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分泌性陽痿

內分泌性陽痿

內分泌性陽痿在器質性陽痿中占有一席之地,它可占全部陽痿的8-9%。主要包括性腺功能低下和高泌乳素血症兩種原因,它們的發生率大致相仿。內分泌性陽痿的診斷方法簡便可靠,發病機制明確,治療合理,治癒率高。

基本信息

內分泌性陽痿定義

內分泌性陽痿 在器質性陽痿中占有一席之地,它可占全部陽痿的8-9%。主要包括性腺功能低下和高泌乳素血症兩種原因,它們的發生率大致相仿。內分泌性陽痿的診斷方法簡便可靠,發病機制明確,治療合理,治癒率高。下面就內分泌性陽痿的兩種類型分別予以討論。

性腺功能低下

睪酮對維持男子的性慾、第二性徵和勃起能力都是很必要的。因此當睪酮水平低下時病人會出現身體形態的改變和第二性徵的改變或曰出現女性化表現,睪丸體積將減少(長度小於4厘米),性慾低下或缺乏,勃起能力減弱或消失。下丘腦--垂體--性腺軸系的任何一個環節的異常均可導致睪酮水平降低或曰性腺功能低下,部分可發生陽痿:包括原發性睪丸疾患--睪酮水平將明顯低下為25.0-250.0ng/d1(正常值260.0-1250.0ng/d1),而促性腺激素水平明顯增高,如lh可達20.0-60.0iu/l(正常值4.0-12.0iu/l),fsh可達15.0-60.0iu/l(正常值5.5-9.0iu/l),繼發性性腺功能低下--系下丘腦或垂體功能異常所致促性腺激素水平低下引起的,如lh為0.2-3.5iu/l,fsh為1.0-5.0iu/l。在酗酒、極度肥胖症或存在甲狀腺功能障礙的情況下,應測量游離睪酮水平,因為總睪酮水平低減可能與睪酮結合蛋白水平低下有關,而並非真的內分泌紊亂。睪酮測定除總睪酮水平外,還包括游離睪酮和可生物利用睪酮水平,而可生物利用睪酮中包括游離的及與白蛋白結合的睪酮(過去只認為游離睪酮具生物活性)。可生物利用睪酮比游離睪酮易測,只要用硫酸銨把睪酮結合球蛋白沉澱掉即可。原發性性腺功能低下包括克蘭費爾特氏綜合徵(先天性曲細精管發育不全,染色體為47,xxy),雙側隱睪,睪丸炎,睪丸損傷等;繼發性性腺功能低下包括卡爾曼氏綜合徵(下丘腦疾患),垂體腫瘤等。此外尚有老年人單純血睪酮低下。
以陽痿就診的性腺功能低下患者多伴有性慾低下。其在半年至一年內鬍鬚及體毛消失,尚應懷疑合併腎上腺皮質病變,如阿狄森氏病。
對於性腺功能低下的陽痿患者,雄激素替代療法的目的是維持正常的血清睪酮水平、增強性慾、恢復性功能及促進第二性徵發育。目前常用的有供口服的安雄,經腸道淋巴系統吸收,通過胸導管直接進入血液,由於避免了肝臟的代謝,結果使血清睪酮得以提高到治療水平;供注射的十一酸睪酮長效製劑,每月注射一次,每次250毫克,療程4個月。
繼發性性腺功能低下患者還可用促性腺激素類藥物治療,如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或人絕經期促性腺激素。在睪酮替代療法期間應注意藥物的副作用,如睪酮在體內芳香化為雌二醇,改變血清睪酮與雌二醇比值,可發生乳房觸痛或男性乳腺女性化;外源性睪酮可抑制促性腺激素釋放和睪丸精子生成,對未生育的繼發性性腺功能低下患者應慎用。治療期間應定期化驗肝功能和血紅細胞

高泌乳素血症

常見的導致高泌乳素血症的原因包括:垂體腺瘤、藥物、原發性甲狀腺功能低下、慢性腎功能衰竭、吸及特發性高泌乳素血症。高泌乳素血症伴有血睪酮水平低下及促性腺水平低下者,患垂體腺瘤可能性極大。泌乳素細胞瘤占垂體腺瘤的30%,可直接造成泌乳素分泌過多。雌激素、氯丙嗪、奮乃靜、丙米嗪、安定、利血平、甲基多巴、甲氰咪呱等藥物使泌乳素水平有中等程度增高,它們可能直接刺激垂體前葉也可能破壞多巴胺抑制泌乳素分泌細胞的作用,以使泌乳素水平異常增高,但這時並不伴有其他激素水平的異常。當患者具有原發性甲狀腺功能低下時,下丘腦釋放的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增多,後者兼有促進垂體泌乳素分泌的作用,故可導致高泌乳素血症。慢性腎功能衰竭可能影響中樞神經系統對泌乳素的調節,降低泌乳素細胞對抑制因素的敏感性,減少髒對泌乳素的排泄,從而導致泌乳素水平異常的增高。
高泌乳素血症引起陽痿的原因可能與抑制了促性腺激素的釋放、降低垂體反應性及減少睪酮生成並導致血睪酮水平降低有關。一般認為,在未使血泌乳素水平恢復到正常之前,單純補充睪酮製劑是不能奏效的,這就提示高泌乳素血症對中樞神經系統也有直接作用。高泌乳素血症引起陽痿的機理仍未單明,治療只能針對高泌乳素血症的不同病因,如停藥、戒菸、手術切除垂體微小腺瘤。擬多巴胺藥物溴隱亭是治療高泌乳素血症的有效藥物,但停藥後血泌乳素水平還會再升高,往往需要長期服藥

原因

一、精神方面的因素:如夫妻間感情冷漠,或因某些原因產生緊張心情,可導致陽痿。如果性交次數過多,使勃起中樞經常處於緊張狀態,久而久之,也可出現陽痿。
二、生理方面的原因:如陰莖勃起中樞發生異常。一些重要器官如肝、腎、心、肺患嚴重疾病時,尤其是長期患病,也可能會影響到性生理的精神控制。前列腺炎也有可能導致陽痿。
三、疾病因素:各種疾病也很有可能導致男性陽痿。像陰莖本身發生病變就很有可能導致男性陽痿,而且很有可能導致男性不育。還有就是前列腺疾病久治不愈,一些手術外傷等都有可能導致男性勃起障礙,從而導致陽痿,最終引發不育。
四、藥物因素:男性經常用一些降壓藥、治療心臟病的藥物、安定藥、激素、抗膽鹼藥等都很有可能導致勃起功能障礙,引發男性陽痿,對男性的生育能力造成影響。

檢查

1、促卵泡生成激素:促卵泡生成激素值過低,見於雌孕激素治療期間等;促卵泡生成激素值過高,見於卵巢早衰、原發性閉經等。
2、促黃體生成素:血LH的濃度,排卵期為30~100mIU/ml,排卵後期為4~10mIU/ml。提示促性腺激素功能不足。臨床上把LH/FSH≥3作為是診斷多囊卵巢綜合徵的依據之一。
3、孕酮:孕酮值過低,見於黃體功能不全、排卵型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等。
4、雌二醇:如果雌二醇過低,卵巢功能低下、席漢氏綜合徵等。
5、睪酮:女性血睪酮濃度過高,引起不孕;另外多囊卵巢綜合症患者,血睪酮值也會增高。
6、催乳素:如果催乳素高於1.0nmol/L,由於過多的催乳素,抑制到促卵泡生成激素及促黃體生成素分泌。

危害

一、影響個體健康慢性疾病常與陽痿相伴
根據臨床研究發現,多數陽痿的患者同時會患有其他慢性疾病。造成陽痿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不健康的生理狀況、心理狀態以及不科學的生活方式都可不同程度地導致陽痿,並通過陽痿先期表現出來。由於其特殊的預警作用,陽痿被稱為“男性健康問題的交叉點”。男科學界習慣吧陽痿比喻成為是冰山一角,在深海中隱藏了更多現在還看不見的問題。如果沒有及時對陽痿進行有效治療、緩解,那么終有一天,這些潛伏已久的問題會全體爆發。
二、破壞兩性關係陽痿或將摧垮男性自信。
三、陽痿影響男性生育但不等同於不育症
精卵結合是孕育新生命的基礎。陽痿患者陰莖難以勃起,無法將精子輸至女性的宮頸口,給生育下一代帶來困難。對於病情較輕的患者,常見症狀是勃起不堅,可以勉強完成性生活。但此時患者的生理機能處於非健康的狀態,精子質量較差,很難能保證育出健康的小生命。可見,陽痿病症不僅影響患者的生育能力,還可能會影響到下一代的健康。[1]
編輯本段高泌乳素血症常見的導致高泌乳素血症的原因包括:垂體腺瘤、藥物、原發性甲狀腺功能低下、慢性腎功能衰竭、吸菸及特發性高泌乳素血症。高泌乳素血症伴有血睪酮水平低下及促性腺水平低下者,患垂體腺瘤可能性極大。泌乳素細胞瘤占垂體腺瘤的30%,可直接造成泌乳素分泌過多。雌激素、氯丙嗪、奮乃靜、丙米嗪、安定、利血平、甲基多巴、甲氰咪呱等藥物使泌乳素水平有中等程度增高,它們可能直接刺激垂體前葉也可能破壞多巴胺抑制泌乳素分泌細胞的作用,以使泌乳素水平異常增高,但這時並不伴有其他激素水平的異常。當患者具有原發性甲狀腺功能低下時,下丘腦釋放的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增多,後者兼有促進垂體泌乳素分泌的作用,故可導致高泌乳素血症。慢性腎功能衰竭可能影響中樞神經系統對泌乳素的調節,降低泌乳素細胞對抑制因素的敏感性,減少腎臟對泌乳素的排泄,從而導致泌乳素水平異常的增高。
高泌乳素血症引起陽痿的原因可能與抑制了促性腺激素的釋放、降低垂體反應性及減少睪酮生成並導致血睪酮水平降低有關。一般認為,在未使血泌乳素水平恢復到正常之前,單純補充睪酮製劑是不能奏效的,這就提示高泌乳素血症對中樞神經系統也有直接作用。高泌乳素血症引起陽痿的機理仍未單明,治療只能針對高泌乳素血症的不同病因,如停藥、戒菸、手術切除垂體微小腺瘤。擬多巴胺藥物溴隱亭是治療高泌乳素血症的有效藥物,但停藥後血泌乳素水平還會再升高,往往需要長期服藥。

內分泌性陽痿發病機理

內分泌性陽痿是指由於激素分泌障礙和調節失衡導致的生理功能障礙。人體性激素的調節是由丘腦---垂體---性腺軸系統支配和反饋的,主要激素有甲狀腺素、腎上腺素、性激素、催乳素等。有人統計,在所有的陽痿患者中,內分泌原因造成的陽痿占10%~35%左右。臨床上主要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
內分泌性陽痿種類較多,如糖尿病造成的支配會陰部的副交感神經受損而致的陽痿;下丘腦---垂體---?性腺軸調節異常,雄激素釋放減少,雌激素和催乳素分泌增多而致陽痿;原發性性腺功能不全,使血中游離睪丸酮水平降低而引起陽痿;皮質醇增多症,可抑制促性腺激素的分泌與睪丸間質細胞分泌睪丸酮,進而發生陽痿;女性化腫瘤,可發生在腎上腺或睪丸間質細胞,使雌激素增多,睪丸萎縮而導致陽痿;甲狀腺功能亢進或減退,使睪丸酮及睪丸酮結合球蛋白生成障礙而致陽痿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