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蘭塑胡同

劉蘭塑胡同位於西安門大街路北、西什庫大街的南頭,北口與天慶宮胡同南口相對。隨著西什庫大街拓寬,劉蘭塑胡同和天慶宮胡同同時消逝。劉蘭塑胡同和西什庫大街早在元代即已成街,但西什庫大街是在明代時才叫的西什庫,而劉蘭塑胡同在元代時就已叫此名。

簡介

劉蘭塑胡同劉蘭塑胡同

劉蘭塑胡同位於西城區東北部。北起草嵐子胡同與天慶胡同相通,南至西安門大街。清末稱劉蘭塑明國後稱劉蘭塑胡同。
劉蘭塑胡同北段有元時所建玄都勝境,清乾隆二十五年改名為天慶宮。內有劉蘭塑像,神思妙和,為人稱道,後地以人稱。
劉蘭,疑即劉元,元代著名雕塑家,所作神像,精妙絕倫。原朝外東嶽廟多其所作神鬼之像,已毀。現八大處尚存其手塑羅漢。

名稱的來歷

北京西城區西安門大街路北,有一條小胡同叫劉蘭塑胡同。從這裡經過的人們常常要問:劉蘭塑是人的名字嗎,這條胡同為什麼以此命名?讓我們循著史籍提供的材料進行一番探索吧!

清人朱一新《京師坊巷志稿》(卷上)說:“劉鑾塑,俗訛琉璃塑,井一。天慶宮舊為元都勝境,詳寺觀。”據此可知,這條胡同的名稱當與元代寺觀“元都勝境”有關,而這裡的塑像可能是劉鑾塑造的。

元都勝境的塑像究竟塑於何人之手?清人高士奇《金鰲退食筆記》載此事說:“玄(元)都勝境在宏仁寺之西。建於元,相傳為劉元塑像。正殿乃玉皇大帝。右殿塑三清像,儀容肅穆,道氣深沉。左殿塑三元帝君像,上元執簿側首而問,若有所疑;一吏跪而答,甚戰慄;一堂之中,皆若悚聽嚴肅者。神情動止,恍如聞其謦欬,真稱絕藝。”這說明,劉元是元代的一位技藝超群的塑像專家,元都勝境中精美的塑像,便是他的作品。這些姿態生動傳神、栩栩如生的人物塑像,受到人民的喜愛。故該書又說:“禮旃檀佛者,無不便道看劉蘭塑雲。蓋誤元為蘭也。”即是說,元都勝境中的人物群像雖然本是劉元塑,但因“元”與“蘭”音近而誤,眾口相傳,便將劉元塑說成了劉蘭塑。於是這裡遂以劉蘭塑為地名,約定俗成,歷時數百年,至今用之。

按宏仁寺,一名弘仁寺,在太液池西南。清初因移鷲峰寺旃檀佛像於弘仁寺中,故又名旃檀寺,其位置去元都勝境不遠。當年人們在旃檀寺禮佛之後,都要順便到元都勝境觀看出自劉元之手的塑像,以飽眼福。

記載劉元生平事跡的書,以元人陶宗儀寫的《南村輟耕錄》為最早。該書記述了劉元一生的主要經歷及其塑像的方法。因其為原始材料,彌足珍貴,故照錄於此:

“劉元,字秉元,薊之寶坻人,官至昭文館大學士、正奉大夫、秘書監卿。元嘗為黃冠,師事青州☆道錄,傳其藝非一,而獨長於塑。至元七年,世祖建大護國仁王寺,嚴設梵天佛像,特求奇工為之。有以元薦者,及被召,又從阿尼哥國公學西天梵相,神思妙合,遂為絕藝。凡兩都名剎,有塑土範金,摶換為佛,一出元之手,天下無與比。所謂摶換者,漫帛土偶上而髹之,已而去其土,髹帛儼然像也。昔人嘗為之,至元尤妙。摶丸又曰脫活,京師語如此。”

《元史·工藝傳》中也紀載劉元的事跡,然多取材於此,但又云:(劉元)“由是命以官,長其屬,行幸必從。仁宗嘗敕元,非有旨不許為人造它神像。”可見他當時是如何受到元朝政府的器重。劉元的塑像技藝是在繼承傳統的“摶換”的基礎上,吸取了尼泊爾工藝家阿尼哥之所長,而又有所創新。阿尼哥在年輕時,曾應元朝帝師八思巴之聘,帶領工匠到吐蕃建造黃金塔,兩年告竣,頗受帝師讚賞,收為弟子,又被推薦到元世祖的御座前,受到器重,至元十九年授工匠總管。劉元向他學習“西天梵相”,融會貫通,遂使自己的塑像藝術達到爐火純青的程度,在我國藝術史中堪稱獨步。除元都勝境外,劉元還曾為元大都的東嶽廟塑過像。劉元既注重從我國古代文化中汲取豐富的營養,又吸收外來文化之長,把二者熔為一爐,為我所用。這也許是他在人物塑像藝術方面大獲成功的原因吧。

當年的元都勝境,清代易名天慶宮,其位置在劉蘭塑胡同北口。然而今已無存,只是在劉蘭塑胡同北端,留下了天慶胡同一處地名。它為探幽訪古的人們提供了追尋遺蹟的線索。清人前因居士《日下新謳》有詩寫道:“天慶神模哲匠心,儀容肅穆殿森沉。古傳絕藝劉鑾塑,元代稱名直至今。”注云:“天慶宮神像,系元時劉鑾模塑、古穆之中,神情慾活,為古今第一名手。至今其地即以劉鑾塑名之。”但詩注有誤,劉鑾當是劉元的轉音,此種“鑾”、“元”音誤的情形,前人已有辨正,周篔《析津日記》:“京師設像奇古者,曰劉鑾塑。說者疑鑾與元音近而誤。”(《京師坊巷志稿》)故此處之劉鑾當是劉元無疑。更多的則是“蘭”、“元”相誤,王士禎說:“玄(元)都勝境在弘仁寺西,有元人劉蘭塑三清像甚奇。”(《池北偶談》)此即一例。

劉元是我國古代塑像藝術的一代大師,應該讓更多的人了解他的事跡。以這位塑像藝術大師而得名的劉蘭塑胡同,是在歷史上自然形成的,是人民對他的紀念,同時也是元大都燦爛文化的歷史見證。有關劉元的資料目前保留下來的不多,繼續收集和整理這些資料,宣傳他的藝術成就,這對於開展北京文化史的研究以及對青少年進行熱愛首都北京的精神文明教育,將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

與劉元

劉蘭塑胡同位於西安門大街路北、西什庫大街的南頭,北口與天慶宮胡同南口相對。隨著西什庫大街拓寬,劉蘭塑胡同和天慶宮胡同同時消逝。劉蘭塑胡同和西什庫大街早在元代即已成街,但西什庫大街是在明代時才叫的西什庫,而劉蘭塑胡同在元代時就已叫此名。
劉蘭塑胡同為什麼叫這個名呢?原來在元代時北京有一位著名的塑像家名叫劉元,人們叫他為劉元塑,因元和鑾、蘭音相近,後來叫白了就叫成劉鑾塑或劉蘭塑。因他家就住在這條胡同里,胡同的名字也叫成了劉蘭塑胡同。
劉元,字秉文,是天津薊縣寶坻人。為生活所迫,到山東青州拜塑像家道士杞道錄為師學習繪畫、塑像。由於劉元聰明好學,很快就學會了“畫廟”,即繪畫寺廟道觀里的壁畫,“捏像”即製作塑像等手藝,尤以塑神像為特長,技藝高超。元代至元四年,元世祖忽必烈在修建大都城時,在城西太液池西(以後的西安門內)修建大護國仁王寺,設梵天神像,以保佑大元江山永固。在杞道錄的推薦下,特選劉元來主持塑像。這座大護國仁王寺為尼泊爾的工匠阿尼哥主持修建,阿尼哥因修建白塔寺而聞名中國,劉元由此向阿尼哥學習到“梵式”的建築特點。大護國寺的神像雕塑,正殿為玉皇大帝,東殿為三清仙道,西殿為三元帝君等。神像塑成後,果然“莊嚴華妙”,“天下無以比”。因寺內松柏參天,環境幽靜,故被稱為“元都勝境”。元世祖為此封劉元為昭文閣大學士、正封大夫、秘書監卿,並賜一美麗賢惠的宮女為妻。元延四年,元仁宗在阜成門外建大永福寺(青塔寺),寺內塑像由劉元塑造。元延六年(1319年),在齊化門(後改稱朝陽門)外修建東嶽廟,劉元又受皇命塑造廟內主神“泰山大帝”及侍臣像。竣工後人們紛紛前去觀看,成一盛事。以至於元仁宗下旨“元(劉元)非有旨,不許為他人造像”。據傳,很多廟宇都有劉元所塑雕像;現白雲觀的邱處機像傳為劉元所塑:八大處的四處大悲寺也有劉元的雕塑;在劉元的原籍寶坻縣,有座廣濟寺,寺內的三大士、諸天神等神像,相傳也為劉元所塑……
元代時劉蘭塑胡同北段“元都勝境”,到了清乾隆年重修後改為天慶宮,胡同北段名也隨之改成了天慶宮胡同。此後,隨著歷史變遷,劉蘭塑故居、元都勝境(天慶宮)等均已無跡可尋。筆者過去在崇文區的河泊廠胡同居住,工作單位在西什庫大街,每天騎車上班的路線都是,往北穿胡同到台基廠,走長安街,從府右街北口出來向西拐,再進劉蘭塑胡同向北,然後到西什庫大街的單位,在劉蘭塑胡同穿行了二十多年。每每路過劉蘭塑胡同時,都會不由得向兩旁看,哪一個院落是劉蘭塑當年居住的地方?

英名永存

劉蘭塑胡同劉蘭塑胡同
自元、明、清以來,有很多人物走進北京胡同的史冊。除了元代即已出現的劉蘭塑胡同外,以人物命名的胡同在明代已有130多條,到清代則多達150多條,延續至今的仍有三不老胡同、魯班胡同(原稱魯班館)、馬良胡同(原稱馬良大院)、王佐胡同(原稱王作兒胡同)、劉漢胡同(後改為劉海胡同)、范子平胡同(後改為慶平胡同)等。

位於德勝門內大街西側的三不老胡同,因明朝三保太監鄭和而得名。鄭和本姓馬,小名三保,從小進宮當太監,深得明成祖朱棣賞識,曾率船隊七次遠航,朱棣親自為他取名“鄭和”,但人們仍習慣叫他的小名兒,其府宅所在的胡同遂得名三不老爹胡同,“三不”即“三保”的訛音,“老爹”是尊稱,在清乾隆時期的地圖上,三不老爹胡同改成了三伯老胡同,民國時期又改成三不老胡同,且一直叫到現在。

在因名人的姓名而得名的胡同中,最著名的是在民國時期出現的三條以愛國將領的名字命名的街巷,即趙登禹路、佟麟閣路和張自忠路。七七事變爆發時,趙登禹任132師師長,他曾率部在南苑駐地與日軍展開激戰,在經過大紅門時遭日軍襲擊,壯烈殉國。佟麟閣任29軍副軍長、北平南苑駐地指揮官,他率部奮起抗戰,不幸遭敵機轟炸而殉國。張自忠在七七事變時任29軍38師師長,1938年任軍長,參加過台兒莊大戰,1940年在襄樊戰役中陷入日軍重圍,以身殉國。抗戰勝利後,為紀念這三位抗日愛國將領,位於西城的原北溝沿被命名為趙登禹路,原南溝沿被命名為佟麟閣路,位於東城的原鐵獅子胡同被命名為張自忠路……

如今,劉蘭塑胡同已變成寬闊的西什庫大街,但仔細尋找不難發現,西什庫大街南頭兒東側仍有七八個院落掛著劉蘭塑胡同的門牌號:西什庫國小為劉蘭塑胡同14號,西什庫社區的門牌是劉蘭塑胡同16號……紅底白字的門牌靜靜地懸掛在院門上,仿佛是一個個開啟歲月之門的按鈕,時時掀開我們的記憶,讓一個個歷史人物栩栩如生地浮現在我們眼前。

人物簡介

北京西城區府右街北口、西安門大街上,有一條劉蘭塑胡同(劉蘭,有人也寫成劉鑾),北京傳說劉蘭是個民間雕塑藝人,善於“摶換”(俗稱“脫活”,即用泥打成小樣,上貼以布,再層層塗漆,最後脫模,類同現代脫胎漆器)。但終元一代,無劉鑾或劉蘭其人,在《元史》203卷中,有雕塑藝人劉元其名在焉,他字秉元,天津寶坻縣人,善於雕塑。這劉蘭塑,應是劉元塑。清人朱一新《京師坊巷志稿》中有“劉鑾塑胡同”地名,並說“天慶宮舊為‘元都勝境’”,按書的體例,是說元都勝境在這條胡同里。這樣一來,道出了元都勝境與劉元的關係。

劉元是天津寶坻農民的兒子,為生計跑到山東青州,拜老道為師,學會了“畫廟”(畫壁畫)、捏像等手藝,尤以塑神像為長。清人高士奇記北京風物時說:“玄(諱元)都勝境……建於元”;相傳劉元塑像,並說這些神像神情動止,宛如生人,“真稱絕藝”。元代至元四年,世祖忽必烈將燕京改為中都,到七年,在海淀建“大護國仁王寺”,設梵天佛像,選中了劉元。塑成後果然莊嚴華妙,“天下無與比”,因此封他為昭文閣大學士、正奉大夫、秘書監卿;並賜宮女為妻,寵信有加。到延四年(1317),元仁宗愛育黎拔力八達,在阜成門裡修大永福寺(俗名青塔寺,因院內建有青石佛塔),又重修香山寺,兩寺山門內的“四大天王”都是劉元所塑,威靈顯赫,仁宗很讚賞,並下旨:除皇差外,劉元不準在外間塑像。延六年,建東嶽廟,皇帝再命劉元塑廟中主神“泰山大帝”及侍臣像。據《元史》記載,泰山大帝像“巍巍然”,而侍臣像遲未動手,後看到秘閣藏唐相魏徵畫像,突然心動,暗想“不似魏徵,豈可做帝相”。結果一天就塑成大帝侍臣之像,深謀遠慮,很為動人,直到清康熙間尚存,陳廷敬曾有《東嶽廟劉元塑》一詩紀之。但劉元成了御用雕塑家以後,實際是扼殺了他的藝術生命,因此劉元傳世的作品罕見。

在劉元天津寶坻原籍,那裡曾有廣濟寺,廟內三大士及脅侍諸天神像,據傳也出自劉元之手塑。建築學家梁思成考察後,認為從技法、時間、地理上“是可以的”,此說見於他的文集。

胡同住宅區域情況介紹

物業類型:普通住宅
建築年代:1990年
總戶數:暫無
容積率:暫無
綠化率:暫無
開發商:暫無
物業公司:暫無
物業費:暫無
小區地址:西城區劉蘭塑胡同
軌道交通:4號線,6號線

周邊配套設施情況介紹

幼稚園:西什庫幼稚園
中國小:北京市第四中學西什庫國小
大學:北京市電子工業幹部學校
綜合商場:順天府超市
醫院:北大醫院
郵局:西安門大街郵局
銀行:中國工商銀行
公交線路
公交:202路、101路、電車103路、電車109路、電車124路、電車、211路、685路

北京以人名姓氏命名的胡同

北京胡同文化歷史悠久,直接以人名姓氏命名的胡同就有百十來條。既有以民族英雄名字命名的,也有幾個朝代的歷史人物、達官貴人,數量最多的還是以平民百姓、小商販、小手工業者名字命名的。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