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城遺址

太和城遺址

太和城遺址又稱南詔太和城遺址,位於雲南省大理市七里橋鄉太和村西的鶴頂峰麓,距大理古城南7.5公里,是一座山坡上的城市。古城西起佛頂峰,以南延伸至洱濱村,長3350米,以北延伸至洱海岸邊,長3225米,全城面積約3平方公里,立有南詔德化碑,碑陰題名41行,是研究南詔初期階層的結構,職官制度的重要資料,1961年3月4日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信息

遺址歷史

太和城遺址景點太和城遺址景點
太和城原為河蠻(白族的先民)所建立的城邑

唐開元25年公園737年,蒙舍詔皮羅閣在唐朝支持下,統一六詔,建立南詔國。

唐開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南沼王皮羅閣在唐王朝的支持下,攻占太和城

公元738年,以太和城為都城建立南詔政權,直到唐大曆十四年(公元779年)南詔王異牟尋遷都羊苴咩城(今大理古城西)止,歷時42年,太和城是南詔前期的都城。山頂有金剛城,建有鶴頂寺,在洱海金梭島上建有南詔避暑宮,城內立有著名的南詔德化碑。城牆多依山勢用土夯築而成,殘存的北段城牆高出地面約3米,厚約5米。

739年建都太和城至779年異牟尋遷都羊苴咩城,太和城作為南詔前期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達40年之久。今《南詔德化碑》尚存。

郭松年《大理行記》記太和城:周回十有餘里。城廢於明初。南詔德化碑立於贊普鍾十五年即唐太曆元年(公元766年),是南詔王閣羅風被迫叛唐投吐蕃以後,為說明阻絕化之由、受制西戎之意不得己叛唐而立的。

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為金石家王昶訪獲,嘉慶三年(1798年)李亨特就地建亭保護南詔德化碑。此碑是研究南詔歷史及其與唐朝關係的珍貴實物資料,具有很高的歷史文化價值。

1961年3月4日,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遺址分布

太和城遺址太和城遺址

太和城遺址位於大理古城以南7公里的太和村西蒼山佛頂峰麓。遺址西起佛頂峰,以南延伸至洱濱村,長3350米,以北延伸至洱海岸邊,長3225米,全城面積約3平方公里,一直到明朝後才逐漸荒廢,現在保留著一些斷壁殘。

夯築的殘牆基寬為4~5米,高2~4米,全城面積約3平方公里。位於佛頂峰上的佛頂寺,其周圍地面高出寺內地面0.3米,房基厚近4米,為一面積近3600平方米的土台,據傳說當年南詔國的避暑宮及金剛城即建於此處。

太和城遺址內有南詔德化碑,位於太和村西140米,原下關至上關古道的西側,約立於公元766年。碑高3.97米,寬2.46米,厚0.6米,呈長方形,頂有榫孔,原應有額,現已不存。

碑文相傳為南詔清平官鄭回撰,唐御史杜光庭書。文章婉轉動人,詞藻華麗。書體在行楷之間,遒勁秀拔,有李北海(李邕)的筆意。

南詔德化碑

太和城遺址太和城遺址

現存蒼山頂的金剛城及南、北兩道城牆。城牆多依山勢用土夯築而成,殘存的北段城牆高出地面約3米,厚約5米。太和城西依蒼山,東臨洱海為天然屏障,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南、北城牆相距約500米,城內立有著名的南詔德化碑。

南詔德化碑現存雲南省大理市境內,沿滇藏公路至七里橋鄉太和村,往西約200米的南詔德化碑公園內。

南詔德化碑系青石刻碑,高4米,寬2.4米,厚0.6米。碑立於公元776年(贊普鍾十五年即唐大曆元年),是南詔王閣羅鳳被迫叛唐投吐蕃以後,為說明“阻絕皇化之由,受制西戎之意”不得已叛唐而立的。

石碑陽刻正文3800餘字,今僅存220字。著重敘述了南詔和唐朝原來的密切聯繫及雙方交惡的經過,雙方3次兵戎相見,最後南詔歸吐蕃的過程。石碑陰刻41行,3000餘字,現僅存556字。內容為南詔重要職官題名。現存碑文內容資料為明代雲南著名文學家和理學李元陽在《萬曆雲南通志》中首錄。南詔德化碑被譽為“雲南第一大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