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融

包融

包融(約695-約764),漢族,潤州延陵(今江蘇省丹陽市)人,唐朝著名詩人。與於休烈、賀朝、萬齊融為"文詞之友"。 開元初,與賀知章、張旭、張若虛皆有名,號吳中四士。張九齡引為懷州司馬,遷集賢直學士、大理司直。其子包何、包佶,世稱二包,各有集。包融之詩,今存八首。

基本信息

史書記載

先是,神龍中,知章與越州賀朝、萬齊融,揚州張若虛、邢巨,湖州包融,俱以吳、越之士,文詞俊秀,名揚於上京。朝萬止山陰尉,齊融崑山令,若虛兗州兵曹,巨監察御史。融遇張九齡,引為懷州司戶、集賢直學士。數子人間往往傳其文,獨知章最貴。(《舊唐書》卷一百九十中《賀知章傳》)

佶字幼正,潤州延陵人。父融,集賢院學士,與賀知章、張旭、張若虛有名當時,號"吳門四士"。(《新唐書》卷一四九《劉晏傳》)

融,延陵人。開元間仕歷大理司直。與參軍殷遙、孟浩然交厚,工為詩。二子何、佶,縱聲雅道,齊名當時,號二包。有詩一卷行世。

夫人之於學,苦心難;既苦心成業難,成業者獲名不朽,兼父子兄弟間尤難。歷觀唐人父子如三包、六竇,張碧、張瀛,顧況、非熊,章孝標、章碣;公孫如杜審言、杜甫,錢起、錢(王羽),溫庭筠、溫憲;兄弟如皇甫冉、皇甫曾,李宣古、李宣遠,姚系、姚倫等,皆聯玉無瑕,清塵遠播。芝蘭繼芳,重難改於父道;騷雅接響,庶不慊於祖風。四難之間,揮塵之際,亦可以為美談矣。(元·辛文房《唐才子傳·包融傳》 )

人物軼事

《唐才子傳》載:融,延陵人。開元間仕歷大理司直。與參軍殷遙、孟浩然交厚。工為詩。二子何、佶,縱聲雅道,齊名當時,號“三包”。有詩一卷,行世。夫人之於學,苦心難;既苦心,成業難;成業者獲名不朽,兼父子兄弟間尤難。歷觀唐人,父子如三包,六竇,張碧、張瀛,顧況、非熊,章孝標、章碣,溫庭筠、溫憲;公孫如杜審言、杜甫,錢起、錢珝;兄弟如皇甫冉、皇甫曾,李宣古、李宣遠,姚系、姚倫等;皆聯玉無瑕,清塵遠播。芝蘭繼芳,重難改於父道;騷雅接響,庶不慊於祖風。四難之間,揮麈之際,亦可以為美談矣。

代表作品

酬忠公林亭

江外有真隱,寂居歲已侵。

結廬近西術,種樹久成陰。

人跡乍及戶,車聲遙隔林。

自言解塵事,咫尺能輜塵。

為道豈廬霍,會靜由吾心。

方秋院木落,仰望日蕭森。

持我興來趣,採菊行相尋。

塵念到門盡,遠情對君深。

一談入理窟,再索破幽襟。

安得山中信,致書移尚禽。

【登翅頭山題儼公石壁】

晨登翅頭山,山曛黃霧起。

卻瞻迷向背,直下失城市。

暾日銜東郊,朝光生邑里。

掃除諸煙氛,照出眾樓雉。

青為洞庭山,白是太湖水。

蒼茫遠郊樹,倏忽不相似。

萬象以區別,森然共盈幾。

坐令開心胸,漸覺落塵滓。

北岩千餘仞,結廬誰家子?

願陪中峰游,朝暮白雲里。

【賦得岸花臨水發】

笑笑傍溪花,叢叢逐岸斜。

朝開川上日,夜發浦中霞。

照灼如臨鏡,丰茸勝浣紗。

春來武陵道,幾樹落仙家?

【和陳校書省中玩雪】

芸閣朝來雪,飄搖正滿空。

褰開明月下,校理落花中。

色向懷鉛白,光因翰簡融。

能令草玄者,回思入流風。

【和崔會稽詠王兵曹廳前湧泉勢】

茂德來征應,流泉入詠歌。

含靈符上善,作字表中和。

有草恆垂露,無風欲偃波。

為看人共水,清白定誰多?

【阮公嘯台】

荒台森荊杞,蒙籠無上路。

傳是古人跡,阮公長嘯處。

至今清風來,時時動林樹。

逝者共已遠,升攀想遺趣。

靜然荒榛間,久之若有悟。

靈光未歇滅,千載知仰慕

【送國子張主簿】

湖岸纜初解,鶯啼別離處。

遙見舟中人,時時一回顧。

坐悲芳歲晚,花落青軒樹。

春夢隨我心,悠揚逐君去。

【武陵桃源送人】

武陵川逕入幽遐,

中有雞犬秦人家。

先時見者為誰耶?

源水今流桃復花。

唐代著名詩人(二)

唐代被視為中國舊詩最豐富的朝代,因此有唐詩、宋詞之說。唐代湧現出一大批詩人,他們繼承了魏晉以來的詩歌精華,而且由於唐代開放的風氣,使唐代詩歌有了長足的發展。比如李白,杜甫都游遍了大半箇中國,使得詩人眼界開闊,詩歌題材廣泛,聯想豐富。唐代詩歌是我國古代詩歌的集大成者,達到了後人難以企及的地位,是我國詩歌史上的最高峰。

唐代詩人

唐朝是我國古代詩歌的黃金時代,詩人輩出,如群星燦爛。他們寫出大量優美的詩篇,流傳至今的,僅《全唐詩》一書里,就有近五萬首。這些詩,反映了唐朝社會生活的豐富內容, 具有優美的藝術形式。其中的律詩,是唐朝新出現的體裁。那唐代詩人有哪些呢?

吳中四士

吳中四士,是指盛唐前期詩壇上四個“文詞俊秀,名揚上京”的詩人,他們都是古時吳中人。
姓名生卒簡介代表作
賀知章公元659年公元744年字季真,號四明狂客,會稽永興人。詩文以絕句見長。《回鄉偶書》
包融生卒年不詳潤州延陵人。現存詩僅八首。
張旭生卒年不詳字伯高,吳縣人。書法家、詩人,史稱“草聖”長於七絕,存六首。
張若虛公元660年—約公元720年揚州人。工詩,尤擅七言,其詩僅存2首。《春江花月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