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格爾岩畫

洪格爾岩畫

洪格爾岩畫位於蘇尼特左旗境內,距今已有四五千年的歷史,主要包括呼和朝魯岩畫、托來岩畫、畢其格圖岩畫、陶恩圖岩畫,是研究我國北方遊牧民族歷史的珍貴史料。

簡介

洪格爾岩畫洪格爾岩畫

洪格爾岩畫群位於蘇尼特左旗西北部,距滿都拉圖鎮190 公里,靠近中蒙邊境線的一片荒漠之中,處高山岩石上,是錫林郭勒盟境內的古岩畫群中最有代表性的岩畫群。洪格爾岩畫群歸屬洪格爾蘇木,“洪格爾”蒙古語為淡黃色的山崗,由此洪格爾岩畫群便以洪格爾蘇木命名,主要包括呼和朝魯岩畫點,畢其格圖岩畫點及巴日塔圖、陶恩圖、托來岩畫點。

該岩畫群為青銅器時代作品,距今已有四、五千年的歷史,不僅是研究中國北方遊牧民族歷史的珍貴史料,也是世界岩畫寶庫中的寶貴財富。

洪格爾岩畫保存比較完好的有600餘幅,表現內容有放牧、圍獵、舞蹈、祭祀和鳥獸動物等。題材廣泛,內容豐富,形象逼真,形式技巧獨具風格,描繪了我國北方民族遊牧、狩獵、祭祀等活動的歷史場面。

分布概述

洪格爾岩畫洪格爾岩畫

呼和朝魯岩畫點

位於洪格爾蘇木西南方的旭如昌圖嘎查,岩畫面積分布9平方公里。近2700餘幅岩畫主要以鑿刻為主,劃刻比例較少,製作精細,精工細雕使呼和朝魯岩畫點更為動人。其作品中的車輛、日月、星晨、狩獵、舞蹈都為青銅時代典型。單獨作品最大1.5 ×0.4平方米,最小作品僅為3.5厘米。人物、動物畫法簡單明了,其中人物舞蹈、狩獵場面及各種動物和符號組合在一起,鑲嵌在黑褐色的大山岩上長4.2米,寬1.8米,展現了近百幅作品。這在錫盟乃至全區也是為數不多的,可謂呼和朝魯珍品。

托來岩畫點

距呼和朝魯岩畫點僅3.2 公里 ,岩畫面積分布1.4 平方公里,在眾多的玄武岩上鑿刻了三個時代的作品,一百餘幅岩畫以其數量僅次於呼和朝魯岩畫點,而作品主要以鑿刻為主,形態完美,小型作品居多,中世紀動物、馬岩畫在這裡展現最多。

畢其格圖岩畫點

距呼和朝魯岩畫點 2.7 公里,分布在 1.5 平方公里的岩石中,反映青銅時代和蒙元時代的作品是畢其格圖岩畫獨有的特點。主要以鑿刻和部分劃線為主,典型作品寥寥無幾,青銅時代數量不多,岩畫作品最多可達 70-80 幅。

陶恩圖岩畫點

距呼和朝魯岩畫點3.6 公里,是面積分布範圍最小的岩畫點,也是距中蒙邊境最近的一個岩畫點,分布在0.4 平方公里的範圍內,幾乎沒有發現數量較多的岩畫作品,只發現了不到十幅的近現代作品,雖發現很少,但它也是洪格爾岩畫群的一部分血液。

巴日塔圖岩畫點

著名岩畫專家蓋山林一九八七年在洪格爾考察時讚嘆到,洪格爾岩畫群的發現是繼陰山岩畫發現後又一重要發現,對研究我國北方民族特別是遊牧民族是很珍貴的資料,她為我們了解古代藝術、美學、民俗提供了不可低估的見證。

價值

據專家分析,這洪格爾岩畫群都是遠古時期的北方遊牧民族所繪,他們在日常的放牧、狩獵等單調的過程中,在石塊上記錄下一個個生活的場面,雖然線條簡單,構圖粗陋,但其形象生動,別具特色,在世界岩畫史上也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