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40年

公元40年

公元40年,東漢建武十六年,庚子年(鼠年)。

紀年

庚子年(鼠年)
東漢建武十六年

大事件

約旦 佩特拉(公元前9年--公元40年)約旦 佩特拉(公元前9年--公元40年)
東漢初年使用王莽貨泉,到光武帝建武十六年 (公元40年)才復行五銖錢。在此之前,淮陽王劉曾鑄過五銖,史稱更始五銖。公孫述則在四川鑄過鐵五株錢。東漢後期幣制混亂,出現剪邊五銖。俗稱“女錢”。中平三年 ( 公元186年) 又鑄四出五銖。 漢政權最後一次鑄錢則是董卓初平元年(公元190年), 熔毀五銖及長安銅人、銅馬鑄的小錢。

東漢前期五銖於公元40年東漢光武帝建武十六年(公元40年)採納馬援建議開始大鑄行。

東漢王朝建立在中國公元25年~公元220年間,在王莽(新朝皇帝)統治末年(公元23年前),劉秀兄弟參加了綠林起義。後來劉秀逐漸掌握了領導權,兼併了其他各支起義軍,在公元25年,劉秀在 (中國中部河北柏鄉縣)稱帝,不久移都洛陽。國號漢,意思是重建漢朝,為和西漢相區別,歷史上稱為東漢。

劉秀稱帝後,繼續統一戰爭,對殘餘的農民起義軍進行鎮壓,同時消滅了各地的割據者,到公元40年,最終完成了全國的統一。

貨泉是最常見的一種漢代錢幣,它是王莽天鳳元年(公元14年)第四次貨幣改制的產物。貨泉從天鳳元年起一直流通 到東漢光武帝建武十六年(公元40年),材質為青銅,尚見有鐵質和銅夾鐵者錢文為懸針篆,泉中豎筆斷開,(貨泉餅者字紋多平夷,鑄造粗劣)。

東漢光武帝建武十六年(公元40年)採納馬援建議開始大鑄行。面文特徵是“金”字頭較大,“五”字交筆更彎曲,“朱”字頭圓折,豎畫兩頭較細。鑄造較為規整。

建武十六年(公無40年)在他五十六歲時,奉詔南征交趾。兩年後,擒獲征側征貳姐妹,平息動亂。馬援將軍遂立銅柱以為南極,表功而還。“立銅柱為漢界,一在欽州之西三百里分茅嶺東界;一在憑祥州南界;一在林邑北為海界;一在林邑南為山界。銘之曰‘銅柱折,交趾滅。’”

公元40年,征側、征二姐妹在交趾反叛,九真、日南、合浦等郡的蠻族群起回響,整個交趾地區有脫離漢帝國的危險。劉秀於是封馬援為伏波將軍,扶勒侯劉隆為副將,討伐交趾。經過兩年征戰,馬援斬首數千,大破征氏姐妹,公元43年,馬援誅滅二征,傳首洛陽,受封為新息侯。之後,馬援繼續追擊征側餘黨,斬首五千餘人,全部平定交趾地區。戰事平息後,馬援又果斷地採用了民族和解政策,以原有的制度約束越人,自此以後,南越土著一直奉行馬援的規定。

尼祿出生於羅馬的貴族家庭。他的父親是格涅烏斯·多米提烏斯·阿蓋諾巴爾布斯。當尼祿3歲的時候,即公元40年,他的父親死去了。尼祿是由其母撫養大的。

逝世

斐洛,羅馬猶太神學哲學家(前20年出生)

古蹟

約旦佩特拉(公元前9年--公元40年)阿拉伯沙漠的邊緣,佩特拉是納巴泰帝國第四代國王的首都。由於掌握了水利技術,納巴泰的城市充滿了隧道和水庭。它的一個劇場,以希臘-羅馬劇院為原型,可容納4000名觀眾。在今天,佩特拉的皇族墓穴 El-Deir 寺的42米高的希臘神廟的外觀,給人印象深刻的中東文化。

明末學者顧炎武,稱南口為居庸關南口。居庸之名,在漢朝時就出現了。《淮南子》雲:天下九塞,居庸其一。《後漢書》記載,建武十五年(公元40年),徙雁門、代、上谷三郡民置常山居庸關以東。這大概是北京地區最早的關於移民的記載。居庸關,古代還曾經稱作軍都關、西關、納款關,就位於關溝中最險要處。

王冠

公元前40年,埃及豔后顆克利奧帕特拉的王冠。儘管一些浮雕和繪畫描述了埃及豔后的皇后們戴著類似的帽子,但是無法確認克利奧帕特拉戴過這種王冠。這個王冠上裝飾有埃及人崇敬的動物形象。在重大的儀式中,法老王一般戴著代表上埃及的白色王冠和代表下埃及的紅色王冠組成的雙層王冠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