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裂腹魚

保山裂腹魚

保山裂腹魚,冷水性魚類。生活於流水或深潭緩流環境,是雲南特有的中小型魚類,曾為產地主要經濟魚類之一,由於河流人工改道等影響,在河流中已無蹤跡,瀕臨絕跡。分布區較為狹窄的一種裂腹魚類。下唇兩側葉細狹,僅限於兩側口角處。因棲息環境不同,其下頜有或無銳利角質前緣。須2對,其長度稍大於眼徑。體鱗細小,胸部及前腹部裸露無鱗。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保山裂腹魚保山裂腹魚

保山裂腹魚[Schizothorax(Racoma)biddul-phi]屬鯉形目,是中國乃至世界上唯一分布在保山的特有種。

雲南保山裂腹魚,為雲南保山壩之東河、龍王塘特有魚種,它與著名的大理裂腹魚(弓魚)乃“親戚”,同屬鯉形目裂腹魚亞科,由於鱗片細密和肉質豐腴,當地人習慣稱其為“油魚”或“無鱗油魚”。

雲南保山裂腹魚的形態、生活習性與其他裂腹魚基本相同,喜清流水,刮食河潭水下岩石或卵石上的固著藻類。在其主產地龍王塘,由於遊客多喜歡投食並與之嬉戲,食物來源較豐足,食性也變得較為駁雜,且不驚不懼,常成群結隊地閒遊於水底,一遇有人投食,便麇集水錶搶食。每至繁殖時令,雌魚們便搖搖擺擺地到水口子附近待產,而多情的雄魚則尾隨著上躥下翻,大獻殷勤,十分有趣。

形態特徵

保山裂腹魚保山裂腹魚

體狹長,略側扁,體背稍隆起,腹部圓。頭小,錐形。吻尖。口亞下位,近馬蹄形。唇光滑。下頜內側稍具角質。下唇特別細狹,分為左右兩葉。須2對,等長或口角須稍長,其長度約等於眼徑。眼小。鱗細小,胸部裸露,腹部具臀鰭2行,側線鱗110-118個。背鰭硬刺發達,後緣有鋸齒,背、腹鰭起點相對;尾鰭葉端稍圓。體背藍灰,腹部銀白,胸、腹、臀鰭淺黃,尾鰭淺紅色。
分布區較為狹窄的一種裂腹魚類。下唇兩側葉細狹,僅限於兩側口角處。因棲息環境不同,其下頜有或無銳利角質前緣。須2對,其長度稍大於眼徑。體鱗細小,胸部及前腹部裸露無鱗。冷水性魚類。生活於流水或深潭緩流環境,是雲南特有的中小型魚類,曾為產地主要經濟魚類之一,由於河流人工改道等影響,在河流中已無蹤跡,瀕臨絕跡。

生活習性

價值

雲南保山裂腹魚肉質鮮腴細膩,美味可口,但數量有限,為特有珍稀屬種。

注意

1.保山裂腹魚生長緩慢,性成熟較遲,繁殖力低。

2.保山裂腹魚是一種個體較大的種類,需經6~9年體重才能達到0.5千克,一般要3~4齡才能性成熟。裂腹魚雖然生長慢,繁殖力低,但由於高原魚類區系組成簡單,敵害少和種間競爭不激烈,所以目前多種群還較繁盛。

3.保山裂腹魚的卵均有毒,必須在100℃高溫5分鐘後,毒蛋白方能破壞。食用時應注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