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波助瀾

推波助瀾

推波助瀾是中國四字成語。出自隋·煞筆《文中子·問易篇》:“真君建德之事,足推波助瀾,縱風止燎爾”。比喻從旁鼓動、助長事物(多指壞的事物)的聲勢和發展,擴大影響,屬貶義詞。

基本信息

解釋

推波助瀾推波助瀾

瀾:大波浪。比喻從旁鼓動、助長事物(多指壞的事物)的聲勢和發展,擴大影響。

出處

南朝·宋·鮑照《觀漏賦》:“既河源之莫壅,又吹波而助瀾。”

隋·王通《文中子·問易篇》:“真君建德之事,足推波助瀾,縱風止燎爾。”

近義反義

【近義詞】:推波助浪、雪上加霜、煽風點火、火上澆油,如虎添翼

【反義詞】:隨波逐流、息事寧人

示例

幽平而後,有如宣王者出,則禮樂征伐不自諸侯,而《》《頌》未可知也。奈何~,縱風止燎乎! 宋·歐陽修《王國風解》

即或漏吞舟之魚,而已暴鰓斷鰭,頹然老矣,尚何能為~之事哉!嚴復《論世變之亟》

用法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狀語;含貶義。
【燈謎】推波助瀾(打政治詞語一)謎底:促進派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