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371年

公元前371年

公元前371年,中國歷史上:自魏國削弱後,出現了秦、齊兩大強國東西對峙的形勢。這時各大國陸續稱王,連名義上的周天子也踢開了,作為緩衝地帶的小國大量消失,大國領土直接接連起來,於是大國之間的衝突更加劇烈了。秦、齊兩大強國彼此展開了激烈的鬥爭,而在魏、趙、韓等國內,也分成聯秦抗齊和聯齊抗秦兩派,從而展開了合縱連橫的活動。西方歷史上:底比斯人使斯巴達人蒙受200年來第一次軍事上的慘敗,並在以後十年里稱霸希臘本土。

中國大事件

(圖)公元前371年韓國地圖

公元前371年:魏又攻取楚的魯陽(河南省魯山縣),占有了黃河以南的廣大土地。當時不僅淮水、泗水一帶的小諸侯不敢反對魏國,連韓、趙和齊也得服從魏國。魏國在文侯、武侯時代,已經初具霸業規模。

公元前371年:秦國伐宜陽,秦獻公發兵攻占了韓的六座城市,韓國從而處於弱小的地位。成為秦向東發展的開始。

公元前371年:韓國嚴遂殺死韓哀侯,國中貴族立哀侯之子,是為韓懿侯。當初,韓哀侯曾任命韓為國相卻寵愛嚴遂,兩人互相仇恨至深。嚴遂派人在朝廷行刺韓,韓逃到韓哀侯身邊,韓哀侯抱住他,刺客刺韓,連帶韓哀侯也被刺死。

西方大事件

(圖)公元前371年埃帕米農達的斜切戰鬥隊形圖

1、公元前371年:斯巴達入侵希臘城邦忒拜,大敗,國王戰死。隨後美塞尼亞獨立,伯羅奔尼撒同盟解體。

2、公元前371年:馬其頓國王腓力二世打敗了底比斯和雅典聯軍,他的聞名世界的兒子亞歷山大大帝統治了希臘。至此,古典時代結束,希臘化時代即將開始。

3、公元前371年:留克特拉之戰爆發,是古希臘底比斯和斯巴達之間的一次會戰。斯巴達國王克萊翁布羅圖斯遂率約1萬名重裝步兵、1000名騎兵攻打底比斯。底比斯名將埃帕米農達率約6000名重裝步兵、1500名騎兵迎敵。同年8月5日,兩軍在底比斯城西南11公里的留克特拉地區遭遇。斯巴達軍排成傳統的縱深12列方陣,將主力置於右翼,企圖迂迴包圍底比斯軍。針對這一態勢,埃帕米農達摒棄

(圖)公元前371年公元前371年秦、齊東西對峙的形勢圖

正面平分兵力的傳統布陣方法,首次採用斜切戰鬥隊形(亦稱"斜楔陣法"或"斜陣"),集中優勢兵力於左翼,排成縱深50列的密集隊形,並以佩洛皮達斯所率“聖軍”(約300精兵)殿後,準備挫敗對方強大的右翼,而以次要兵力排成8列方陣作為中軍和右翼,由左至右成梯次配置,陣前則有騎兵擔任掩護。會戰開始後,埃帕米農達指揮中軍和右翼緩慢前進,暫不與敵激戰,待騎兵擊退斯巴達騎兵衝擊後,命令左翼重裝步兵即對敵發起攻擊,突破對方右翼,打亂其戰鬥隊形,進而形成卷擊之勢。斯巴達軍雖英勇抵抗,仍被擊敗,亡約1400人,克萊翁布羅圖斯戰死。底比斯軍的勝利,結束了斯巴達步兵稱雄希臘戰場的局面。伯羅奔尼撒同盟從此開始瓦解。會戰中,訓練有素的底比斯騎兵與步兵密切協同;斜切戰鬥隊形的運用,是軍事學術史上的重大創新,對後世作戰指揮具有重大影響。

逝世名人

公元前371年:魏國魏武侯去世,沒有立太子,他的兒子魏與公中緩爭位,國內大亂。

公元前371年:斯巴達國王克萊翁布羅圖斯在留克特拉戰役中戰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