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燕滅冉魏之戰

前燕慕容俊三年(魏永興二年,351年)八月至次年八月,前燕軍在廉台(今河北無極東北)、鄴城(今河北臨漳西南) 擊滅冉魏的戰爭。

簡介

前燕慕容俊三年(魏永興二年,351年)八月至次年八月,前燕軍在廉台(今河北無極東北)、鄴城(今河北臨漳西南)擊滅冉魏的戰爭。

慕容俊二年初;後趙大將軍冉閔據鄴城,自立為帝,國號大魏(史稱冉魏)。燕輔國將軍慕容恪等攻占中山。慕容俊元璽元年(魏永興三年,352年)正月,冉閔攻取後趙襄國(今河北邢台);三月,求食於常山(郡治真定,今河北正定南)、中山(郡治盧奴,今河北定州市)各郡,欲圖幽州(治薊,今北京西南)。前燕占領後趙幽州後,繼續南進圖據中原。四月,冉閔將與燕戰,大將軍董閏、車騎將軍張溫建議:鮮卑乘勝鋒銳,且彼眾我寡,宜且避之;待其驕惰,然後進擊可勝。

冉閔不納。遂移軍於安喜(今河北定州東南)。慕容恪隨即引兵而至。冉閔引軍趨向常山,慕容恪率軍追至廉台,兩軍交戰10次,燕兵皆敗。冉閔素有勇名,所部將士精銳,燕軍畏懼。慕容恪於陣前激勵將士,指出冉閔有勇無謀,其軍飢疲難用,定可擊破。冉閔以所部多步卒,欲引燕騎兵至叢林作戰。慕容恪採納參軍高開之策,急派輕騎截擊之,然後佯敗誘敵至平地,並將燕軍分為三部;自率主力加強中軍,選善射者5000人,以鐵鎖連戰馬結方陣而前,另兩部各置一側配合主力進擊。冉閔恃勇輕敵,果然中計,直突燕軍中部鐵馬方陣。燕軍側翼部隊即從兩面夾擊,大敗冉閔軍,斬7000餘人。冉閔突圍東走,坐騎忽死,被俘。燕軍進屯常山。慕容恪廉台獲勝後,燕王適時派輔弼將軍慕容評、中尉侯龕率軍l萬進攻魏都鄴城,魏大將軍蔣斡一面致書前燕,表示投降,又派人向東晉求救。五月,燕王派廣威將軍慕容軍等率步騎2萬增援慕容評攻鄴。六月,東晉壯士100餘人入鄴助守,蔣斡率軍5000及晉兵出城迎戰,被慕容評擊敗,戰死4000人,其餘退回城中。八月,魏長水校尉馬願等出降。燕軍克鄴,蔣斡等棄城而逃,冉魏遂滅。

點評

此戰,慕容恪揚騎兵之長,選擇有利戰場,以鐵鎖連馬結陣為中堅,引敵就範,兩翼騎兵適時突然夾攻,終獲大勝。

晉朝戰爭列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