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醫學

傣族醫學

在近代史上,傣族聚居的邊疆地區,瘧疾、霍亂、傷寒、鼠疫等10多種烈性傳染病流行,尤以瘧疾為甚,廣大傣族人民缺醫少藥,十分痛苦。醫院、衛生防疫站、瘧疾防治所以及婦幼保健機構迅速建立,鄉有衛生院(所),許多村有醫療站,早已撲滅了鼠疫,控制了瘧疾、霍亂、傷寒等傳染病,人民的健康水平有了顯著高。芒市過去是聞名的瘧疾區,原有5000名傣族居民,由於病魔的侵襲,到1949年只剩1800餘人,而現在已成為近3萬人口的新興工業城鎮。

治療方法

傣族醫學傣族醫學

芬雅(傣語,研藥或磨藥之意) 在碗內盛適量冷開水或米湯,可根據不同疾病而定。按配方將各種藥物蘸水或米湯在小麻木鹼下研靡成合劑藥汁於碗內,內服或外擦。一般貴重藥品及緊缺藥物多用此法,主要治療因風(佤藥塔)失調引起之疾病、婦科疾病和一些危重病,亦用於藥物及食物中毒。
烘雅(傣語,熏藥之意) 按所需配方取藥物切碎(多用鮮品),置於鍋內(或金屬大盆內)加水煎煮,患者坐於鍋(或盆)之上,借藥物蒸氣熏蒸肌體以達

傣族醫學採取
治療目的。本法主要用於因體內風(佤約塔)、水(阿波塔)失調而致之肌肉、關節風濕疼痛、肢體麻木、產後虛弱、不思飲食等症。
沙雅(傣語,刺藥之意) 將配好方的藥物切碎,乾燥,共研為末,拌入鵝油內浸泡備用。用時醫者用潔淨之銅針(狀如直桿梅花針)淺刺患部皮膚,再塗於配好方藥油。本法亦用於體內風(佤約塔)、水(阿波塔)失調而致之風濕關節疼痛。
果雅(傣語,敷藥之意) 按配方將所需藥物取鮮品,切碎搗爛,視病情分別加入酒、芝麻油或淘米水等拌合均勻,用芭蕉葉包好,置於火中煨熟,趁熱包敷於患處,以不燙傷皮膚為度。主要用於接骨、跌打扭傷、風濕麻木疼痛、頭痛、腰腿疼痛等症。
暖雅(傣語,睡藥之意) 按配方將所需藥物(多用鮮品)切碎加少量水煎煮一定時間(或炒,或蒸視病情而定),取出藥渣拌入酒或炒熱之酒糟,拌勻平攤於木板上,上鋪席芭(亦可用布單)。患者趁熱睡於藥床上,上蓋被子,使藥氣熏蒸身體以達到治療目的。本法亦多用於風濕麻木、肢體疼痛各症。
能雅(傣語,蒸藥之意) 此方法有兩種一種是將配好方的藥物切碎裝入容器內,置於甑內蒸一定時間,取藥物蒸餾液內服(芳香類藥物多用此法)。二是將藥物直接放入甑內蒸製一定時間,取出加酒趁外患部。多用於腹痛、肢體痛等各種疼痛症。

傣醫書籍

《羅格牙坦》 為巴利語音譯,傣語稱《坦乃羅》(作者和成書年代不清),記述內容包括三個方面,一是語音學;二是文學藝林;三是醫學、藥物學氣功等,較集中地闡述了人與自然、季節、氣候的相互關係等。書中記述說:千百萬年前,原始傣族先民通過吃草根樹皮和野生植物的葉、花、果、籽作為充飢時的糧食,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認識到各種植物種類的不同,果實味道的差異,食用後給身體帶來的不同作用(產生各種生理現象上的變化),從而獲得了藥物學的知識,為後世醫家深入探索傣醫學的起源與發展提供了珍貴的史學價值。
《戛牙三哈雅》共分5集,1-2集闡述了人體生理解剖;人體受精與胚胎的形成;人和自然的生存關係,人體《坎塔擋細》即:五個方面的內容,亦為“五蘊”(色、受、行、想、識)和人體的四要素“塔、都、擋、細”(風、火、水、土)的平衡與盛衰等。並闡述了人體內32類體屬及其細胞、臟腑等1500種物質成分及其組織結構;寄生蟲;人體生命的起源、循環、新陳代謝等等。用《坎塔檔細》和“四塔”[爹卓塔(炎),佤約塔(風),阿波塔(水),巴塔維塔(土)]的理論形象地解釋了人體的生理現象和病理變化,論述了人的居住環境與病因,並將一年12個月分為“臘魯檔三”(熱季、冷季、雨季)三個季節,認識到不同季節的發病和特點,提出了合理的用藥方法。釋加牟尼去世之後,傣族又經歷了阿扎撒塔魯王朝560年(公元前544年)、提里加夫王朝622年(公元16年)、阿奴王朝1349年(公元638年)。至今已有2951年的悠久歷史。
《帷蘇提瑪嘎》 是一本講解傣醫人體生理解剖學比較全面的古文獻,由南傳佛教傳入斯蘭卡,公元前2世紀由覺音編著為巴利語梵文經典,後為葉均譯為《清淨道論》。主要講述“塔都檔細”,即“巴他維塔者”(巴利語),傣語稱之為“塔拎”,意即“土”;“啊波塔都” (巴利語),傣語稱之為“塔喃”,意即“水”;“爹卓塔都” (巴利語),傣語稱“塔菲”,意即“火”;“佤約塔都” (巴利語),傣語稱“塔攏”,意即“風”。本書從病理生理變化的角度較系統地論述了體內“土、水、火、風”的動態平衡關係,認為它是促進和構成人體不可缺少的四種物質元素,又謂“四大生機”現稱“四塔”。此外,還專題記述了人類生命的起源和人體的基本結構“夯塔檔哈”,即“魯巴夯塔” 形體蘊;“穩然納夯” 心蘊;“維達納夯” 受覺蘊;“先牙納夯塔” 知覺蘊;“山哈臘夯塔” 組織蘊,現稱“五蘊”。傣醫五蘊與佛經中記述的五蘊(色、受、行、想、識)大同小異,各自都從理論上說明了構成人體的物質世界和精神世界。明確指出了人類生命體的形成是由“眼、耳、鼻、舌、身、色、聲、香、味、觸、男根、女根(實為不同的染色體),命根(維持生命存續的各種物質元素),心所依處(精神意識),身表(指在高級神經中樞的支配下所表現的“動能”現象)、語表(語言)、色柔軟性(軟體器官)、色積集(指形成胚胎的一切物質元素)、色相續(再生、發育成長延續),色老性(衰老、退化)、色無常性(生理機能的異常變化),以及肝、膽、脾、肺、腎、心、發、爪、齒、汗毛、皮、骨、肉、腱、大小腸、胃、尿、蟲類(含細胞)、土、水、火、風等89種物質要素構成的。認為人體約有500萬根頭髮,900萬根毫毛,20枚指(趾)甲,28-32顆牙,900塊肌肉,900根筋(腱),300塊骨頭。闡述了心、肝、肺、脾、腎等重要生命臟器的生理機能活動和病理變化, 人體內10大類,80個支系的1500種“哈滾暖”,傣語即“小蟲”(相當於現代所講的蟲卵和細胞)等。
《擋哈雅龍》 是傣醫藥史料中最著名的一部綜合性巨著,是1323年民間的一個學者帕雅龍真哈(土司的一個武官)轉抄的西雙版納傣文音譯註釋本,原始版本現流失國外。該書中記錄的內容十分豐富,敘述了人體的膚色與血色;多種疾病變化的治療原則;病因及處方;人和自然與致病的關係;論“四塔”相生相剋與處方;藥性與膚色;年齡與藥力藥味;處方及其他等方面的內容。另外還系統地闡述了近100種“風證”(病)、介紹了原始宗教時期最早的複方“滾嘎先思”(價值萬銀方),“雅叫哈頓”(五寶藥散),“雅叫帕中補”(亞州寶丸)等數百個方。這些寶貴的醫藥知識編寫內容大都是選自於《阿皮塔麻幾乾比》這套經書中。從而更加確切地知道,傣醫藥的起源及其基本理論的形成也是2900多年前就有的,為本民族的繁榮昌盛作出了貢獻。

傣醫專家

康朗侖 又名岩侖,男。1904年生

傣族醫學康朗
人。行醫50餘年,為西雙版納州著名傣醫。他行醫多年,有豐富的臨床經驗,醫技高超,醫德高尚。如今雖已高齡,但仍在為患者診治疾病,深受廣大患者的愛戴和信任,被稱為傣家人民的好“摩雅”(醫生)。 他從小喜愛醫藥,其父波岩侖傳之傣醫藥書數本和口授相傳,掌握了不少傣醫知識。以後又在緬寺當和尚求學。又細讀了《嘎牙山哈雅》《么哈本摩雅》《檔哈雅龍》《檔哈雅囡》等傣醫藥書籍,醫藥知識不斷豐富,於是開始行醫。在行醫實踐中,不斷總結醫療經驗,醫術提高很快,逐漸小有名氣,求醫者逐日增多。除當地傣族患者外,其他哈尼族、布朗族、拉祜族及漢族患者也慕名而來。數年後親自撰寫《檔哈雅》數本傳交後人,成為有名望的老傣醫生。 他不僅醫術高超,在傣醫藥理論方面亦有了較深的造詣。對傣醫“四塔”(風、火、水、土)“五蘊”(色、識、愛、想、行)理論有較深的研究,同時認識了2000餘種傣藥,能自采、自製丸、散等多種傣藥製劑,並精通傣醫獨特的刺藥、坐藥以及藥浴、熏蒸等各種療法。擅長治療“攏匹勒”(月子病)、“攏麻想手”(人體感受熱風濕毒導致的皮膚病)、“攏沙里坦”(火、水失調引起的高熱、驚厥、癲狂、抽搐等精神、神經系統疾病),還擅長治療風、火失調引起風濕痹症和中風偏癱,並提出“風致百病”之說,認為一切疾病均由“風”失調引起,“風”可挾雜其他病邪損壞機體,造成“四塔”,功能失調而發生各種疾病,故應“以風論病,見病先治風”。發表“康朗侖學術思想探論”一文,並著有《竹樓醫述》一書及6本《檔哈雅》。
藥傣:族居住地區,大都屬熱帶、亞熱帶地區,西雙版納正處於太平洋東亞季風和印度洋西南季風暖濕氣流的交匯地帶,北面有高度平降,偏居內陸,沒有較大的北方寒潮和海洋風暴的侵襲。因此,雨量充沛,熱量分布均勻,適宜於各種生物生長繁殖,是熱帶植物(含傣藥)最集中的地區,擁有大量珍貴、稀有的生物種,傣藥資源極為豐富。民族藥800餘種,民間傣藥有228科,372屬,1300多品種,曾用植物藥1858種。這些動、植、礦物藥分布在西雙版納外所轄的景洪、勐海、勐臘三縣(市)的40個鄉鎮的山區、半山區和壩區。

醫學發展

傣族人民千百年來在特殊的環境

傣族醫學藥材記載
中生產生活,為了生存下來,發展和繁衍後代,造福於子孫,在長期的生產生活實踐中,在與疾病作鬥爭的過程中,積累了許多寶貴的醫藥遺產。這些醫藥遺產是傣族人民在與有神論、唯心論和形上學的不斷鬥爭中形成和積累起來的,具有傳統的民族特色的醫藥知識。據《貝葉經》記載的史料說:早在2500多年前傣族就有了自己的醫藥。從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國土資源》第一節推斷的時間來看:“當補臘薩哈”(橄欖時期),相當於公元前536年(距今2520年以前)傣族便有了民藥。據《逸周書·王會解》的記載,傣族醫藥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它的產生與印度醫藥學的發展和印度小乘佛教的影響是分不開的。從現在發掘的《夏牙三哈雅》一書產生的年代來看,佛主釋加牟尼[佛歷339~420年(公元前964~前884)]的同齡人,貼身警衛、秘書,也是釋加牟尼的徒弟,在釋加牟尼身邊主管醫藥及其經書的阿侖達聽,為了歸納整理一套有關傣醫藥方面的醫藥學專著,曾數次向佛主釋加牟尼跪拜請求,在得到釋加牟尼的許可後,阿侖達聽根據納臘達和戛古先塔(傳說10萬年以前和幾萬年以前)歷代相傳下來的經書《納臘達俄》《納臘達叫》《納西達迭》《納西達費》《迭哈西臘》以及《三比打嘎》(論經學說)的《蘇點打》《文乃》《阿皮塔麻兒乾比》等經書中記載的醫藥知識,摘錄整理編成《戛牙三哈雅》一書。成書後,阿侖達聽在一次盛會上再次向佛主釋加牟尼跪拜致敬,並宣布說:“神聖、英明、偉大的佛主是天上的大師,文武學識各個方面都遠遠超過了前人………”“今天要向在坐的人們及佛教講一下遠古的歷史所記載的納臘達,經書中雖有所記述的醫藥知識,但不完整,有的尚未講述清楚。今天要把人體的《戛牙三哈雅》更深更細地向所有的人們及佛教(指當時在場的人)講清楚……”。據推測阿侖達聽大約於佛歷380年(公元前924年)寫完這套有關傣醫藥的第一部專著。
傣族醫學傣族醫學
傣族文化
在傣族醫藥形成和發展史上,傣族醫學文獻中記錄的內容十分廣泛,各種經典描述有同有異,歸結起來有三個方面,一是傣族人民經過千百萬年的艱苦實踐一一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鬥爭,認識了人與自然、疾病的相互關係;通過“神農嘗百草”的活動,懂得了對各種動植物服食的經驗,並根據其複雜的味道,逐漸產生了理性認識,並給予分類命名;為了適應惡劣的氣候環境,遠古原始群的傣族先民根據不同的季節、氣候,常把一些禦寒,解暑,可預防疾病的動、植物的葉、皮用來做衣禦寒,煎煮當茶飲,從而產生了保健知識,這一演變過程深深地植根於民眾之中。二是吸收了一部分中醫藥學的理論知識。三是吸收並發展了古印度醫學理論知識,通過南傳上座部佛教作為傳播媒介傳入傣族社會。這三個方面相互融合,逐步形成了獨具民族特色和地方特點的傣醫藥。傣族文獻均不署作者姓名,這是信奉佛教,崇拜佛祖之故。其文獻的版本沿革分為“貝葉經”和“紅版經”兩種,在這兩種版本出現之前,多將文字刻於竹片上,後來由於造紙術生產問世改變了這種原始記錄方法
傣族醫學傣族醫學
傣族文化
文獻種類大致分3大類型,第一類為南傳“三藏經”,即“經藏”,“律藏”,“論藏”(統稱佛經)。第二類為“實用經”,這一部分不屬佛教經典範疇,多為民間學者所著,包括的內容十分廣泛,有天文、歷算、地理、文學、藝術、詩歌諺語、民間故事、宗教故事、社會事物、倫理道德、醫藥常識等等。第三類為“科幻經”,主要記述醫學理論、農田水利、其他科技語文等。傣醫藥常識在“佛經”、“實用經”、“科幻經”中都有記述,它充分體現了傣族文明的象徵。

診斷方法

經過長期實踐,傣醫藥不僅在理論上

傣族醫學治療
不斷發展,在診斷與治療疾病方面也逐漸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傣醫藥診斷疾病的方法有問診、望診和摸診三種。其內容相似於漢族中醫藥學之望、問、切診,但理論上有所差異。其方法分別簡述於下:
望診:醫者用肉眼觀察病人的體態精神氣色和全身各體表部位有無異常的變化,藉以了解病情,測知體內四塔的變化。例如正常人的眉毛應分別順兩邊倒的,如果眉毛不經外力而自行豎起,說明患者體內有寄生蟲。若見患者口流唾涎、煩躁欲嘔,則確診的可能性更大;如見顏面赤紅,為火偏盛之熱症;如見肢體浮腫、面色滯暗或黃、行走困難,則為水偏盛之水腫症;舌紅而乾為熱,舌淡白為不思飲食等等。望診亦包括望手指,看左手大拇指可診斷等臟腑及婦科病症,看右手大拇指可診斷風濕之屬寒屬熱。
問診:是對患者進行有目的之詢問,了解患者的自覺症狀,疾病的發生原因,發展經過及治療情況,對疾病作出進一步的判斷。這種方法是傣醫診斷痛證或一般疾病最主要的方法,也是最常用的方法。在問診中應注意了解患者最主要的症狀,再圍繞主證有目的地進一步詢問有關情況,如病史、家庭家族史、生活習慣、飲食愛好、婚姻等情況,婦女則包括經、帶、胎、產等內容,小兒則包括生長發育史,以便作為診斷時的參考依據。
摸診:是通過觸摸患者肌膚的冷熱,有無包塊和其他異常情況,以幫助診斷(脈診則較為少用)。例如摸鼻尖和耳尖。如果體表摸著發熱、汗出,但鼻尖和耳尖發冷,說明體內有寒,僅體表有熱。如果證見怕冷、發抖,但耳尖和鼻尖摸著發熱,說明僅是體表發冷,而體內有熱等等。總之,傣醫藥理論的望、問、摸三診的診病方法,各有其特點,對不同病症的診察各有側重。在臨床運用時,必須三診結合起來,把所得的資料加以綜合分析,才能找到真正的致病因素,有的放矢,合理投方用藥,提高療效。

用藥特點

根據收集整理的結果,傣族傳統民族藥約有1000餘種,多數為植物藥,亦有部分動物藥和礦物藥,少部分為外來藥。其中許多與漢族中醫藥學中的藥品相同,但在臨床套用上有一定的差別。如蘆子用於提神醒腦;草蔻用於風濕酸痛;益母草用於糞蟲瘙癢、濕疹;射干用於月經過多等等,均與漢族中醫學用藥有異。還有的藥物為國家重點保護動物,藥源較少,如犀鳥象牙孔雀毛、

傣族醫學特點
野水牛膽等。植物藥的分類一般以形態、氣味和藥用部位來劃分。藥物的性一般分為三大類,即熱性藥、涼性藥、平性藥。藥物的味一般分為7種:酸,多用於收澀、止汗止瀉等;甜,多為補藥;鹹,多用於軟堅、補虛;苦,多用於清熱、解毒、除濕、止痛;麻,多用於止痛、鎮驚、祛痰;辣,多用於散寒、止痛;香,多用於醒腦、開胃健脾。由於藥物性質不同,人體亦各有差異,故用藥也各有特點。如1~20歲為生長發育階段,生病時藥物配伍宜偏甜味;20~40歲為成熟壯實階段,生病時用藥配伍宜偏酸味;而40~60歲以上者,為逐漸衰老階段,生病時用藥配伍宜偏鹹味。又如根據不同的季節配伍不同的飲料方,以藥代茶飲,以達預防、治療的目的等等。傣族醫藥中的藥物處方,雖然不象祖國醫藥學中方劑那樣有嚴格的處方原則,但在治療疾病時大多數使用的還是由數味藥物組成的相對固定的複方。這些藥方,是在長期與疾病鬥爭的實踐中,不斷摸索總結出來的。在治療疾病時,通過藥物的增減,觀察治療的效果,逐步篩選而成。所用的藥方,少則二三味藥,多則數十味藥;有的一方多治,而有的卻一症有多方。因風、火、水、土失調致病而設的四“雅塔”即佤約塔、爹卓塔、阿波塔和巴他維塔,均由固定的藥物組成,傣醫稱為“雅塔”。這種配方理論稱之為“雅塔都檔細”。傣族醫藥處方中比較有名的,常用的有以下四個:“雅叫帕中補”(傣語,亞洲寶藥之意),由九種藥物組成,具有理氣健胃、止痛、安神的作用。“雅叫哈頓”(傣語,五種寶藥或五寶藥散之意),由五種藥物組成,具有清熱解毒、和中解表、調經補血、止血止痛作用。“雅沙里門囡”(傣語,萬應小藥丸之意),由七種藥物組成,具有消暑和中、解痙止痛、除滿止瀉的作用。“雅瑪哈嘎侖那龍”(傣語,治病大方),由三十多種藥物組成,具有調補氣血、活血止痛、通便之作用。一般認為,要當好傣醫師,必須首先學習掌握好以上四個藥方的使用方法,否則就不能算一個名副其實的醫生。

發展現狀

隨著社會的進步,傣族醫藥學也得

傣族醫學傣族醫學
到進一步發展。1983年國家確定傣醫藥為中國四大民族醫藥之一,要求加以發掘、繼承、整理和提高。此後相繼成立了民族醫藥研究所、傣醫院、民族醫院,吸收了一批批民間傣醫藥人員到國家醫療科研單位工作;西雙版納衛校還舉辦了傣醫班,陸續培養了一批批傣醫藥人才;此外,在傣族地區還將傣醫藥納入縣級初級衛生保健方案,並為名老傣醫配備了徒弟,使他們的醫藥經驗得以整理、發掘、繼承和提高,同時抓緊進行傣醫藥文獻的搶救整理工作。不少專家學者致力於研究傣族醫藥學,在廣泛收集、認真研究的基礎上,編輯出版了《傣藥志》(四集)、《傣醫傳統方藥志》、《傣醫驗方譯釋》、《傣醫中專班教材》、《中國傣醫》、《傣肌松專輯》、《傣醫診病特點》、《德宏傣族醫藥及其驗方》、《傣族醫藥驗方集》等傣醫藥書籍,使傣醫藥理論進一步豐富和完善。1990年11月,在西雙版納州允景洪召開了“雲南省傣醫學發展戰略研討會”,會議總結了建國以來傣醫藥的發展情況、經驗和存在的問題,討論了今後發展的對策和措施,促進了傣醫藥學術水平的提高。隨著邊疆民族經濟的不斷發展和對外開放政策的深入,傣醫藥學將日益充實完善,進一步發展提高。

病重季節

公曆把一年之12
傣族醫學傣族
個月分為春、夏、秋、冬四個季節,傳統中醫藥學也根據這四個季節的劃分來論述人體機能的變化、疾病的發生、防治的規律等。但傣醫理論卻與之不同。由於傣族主要聚居區(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和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地處熱帶和亞熱帶地區,氣溫高,雨量足,濕度大,這種特殊的地理氣候環境就具有高溫、高濕度的氣候特點,而四季劃分不明顯。因此,傣族傳統醫藥理論從千百年的實踐生活中,根據傣族地區這種特殊的氣候特點,把一年劃分為三個季節,即冷季、熱季、雨季。冷季為每年傣歷的1月至4月,相當於公曆的11月至次年的2月;熱季為傣歷的5月至8月,相當於公曆的3月至6月;雨季為傣歷的9月至12月,相當於公曆7月至10月。在冷、熱、雨三個季節里,均有各種不同的疾病發生,而在季節相交的前後一段時間裡,各有一些疾病發病率較高。比如在傣歷的4月至5月間,即公曆2月至3月份,是冷季與熱季的交季的時期,腹瀉、痢疾等病的發病率較高。在傣歷8月至9月,即公曆的6月至7月份,是熱季與雨季的交季時期,瘧疾的發病率較高。而在傣歷12月至次年1月,相當於公曆的10月至11月份,是雨季與冷季的交季時期,這一時期中傷風感冒,咳嗽哮喘等疾病發病率較高。
為此,根據季節的不同、疾病的差異,每個季節用藥均有偏重,都有一些固定的藥方(傣語稱為雅塔),用來防治不同時期發生的各種疾病。如熱季多用苦味藥物,以清熱解毒涼血等。雨季多用澀味藥物,用以收斂、除濕等。冷季則多用辣味藥物,用以散寒溫中止痛等等。

相關條目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