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千年岩畫群

內蒙古自治區文物工作者不久前在陰山北部地區新發現了一處岩畫群,其時代由漢至蒙元時期,時間跨度約千年。這些岩畫在審美情趣和表現手法上體現了陰山地區古代人類生存、生活的方式和特點,描繪了與之生活息息相關的自然環境和社會習俗,極具考古價值。

簡介

這處岩畫群中的不少岩畫構圖精妙,形象生動逼真,尤其是一些人和動物的岩畫形神兼備。比如,在一幅獵狗圖中,兩隻獵狗並排昂首而立,形似狂吠,神情緊張--大概前方出現了什麼異常情況。又如,在一幅祭祀圖中,一舞者臀下系小尾飾,兩臂平伸,兩腿彎曲呈跳躍狀,其左上方為一輪特大的太陽,右方為一隻獵狗,昂首揚蹄,似在執行警戒任務。
塔拉還說,在這處岩畫群中,動物圖案最多,大約有50多幅,主要有獵狗、北山羊、梅花鹿、牛和馬等圖案,還有多幅狩獵圖,這反映了元朝以前“鬼谷”地區曾長時間保持著良好的生態狀況,與當前沙化嚴重的生態現狀形成了鮮明對比。

研究

內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塔拉介紹,這處岩畫群位於內蒙古烏拉特中旗巴音杭蓋蘇木一條名為“鬼谷”的河谷地區,此河谷為季節性河流沖刷而成,地屬陰山北部的山地丘陵區。這處岩畫群大致可分為15個組群,共100多幅,刻畫內容多為狩獵場景、舞蹈場景、動物圖、神靈圖、人面像和符號圖形等。根據這些岩畫製作手法和藝術風格等因素判斷,其時代上限可追溯到漢,下限可及蒙元時期。

中國各地岩畫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