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麻屬

紫麻屬

紫麻屬,所屬植物界,屬蕁麻科,20種,分布於斯里蘭卡至日本,我國有11種,產西南部至華東。

基本信息

屬名

OreocnideMiq.紫麻屬

描述

紫麻屬紫麻屬
紫麻屬,蕁麻科蕁麻目,20種,分布於斯里蘭卡日本,我國有11種,產西南部至華東灌木或亞灌木;葉互生;花單性異株,團傘花序腋生;雄花被3-4裂;雄蕊3-4;雌花被與子房合生,4-5齒裂;子房1室,有直立的胚珠1顆;果小,與稍為肉質花被粘合。

所屬科

紫麻屬紫麻屬

蕁麻科

形態特徵

雙子葉植物綱金縷梅亞綱的1科。常為草本,有時為灌木,稀為喬木,有的有刺毛,葉表皮有隆起的鐘乳體;花極小,單性,花被單層,常帶綠色,雄蕊與花被片同數並對生;花絲在花芽時內折,有多數脊椎狀關節,花開放時,向外驟然射出的花粉猶如一團煙火,由風傳播,心皮與柱頭1;胚珠1枚,直立;花序常聚傘狀、穗狀或圓錐狀,稀生於肉質花序托上;退化雌蕊常存在,退化雄蕊鱗片狀。果為瘦果或肉質核果;種子常有胚乳,具直立的胚。花粉粒常為扁球形或球形,具2~5孔,稀為散孔,赤道徑8~22微米,表面雕紋具細顆粒、小刺狀或細網狀。染色體基數x=6~14。本科約49屬1900餘種,分布全世界熱帶亞熱帶,少數至溫帶地區。中國有25屬350餘種,主要分布長江流域以南省區。

紫麻屬紫麻屬

代表植物

白蛇麻

多年生草本,有橫走的根狀莖。莖自基部多出,高40-100厘米,四棱形,密生刺毛和被微柔毛,分枝少。葉近膜質,寬卵形、橢圓形、五角形或近圓形輪廓,長5-15厘米,寬3-14厘米,先端漸尖或銳尖,基部截形或心形,邊緣有5-7對淺裂片或掌狀3深裂(此時每裂片又分出2-4對不整齊的小裂片),裂片自下向上逐漸增大,三角形或長圓形,長1-5厘米,先端銳尖或尾狀,邊緣有數枚不整齊的牙齒狀鋸齒,上面綠色或深綠色,疏生刺毛和糙伏毛,下面淺綠色,被稍密的短柔毛,在脈上生較密的短柔毛和刺毛,鍾乳體桿狀、稀近點狀,基出脈5條,上面一對伸達中上部裂齒尖,側脈3-6對;葉柄長2-8厘米,密生刺毛和微柔毛;托葉草質,綠色,2枚在葉柄間合生,寬矩圓狀卵形至矩圓形,長10-20毫米,先端鈍圓,被微柔毛和鍾乳體,有縱肋10-12條。雌雄同株,雌花序生上部葉腋,雄的生下部葉腋,稀雌雄異株;花序圓錐狀,具少數分枝,有時近穗狀,長達10厘米,序軸被微柔毛和疏生刺毛。雄花具短梗,在芽時直徑約1.4毫米,開放後徑約2.5毫米;花被片4,在中下部合生,裂片常矩圓狀卵形,外面疏生微柔毛;退化雌蕊碗狀,無柄,常白色透明;雌花小,幾乎無梗;瘦果近圓形,稍雙凸透鏡狀,長約1毫米,表面有帶褐紅色的細疣點;宿存花被片4,內面二枚近圓形,與果近等大,外面二枚近圓形,較內面的短約4倍,邊緣薄,外面被細硬毛。花期8-10月,果期9-11月。

紫麻屬紫麻屬

長葉水麻

別名:麻葉樹(滇西南)、水珠麻(滇東南)。產西藏南部、雲南、廣西、廣東西部、貴州四川陝西南部、甘肅東南部和湖北西部。生於海拔500-3200米的山谷、溪邊兩岸灌叢中和森林中的濕潤處,蠍子草有時在向陽乾燥處也有生長。印度尼泊爾錫金不丹、斯里蘭卡、緬甸越南、寮國、馬來半島、菲律賓也有分布。

蠍子草

一年生草本,高達1米。莖直立,具條棱,伏生糙硬毛及螫毛,螫毛直而開展,長達6毫米。葉互生,托葉合生。三角狀錐形,早落;葉柄細弱,長(2)5-6(12)厘米,伏生糙硬毛及蠍子草
螫毛;葉片卵圓形,長4-17厘米,寬3-10厘米,基部圓形或近截形,先端漸尖或尾狀尖,邊緣具缺刻狀大齒牙,表面深綠色,密布小球狀鍾乳體背面色淡,兩面伏生糙硬毛,背面主脈上疏生螫毛。花單性,雌雄同株,花序腋生,單一或分枝,具總梗,比葉短,分枝稀疏,伏生糙硬毛及稀疏直立的螫毛;雄花序生於莖下部,雄花花被4深裂,生有糙硬毛,雄蕊4;雌花為穗狀二歧聚傘花序,生於莖上部,花序軸伏生糙硬毛及螫毛,雌花花被2裂,上端花被片橢圓形,頂端具不甚明顯的3齒,背部呈龍骨狀,伏生糙硬毛,下端花被片線形面小,果熟時上端花被片包著瘦果基部。瘦果廣卵形,長約2毫米,寬約1.5毫米,雙凸鏡狀,密著於果序的一側。花期7-8月,果期8-9月。生於山坡闊葉疏林內岩石間、石砬子下、林緣地及山溝邊陰處。分布於中國黑龍江、吉林、內蒙古河北河南陝西等省區,朝鮮也有分布。莖皮纖維可制繩索或供編織用。

分布量

世界:20種;中國:11種 產浙江、安徽南部、江西福建、廣東、廣西、湖南、湖北、陝西南部、甘肅東南部、四川和雲南。生於海拔300-1500米的山谷和林緣半陰濕處或石縫。中南半島和日本也有分布。
紫麻屬紫麻屬

引種狀況

非引種

植物識別

本種分布廣,葉上面常粗糙,下面多少有白色氈毛,可以同其他亞種區別。產廣西貴州的一些標本,葉橢圓形和卵形,下面被一層很厚的白色氈毛,尤其後一性狀,同Gagnepain的var.nivea的描述一致。但是反映這一性狀最典型的廣西貴州標本均是采於3-6月,在其他地區采於春夏季節的標本中,葉下面也常多少有白色氈毛,有的甚至老時氈毛也不脫落。因此,葉下面具白色氈毛並非系穩定的性狀,把具這性狀的標本視作為一個獨立的分類群——變種處理似乎是不自然的。本種分布較廣,形態變異很大,但花序不生當年生枝上,常無梗,果表面有窪點等特徵,易於同它種區別。根據其花序梗的有無、葉形和毛被主要性狀以及地理分布,又分成下面不同的亞種:

藥用價值

莖皮纖維細長堅韌,可供制繩索、麻裊和人造棉;莖皮經提取纖維後,還可提取單寧;、葉入藥行氣活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