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山岩畫

巫山岩畫

巫山岩畫,位於貴州省龍里縣谷腳鎮谷遠村。巫山岩像一面豎起的屏障,莊重肅穆。碧藍如玉帶的巫山河環繞著谷遠山村,從巫山岩下潺潺流過。站立河岸抬眼看去,岩壁上紅斑點點,連成一個個象形的文字和寫意的圖畫。這就是考古學家新近發現並為之命名的“巫山岩畫”。

簡介

巫山岩畫:圍獵圖巫山岩畫:圍獵圖

巫山岩畫,位於貴州省龍里縣谷腳鎮谷遠村。巫山岩像一面豎起的屏障,莊重肅穆。碧藍如玉帶的巫山河環繞著谷遠山村,從巫山岩下潺潺流過。站立河岸抬眼看去,岩壁上紅斑點點,連成一個個象形的文字和寫意的圖畫。這就是考古學家新近發現並為之命名的“巫山岩畫”。

巫山岩畫位於貴新高速公路大幹溝大橋以北1公里處,(東經106°51´,北緯26°30´交匯處),距鎮政府駐地3公里,距貴陽城區15公里,距龍里縣城15公里。該岩畫發現於2001年,兩年來已引起有關專家的關注。
岩畫所在岩壁為乾沖溝上游東側的內凹弧形陡立石高度崖,高40~60m,岩體全長約150m,岩畫群中圖像密集地方位於岩壁下部1~5m的範圍,長度約100m,岩畫面朝西,前為較開闊谷地,谷地前有一小河向西南流去,距岩畫400m處築有一小水壩,水積多時成一小片湖區,可延伸到岩畫處的山腳下。

巫山岩畫巫山岩畫

岩畫延綿上百米,圖幅500餘,其規模,數量為全省之最。岩畫內容為祭祀舞蹈圖,原始生殖崇拜圖,放逐圖,田疇圖,及各種形狀的牛、馬、羊、犬和大鳥,從圖像標誌出的物像上看,有人物、動物、天體(太陽)、抽象符號四個類別,題材豐富,反映了原始的經濟生活、宗教信仰、哲學思想、審美觀念等豐富內涵。

整個岩畫的基調是紅色的。為什麼用紅色作畫?研究者認為這應是原始宗教意識的最初表現。自山頂洞人以來,多處的新石器時代墓葬中廣泛發現有用紅色的紅燒土顆粒作為墓葬填土的現象。這其中蘊涵的意義也許是多樣的,但是有一點,他們也許是想通過這樣的方式使生命得到延續。這些"紅色現象",與岩畫上的紅是相通的。

紅色是血的顏色,是生命的象徵。最愚昧的先民都可能從射殺獵物或與敵人的決鬥中得到這樣的認識:當鮮血大量湧出時,對方就可能倒下而結束生命。相反,只要能保存血液,生命就有可能得到延續。因此,他們用血的顏色(裡面可能還摻有血)繪製了紅色的舞蹈。他們用這樣的方式來祈求部落里六畜興旺,人丁興旺,象永不墜落的太陽。

跳躍的精靈

巫山岩畫巫山岩畫

由於岩畫群才發現不久,還未形成穩定的旅遊開發點,我們從貴陽市驅車趕到谷腳鎮後,費了好多口舌才問到去巫山的路。差不多步行了2個小時,終於找到了岩畫點最集中,保存最完好的巫山大岩腳岩畫群。

整個大岩腳岩壁約230米高,600寬,在距離地面0.2米到6米的岩壁上,塗繪有200多個褐紅色岩畫圖案。估計是由有色礦物調製成顏料,用手指和樹枝畫上去的。內容十分豐富,能清晰分辨的有舞蹈圖、騎馬圖、牽牛圖……還有大量山水風光、太陽符號、抽象點畫等。主要表現祭祀、狩獵、農耕之類的場景。最為清晰完整的是一幅頗似青年男女攜手相愛的岩畫,遠處河對岸還有一隻埋頭吃草的羊。很容易讓人聯想到《詩經.周南》中的“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雖然礦物顏料在繪製後深度滲入岩砂內,不易遭受象敦煌壁畫那樣的剝落毀壞,但畢竟經歷了1900多年的日曬雨淋和岩石的風化崩塌,部分岩畫尤其是大場面的狩獵圖,模糊得難以辨認。用水霧噴灑後,顏色淺退的筆畫才勉強顯現出來。畫中的狩獵隊伍騎著馬匹追趕獵物,還有一些彎弓騎射的細節描繪,以及捕獲野豬野牛後歡呼慶祝的場景。強烈的寫實風格,一極其簡單原始的筆觸,非常生動形象的刻畫出來。可以推想當時人們的生活水平和生產力狀況都有很大提高。
值得一提的是岩畫中的個體人物,幾乎人人頭頂都有一支羽毛狀的頭飾,背上掛有披肩,很有點類似今天的苗族傳統服飾。歷史上的龍里縣一帶也恰好是苗民集聚地區,畫中反映的祭祀場景也與苗族生活習俗驚人的相似。整個岩畫群完全就如同一部記載民族風情的史書。
通過對當地居民的調查,我們還陸續收集到一些逸聞野史:大岩腳的岩壁地理方位非常特殊,標準的坐南朝北,山崖下環抱一天然湖泊,岩壁中不斷有泉水匯集成溪流入湖中。據說這樣的風水,附近應該有藏寶之處。山崖對面就是一個黃土丘陵,當地大姓“陳”家的祖輩在開墾時,曾挖出了大量的人骨和鐵器。
雖說離岩畫不遠處就有村民居住,但長期以來被都誤以為那不過是岩石自身的礦石紅色,甚至有些村民還開採了一部分岩畫石去修路修民宅。我們也注意到從巫山村口到大岩腳的石子路上,隨處可見岩畫碎塊。後來修築高速公路時才得以揭示於眾。
關於岩畫中的少數點畫符號,在貴州省的其他岩畫中甚至聞名於世的關嶺“紅崖天書”中也出現過。究竟是巧合還是某種未知的古文字,我們無從得知。遙想1900多年前,到底是誰,是集體還是個人,又是為了什麼而創作這巨幅的岩畫群?除了那些成百上千的跳躍在岩壁上的精靈,恐怕再也無人能夠破解這個千古之迷了。

難懂之處

好奇的遊客爬上山崖,一睹岩畫風采好奇的遊客爬上山崖,一睹岩畫風采

巫山岩畫很難讀懂:那幅太陽、牛馬、飛禽、人群和農具組成的畫面,是敘述某一事件還是特殊的慶典盛會之記錄?那幀既像文字元號又像騎士追逐的工筆,表達的是什麼內容?一男一女若即若離,講述的是怎樣的一個情愛故事?……目不暇接的岩畫,多為各種自然之物的描摹,其題材、構圖及色彩的選擇,均表現出創作者與眾不同的心理活動和藝術直覺。畫面鮮艷的紅色張揚跳躍,讓人聯想到隆重的祭祀、緊張的狩獵、辛勤的勞動、自在的生活以及古老而又醉人的民族風情。

巫山岩畫,創作於哪一個年代?史料沒有記載。據谷遠的村民介紹,他們的祖先於明朝洪武年間由浙江遷居至此。那時,谷遠一帶渺無人煙,但巫山岩畫已經存在。
考古學家發現,巫山岩畫較大的形體,創作者是用手指蘸著紅色顏料,先在岩石上勾勒線條輪廓,繼而採用平塗之法繪製而成。小的形體,則筆法細膩,靈活多樣:一個指甲蓋大小的圖案,居然是一個人騎在馬上的工筆,線條細如毫髮,表現出相當紮實的功底;一幅形態逼真的飛鳥圖案,精細、纖巧、柔和,似以美麗而又柔韌的羽毛畫成。
勿庸置疑,在巫山留下墨跡的民族,曾經是一個富足的民族,一個嚮往人類文明的民族,一個聰明而又善於創造的民族。遺憾的是,這個民族淋漓盡致地展示一段輝煌的歷史文化之後,不知何故悄然離去,留下一個沉重的問號,留下一處空白的史頁。
史料記載,夜郎古國漢代始受漢文化的影響。龍里在夜郎古國版圖之內,由此推斷,巫山岩畫的創作,應追溯至漢代以前。那時,夜郎古國沒有文字,而這個神奇的民族卻創造了文字!創造了文字的民族緣何消失?是因為可怕的戰爭,還是因為恐怖的瘟疫,亦或是某種不可抗拒的自然災害?無據可查,解說不清。
更令人費解的是,巫山岩畫怎會如此力透堅石,滲入峭崖,歷經千百年的風霜雨雪而風采依然?刀耕火種的古人,怎樣獲得今人拍案稱奇的繪製顏料,讓巫山岩畫成為絕唱?有的專家認為,巫山岩曾自然流淌出一種能滲透石壁的紅色岩漿,古人是就地取材;有的專家認為,古人可能採用種種獵物的鮮血摻和某種天然的礦物質製成顏料。
然而,種種說法,均無定論,深層次的內涵和處延,更是一頭霧水。於是,巫山岩畫成為熱點,各地學者紛至沓來。

原始藝術價值

巫山岩畫巫山岩畫

這些經歷了若干年,綿延千米的“露天畫廊”,相應集中地反映了當地古代先民的祭祀、狩獵、征戰和社會習俗,以及他們的世界觀、審美觀、宗教信仰等等。這些岩畫能保存至今實屬不易。把巫山岩畫的內容、構成方法、參考有關的文化史料,岩畫所畫時間下限可到宋、明以前,上限則可能就要到殷商及石器時代。

專家們認為,龍里巫山岩畫表現出強烈的寫實風格和民族風格,它對研究貴州古代民族史、古代藝術史、社會生活史、動物生態學、人類學及旅遊開發等方面均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和非常高的研究價值。

1、為研究我省土著少數民族的歷史提供了重要的資料。
目前在我省龍里縣巫山地區目前雖非少數民族居住地,但在遙遠的作畫年代就曾有過不同的民族、部落、部落聯盟的活動。我國許多古名族,在歷史發展的長河中消失了,和當代民族的關係難以尋覓。從兩漢以後他們在演進的途程上,魏晉變為在原地的俚僚,隨唐至宋大部份重又聚合為頗為殷盛的西南原蠻,柯諸蠻、西南七番、都雲蠻諸邦,並開始走上了形成不同新民族的道路。土著群體的後裔除大體單獨演變為布依族外,還與附近同源的人們不同程度地結合,成為壯、侗、水、仡佬等名族的重要來源。因此,則可以這樣理解,在此地的岩畫應是少數土著民族的作品。研究該地的岩畫,實際上是研究我省少數民族及其先民在各個時期的勞動與生存方式,經濟生活、社會生活、原始宗教信仰活動、心理狀態及他們與大自然之間的各種關係。
2、對原始社會中作畫人的心態的研究。
只要到岩畫現場實地考察一番,就不難發現這些畫面無不籠罩在一片神秘深奧的氣氛當中,龍里巫山岩畫因其位於面向(原先)湍急的河流一側的高崖上,河流呈C形,崖壁的對岸則是一個緩坡,猶如一個大看台,是祭拜最為理想的場所。每當夕陽西斜,日光直射岩壁,斷崖直上雲霄,石壁上無數影像時隱時玩,景色更顯的好像有一個神奇的建築師,在造物中實現著自身,在自然萬物里展示著那創造性的至高無上的存在著的力量。圖像的色彩產生無窮的變幻,將令人神馳。
透過岩畫所處的地理環境和岩畫的內容,我們可以覺察到並非出於審美需要而更多的則是巫術祭祀活動和原始宗教的產物,或是帶有記事性的目的蘊含著較強的功利意圖。向我們展示著人類童年時代審美意識的產生及其演變的軌跡。某些畫面還向我們提供了遠古原始造型藝術的優美典範。
3、是研究我省動物群落分布和自然生態變遷的最可靠的資料。
龍里巫山岩畫所反映的內容中,動物題材的約占目前已發現的各類題材的80%以上。岩畫中所表現的動物,無疑是作畫者對所處時代和所處地區活動著的動物屬種的實際記錄。該處岩畫中殘缺的水鹿圖像則可說明。動物的存在往往與當時一定的氣候條件和自然環境相適應,憑著對動、植物屬種的變化和對動、植物群落與分布的新知識,便可以推斷出作畫時代當地中動、植物群落、植被、氣候的乾濕度及生態環境的狀況。通過對生態環境變化的研究,便了解當地土著先民如何適應,利用他們所居住的自然環境,了解他們如何在大自然中生存的細節。
4、為研究我省的狩獵業和畜牧業的歷史開劈了新的途徑。
一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我省的歷史學家和考古學家往往只局限於對我省農業歷史的研究,而對狩獵業史和畜牧業史的研究往往囿於資料的短缺而舉步為艱。由於該地岩畫的發現,更因其中出現與狩獵業和畜牧業有關的畫面的存在,為研究我省狩獵和畜牧業的發展史提供了極為豐富而又十分形象的第一手資料。
龍里巫山岩畫表現出強列的寫實風格和民族風格,它對研究貴州古代民族史,古代藝術史、社會生活史、動物生態學、人類學及旅遊開發等方面均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和非常高的研究價值。貴州省省管專家、省博物館研究員唐文元認為,龍里巫山岩畫群上的人物多戴雉羽,說明與古代貴州的土著民族有關,同夜郎文化有著密切的聯繫,這對研究夜郎文明提供了最為直接的依據。可以這么說,貴州龍里巫山岩畫它不僅具有一般意義上的文物價值,還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文化學術價值和藝術價值。
貴州龍里巫山岩畫應該成為全人類的文化遺產,將值得我們去研究它,重視它。

關於保護性思考

巫山岩畫巫山岩畫

巫山岩畫自2001年發現申報以來,已引起了國內眾多考古學者和專家的關注。

一、巫山岩畫亟需進行妥善保護。巫山岩壁畫經過有關專家的考察測定,初步斷定形成時間大約在春秋時期,是反映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生產、生活情況十分珍貴的壁畫資料。既然專家們定位評價很高,有關部門就應該及時給予妥善保護。但是所看到的景象卻令人十分擔憂,任憑風吹日曬、雨水侵蝕、遊人隨意觸摸、敲打,牧童隨意放牧、畜糞滿地,有許多珍貴的畫面已經斑斑駁駁、模糊不清甚至脫落消失。叫人目不忍睹,深感可惜,須知這些東西曆經千年時間能保存至今已屬不易,是我們研究我國古代人們生產生活的不可再生的重要資料。
二、巫山岩畫亟需進行旅遊開發。龍里地處黔中腹地,走高速公路距離省城貴陽僅23公里,湘黔、黔桂鐵路、株六鐵路複線、黔桂鐵路新線、國道210線、貴新高速公路和已經動工的貴廣高速鐵路、廈蓉高速公路均從縣境內通過,具有得天獨厚的交通區位優勢。再加上縣內豐富的自然資源大草原、猴子溝原始森林等,是發展旅遊業的絕佳之地。龍里成功舉辦了兩屆苗醫藥文化博覽會和一屆滑翔節,在全國已享有一定聲譽。巫山岩壁畫的發現毫無疑問為錦上添花,完善相關旅遊設施,如從谷腳鎮新街修建一條到巫山的質量等級較高的便捷通道,對壁畫附近的巫山水壩進行開發性修繕並相應綠化、美化、淨化,適當修建一些民族風格的建築,完善一些相應的旅遊設施,對附近居民進行規劃性安置,加強對外宣傳的力度,以旅遊促發展乃是當務之急。
三、以巫山岩畫開發為契機,進一步推動谷腳鎮小城鎮建設。千家卡已經建成相當規模的醫藥工業園區,有神奇、富華、大成、王胎等十數家著名醫藥企業在此落戶,園區各種相關設施日益完善。谷腳緊鄰貴陽龍洞堡大型國際機場,是東進貴陽的重要門戶和咽喉要道,210國道線橫貫其中,交通十分便利。巫山岩畫的開發對推動谷腳進一步發展,尤其是小城鎮建設將起到積極的作用。谷腳的位置正好處於貴龍城市經濟帶的前沿,巫山岩壁畫一旦得到保護性開發,勢必將成為一張提升影響力的金色名片。

附近景點

龍里猴子溝都勻斗篷山劍江風景名勝區甕安江界河風景名勝區、高原橋城-都勻、福泉灑金谷風景名勝區、惠水縣百鳥河風景區平塘風景名勝區、茂蘭喀斯特森林自然保護區燕子洞風景名勝區、長順杜鵑湖-白雲山風景名勝區、龍里巫山岩畫群龍里新莊古人類活動遺址蛤蚌河自然生態游景區貴定音寨荔波樟江風景名勝區

交通

從貴陽出發走貴新高速龍里站出口抵達谷腳,時間約為一個多小時。谷腳在貴陽東南24公里,為黔南州龍里縣轄地。從寨子向東行約20分鐘左右。走有一道峽谷陡然深陷,被當地人稱為“巫山峽谷”。
谷底寬約20米,頗為平闊。沿山路盤鏇而下,至谷底,再沿峽谷東行數百米,一面巨大的石崖撲面而來。形態各異,大小不一的畫就在上面。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