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卵葉紫麻

倒卵葉紫麻

倒卵葉紫麻Oreocnide obovata (C. H. Wright) Merr,紫麻屬,是紫麻屬的一種較為高大的灌木,直立或者攀援生長,莖的皮可以做麻繩,也可以入藥,在我國多個省市都有分布。主治小兒麻疹、水痘、風濕痹痛、跌打損傷、骨折。

基本信息

簡介

倒卵葉紫麻倒卵葉紫麻

種拉丁名:Oreocnideobovata(C.H.Wright)Merr.

科中文名:蕁麻科

科拉丁名:Urticaceae

屬中文名:紫麻屬

屬拉丁名:Oreocnide

海拔:200-1400

英文植物志:5:183

醫藥信息

【藥名】:倒卵葉紫麻
【拼音】:DAOLUANYEZIMA
【來源】:為蕁麻科植物倒卵葉紫麻的根,全株。
【功效】:祛風除濕、祛瘀止痛、接骨。
【主治】:治小兒麻疹、水痘、風濕痹痛、跌打損傷、骨折。
【性味歸經】:苦,平。肝、腎二經。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一12克。
【別名】:癩皮根(雲南紅河)、道地杜(廣西)
【動植物資源分布】:分布於湖南、廣東、廣西、雲南。
【拉丁名】:oreocnideobovata(CHWright)Merr
【考證】:始載於《中國高等植物圖鑑補編》

形態特徵

直立灌木或攀援狀灌木,高1.5-3米;枝灰褐色,被粗毛和短柔毛,後漸脫落。葉倒卵形或狹倒卵形,稀倒披針形,長7-17厘米,寬3-9厘米,先端驟凸或短尾狀,基部鈍圓形、寬楔或微缺,邊緣自下部以上有牙齒或鈍鋸齒,上面粗糙,有時有泡狀隆起,下面被一層淺的灰色氈毛,有的以後變無毛,脈上有短粗毛,基出脈3,其側生一對伸達上部近邊緣處與最下一對倒脈環結,側脈2-3(-4)對,最下一對自葉中下部伸出,其餘各對在近邊緣處彼此環結;葉柄長1-7厘米,被短粗毛和短柔毛;托葉條形,長7-10毫米,下面中肋上疏生短粗毛。花序生當年生枝和老枝上,長0.8-1.5厘米,2-3回二歧分枝,花序梗上被短粗毛,團傘花簇徑3-4毫米。雄花在芽時徑約1毫米;花被片3,稀2,卵形,長約0.7毫米,外面生微毛;雄蕊3,稀2;退化雌蕊棒狀,長0.4毫米,被綿毛;小苞片卵形,長0.5毫米、中肋疏生微毛。雌花卵形,長約1毫米。瘦果卵形,稍壓扁,長1-1.2毫米,外面生微毛,肉質“花托”盤狀,生於果的基部。花期12月至翌年2月,果期5-8月。

主要用途

莖皮纖維可制繩索或代麻原料。

種間區別

我們認為倒卵葉紫麻Oreocnideobovata(C.H.Wright)Merr.可以分為以下幾個變種,從它們中可以明顯看到,葉先端短尾狀漸尖一凸尖一凹缺的演化趨勢,因它們的地理分布區重複很大,故我們仍按變種一級處理。

功能用途

分類:醫藥

【瑤藥】道弟杜(金秀),野水麻(龍勝):全株治小兒麻疹,水痘,風濕,跌打《桂藥編》。

來源:《中國民族藥志要》,賈敏如、李星煒,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05

蕁麻目百科(二)

蕁麻目(Urticales) 雙子葉植物綱 花單性、雙性或雜性,小而整齊,常有4-5枚花被片,通常雄蕊與花被片同數並與其對生,有1-2心皮,但子房通常單室而內含一枚胚珠,果實為堅果、核果、瘦果或翅果,含一枚種子,胚占據整個種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