞,有詠嚴陵風水十二章,其中有一章云:“兩制兩府因何少,只因巽上少尖峰。他年釋教重興塔,便有高才顯帝宮。”吳之生卒年無考,據《中國人名大辭典》載,其為德興人,字仲祥,“得其父所受陳摶青囊書,精究有驗。”陳摶,五代後唐人,卒於宋端拱初(989)。據此,吳景鸞生活年代當為北宋前期,言“巽上少尖峰”,故是時巽峰無塔。然而,從第三句“重興塔”語看,宋之前又應有塔。

陸游於紹熙四年(1193)所撰《嚴州重修南山報恩光孝寺記》,其中提到南峰塔:“初,郡長者江氏為塔七級,與寺俱毀於宣和之盜。……法琦來助而塔建。”

按嚴州梅城江氏,當為江公望一族。江公望,字民表,宋睦州人,舉進士,為河南尉,建中靖國元年(1101),由太常博士除左司諫,為徽宗所重。其弟公著、公佐,皆登進士。嚴郡能稱“郡長者”者,當是其族人。

塔“毀於宣和之盜”。“盜”,乃指方臘。淳安方臘於宣和年間舉兵反,兵燹必熾,塔之毀,當在1122年前後,距陸游作記,僅幾十年時間,應無誤。

“法琦來助而塔建”,時為紹熙二年(1191),南峰塔第一次有記載之重建。又圮。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嚴州鄉達俞蘷,與眾謀,擬重建卯巽雙塔,士民欣然,無不佐之。二十七年(1548)五月,卯塔告成,越六日,即擇吉辰於舊基動工興建巽塔。舊志稱:“工未竣,知府韓叔陽踵成之。”塔內有鄢懋卿所撰《卯巽二峰詩文碑》石一方,今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