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家胡同

方家胡同

方家胡同東西向,為元建大都時所辟。方家為誰,不祥。僅知為明嘉靖初期以前人。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方家胡同方家胡同

地名探源:北京方家胡同
胡同名稱:方家胡同
曾用名: 紅日北路七條
所處街道:安定門街道辦事處
臨近街道:西起安定門內大街,與分司廳胡同相臨;東至雍和宮大街

胡同介紹

方家胡同,西起安定門內大街,東至雍和宮大街,北臨國子監街,南為交道口。其源起已經不能考證,《地名志》引《瑣聞錄》中所說,因明代萬曆年間戎政尚書方逢在此居住而得名,但是此後普遍認為這一說法並不正確。還有說法稱,老舍在長篇小說《趙子曰》中,提到一個“北新橋往北的張家胡同”,就是寫的方家胡同。

歷史淵源

方家胡同的精美石雕門楣方家胡同的精美石雕門楣

方家胡同東西向,為元建大都時所辟。方家為誰,不祥。僅知為明嘉靖初期以前人。《地名志》引《瑣聞錄》謂系因明萬曆年間戎政尚書方逢時居此而名,並不正確。清雍正九年(1731年)開始設南學於方家胡同東部路北,計房舍190間。清朝內火器營馬隊也在此巷中。

循郡王府方家胡同13號、15號。循郡王名永璋,是乾隆皇帝第三子,死後追封循郡王爵。後來過繼循郡王為嗣子的綿懿按貝勒府的級別修建。該府建築布局規整,縱深寬廣。現該府保存較好。西部正院(15號)是現存較少的貝勒府形制的府第,有正堂5間(已拆除),後院還有正房和配房,東跨院屬花園和生活居住區。東部是一組完整的大型四合院落,分主院、中院和後院,布局相似,有北房和東西配房。為北京市重點保護文物。13號、15號為北京市第二批劃定保護範圍及建設控制地帶。

1918年9月,老舍在北京師範學校畢業後,被任命為京師公立第十七高等國小校(即現方家胡同國小)校長。老舍就在這裡住了兩年。並經常去隔壁的京師圖書館讀書。長篇小說《趙子曰》中,有一個“北新橋往北的張家胡同”,就是寫的方家胡同。

歷史名人

方家胡同里,誕生過末代王妃,曾有文繡的祖宅; 1923年,卸任多年的溥良病故,不久, 10歲的啟功隨著他的祖父、母親和姑姑搬出了什錦花園 10號,在方家胡同度過一段青蔥歲月;民國時北平警察廳長吳品番曾在 19—27號辦北平警察傳習所; 21號為日本占領時期偽市長劉玉書住地; 27號為日本占領時偽憲兵司令陳亞南住宅。

改造

方家胡同方家胡同

北京方家胡同46號曾經是中國工具機製造廠,目前正在改造中。在該院內,4個高8米左右的大廠房內部正在緊張裝修,另外4棟樓中還分割開了多個小型工作室。有的工作室內橫鋼樑、舊電錶都完好地保留著,幾乎和798一樣的風格。
園區負責人表示,目前已經有芭蕾舞團、錄音棚、攝影工作室確定入駐。他說,“這裡的廠房寬敞且房頂高,適合作為藝術創作園區和展覽。但由於廠房位於二環路內,總面積約為13000平方米,估計最大容納量約是50個藝術組織。”
這個“胡同798”將在6月底改造完畢,屆時將成為北京二環路以內唯一一個798模式運作的藝術園區。
798藝術區位於北京東北方向朝陽區大山子地區,是原國營798廠等電子工業的廠區所在地,自2002年開始,大量藝術家工作室和當代藝術機構開始進駐這裡,成規模地租用和改造閒置廠房,逐漸發展成為畫廊、藝術中心、藝術家工作室、設計公司、時尚店鋪、餐飲酒吧等各種空間的聚集區,使這一區域在短短的兩年時間裡攫升為國內最大、最具國際影響力的藝術區。
798藝術區所形成的具有國際化色彩的“Soho式藝術區”和“Loft生活方式”,已經引起了海內外的廣泛關注。在這裡,當代藝術、建築空間、文化產業與歷史文脈及城市生活環境的有機結合使“798”演化為一個極具活力的中國當代文化與生活的嶄新模式,對各類專業人士及普通公眾產生了前所未有的強大吸引力,並在城市文化和生存空間的觀念方面產生了前瞻性影響。

現有建築

方家胡同25號為循郡王府舊址的一間西廂房,現為名叫TriangleCafe樂兒西餐廳,市家夫妻店,餐廳在建築設計上於保存典型的中式北方建築原貌的基礎上,巧妙容入南派自然景觀,配以古香古色的桌椅及西南民族獨有的繡紗垂旗,將中國南北文化融會貫穿於一體,可容納50人的餐廳在明暗錯落的燈光映襯下,散發著“純粹中國”的氣息。再搭配以精挑細選的爵士、藍調及民謠的音樂背景,讓客人於中西合璧的氛圍中享受純正西式菜餚及特色自創菜餚。芝士甜茄、秘制水果沙拉、墨西哥豬排、香煎三文魚、招牌炒飯、特調西米露都是餐廳的推薦菜,尤其值得一嘗的是店主家傳的拿手好吃食“小獸炸醬麵”。不定期地舉辦攝影、繪畫、民俗等藝術展覽及主題沙龍活動。方家胡同19號中國工具機總公司、《建築機械》編輯部。方家胡同46號松梅賓館。

2009年8月15日,方家胡同46號院表演藝術創意平台正式開園——北京現代舞團,北京聚敞現代藝術中心,參差咖啡、埃蒙小鎮等一乾藝術氛圍濃厚的文化創意單位群體亮相,將構成北京2009年最大的盛事演出。

北京以人名姓氏命名的胡同

北京胡同文化歷史悠久,直接以人名姓氏命名的胡同就有百十來條。既有以民族英雄名字命名的,也有幾個朝代的歷史人物、達官貴人,數量最多的還是以平民百姓、小商販、小手工業者名字命名的。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