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勉之

劉勉之(公元1091年 - 公元1149年),字致中,學者稱白水先生,南宋建州崇安(今屬福建)人。厭惡科舉,一生不仕,閉門講學。劉勉之是從二程之學發展到朱熹的一個重要環節,在宋代理學發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主要弟子有朱熹、呂祖謙等。

基本信息

生平

劉勉之,字致中,號草堂,崇安五夫白水(今屬上梅鄉)人,時稱聘君,學界稱之為白水先生。他是南宋理學家朱熹的岳父。以鄉貢入太學。當時蔡京嚴禁元祐書,伊洛之學不傳。劉勉之和胡憲秘藏和傳抄程氏之書,並潛心研讀,後來辭離太學,拜理學家楊時為師,築草堂於故鄉,耕耘自給,淡泊功名,與胡憲、劉子翬講學論道,研究理學。
紹興間,高宗召見劉勉之,但奸相秦檜卻不予引進,劉勉之以病辭歸。10多年間,他與胡憲、劉子翬等人講學於武夷山中,各地學者接踵而至。
劉勉之的岳父家豪富,但無子嗣,劉勉之婉辭岳父資產,勸說岳父轉讓給家族人中德高望重的人,以祀奉岳家宗祧。朱松臨終時,囑咐兒子朱熹拜劉勉之、劉子翬、胡憲為師,劉勉之遂傾心教育朱熹成名,並把女兒嫁給他。著有《草堂文集》傳世。

史載

劉勉之,字致中,建州崇安人。自幼強學,日誦數千言。逾冠,以鄉舉詣太學。時蔡京用事,禁止毋得挾元祐書,自是伊、洛之學不行。勉之求得其書,每深夜,同捨生皆寐,乃潛抄而默誦之。譙定至京師,勉之聞其從程頤游,邃《易》學,遂師事之。已而厭科舉業,揖諸生歸,見劉安世、楊時,皆請業焉。及至家,即邑近郊結草為堂,讀書其中,力耕自給,澹然無求於世。與胡憲、劉子翬相往來,日以講論切磋為事。
紹興間,中書舍人呂本中疏其行義志業以聞,特召詣闕。秦檜方主和,慮勉之見上持正論,乃不引見,但令策試後省給札而已。勉之知不與檜合,即謝病歸。杜門十餘年,學者踵至,隨其材品,為說聖賢教學之門及前言往行之懿。所居有白水,人號曰白水先生。賢士大夫自趙鼎以下皆敬慕與交。後秦檜益橫,鼎竄死,諸賢禁錮,勉之竟不復出。
勉之一介不妄取。婦家富,無子,謀盡以貲歸於女,勉之不受,以畀族之賢者,命之奉祀。其友朱松卒,屬以後事,且戒其子熹受學。勉之經理其家,而誨熹如子侄。熹之得道,自勉之始。紹興十九年,卒,年五十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