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污染

信息污染

信息污染是指媒介信息中混入了有害性、欺騙性、誤導性信息元素,或者媒介信息中含有的有毒、有害的信息元素超過傳播標準或道德底線,對傳播生態、信息資源以及人類身心健康造成破壞、損害或其他不良影響。

介紹

信息污染信息污染

信息污染(informationpollution或infopollution)指信息源被大量無關的、多餘的、強行介入的低價值信息所浸染的現象。那些無用和不受歡迎的信息傳播會對人類行為產生不利影響。

現在所說的信息污染大部分都與基於計算機的通訊方式有關,比如電子郵件、即時通訊和RSS訂閱。人們使用信息的目的是為了做出決策和因地制宜。但與此同時,認知領域的研究也發現,人類在做正確高效的決策時只能處理一定量的信息。信息超載會導致決策機制癱瘓,因為人類在接收到大量信息後已經無法分辨哪些信息是與其決策相關的。雖然各類技術使得信息超載問題更加嚴重,但技術並不是產生信息污染的唯一誘因。任何使我們從完成任務和作出決策所需的基礎事實上分神的因素都可被稱為信息污染源。

類型

在電子網路環境下信息激增,同時出現了信息污染,或稱信息障礙,它包括:

信息超載或信息過剩

是指個人或系統所接受的信息超過其處理能力或有效套用的情況。這往往使信息用戶無所適從。信息本來是用以消除不確定性的,過量的信息卻增加了人們的不確定性和不安全感。每個人或結構的信息負載量是有一定限度的,當人們接受的信息超過其所能消化的信息量時,往往會患上“信息超載焦慮症”,帶來財力、物力和人力的浪費。而且,信息超載又使人們面臨新的信息匱乏。由於信息量太大,身處信息的海洋卻找不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致使社會信息吸收利用率反而下降。在網路信息技術十分發達的美國和日本,近年來的信息吸收率僅為10%左右。

信息垃圾

漫說銳詞:信息污染漫說銳詞:信息污染
根據資料分析,在全球信息系統中,文獻中信息垃圾(包括冗餘信息、盜版信息、虛假信息、過時老化信息、污穢信息等)所占的比例不少於50%,在個別學科領域甚至高達80%,嚴重污染了網際網路中的信息源和信息環境,干擾了對有效信息的開發和利用。冗餘信息即多餘的、重複的、無價值的信息,包括期刊、書籍、網際網路都有一些內容空洞、言之無物的東西。有的是剽竊、抄襲、拼湊之作,有的是多次重複發布,成為人們信息處理的負擔。盜版信息是指在未經著作權所有人同意或授權的情況下,對其擁有著作權的作品、出版物等進行複製所形成的信息。虛假信息傳播布者有意識地傳遞的虛假錯誤信息,誤導、誘騙他人。過時老化信息,即失去時效、老化無用信息。由於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知識更新速度不斷加快,據統計,化學專業文獻在出版後8.1年出現老化,化工文獻經過4.8年就老化,地理學、地質學、植物學分別經過16.0、11.8、10.0年而變得老化。污穢信息要指帶有巫術、迷信等內容的信息,還有無從證實的傳聞、流言、誹謗等惡意傳遞的污垢信息。

計算機病毒

它給整個網際網路乃至整個社會帶來難以估量的危害。世界上已有幾千種病毒傳播流行,它們被指令插入磁碟引導區、引導程式或應用程式中,搗亂甚至銷毀系統中的數據、刪除檔案等,不僅造成電子信息污染,更嚴重是引發計算機犯罪,威脅著人類的生存社會的發展。對於信息污染,必須嚴加控制和治理,這已引起國際社會的高度重視。國際環球網聯合會要求世界各國推行網際網路監控軟體,對信息標記進行審查。由歐洲和美國微軟等大公司開發了PICS(PlatformforInternetContentSelection),即“網際網路絡內容選擇平台”,這一監控軟體可以根據要求限制對網路信息調閱,也可以實現對特定信息監控。

網路信息污染

網際網路的迅猛發展不僅超越了傳統的媒介地理,也超越了人類的心理鴻溝。網路給人類的交流與通訊所帶來的便捷為人類社會創造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價值,但也帶來了十分嚴峻的信息污染難題。

表現

信息污染信息污染

網路信息污染表現為三個層面:一是網路中有用信息的污染;二是網路中無用信息的污染;三是網路中有害信息的污染。

網路中有用信息污染主要表現為就單個信息而言,它具有一定的傳播價值,但由於相同信息的大量複製(如:權威信息、熱點信息、重大新聞、奇聞軼事等的紛紛轉載,以致相同信息過多重複),或信息管理失范(如:專業網站信息的雜亂、分類錯誤、目錄層級混亂、版式編排雜亂無章、視覺傳達失真、更新速度過慢、信息陳舊),亦或是信息加工不夠(如:信息採集水平低下,粗製濫造;有用信息傳遞不清;信息傳輸不暢)等等原因,使這些具有一定價值的信息成為網路數據傳輸的梗阻因素,或是網路傳播中的信息廢棄物。

網路中無用信息污染主要表現為就單個信息而言沒有傳播價值,而這些信息的存在不僅占用了網路存儲空間,也造成了信息梗阻。如發表在網路部落格或者是論壇中的無任何意義的信息;在網路平台上進行各種練習所留下來的網路信息;對某一個或幾個對象有用的網路信息;或是已經廢棄掉,但依然殘存在網路中的信息污垢等等都是無用信息。

網路中的有害信息是網路信息污染最主要的組成部分,也是危害性最大的信息污染源。主要表現為違法信息(如擾亂社會秩序、侵害公民隱私、辱沒他人名譽、尊嚴,虛假信息等等)、違反公共道德的信息(如教唆性信息、洗腦性信息、反主流價值觀信息、擾亂綱常倫理的信息等等)、具有潛在危害的信息(如暴力、血腥信息的誤導、別有用心的教化信息、具有錯誤心理暗示的信息、愚化、奴化信息等等)。

危害

一、破壞網路信息生態,威脅人類生存。網路中存在著大量的恐怖主義、分裂主義、反人類的信息、侵略性和威脅性的信息,這些信息的傳播將直接威脅到世界的和平與穩定,威脅到國家的安全與繁榮,威脅到種族的興盛與福祉。如,恐怖分子在網路中發布的恐怖攻擊威脅信息會造成相關國家與地區人民的緊張與畏懼;敵對國家或黨派之間的攻擊性言論在網路中流傳會引起群體性的敵對與衝突,甚至引發戰爭或政局震盪;而重大信息的隱瞞與粉飾,則有可能給整個人類帶來災難,如隱瞞重大傳播性疾病疫情將給更多的民眾帶來死亡威脅;如誤報、錯報可預見性的天氣、地質災害等災難可能直接導致更多的人丟失性命。

二、加劇信任危機,導致決策失誤。近年來,網路中頻頻出現的虛假新聞、謠言、虛假廣告以及惡作劇信息等給網路信息的可信度大打折扣。不法分子基於種種不可告人的目的,利用網路平台的虛擬性大肆發布各種不實信息,幹些坑蒙拐騙、敲詐勒索、雞鳴狗盜、譁眾取寵的事情,使整個網路信息平台逐漸成為不可信的信息庫。在一次次不實信息被曝光之後,人們逐漸對網路產生了本能的排斥,從而導致人們對網路信息的信任危機。虛假網路信息給人們的決策也造成了誤導,網路媒體對一些事件的惡意炒作一定程度上蒙蔽和欺騙了公眾,如網路媒體對房地產的炒作,為各地房價的節節攀升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導致許多買房者受其蠱惑;如網路論壇對中石油A股的蓄意高估,直接影響了中石油的上市價格,當中石油以每股48元的高價上市後立馬套牢炒家,一路暴跌。如此看來,網路信息的誤導將可能直接導致決策失誤。

三、引發各種網路信息污染問題。研究表明,面對計算機、通訊衛星、傳媒技術逐漸走向融合的多媒體時代,客群大腦皮層的信息輸入輸出逐漸失衡,一些網民開始出現生理心理不適應現象,如“網癮”、“現實恐懼症”、“網路偷窺癖”、“網路裸露癖”等等症狀。由長期沉迷網路而產生各種生理疾病的也屢見不鮮,如玩遊戲導致種種身體疾病,還有如長期上網導致腰椎間盤突出、脊椎變形等,還有的因連續上網時間過長而導致瞬間失明,等等。

四、信息爆炸導致信息匱乏,信息利用成本增加。浩瀚的網路信息似乎無所不有,無所不包,但是隨著信息量的急劇膨脹,相同信息的大量重複,相似信息的魚目混珠,以及同一主題信息的矛盾解讀,導致很多信息有用卻無法用,因而出現了信息相對匱乏的現象。隨著大量信息在信息通道中的擁堵,人們在網路中搜尋有用信息耗費的人力物力財力明顯增加,網路信息使用的邊際成本增加,而信息的可信度降低,這就使信息利用的單位成本加大。因此,信息污染給人類經濟社會發展也帶來巨大損失。

五、信息污染使網路的教育負功能凸現,網路不良信息顛覆了主流道德觀念。當現實社會矢志不渝地凝鍊一種為全體公眾所認同的社會道德體系的時候,網路言論的無政府狀態為各種亞健康的價值取向的傳播提供了溫床,現實的學校教育一再宣揚的價值理念和道德體系在“新新人類”的叛逆與特立獨行面前逐漸崩潰,而導致這一結局的罪魁禍首就是網路垃圾信息的侵蝕。

中國移動手機報·互動百科IN詞_2013年03月

銳詞報
手機報IN詞

中國移動手機報·互動百科IN詞

互動百科與卓望信息結成百科知識類內容資源唯一合作夥伴關係,由互動百科向中國移動手機報用戶提供新鮮、趣味的網路銳詞 ,與中移動手機報共同打造新傳媒。

2013年03月IN辭彙總 |肌肉飢餓症 |求職倚老|秋收女 |職業點菜師 |信息污染 |職場含羞草|網上傾訴 |三早生活 | 電子育兒 |玻璃胃|職場橡皮人|GAY蜜|坑孩|唱商|城市迷走症|交流昏迷|單身沉沒成本 |駕駛肩|職場跳高 |退休自閉症 |時差戀人 |心流感 | 夾心餅智慧| 中慘階層 |太空時間|導樂師 | 表現陷阱 |假期吵架 | 囤積強迫症| 即行族|金質生活 |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