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323年

公元前323年

公元前323年,戊戌年,紀年為周顯王四十六年,楚懷王六年,魏惠王后元十二年,齊威王三十四年。

五國相王

魏惠王后元十二年,會齊威王於鄄(今山東鄄城北)。魏公孫衍倡議“五國(魏、韓、趙、燕、中山)相王”,趙、燕、中山始稱王。楚使柱國昭和攻魏,破魏於襄陵(今山西平陽襄陵),得八邑。又移兵攻齊,齊患之。陳軫為齊說昭和,引兵去。秦使張儀與楚、齊、魏會齧桑(今江蘇沛縣西南)。

巴比倫分封協定

(圖)亞歷山大大帝亞歷山大大帝

巴比倫分封協定,亞歷山大大帝死後由他手下眾將領們協定如何瓜分他遺留下的大片疆土。

巴比倫分封協定,出現於公元前323年,該協定主要用意為為了如何瓜分亞歷山大大帝死後遺留下的大片疆土,而主持而約定的對象則是由他手下眾將領們。因梅里埃格與帕廸卡兩方意見分歧, 攸美尼斯主催各方達成妥協。梅里埃格的一方希望由腓力三世全權承繼,而帕廸卡的一方則希望等待亞歷山大帝的遺腹子(後來的亞歷山大四世)出生後在攝政扶持下繼承皇位。

經協定下,腓力三世當上國王,但由帕廸卡攝政統治。帕廸卡攝政期間將疆土重新分封給亞歷山大大帝的前將領及總督。而因此協定,梅里埃格及其約300名黨人很快便給帕廸卡消滅。

公元前320年,此協定被另一協定—特里帕拉迪蘇斯分封協定—所取代。

大事記

(圖)趙武靈王,胡服騎射推行者趙武靈王,胡服騎射推行者

中國

1、秦國張儀與齊國、楚國的國相在齧桑舉行會議。

2、韓國燕國都自稱為王,唯獨趙國趙武靈王當時還不願稱王,他說:“沒有這樣的實力,怎么敢用這樣的名分!”命令國中人稱呼他為君。

3、孟子與農家陳相辯論。

歐洲

公元前323年亞歷山大在軍旅中突然死去,雅典發生了反馬其頓的運動,亞里士多德便成為政治打擊的對象,他和蘇格拉底一樣,被控以“褻瀆神靈”的罪名。他把學園交給泰奧弗拉斯多,避難於卡爾基。

去世

(圖)亞歷山大大帝,著名軍事家,政治家亞歷山大大帝,著名軍事家,政治家

公元前323年6月10日,亞歷山大大帝,馬其頓王國的國王 (前356年出生)。夢想征服世界的霸王亞歷山大大帝,是歐洲歷史上最偉大的軍事天才,馬其頓帝國最富盛名的征服者。他雄才偉略,勇於善戰,領軍馳聘歐亞非大陸,使得古希臘文明廣泛傳播。

亞歷山大大帝,古代馬其頓國王,世界古代史上著名的軍事家和政治家。生於馬其頓王國首都派拉城。曾師從古希臘著名學者亞里士多德。十八歲隨父出征,二十歲繼承王位。他足智多謀,在擔任馬其頓國王的短短13年中,以其雄才大略。東征西討,先是確立了在全希臘的統治地位,後又滅亡了波斯帝國。在橫跨歐、亞的遼闊土地上,建立起了一個西起希臘、馬其頓,東到印度恆河流域,南臨尼羅河第一瀑布,北至藥殺水的以巴比倫為首都的龐大帝國。創下了前無古人的輝煌業績,促進了東西方文化的交流和經濟的發展,對人類社會的進展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