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羨

荀羨(公元322年—公元359年),字令則,東晉潁川郡潁陰人。荀彧的六世孫,荀崧之子,荀灌之弟。少年時即有大志,娶公主,拜駙馬都督,至徐州刺史,累立戰功,撫納降附,甚得眾心。二十八歲即官至北中郎將,徐、兗二州刺史。是東晉立國以來最年輕被任命為州刺史的人。世稱“荀中郎”。與其兄荀蕤並稱“二玉”。

人物生平

荀羨字令則,是金紫光祿大夫荀崧的兒子。荀羨清和有準,才年七歲,遇蘇峻難,隨父在石頭,蘇峻甚相喜愛,常置膝上。荀羨耳語其母說:“得一利刀子,足以殺賊。”母掩其口說:“勿妄言!”。荀羨十五歲時,將迎娶尋陽公主,但荀羨卻不想與皇室結姻親,竟出奔遠走。但終被監察的官員追還,被逼成婚,並拜駙馬都尉。成年後,與王洽齊名,並與劉惔、王濛及殷浩交好。
荀羨後拜秘書丞、義興太守。後又任征北將軍褚裒的長史。永和四年(348年),時任揚州刺史的殷浩以荀羨的良好名聲,擢升荀羨為建威將軍、吳國內史,與王羲之作為黨羽,共同抗衡桓溫。永和五年(349年)十二月,當時兼領徐州刺史的褚裒逝世,殷浩以他有能幹的名聲,讓他任北中郎將、徐州刺史,假節監徐、兗二州及揚州之晉陵諸軍事,鎮守京口(今江蘇鎮江)。當時荀羨以二十八歲之齡擔當此重任,亦是東晉以來最年輕擔任一州刺史的人。荀羨到任後,便派徐、兗二州兵讓參軍鄭襲守戍淮陰。
永和六年(350年),荀羨入朝,當時領司徒蔡謨三年以來堅拒接受司徒一職,終被彈劾,蔡謨亦到廷尉等待判罪。當時殷浩打算加蔡謨死刑,並詢問荀羨意見,但荀羨認為一旦蔡謨被處死,不久就會有人舉兵問蔡謨犯了何罪而被殺,暗指當時都督八州的征西大將軍桓溫。殷浩聽後,打消念頭。
永和八年(352年),殷浩北伐,以荀羨為督統,打算讓他與安西將軍謝尚兩路北上。三月命荀羨鎮淮陰,荀羨於是在東陽石鱉進行屯田。不久又獲加監青州諸軍事,加領兗州刺史,鎮下邳(今江蘇邳州市)。
永和十一年(355年),於永和七年(351年)以青州內附東晉的前燕段龕寫信給已於三年前稱帝的慕容俊,指責他稱帝叛晉的行為。慕容俊憤怒而派兵攻打段龕,並於次年擊敗段龕,逼使他退守廣固,並派人向東晉求救。荀羨於是奉詔領兵北上救援,但到琅琊郡時因畏懼強悍的前燕軍隊而不敢前進。當時前燕將領王騰及趙盤正在進攻僑置於琅琊的鄄城郡,荀羨因而轉攻王騰根據地陽都(今山東省沂南縣),並擒殺王騰。不久段龕投降前燕,荀羨退還下邳,只留兵將駐守琅琊郡和泰山郡。同時,慕容蘭領數萬人據有卞城(今山東泗水縣東),成為一大邊患。荀羨於是領兵到東阿討伐,並陣斬慕容蘭。
荀羨擔任徐州刺史時,正值後趙石虎逝世,諸子爭位的北方混亂,荀羨在任內則招納並安撫投降的北方人,很得眾心。昇平二年(358年),荀羨患病,但仍領兵討伐並生擒前燕泰山太守賈堅。但不久便大敗前燕將領悅明,及後後因病重而征還。次年逝世,享年三十八歲,追贈驃騎將軍。荀羨死後,晉穆帝感嘆道:“荀令則、王敬和相繼凋落,股肱腹心將復寄誰乎!”

史籍記載

晉書 卷七十五

羨字令則。清和有準。才年七歲,遇蘇峻難,隨父在石頭,峻甚愛之,恆置膝上。羨陰白其母,曰:“得一利刀子,足以殺賊。”母掩其口,曰:“無妄言!”年十五,將尚尋陽公主,羨不欲連婚帝室,仍遠遁去。監司追,不獲已,乃出尚公主,拜駙馬都尉。弱冠,與琅邪王洽齊名,沛國劉惔、太原王濛、陳郡殷浩並與交好。
驃騎將軍何充出鎮京口,請為參軍。穆帝又以為撫軍參軍,征補太常博士,皆不就。後拜秘書丞、義興太守。征北將軍褚裒以為長史。既到,裒謂佐吏曰:“荀生資逸群之氣,將有沖天之舉,諸君宜善事之。”尋遷建威將軍、吳國內史。除北中郎將、徐州刺史、監徐兗二州揚州之晉陵諸軍事、假節。殷浩以羨在事有能名,故居以重任。時年二十八,中興方伯,未有如羨之少者。羨至鎮,發二州兵,使參軍鄭襲戍準陰。羨尋北鎮準陰,屯田於東陽之石鱉。尋加監青州諸軍事,又領兗州刺史,鎮下邳。羨自鎮來朝,時蔡謨固讓司徒,不起,中軍將軍殷浩欲加大辟,以問於羨。羨曰:“蔡公今日事危,明日必有桓文之舉。”浩乃止。
及慕容俊攻段蘭於青州,詔使羨救之。俊將王騰、趙盤寇琅邪、鄄城,北境騷動。羨討之,擒騰,盤迸走。軍次琅邪,而蘭已沒,羨退還下邳,留將軍諸葛攸、高平太守劉莊等三千人守琅邪,參軍戴逯、蕭鎋二千人守泰山。是時,慕容蘭以數萬眾屯汴城,甚為邊害。羨自光水引汶通渠,至於東阿以征之。臨陣,斬蘭。帝將封之,羨固辭不受。
先是,石季龍死,胡中大亂,羨撫納降附,甚得眾心。以疾篤解職。後除右軍將軍,加散騎常侍,讓不拜。昇平二年卒,時年三十八。帝聞之,嘆曰:“荀令則、王敬和相繼凋落,股肱腹心將復誰寄乎!”追贈驃騎將軍。

世說新語

荀中郎在京口,登北固望海云:”雖未睹三山,便自使人有凌雲意;若秦漢之君,必當褰裳濡足

歷史評價

周一良魏晉南北朝史札記》中言,荀羨因少有能名,官為除北中郎將,而時人稱之為荀中郎。
謝晦傳》曰:“謝澹笑曰,昔荀中郎年二十七,為北府都督。卿比之已為老矣。”《晉書·荀羨傳》云:“除北中郎將、徐州刺史、監徐、兗二州揚州之晉陵諸軍事、假節。殷浩以羨在事有能名,故居以重任。時年二十八,中興方伯未有如羨之少者。”晉南渡後,徐州鎮京口。北府之稱始於王舒加北中郎將鎮徐州,見《世說新語·排調篇》注引《南徐州記》。徐州(北府)鎮京(南京)口,可見荀羨職位的重要。
荀羨事又見於《世語·言語篇》注引《晉陽秋》及《中興書》。《中興書》亦言羨二十八為徐兗二州。
《南史·謝澹傳》又作二十九。《御覽》引《晉中興書》作時年二十。
庚信《齊王憲神道碑》云:“荀中朗為十州都督,才逾弱冠。”
徐州是荀氏宗族(以荀羨為代表)興旺發達的實力基地之一,成為維護東晉帝國的一支非常重要的軍事力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