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青花

元青花

元青花,一般指景德鎮的元代青花瓷。景德鎮元代青花瓷又可分為用進口蘇麻離青料繪製紋飾的“至正型”精品瓷和用國產青料繪製紋飾的普通瓷。元青花在元代除景德鎮燒造外,雲南省玉溪等地也用當地瓷土和青料燒造。景德鎮生產的元青花已有超過650年的歷史,有足底寬厚、紋飾繁多、胎體厚重等特點,其具有很高的歷史與藝術價值。

基本信息

概述

元青花,一般指景德鎮的元代青花瓷。而景德鎮元代青花瓷又可分為用進口蘇麻離青料繪製紋飾的“至正型”精品瓷和用國產青料繪製紋飾的普通瓷。

元青花在元代除景德鎮燒造外,雲南省玉溪等地也用當地瓷土和青料燒造。

歷史

元青花雲龍紋梅瓶(一對)元青花雲龍紋梅瓶(一對)

景德鎮生產的元青花距今(2012年)已有超過650年的歷史。歷史上沒有關於元青花的記載,世人對元青花瓷器的認識,始於珀希瓦爾·大維德爵士收藏的一對有“至正十一年”(1351年)銘的青花雲龍紋象耳瓶

20世紀50年代,美國學者約翰·波普博士根據這對紀年瓶,結合土耳其托普卡比宮博物館和伊朗阿德比爾寺藏品,從傳世器物中辨識出一批與“至正十一年”銘青花雲龍紋象耳瓶紋飾類似的青花瓷器,將它們命名為“至正型”青花。日後這對青花瓶成為衡量許多相同類型瓷器的一桿標尺,用這對瓷瓶上的紀年文字以斷代,減少了許多費力的說理和繁瑣的考證。系統認識和研究元青花的歷史不過60年,幾乎所有的元青花瓷器都沒有紀年身份,存世的相關文獻資料也極其稀少。

特點

元青花瓷開闢了由素瓷向彩瓷過渡的新時代,其風格富麗雄渾、花紋層次繁多,使景德鎮成為中世紀世界制瓷業的中心。

紋飾題材

元青花紋飾題材中值得特別重視的,是人物故事題材。其中又以戰爭題材居多,如鬼谷子下山,蒙恬將軍,蕭何追韓信,尉遲恭單騎救主、三顧茅廬涉及的都是與軍事有關的人物。

瓷器中的人物故事題材前代少見。它的出現受到元代勃興的戲劇藝術影響,其內容大多可在元曲唱本及其插圖版畫中找到原型。元代也是雜劇普及的時代,流行於市井茶肆,植根於平民百姓之中,當時瓷器是其中的載體之一。

工藝

瓷器用料

故宮藏元青花纏枝牡丹紋罐故宮藏元青花纏枝牡丹紋罐

元代中後期青花瓷器所用的青料是蘇麻離青。這種青料通常被認為從西亞引進,含錳量較低,含鐵量較高。

含錳量低,意味著青色中的紫、紅色調將會減少,在適當的火候下,能夠呈現出寶石藍一樣的鮮艷色澤。含鐵量高,意味著青花部分會出現黑疵斑點,這種自然形成的黑斑,和濃艷的青藍色相映成趣。典型的蘇麻離青產生的藝術效果,濃艷、暈散,料色熔融在釉中,濃色處出現鐵鏽般的銀黑色結晶斑點,在一定光線下有錫光色,而且呈三角形結晶,用手撫摸釉面凹凸不平。

瓷胎用料

元青花瓷胎的用料也很特別。景德鎮瓷用料有一個漸變的過程。

唐五代時,瓷胎由單一的瓷石構成,宋末元初起,發明了瓷石摻合高嶺土的二元配方,有些原料中高嶺土達20%。二元配方使得瓷胎中三氧化二鋁的含量得以提高,這樣能最大限度地減少瓷胎在高溫條件下的變形,保證了大件器物的製造,同時提高了燒制溫度,使瓷化程度增加。在此基礎上,像是直徑近60厘米的大盤、高達70厘米的大瓶等體型巨大的青花器物才得以燒出。

造型

元青花的造型受到了伊斯蘭文化的影響,見證了元代那段中西文化交流的盛況。

元青花元青花

大型盤碗:元青花中多見大盤、大碗,與中國傳統的瓷器造型不同,與中亞、西亞的陶製、金屬制大盤相似,符合了伊斯蘭地區圍坐共食的飲食習慣。

方形器具:一部分元青花作八方造型,給人一種線條挺拔硬朗的感覺,與中亞、西亞金屬器多邊稜角的風格比較接近,也與波斯紡織品上流行的八方形圖像相一致。

扁壺:扁壺也是元青花的重要器型,是隨身攜帶的盛器,對於善於經商而經常外出的穆斯林頗為適宜。

匜:元青花也有,有學者認為它與古代的匜雖有某些相似之處,但並不相同,而14世紀中東地區銅器中卻有與之更為接近的器物,如果是用作淨器,青花匜的用途或許與“軍持”類似,是穆斯林用於淨手的器具。

價值

元青花元青花

元青花不僅是中華傳統文化的創造,更是中西文化交融的結晶。青花當時主要為對外貿易而生產的外銷商品,供應阿拉伯世界國家。很多元青花的圖案、畫法都是根據對方的需求而定向生產的。元青花異常珍貴與數量稀少有關。現(2012年)已知的“正牌”元青花不超過400件,大多藏於博物館裡,歐美等國外收藏機構約有200件,中國國內出土的僅有120件左右,每一件都堪稱國寶級文物。

自2005年7月,元代青花大罐“鬼谷子下山”於倫敦佳士得拍賣會上以1568.8萬英鎊(約合2.3億元人民幣)的價格成交,創出當時中國藝術品拍賣最高價,元青花便由寂靜進入大眾視野。

鑑別

看器形

元青花“鬼谷下山”罐(元代 口徑33cm倫敦佳士得)元青花“鬼谷下山”罐(元代 口徑33cm倫敦佳士得)

對瓶、罐之類的器形要細看它的口沿、頸、肩、腹、足底,看是否有元代器形的特徵,同時也要鑑別器形的胎體重量,對器形全面進行分析。元代瓶、罐之類的器形一般胎體較厚重、胎質堅硬。

看釉色

元青花瓷的釉色白中微閃青,瑩潤透亮,但也有青花瓷偏白或偏青。元代中早期(延祐期)的瓶、罐之類青花瓷施透明的青白釉,撫摸釉面似糯米感,有時釉色顯出啞光木納色,近看含青顯淡藍灰色,遠看顯黃褐色,細看青花釉面上粘有疏朗的白色小點,少數器身釉面上能看出細密的皮殼層,斜光透看胎釉略顯出無規則狀的釉絲線條紋。

看青花

元青花瓷發色不穩定,青花色澤暈散,青花料分為兩種:一種發色濃重鮮麗呈青翠濃艷,濃厚處有黑色銹斑,俗稱“黑疵”,濃處用手撫摸時青花面上呈凹凸不平之感;另一種為國產料,國產料青花發色呈藍中泛灰,有的色澤呈青藍偏灰或青花發色藍中閃灰。

看紋飾

元代青花瓷器的紋飾可分兩類。一類是以進口料繪畫紋飾,具有構圖滿密、層次豐富、繪畫工整的特點。如大盤紋樣多由三至五層滿密的圖案組成,瓶、罐的紋樣多由三至八層圖案紋飾組成,紋樣有主賓協調、繁而不亂的特點。另一類青花以國產料繪畫,其紋樣具有流暢奔放的特徵,紋樣構圖較簡單,繪畫較粗率,以各種花卉紋飾為多見。

看內壁

元青花元青花

元青花瓷瓶、罐內壁多不施釉,內壁為砂胎,器身一般採用分段製作粘接而成,故器腹與器底往往留有明顯的胎接痕。梅瓶內與肩部連線處多不修胎,故有毛糙感。內壁胎接痕多為凸起約1~2毫米不等的胎接痕,粗細大小不規則,手摸有圓潤細膩質感。瓶內壁砂胎略帶淡黃色,胎內壁砂眼及內壁稀朗小顆料石明顯可見,腹上部一般無修胎處理,腹下部至底多有修胎鏇痕紋,瓶內壁稀朗砂眼明顯可見。強光斜看內壁稀朗砂眼內閃出星光點,發出亮光,也稱陰陽光點。 

看底足

元代青花瓷瓶、罐類器的底部多呈內凹圈足狀,足底寬厚,少量足底呈外側斜削狀,挖足有淺有深,多為挖淺足。碗盤類器圈足則多呈外側斜削狀,但無論是琢器還是圓器,圈足均有較規則及不規則之感。

看顯色與氣泡

元青花的顯色很重要,瓶、罐的外足圈一般聚釉較厚顯出水綠色,也有顯出鴨蛋青色,器身釉面往往會顯出青白色、淺淡藍色,或偏黃褐等色。元代中早期的青花瓷瓶、罐之類顯色明顯,顯色是隨空氣中的乾度、濕度、溫度、季節的變化來顯出釉面不同的顏色。元代中早期瓶、罐之類青花瓷釉面上有時會出現微弱冒汗現象。從至正年間開始燒制的青花瓷、白釉及卵白釉的青花上會有氣泡,但是會有大小兩種氣泡,小氣泡多,元青花瓷的釉面大多顯得乾透呈瑩潤透明狀。

鑑定知識

1、大花大葉,葉為滿色,但花朵不填滿色,且外部繪有較明顯的空白邊線。山石、海水、人物、動物紋等、亦相類,紋飾內露白。

2、纏枝蓮葉,“葉形多呈葫蘆狀,或有一至五個尖瓣”(孫瀛洲)。

3、變形蓮瓣邊飾,有的為一組、有的畫二組,構成上下對應的仰、覆蓮瓣紋裝飾。除盤以外,其他型器上的蓮瓣,均呈單體形式排列,蓮瓣間留有空隙、互不相連。明洪武時,除部分執壺和盞托外,瓶、罐、盤及碗的蓮瓣紋邊飾均呈併攏(共邊)型、此後,這種繪法貫穿於明清兩代。

4、蕉葉紋,多數作分開狀、葉與葉之間留有空隙,少量為併攏型或葉與葉呈重疊狀。明初以重疊狀多見,偶見有分開的。宣德以後,蕉葉紋幾乎不見有分開的,都為拼攏重疊狀。此外,元代蕉葉的主脈,均以濃筆的粗線條表示;入明後,蕉葉的主脈均留白、呈中空型、同元代蕉葉主脈的粗實線條,在視覺上涇渭分明,非常醒目。

5、如意雲頭紋(亦稱“雲頭紋”、“雲肩紋”、“垂雲紋”)。雲頭與兩雲腳相交之尖頭,指向呈前後相背形態。即,如意雲紋兩雲腳間的尖頭,與雲頭的尖頭,方向相反,很少例外。而洪武,如意雲的頭與腳的尖頭指向,均方向一致、亦絕無例外,並沿襲至永宣。成化起,如意雲頭的兩尖頭,既有朝向一致的,亦有相背的。

6、回紋邊飾。由互不相連的單體回紋組成、有的回紋呈規矩的方形,有的為變形回紋,有的為減筆式回紋。明洪武時,回紋邊飾由一正一反兩方相連形式排列組成。明永樂以兩方連為主,同時又出現一筆環連式的回紋邊飾。宣德以後,除少數邊飾仍作一正一反兩方相排列連外,多數回紋邊飾呈整圈一筆環連式,並延續至清末。

7、龍紋。元代青花瓷器上,畫龍的不少。龍軀細長,且細頸,細腿、細爪和尖尾巴(偶有火焰式大尾),體態輕盈。頭較小,長鹿角,張口、吐舌,龍的下齶有須,上頜一般無須,但是,至正十一年銘標準器的龍上頜有雙須,而此類帶雙須現象,在元青花件的其他龍紋圖案上十分少見。龍身鱗片分兩種,以網狀細鱗片(圖多見,以留白大鱗片少見,後者龍紋更加精美龍有背鰭,腹下通常無橫紋帶。胸與背部,常飾有火焰狀飄帶。肘部有長毛三至四根或一撮。龍爪以三爪、四爪居多,五爪極為罕見。

8、元青花立件中的玉壺春瓶與出戟尊,其內口沿部位,常常加繪一道卷草紋或雲頭紋邊飾。入明後,此類內邊飾現象,起初仍存在於明洪武朝玉壺春瓶上,洪武以後消失。

9、元代紋飾採用平塗法,“有的則是在濃筆邊線內施以淡色”(孫瀛洲),小件器上為一筆點劃,這就是所謂“一支筆”的畫法。從明成化起,以“二支筆”工藝見長,構線與填色是分別完成的。“明代青花多是填色或素描。這種技法上的不同,也可以作為劃分元、明青花瓷器的旁證”(孫瀛洲)。

10、元代瓷胎,同明代後期及清代瓷胎相比較,有硬中見柔的感覺。“胎質淘練得不如明清瓷細緻,因而在砂底處多有砂眼、刷痕和鐵質斑點,並在底足、口邊與縮釉露胎處呈現火石紅色”(孫瀛洲)。

11、除執壺、玉壺春瓶外,器物的底部一般露胎。澀底上往往粘有釉斑,這是時代風貌。“把杯、把碗底足內部多不掛釉,個別的在高足的里部掛半載釉”(孫瀛洲)。大罐的口部通常施釉,小罐的口部多露胎、梅瓶原本都帶蓋,蓋內不施釉,這亦是特徵,仿製品有的卻蓋內施釉。

12、罐的造型多數為口大足小,不同於明清罐的口小足大或口足大小相偌形制。碗、碟、杯的圈足較小,足牆較寬、較厚,給人一種頭重腳輕的感覺。有的器物底部可見明顯的鏇坯痕,個別有粘砂現象。碗、碟、杯圈足的底心常見凸乳,俗稱“臍”,為元瓷特徵之一。

13、大件器的胎體普遍厚重,小件器卻都很薄,胎體大多薄於後世明朝同類器。而仿製品則不然,小件器也顯得很厚實。

14、除露胎較高的一些立件外,元代小罐、小瓶近底足處(脛部)常見指印痕。指印痕通常呈三個,系工匠捏著浸釉或刷釉時所遺。此現象,延續至明中期。

15、入土之物,於器內的修胎痕(類似竹絲刷痕)上,常會出現土蝕痕跡(元器內壁多為盪釉、釉最薄,故竹絲刷痕處極易受到土蝕)。土沁斑是否自然、分布是否合理,辨偽時值得重視。

最後要說的是,不管是窖藏的還是傳世的,元青花終究會凝固住時光一些印跡:埋於地下的,其釉層稀薄處,不可抗拒地要染帶上土沁、土斑;秘藏於地窖,釉面也會因年代久遠,顯出質地老氣、寶光內含。而傳世品,由於人間滄桑和歲月撫摸緣故,釉汁則越發滋潤、寶光四溢;或因為歷經使用,稜角的釉面不免要出現輕微的剝蝕或磕碰,以及支撐點和受力部位,會因磨損劃痕縱橫、細密,而附上累累舊氣。

事件

2012年10月29日,多家媒體報導稱:元青花遭遇信任危機,藝術價值比價格更值得關注。天價元代青花罐“鬼谷子下山”出現後,不少民間收藏、鑑定人士表示:除江西外,中國國內還存在元青花窯址;藏在民間的元青花不止四百件,而是多達上萬件。之後元青花頻現,在北京的潘家園,上海的藏寶樓等數量巨大,不論是否是真品,人們的關注點多在價格上。

元青花瓷開闢了由素瓷向彩瓷過渡的新時代,同時也使景德鎮成為中世紀世界制瓷業的中心。專家表示與其關注元青花在藝術市場上的驚人價格,不如關注其背後的藝術價值、文化價值。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