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莫里亞

利莫里亞

利莫里亞(Lemuria)是一個傳說中的文明之地,擁有高度的精神與健康文化,是最早結合了身心健康的文明,遠古時沉入海中。它是和古埃及傳說中位於大西洋上的亞特蘭蒂斯大陸(Atlantis continent)、瑪雅傳說中位於太平洋上的姆大陸或稱穆大陸(Mu continent)、根達亞齊名的四大消失的大陸與文明。

基本信息

簡介

歷史淵源

利莫里亞利莫里亞
利莫里亞(Lemuria) 是一個傳說中的文明之地,遠古時沉入海中。在板塊移動說成熟之前,也就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英國德國的動物學家根據馬達加斯加印度尼西亞的狐猴種群分布,推測出一個曾存在於印度洋上的大陸,並提出非洲南部與印度半島之間是否存在過“地橋”——Lemuria大陸的問題。特殊哺乳類動物生息的馬達加斯加島、巨大陸角生活的阿爾達布拉群島塞席爾群島馬爾地夫群島拉克代夫群島等等,從非洲南部一直延續到印度半島南端之間,根據這個學說,南非和東南亞的狐猴都來自Lemuria大陸。

歷史之謎

利莫里亞有時也被稱做Mu,或是Motherland Mu,這些稱謂其實都指向同一個地方:史前超文明誕生的搖籃、香格里拉天堂、人類的伊甸園。在其全盛時期,Lemuria人精神文明高度發展。也許具體的遺蹟很難尋到,但是許多人明白他們和這塊大陸有著深刻的淵源。傳說中失落的利莫里亞文明是與亞特蘭蒂斯(Atlantis )同期存在的古老文明,主要位於南太平洋, 在北美洲和亞洲澳洲之間,有時也被稱作穆大陸(Mu)。它還被作為人類的起源地,也成為了人類從伊甸園中的更高級生命體墮落而來之假想理論的基石。根據傳統,在眾多太平洋島嶼中,利莫里亞被認為是“伊甸園式”的熱帶天堂,只可惜在幾千年前沉沒了,連同島上善良的居民。有許多人質疑它是否真正存在過,如果有,具體位置在哪裡。

文明探奇

有關利莫里亞相關傳說及爭議頗多,如其所在地、利莫里亞人的形象等等,亦有部分人相信利莫里亞和亞特蘭提斯為同一時期並存的兩大文明,但前者的科學技術水平更勝一籌。

依照神秘學者所述,利莫里亞文明是繼米特拉姆大陸(位於今南極大陸)毀滅後地球上出現的第三個文明社會,是米特拉姆大陸倖存者們的後裔。該時代的人類是以[感性]為中心。那時人類是以磨練“感性”為主要修行,累積最高度修行的人可以區別三千種的顏色,和二乾五百種的香味。

距今八萬六千年前,一塊陸地突然浮起,轉眼之中在印度洋上形成大陸。約一年之後,巨大的大陸利莫里亞完全顯現。一塊以往從未見過的巨大陸塊自海中浮現。它是一塊東西三乾五百公里、南北四千七百公里的菱形大陸。這塊大陸終於長出茂盛的草木,成為肥沃的土地。利莫里亞的大陸名稱,是從過去米特拉姆的首都拉米特演變而成,利莫里亞人注重“愛與和諧”的生活方式,並對藝術領域投入大量精力,在音樂繪畫文學、詩、建築雕刻方面非常繁盛。因而近代評論家認為“利莫里亞大陸”實際上是空想主義者對完美社會描述的又——“烏托邦”。亦有許多神秘學者將利莫里亞與外星生命聯繫在一起,相信利莫里亞人是外星人的始祖,並描述其外型特徵為“體型瘦小,力量纖弱,無法抵抗地表上的野獸和外族的侵襲,因此多避居在地底下”。時至今日,仍有人相信在地底的深處有利莫里亞人的遺族在居住並憑藉其先進科技持續發展,他們很可能就是UFO的製造者等等。

德國生物學家恩勒斯特·海因里希·赫凱爾發現, 一種栗鼠雜交的動物“雷姆爾”原來生活在馬達加斯加,但在遠隔大洋的非洲印度馬來半島也能見到。據此,他斷定,馬達加斯加與印度之間的“地橋”直到新生代(哺乳類動物的時代)依然存在,而且,他還認為沉沒的大陸很可能就是人類文明的發祥地。

大陸假說

利莫里亞利莫里亞

對於利莫里亞大陸進行最系統探討的是路易斯•斯潘斯(Lewis Spence,1874-1955)。他在《利莫里亞問題》的專著中提出了兩個利莫里亞大陸的假說。其一是從印度洋橫向延伸到太平洋;另一個是同樣的起點從印度洋傾斜延伸到太平洋。他發現大洋洲民族在人類學上和地理上的分布是一致的。密克羅尼西亞分布著印度尼西亞人種,夏威夷玻里尼西亞紐西蘭分布著玻里尼西亞人種;所羅門斐濟分布著美拉尼西亞人種。

他認為,這種分布意味著利莫里亞大陸並不是一個獨立的整體,而是由兩塊夾著狹窄海溝的陸地構成,一塊陸地包含新喀里多尼亞、蘇門答臘島等;另一塊陸地包含夏威夷群島、紐西蘭島、薩摩亞群島社會群島等。斯潘斯指出古大陸的毀滅是由於地球內部劇烈變化引起的,利莫里亞大陸的原始居民是白種人,擁有高度發達的石器文明。眾多島嶼上遺留下來的石建築便是最好的說明。

利莫里亞大陸沉沒後,這個民族經過亞洲,移居到歐洲,殘留下來的人們在惡劣的條件下逐漸退化。此後,玻里尼西亞密克羅尼西亞美拉尼西亞的居民的祖先相繼來到這裡,與利莫里亞大陸的居民融合。

科學探討

近代對利莫里亞存在的與否的討論始於19世紀後半葉。從十九世紀中葉以後近代地貌學學科體系逐漸成熟,地質及地理工作者對地表形態、侵蝕與堆積作用,作了許多專門的調查和探討,進行了大量的記述和解釋性工作,於是地質學家們開始探討非洲南部與印度半島之間是否存在過“地橋”——利莫里亞大陸的問題。

1887年奧地利史前地理學家梅爾希奧爾•紐馬伊亞在其出版的著作《古代大陸》中描繪了佛羅紀(爬蟲類時代中葉)的世界地圖,指出在這張地圖上,“巴西•衣索比亞大陸”的角落延伸到“印度•馬達加斯加半島”。這表明印度與馬達加斯加曾是一個相互聯結的整體。

1912年,德國地球物理學家、氣象學家阿爾弗雷德•威格納(1880-1930)提出了著名的“大陸漂移說”。他認為大陸和海洋分別由質地不同的花崗岩玄武岩構成,因此在很長一段地質年代裡,大陸一直在海洋上漂移,不斷發生分離、結合,從而形成今天地球表面陸地與海洋的分布狀況。威格納認為,在古生代,大陸是一個整體,名叫“潘加阿大陸”;中生代(恐龍時代)發生漂移;新生代第四紀冰川來臨時,發生分裂。假如威格納的論點成立的話,那么分離的陸地之間分布著不同的生物也就不難理解,“地橋”——利莫里亞大陸根本就不可能存在。

儘管如此,人類對利莫里亞文明的探索仍沒有因此而終止。 1968年,美國斯庫里普斯海洋研究所對印度洋中央海嶺進行了科學調查,發現大西洋底部有四條南北走向的大海嶺,其中兩條大海嶺今天仍在不斷增大。地質學家不禁疑問,活躍的海嶺與不活躍的海嶺為何能同在一個大洋底部呢。馬達加斯加島、塞席爾群島,以及澳大利亞西部的布羅肯海嶺作為古大陸的一部分,是怎樣從周圍的大陸中分離開來的。

後來根據印度洋底部地形最為複雜的西北部馬斯卡林海域進行鑽孔地質調查結果顯示,這一帶海底下沉了一千幾百米,而這是在數千萬年的地質年代裡發生的。如果按照板塊結構理論來看,喜馬拉雅山與印度洋是由於共同的成因形成,即印度板塊向正北方向移動約5000公里,與亞洲板塊相撞,形成巨大的喜馬拉雅山。而最近地質學家對印度洋海底地殼勘探結果表明這一帶地殼活動頻繁,有些部分持續下沉,有些部分在不斷增長。那么,這些緩慢不斷的變化是否可以作為雷姆里亞大陸曾經存在的一個有力證據?

1912年,德國地球物理學家、氣象學家阿爾弗雷德•威格納提出了著名的“大陸漂移說”。他認為大陸和海洋分別由質地不同的花崗岩和玄武岩構成,因此在很長一段地質年代裡,大陸一直在海洋上漂移,不斷發生分離、結合,從而形成今天地球表面陸地與海洋的分布狀況。威格納認為,在古生代,大陸是一個整體,名叫“潘加阿大陸”;中生代(恐龍時代)發生漂移;新生代第四紀冰川來臨時,發生分裂。假如威格納的論點成立的話,那么分離的陸地之間分布著不同的生物也就不難理解,“地橋”——利莫里亞大陸根本就不可能存在。

儘管如此,人類對利莫里亞文明的探索仍沒有因此而終止。

神秘傳說

神秘的利莫里亞神秘的利莫里亞
利莫里亞是至少80萬年前傳說中的神秘國家。人類古老傳說中沉入印度洋底的神秘大陸利莫里亞。

一度稱霸愛琴海克里特島米諾斯文明,被視為亞特蘭蒂斯文明的本體或衍生物。兩者確

實有許多相似之處,但克里特島並沒有因為一場浩劫而陸沉。

1939年,希臘考古學家馬里納托斯考證出公元前1470年發生過一次火山爆發,並認為可能是它毀掉了克里特島西北部,導致米諾斯文明的消亡。近年來,考古學家在克里特島桑托林火山遺址發現了大量米諾斯文物,馬里納托斯的說法漸漸贏得支持。

1967年的一天,美國一飛行員在大西洋巴哈馬群島低空飛行時,突然發現在水下幾米深的地方有一個巨大的長方形物體。次年,美國一考察隊在安德羅斯島附近海下發現了一座古代寺廟遺址,長30米、寬25米,呈長方形;在比米尼島附近海下5米處發現了一座平坦的經過加工的岩石大平台。考察隊從而斷定,在遙遠的過去,巴哈馬群島一帶的海底曾是一座用岩石修築的大陸城市。

不少科學家認為,遠古的大西洲人掌握著相當發達的科學文化技術。他們能夠冶煉高純度的金屬,能夠不受距離、障礙限制地通訊聯繫。他們掌握的通訊手段甚至比無線電通訊要先進得多。有些學者還認為,人類的語言特別是字母文字就源於大西洲,遺蹟上出土了不少刻有字母的石頭,金字塔這種建築也來源於大西洲。

一些科學家認為,大西洲是在1萬多年前被幾乎同時襲來的幾次大災難毀滅的。這些災難是突然降臨的:覆蓋地球大片陸地的冰雪融化了,形成了大洪水。大洪水迅速衝擊了大陸;大洪水帶來的大地震又震撼了大西洲;恰巧這時,又有一顆小行星不偏不斜地撞在大西洲大陸上。這一連串的沉重打擊,使大西洲徹底毀滅,並沉入海洋。

利莫里亞故事

神秘男孩講述火星故事竟然有關利莫里亞

神秘的利莫里亞神秘的利莫里亞
據報導,這個名叫“波力斯卡”的男孩從一個神秘的地方———火星,長途跋涉來到了俄羅斯伏爾加格勒北部充滿神秘色彩的“麥德韋德茨卡亞·格里亞達”地區。

當地一位目擊者透露,在一個寂靜的夜晚,野營的人們坐在篝火前聊天暢談。突然,年僅7歲的波力斯卡躬身站立起來,大聲喚起每個人的注意力,所有人都饒有興趣地看著他。這位目擊者說:“原來,他想要告訴大家火星上的生活,火星上的居民,以及他們飛往地球的傳奇經歷。”頃刻之間,篝火現場陷入了一片沉寂。更加令人匪夷所思的是,這個男孩甚至繪聲繪色地提到了人類古老傳說中沉入印度洋底的神秘大陸“利莫里亞”。據這個神秘的男孩稱,他從火星抵達地球時恰好在那裡登入,對那裡的生活了如指掌。

幼年火星人與眾不同

很多人驚訝地發現,這個神秘男孩至少具有兩個與眾不同的特點。首先,波力斯卡擁有異乎尋常的豐富知識,他的智力明顯高於一個普通7歲兒童的水平。利莫里亞是至少80萬年前傳說中的神秘國家,不要說是孩子,就連大學教授也並非人人都知道,而他如數家珍一般詳細地講述這個古老國家的歷史、文明及其居民。第二個引人注目的特點是,這個小男孩具有令人刮目相看的語言表達能力。他精通各種專業術語,掌握翔實的資料,甚至熟悉火星和地球的歷史。

一位目擊者說:“我認為,這個孩子在與我們分享他前世的個人記憶,而並非是在胡編亂造。”

非同尋常的天才兒童

據報導,神秘的波力斯卡1996年1月11日出生在俄羅斯沃爾茲斯基鎮一個偏遠的鄉村醫院。波力斯卡的父母看上去都是樸實無華、心地善良的好人。他的母親娜德茲達是一家公共醫院的皮膚醫生。男孩的父親是一位退役軍官

娜德茲達回憶道,出生15天之後,波力斯卡就能自己抬起頭。令人驚訝的是,他一歲半時就已經能夠讀懂報紙上的大標題。2歲之後,波力斯卡具有超常的記憶力,以及令人難以置信的掌握新知識的能力。然而,他的父母很快發現,他們孩子以一種獨特的方式——從某個神秘的地方——獲取信息。

他以前生活在火星上

娜德茲達回憶說:“從來沒有人教過他那些東西,但他有時會盤腿而坐,侃侃而談那些不著邊際的東西。他喜歡談論火星、行系、遙遠的文明。我們簡直不敢相信我們的耳朵。自從2歲開始,他每天像念經一樣談論宇宙、其他世界無窮無盡的故事和漫無邊際的天空。”

就是從那時候開始,波力斯卡不斷地對父母說,他以前生活在火星上。當時,火星上是有人居住的,由於發生了一場毀滅性的大災難,火星上的大氣層消失殆盡,因此,火星上的居民現在不得不生活在地下城裡。從那以後,他經常出於貿易和其他研究目的走訪地球,而且他是獨自一人駕駛太空船

親歷“利莫里亞”文明的消失

據波力斯卡透露,這一切都發生在利莫里亞文明興盛的時期。那時候,他在利莫里亞有一位好朋友,但這位朋友就死在他的眼前。波力斯卡回憶說:“當時,地球上發生了一次大災難,一塊巨大無比的大陸被暴風雨般的海水吞沒。突然,一塊巨大的岩石砸到一座建築上,我的朋友正好在那裡,我根本來不及去救他。”這個男孩生動地描述了利莫里亞消失的整個畫面,仿佛就發生在昨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