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356年

公元356年

公元356年,丙辰年(龍年);東晉永和十二年;前涼建興四十四年;代國建國十九年;前秦壽光二年;前燕元璽五年。

事件

(圖)公元356年,教皇力貝公元356年,教皇力貝

公元356年,來自姓金的奈勿王接位後,王位變成了金氏的世襲制。新羅建國之後是十分弱小的,曾經屢遭倭寇的侵擾,最後不得不向高句驪借兵來驅除倭寇。

356年,金氏家族的奈勿尼師今繼位後,開始世襲君主結束了新羅三大家族輪流掌權的局面。

公元356年,前燕克廣固,臨淄歸前燕;

王羲之五十二歲以後到五十九歲去世的六年間(356—361年),為筆跡“緩異”的“末年書”階段,多是代筆人之作。

按陶弘景的意見,羲之主動去官之後是徹底賦閒,到了無提筆之勞的程度。據筆者對一些王書文本的考證,王羲之傳世的墨本如《喪亂帖》、《上虞帖》、《都下帖》,刻本如《諸從帖》、《伏想清和帖》、《破羌帖》都寫於永和十二年(356年),刻本《七十帖》、《旦夕帖》寫於昇平元年(357年)。

從公元356年開始,行異教禮拜屬於死罪。

東晉永和十二年(公元356年),荀羨為了征伐盤踞在汶水上游的慕容蘭,引汶水開水(今河)通渠,至今濟寧市與洙水會合,由洙會泗,發展了汶泗水運。太和四年(公元369年)東晉桓溫北伐,開鑿了溝通泗水和濟水的桓公溝,貫穿今嘉祥皇,東距濟寧市僅二十公里。濟寧市地處兩條南北水運路線的中間,具備了作為一個水運交通樞紐的條件。因此到北魏神龜元年(公元518年)復置任城郡時,郡治的任城縣就遷到了今天的濟寧市,可見濟寧市作為一個城市,是從六世紀開始的。

逝世

林祿卒於晉穆帝永和十二年(公元356年),享年六十有七,追封“晉安郡王”,墓葬惠安九龍崗,今墓尚保存完好。

殷浩,公元?~356年,東晉建開將軍,庾亮死後都督揚、豫、徐、兗、青五州軍事。 公元356年,桓溫第二次北伐,擊敗羌族姚襄,收復洛陽,隨即上書遷都洛陽,遭到達官貴人激烈反對。前燕乘東晉內爭之時,占領洛陽。

公元356年1月17日,享壽105歲。君士坦丁大帝一生操修苦行,但從未患病,視力始終正常,牙齒雖蛀壞,但無一顆動搖脫落。死後靈跡甚多,其中最著名為:十一世紀,歐洲大部分地區疫病盛行,死者不計其數,聖人遺體適在該時迎往歐洲,眾人祈求聖人轉禱,疫病頓即消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