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6年

公元16年

公元16年,丙子年(鼠年);新天鳳三年。公元16年,西域都護李崇敗退龜茲,埒婁城地屬匈奴。

大事件

公元16年 中國《漢書》載王莽誅翟義之徒,使太醫尚方與巧屠共同解剖其屍體,“度量五臟,以竹筵導其脈,知其終始,雲可以治病”。說明進行人體解剖的目的是為了發展醫學。

由於王莽對匈奴等非漢族實行歧視侮辱的措施,不斷挑起邊疆地區的戰爭,引起了匈奴的對抗和入侵、東北高句〔gōu勾〕麗人的逃亡。到天鳳三年(公元16年)後,連與西域的交通也斷絕了,西域都護府廢,中原對西域的控制中止。因此在東漢初年,光武帝不得不放棄了河套至今山西、河北北部的疆域。到建武二十五年(公元49年)匈奴又分為南北兩部,南匈奴降漢,第

(圖)天鳳三年(公元16年)天鳳三年(公元16年)

二年漢朝才將內遷的八個郡遷回舊地,漢匈的邊界恢復到西漢後期的態勢,但以後從幽州的遼西至并州的雁門郡(約相當今遼寧西部至山西北部和相鄰的內蒙古南部)的北界部分向南收縮。而南單于也因受到北匈奴的打擊,無法再在蒙古高原立足,南遷至西河郡的美稷縣(今內蒙古準噶爾旗西北)一帶,接受漢朝的保護。

新莽天鳳三年(公元16年),劉秀到長安求學,受教於中大夫許子威,攻讀《 尚書》。他只求弄通大義,不拘字句。由於家境並不寬裕,學費不足。劉秀還曾與同學合資買條驢,讓僕人趕驢拉腳掙錢。後因資用拮据,回到家鄉。

《漢書·王莽傳》記載,天鳳三年(公元16年),平蠻將軍擊句町,“賦斂民財什取五”。天鳳六年(公元19年),“匈奴寇邊甚......一切稅天下吏民,訾三十取一”。以上數條都是徵收資產稅的例子,而這些資產稅的用途都是軍費。

公元16年,西漢派往西域的五威將軍王駿率領莎車、龜茲等國兵七千餘人前往焉耆平叛失利。西域最後一任都護李崇在漢朝五威將軍王駿等官兵被殺後,仍以龜茲國為根據地堅守。直到王莽死後才隱匿起來。據《後漢書。西域傳》記載,直到公元41年,莎車王賢到洛陽朝貢,請求東漢政府在向西域派遣都護。光武帝劉秀因為全國剛統一不久,無力顧及西域,沒有答應。隨後莎車王賢對此忌恨,自封單于,多次進攻龜茲國。公元45年,車師前部、鄯善、焉耆、龜茲等國都派遣王子到洛陽朝貢,請求漢廷派遣西域都護,保護西域各國。劉秀拒絕了。西域各國無所依靠,此後才被匈奴所征服。可見龜茲國與漢朝的友好關係保持了110年之多。

公元16年—公元515年,佛涅槃後第二個五百年內,大乘佛教弘傳至全印度,小乘佛教轉而為附庸,史稱“小從大主時期”、“大主小從時期”、“像法時期”。

古蹟

孫叔敖碑立於公元 16年的孫叔敖碑,記述了孫叔敖之後的十多代孫氏族眾的發展繁衍情況,共涉及孫叔敖後人二十多位。孫叔敖碑也可稱得上一部石刻的家譜。這部石刻家譜反映了孫氏發展的一個斷面,可以確認這是目前所發現的最早的孫氏家譜。據《三國會要·職官》載,孫吳政權設立過宗正卿,掌握皇家的家譜——《玉諜》。遺憾的是這部《玉諜》未能留存於今,僅能從當時的史書上見其名而已。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