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心臟病護理

先天性心臟病護理,患兒的一般情況與心臟畸形的部位和嚴重程度有關。檢查患兒是否有體格發育落後、皮膚發紺、眼結合膜充血、杵狀指、趾,脈搏增快,呼吸急促,鼻翼扇動和三凹征等。

一、護理評估:
1.病史 了解母親妊娠史,在孕期最初3個月有無病毒感染、放射線接觸和服用過影響胎兒發育的藥物,孕母是否有代謝性疾病。患兒出生時有無缺氧、心臟雜音,出生後各階段的生長發育狀況以及是否有下列常見表現:餵養困難、哭聲嘶啞、易氣促、咳嗽、潛伏性青紫或持續性青紫,青紫的程度及與活動的關係,有無蹲踞現象和突發性昏厥,是否常急呼吸道感染或出現心功能不全等。
2.身心狀況 患兒的一般情況與心臟畸形的部位和嚴重程度有關。檢查患兒是否有體格發育落後、皮膚發紺、眼結合膜充血、杵狀指、趾,脈搏增快,呼吸急促,鼻翼扇動和三凹征等。
大多數先天性 心臟病 患兒均需要接受心導管檢查及心臟手術,以確立診斷及治療。這對患兒除造成組織的損傷外,對其生命、生長發育及情緒亦帶來威脅。患兒住院處於陌生環境、檢查治療過程中的危險狀況、難以預測的預後以及高額 醫療 費用對家庭經濟造成的壓力,都可使患兒及其家長感到恐慌、緊張和手足無措。
3.輔助檢查 了解並分析X線、心電圖、超聲心動圖、心導管、血液等檢查結果的臨床意義。
二、常見護理診斷:
1.活動無耐力 與氧的供需失調有關。
2.有感染的危險 與機體免疫力低下有關。
3.營養失調,低於機體需要量 與心臟結構缺損導致體循環血流量減少,組織氧及營養缺乏有關。
4.潛在併發症
(1) 腦血栓 : 與紅細胞增多,血液粘稠度增高有關。
(2)心力 衰竭 :與心臟結構缺損,肺充血有關。
(3)感染性 心內膜炎 :與心內膜損傷及感染有關。
5. 恐懼 與疾病的威脅及陌生環境有關。
三、護理目標:
1.患兒能掌握限制活動量的方法,使活動耐力增加。
2.能描述引起感染的危險因素,不發生感染。表現為體溫、血白細胞數保持正常。
3.患兒營養狀況改善。
4.住院期間患兒不發生併發症。
5.患兒及家長能獲得本病的有關知識及心理支持。
四、護理措施:
1.制定適合患兒活動量的生活制度 根據患兒的病情不同區別對待。輕型無症狀者應與正常兒童一樣生活;有症狀患兒應限制活動,避免情緒激動和劇哭,以免加重心臟負擔;重型患兒應臥床休息,給予妥善的生活照顧。
2. 預防感染 向患兒及家長介紹自我保護,防止感染的知識,應避免與感染性疾病患者接觸。病室要空氣新鮮,穿著衣服冷熱要適中,防止受涼。一旦發生感染應積極治療。
3.供給營養需要 給予高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飲食,以增強體質。適當限制食鹽攝入,還要給予適量的蔬菜類粗纖維食品,以保證大便通暢,重型患兒餵養困難,應特別細心、耐心、少食多餐,以免導致嗆咳、氣促、呼吸困難等,必要時從靜脈補充營養。
4.觀察病情變化,防止併發症發生。
(l)注意心率、心律、脈搏、呼吸、血壓及心雜音變化,必要時使用監護儀監測。
(2)防止法洛四聯症患兒因哭鬧、進食、活動排便等引起缺氧發作,一旦發生可立即置於膝胸臥位,吸氧,通知醫師,並做好普萘洛爾、嗎啡套用和糾正酸 中毒 等準備。
(3)青紫型先天性心臟病患兒,由於血液粘稠度高,暑天、發熱、多汗、吐瀉時體液量減少,加重血液濃縮,易形成血栓,造成重要器官栓塞的危險,因此應注意多飲水、必要時靜脈輸液。
(4)合併 貧血 者,可加重缺氧,導致心力衰竭,須及時糾正,飲食中宜補充含鐵豐富的食物。
(5)合併心力衰竭者參閱本章心力衰竭護理。
5.做好心理護理 關心患兒,建立良好護患關係,充分理解家長及患兒對檢查、治療、預後的期望心情,介紹疾病的有關知識、診療計畫、檢查過程、病室環境,消除恐懼心理,說服家長和患兒主動配合各項檢查和治療,使診療工作順利進行。
6. 健康 教育 指導患兒及家長根據病情建立合理的生活制度和活動量,維持營養,增強抵抗力,防止各種感染,掌握觀察病情變化的知識。行扁桃體摘除術與拔牙時,給足量的抗生素。防止發生感染性心內膜炎。心功能較好者可按時 預防接種 。定期到醫院就診檢查,使患兒能安全達到適合手術的年齡。
五、護理評價:
通過實施護理措施後患兒活動耐力是否得到改善;能否掌握引起感染的危險因素及預防感染的知識;患兒營養狀況逐漸好轉,體重增加;患兒是否發生併發症;家長和患兒能否掌握本病的相關知識。恐懼情緒是否消除。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