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氏紀念堂

劉氏紀念堂

劉氏宗祠福州市倉山區金山街道劉宅村,初建於石敬塘後晉天福元年(936年),是“鳳崗劉”入閩始祖劉存公裔孫、後唐殿中侍御史劉文濟始建的。古祠歷經風雨滄桑,1990年依原貌重修整葺,為福建五十名祠之一,是全省為數不多的千年古祠,至今業已1073年。

基本信息

簡介

劉氏紀念堂”是於1998年正月初八奠基,並於隔年的正月廿九動工,工程花費了約四年,並擇定2004年4月15日正式開光。整個工程耗資130萬元人民幣(約65萬元馬幣)。“劉氏紀念堂”面積600平方公尺,建築面積500平方公尺,按建築的規劃,為一院四廳,全棟建築共有36條水泥柱,底樓大廳是懸掛劉氏歷代的“帝王將相”肖像,供瞻仰,二樓便是劉氏家族三位始祖--源明公、累公和廣傳公的銅像。
“劉氏紀念堂”在建設方面,全面用瓷磚及大理石裝修,地板水磨,外牆為粉紅色,內牆為白色,屋頂屋檐是以瓷畫琉璃裝璜,四周還有古畫與山水畫,如“八仙過海”、“仙女下凡”、“唐僧取經”、“金雞報曉”、“白花爭艷”、“桃李爭春”等。

概述

福州市倉山區金山街道劉宅村有一座千年鳳崗忠賢劉氏宗祠,坐落在浦上路南側。劉氏宗祠初建於石敬塘後晉天福元年(936年),是“鳳崗劉”入閩始祖劉存公裔孫、後唐殿中侍御史劉文濟始建的。古祠歷經風雨滄桑,1990年依原貌重修整葺,為福建五十名祠之一,是全省為數不多的千年古祠,至今業已1073年。
劉氏紀念堂劉氏紀念堂

修建後的祠堂華堂煥新,舊貌依舊,坐北朝南。它初建於荷花穴中,周圍荔樹掩映,莊嚴肅穆、恬靜優美,象徵著我族蘭桂騰芳,瓜瓞綿綿。祠堂布局為三進式,祠堂面闊21米,進深40米,面積為840平方米。祠堂正面橫額“劉氏宗祠”鐫字石刻,左右兩道門扉,分別書寫“入孝”“出悌”,大門皆用黑漆,顯示出御史祠堂、名臣家廟風範。中落大廳為主殿,上書“劉氏紀念堂”,下設大神龕,奉祀1000多個列祖列宗神牌,每年春秋二祭。正月初一分發芝麻餅,寓意子孫多如芝麻。現已組織了四屆理事會組織管理,舉行各項活動和接待海內外宗親回祠祭祖。
大殿兩側,東為“五忠府”,西為“八賢堂”,紀念追祀五忠八賢。在南宋偏安東南一隅時,忠簡劉頷(字子誠)、忠顯劉,(字仲偃)、忠烈劉純(字原俊)、忠定劉子羽(字彥修)、忠肅劉珙(字共父),他們都是劉楚公後裔,世稱劉氏五忠。他們具有民族氣節,勇敢抗金,死節君難。劉、劉子羽、劉珙等三人傳略詳見《武夷山市志·卷三十五人物》。“五忠”生平行實又詳載家傳。“鳳崗劉”劉存、劉在倆公後裔又出了八位名儒,有劉彝(字執中,胡瑗門生)、劉康夫(字處恭,周希孟門生)、劉藻(字昭信,羅從彥門生)、劉嘉譽(字德稱,李侗門生)、劉世南(字號虞,林少潁門生)、劉砥(字履之,朱熹門生)、劉礪(字用之,朱熹門生)、劉子玠(字君錫,號立齋,黃乾門生)。八位鄉賢生平行實詳載家傳。福州孔廟在宋哲宗紹聖年間,建有先賢堂,祀有十先生,其中有劉彝、劉康夫。因之“鳳崗劉”又稱“鳳崗忠賢劉”或“八賢劉”。
“鳳崗劉”在近現代又出了許多傑出人物。有辛亥革命黃花崗烈士福建十傑中的二傑:劉元棟(字鍾群)、劉六符(名鋒,字肩宇,長樂二劉人)。還有辛亥革命革命先軀和元老劉翰侯(字德奇,曾與孫中山先生合影)、劉通(字伯瀛)、劉堯宸(字俊輝,犧牲於廣東惠州戰役,嗣後國民政府追認其為陸軍中將,人民政府追認其為共產黨員、烈士,中國革命軍事博物館陳列有其專櫥)。還有在甲午中日海戰中為國捐軀的將領劉步蟾(字子香),民國海年總長劉冠雄上將(名敦誠,字子英、資穎),協助黃乃裳開發馬來西亞詩巫“新福州”的第二港主劉家洙、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劉俊英(字忠建)、劉潤瑞、劉寧,馬來西亞華僑、科學、工藝及環境部長劉賢鎮,馬來西亞華僑領袖劉會幹、劉利民、劉賢威、劉增欽,美東同鄉會主席劉文善等。
“鳳崗劉”家族興旺,瓜瓞綿長,現在是十四世同堂,有300多個世系,後裔遍布海內外。僅福州市(含郊縣)約16萬人,他們先輩都是從劉宅遷徙各地的,因之稱劉宅劉氏宗祠為祖祠。
祖祠后座三層有忠烈館,名人館,陳列了諸多歷史人物。二層有光榮室,陳列了現代宗賢的傳略,供族人及後代子孫瞻仰緬懷。
祖祠仍保存有不少文物古蹟。其中有宋代蓮花古井、井蓋、古香爐,一對石獅,《劉綑墓志銘》殘碑、銅如意雲板,清宣統帝御賜匾額“世秉儒修”,民國徐世昌總統題匾“肇開丕基”,還有匾“香山逸品”及朱熹、葉向高等題詞。
鳳崗入閩始祖劉存是開發金山第一人。“鳳崗劉”在倉山建新三十六宅中是名門望族。
二世祖劉貽孫(名昌祖,號守仁)娶閩王王審知姐為妻,官封司馬參軍,勤勞公事,戰死汀州,歿於王事。賜葬蓮花峰下,墓室在唐閩王王審知陵園圍牆外,東側十幾米處。因此“鳳崗劉”後裔與王審知後人始終是姑舅表親關係。
鳳崗忠賢劉氏與朱熹先生關係也非同一般。朱熹生父朱松臨終時曾將7歲的朱熹託孤好友、我十四祖劉子翬,劉子羽兄弟,劉子翬便成了朱熹及其母親的監護人,劉子羽、劉勉之、胡憲等人都是朱熹的老師。劉勉之還以女妻之。長樂二劉的劉砥、劉礪兄弟又是朱熹先生的得意門生。劉氏世譜命名序次中21-36世字是朱熹先生贈送的,除此還有題詞等。抗金名將劉子羽為國殉難後,朱熹為他樹碑立傳即省重點保護的文物《劉公神道碑》,現仍矗立在武夷山的武夷宮前。其碑文、書法皆出自朱熹先生的手筆,彌足珍貴。

開光儀式

劉氏紀念堂開光儀式共分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為紀念堂內的始祖金身榮升寶殿開光;第二個部分,是在揭西縣城廣場,遊行至紀念堂宗祠拜祭;第三個部分,便是在宗祠進行拜祭儀式。
劉氏紀念堂劉氏紀念堂

對民族傳統觀念非常重視的華人來說,宗祠的開光,可謂是一項盛大的典禮,所以,劉氏紀念堂的開光典禮,獲得了中國國內各省縣與海外劉氏宗親團體的熱烈參與,同時,來自其它縣市的其它姓氏團體與組織,也紛紛派出代表參與。
馬來西亞這次是以全馬劉氏宗親會會長劉漢水為首,東西馬各團總數約100人,是其中一個海外較大的代表團,其中,東馬的代表團中,還包括了剛剛接任馬來西亞河總會長兼砂拉越河婆同鄉會會長的蔡子今以及其他砂拉越河婆同鄉會代表,一行約40人,都受到邀請,參加這項開光典禮。
第一個階段的儀式是在紀念堂內進行,由劉氏族人內,德高望重的族長級人物主持。在這個儀式結束後,各代表便整隊出發往縣城廣場
從縣城廣場遊行到紀念堂宗祠,是一次盛大的遊行隊伍,對比馬來西亞的各項遊行慶典活動,在揭西鎮舉行的這項遊行沒有花花綠綠的花車,但卻依然鑼鼓喧天、旗幟鮮艷。
整支遊行隊伍可以分成三個主要的部分,領頭的是為遊行隊伍增添歌舞氣勢的隊伍,包括鑼鼓隊、獅隊、舞龍隊等。
隨後便是一面長方形的大錦旗,書“粵東·劉氏宗親總會”,然後還有一個以錦色為底的‘劉’,錦旗後是來自海外各省的劉氏宗長,紛紛提著燈籠,領著隊伍前進,接下來是以三輪機車載著的三牲,還有其它以人力提著的祭品。
整支遊行隊伍的路線,是從揭西縣城廣場,繞著市鎮後,遊行至“劉氏紀念堂”,一路上在各表演隊伍的精彩表演與助興下,使遊行隊伍更添生色,尤其是舞龍隊逢十字路口便進行表演,成為遊行的一大特色。
當遊行隊伍抵達“劉氏紀念堂”時,也是這次活動中的其中一個高潮,只見鑼鼓隊、花鼓隊、獅隊等皆列在入口處的兩旁,在‘劉’字大錦旗的帶領下,以劉氏各宗長為首,各祭品、各姓氏代表們依次通過,直到紀念堂的門前,遂將祭品一一擺設,代表們在祭品後依次列隊。
隊形齊全後,劉氏各宗長首先邁步進入‘劉氏紀念堂’,向列祖列宗拜祭,隨隊人員跟著一一將祭品擺妥,祭典便正式開始。
值得一提的是,在紀念堂的宗祠祭典中,除了劉氏族人的祭拜外,來自各縣市的其它姓氏代表也參加了一個部分的拜祭,象徵了各姓氏互敬互重的義氣。整個祭典約在上午十時半左右結束,籌辦單位隨後便於兩間酒樓安排宴席,以款待來自各地的賓客,整個盛大的開光儀式,便告一段落。

盤點福建的那些名祠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