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葉蛇葡萄

光葉蛇葡萄

光葉蛇葡萄是屬於葡萄科的一種植物。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光葉蛇葡萄,女萎,山...光葉蛇葡萄,女萎,山...

種名:光葉蛇葡萄
學名:Ampelopsisheterophylla(Thunb.)Sieb.etZucc.var.hanceiPlanch.
別名:-
科:葡萄科
屬:蛇葡萄屬

形態特徵

落葉性灌木或爬藤,枝條圓柱狀,具脊狀突起,卷鬚2-或3-分岔。單葉3~5裂,通常有不分裂的葉片混生;葉柄1~7厘米長,葉片長3.5~14厘米,寬3~11厘米。葉基部5脈,側脈4或5對;葉基心形,葉的缺刻通常尖形,極少為圓形,葉緣具尖齒。花序梗1~3厘米,花柄1~3公厘;花芽小,1~2公厘,花瓣卵形~橢圓形,花葯長橢圓形,子房基部著生於花盤。漿果徑5~8公厘,具2~4枚種子,種子長橢圓形。花期四月~八月,果期7月~10月。

變種光葉蛇葡萄 var. m...變種光葉蛇葡萄 var. m...

本變種與原變種區別在於,小枝、葉柄和葉片無毛或被極稀疏的短柔毛。花期4-6月,果期8-10月。

分布範圍

產山東、河南、江蘇、江西、福建、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雲南。

生長習性

光葉蛇葡萄光葉蛇葡萄

海拔50-600米。

葡萄科、蛇葡萄屬植物

蛇葡萄屬葡萄科,約60種,分布於北美和亞洲,我國有9種,南北均產之,其中最常見的為蛇葡萄A. brevipedunculata(Maxim. )Trautv. 藤本;卷鬚分叉,頂端不擴大;葉互生,單葉或複葉;花兩性,排成與葉對生的聚傘花序;花雜性;花萼不明顯;花瓣4—5,分離而擴展,逐片脫落;雄蕊短而與花瓣同數;花盤隆起,與子房合生;子房2室,有柔弱的花柱;果為一小漿果,有種子1—4顆。

葡萄科植物(一)

葡萄科,雙子葉植物,約12屬,700種,大部分布於熱帶和溫帶地區,我國有7屬,約109種,南北均產之。藤本,常具與葉對生之卷鬚,稀為直立灌木;葉互生,單葉或複葉;花小,兩性或單性,4-5數,通常排成聚傘花序;萼片分離或基部連合;花瓣與萼片同數,分離或有時帽狀粘合而整塊脫落;花盤環狀或分裂;雄蕊4-6,與花瓣對生;子房上位,2至多室,每室有胚珠2顆;果為一漿果。
草崖藤(原變種)
異葉地錦
銹毛長柄地錦
絨毛蛇葡萄(原變種)
栓翅地錦
三葉地錦(原變種)
大理烏蘞莓
毛脈花葉地錦
毛脈地錦
綠葉地錦
花葉地錦(原變種)
花葉地錦
紅三葉地錦
地錦屬
長柄地錦(原變種)
長柄地錦
窄葉火筒樹
圓腺火筒樹
台灣火筒樹
密花火筒樹
白毛烏蘞莓(原變種)
白毛烏蘞莓
光葉火筒樹
大葉山葡萄
單羽火筒樹
大葉火筒樹
糙毛火筒樹
掌葉白粉藤
翼莖白粉藤
五葉白粉藤
文山青紫葛
貼生白粉藤
四棱白粉藤
青紫葛
毛葉苦郎藤
苦朗藤
苦郎藤
雞心藤
海南大葉白粉藤
粉果藤
大葉蛇葡萄(原變種)
大葉白粉藤(原變種)
大葉白粉藤
翅莖白粉藤
剛毛蛇葡萄
異葉蛇葡萄(原變種)
櫻葉烏蘞莓
藍果蛇葡萄(原變種)
狹葉烏蘞莓
膝曲烏蘞莓
三裂蛇葡萄(原變種)
烏蘞莓(原變種)
脫毛烏蘞莓
草葡萄
鳥足烏蘞莓
南亞烏蘞莓(原變種)
南亞烏蘞莓
墨脫烏蘞莓
毛三裂葉蛇葡萄
毛烏蘞莓
瀾滄烏蘞莓
節毛烏蘞莓
烏頭葉蛇葡萄(原變種)
尖葉烏蘞莓
華中烏蘞莓
福貢烏蘞莓
短柄烏蘞莓
小葉地錦
大葉蛇葡萄
三裂蛇葡萄
柔毛大葉蛇葡萄
絨毛蛇葡萄
滇南青紫葛
槭葉蛇葡萄
毛枝蛇葡萄
毛葉蛇葡萄
毛序蛇葡萄
毛三裂蛇葡萄
酸蘞藤
律葉蛇葡萄
錫金酸蘞藤
掌裂蛇葡萄
尖齒蛇葡萄
灰毛蛇葡萄
四川酸蘞藤
光葉蛇葡萄
紅河酸蘞藤
狹葉蛇葡萄
貢山蛇葡萄
脫絨蛇葡萄
粉葉蛇葡萄
東北蛇葡萄
三葉地錦
火筒樹屬
火筒樹
菲律賓火筒樹
白粉藤屬
廣東蛇葡萄
心葉烏蘞莓
牯嶺蛇葡萄
三葉烏蘞莓
勐臘烏蘞莓
酸蘞藤屬
三裂葉蛇葡萄
掌裂草葡萄
葎葉蛇葡萄
西藏酸蘞藤
銹毛蛇葡萄
顯齒蛇葡萄
蛇葡萄
烏蘞莓屬
角花烏蘞莓
藍果蛇葡萄
羽葉蛇葡萄
異葉蛇葡萄
烏頭葉蛇葡萄
蛇葡萄屬
白蘞
大葉烏蘞莓
白粉藤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