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血病

中文名稱:便血病英文名稱:hematochezia 定義:以便血為主要表現的血證。所屬學科:中醫藥學(一級學科);內科疾病(二級學科);氣血津液疾病(三級學科)。

基本信息

簡介

凡血液從肛門排出均稱之為便血,可發生在便前、便後、便中,可單純性便血,也可與糞便相混雜而下。消化道的炎症、腫瘤損傷血管病變等均可導致便血,某些急性傳染病、腸道寄生蟲病、血液及造血系統疾病以及維生素缺乏等全身性疾病,也可影響消化道,出現便血據不完全統計,可引起便血的疾病不下百種,常見病也有幾十種

兒童便血要考慮直腸息肉、腸套疊;中青年便血多為內痔、肛裂、炎症性腸病;老年便血要想到直腸癌症,結腸憩室等疾病的可能。新鮮便血要考慮為肛門直腸或乙狀結腸下部的疾病,柏油樣黑便要考慮上消化道出血。粘液膿血便常提示大腸炎症,多見於潰瘍性結腸炎痢疾等,少數可見於結腸癌無痛性新鮮便血首先要想到內痔(成人)、息肉(兒童);伴肛門疼痛的便血要考慮肛裂;伴有劇烈腹痛的便血有可能是出血性壞死性結腸炎腸套疊;伴有里急後重、排便習慣或糞便形狀改變,特別有進行性排便困難的便血,首先要想到結腸直腸癌;肛門墜脹疼痛的便血要考慮肛竇炎或直腸炎。

為了對自己的健康負責,一旦出現便血,最好及時到醫院肛腸科作檢查,以明確診斷,及早採取相應的治療措施。

病因

1、痔瘡便血:其大便出血發生在排便過程中或便後,血色鮮紅,血與糞便不混合。

2、肛裂便血:其血色鮮紅,滴出或手紙擦拭可見,新鮮肛裂便後有肛門劇烈疼痛。
3、消化道疾病便血:大便呈柏油狀或呈黑紅色,出血部位多在上消化道;如果血色純紅,則多是下消化道疾病出血。
4、直腸晚期便血:其大便出血呈鮮紅色,滴狀附於大便表面;晚期伴有肛門直腸下墜和全身消瘦,大便次數增加,便秘與腹瀉交替出現。
5、結腸息肉:其血色鮮紅,無痛,血與大便不混合。潰瘍性結腸炎、痢疾多半混有黏液或呈膿血便,並伴有下腹痛、發熱、便頻等症狀。
6、全身性疾病便血:如白血病、血友病、尿毒症以及某些少見的傳染病,大便出血的同時,會有全身其他部位的出血現象。

危害

1、貧血:長期反覆大便出血很容易因為出血過多,而導致貧血的發生。貧血的病程比較長,在早期並不明顯,只會出現出血的情況,會隨著時間的推移,出血情況會越來越多,若長久得不到治療時就會引發嚴重性貧血,患者就會出現頭暈眼花、食欲不振、全身無力等情況發生,有些患者由於刺激到大腦的末梢神經,會出現異常的興奮與煩躁。 除了腸癌晚期這一隱藏的“殺手”,長期便血不治還會給身體帶來其他更多的危害:長期便血,很容易使患者體內丟失大量的鐵,引起缺鐵性貧血
2、疼痛:由於反覆出現出血的情況,很多患者因忍受不了,經常會通過忍便來進行緩解,長期如此,使得糞便變得乾燥,無法正常排出體內,不得不用力排出,造成了排便困難、腸道堵塞的情況,久而久之就出現了便秘。便秘使得患者在排便時容易造成腹部的壓力,糞便反覆摩擦肛門周圍的皮膚,就會引起劇烈的疼痛感。
3、引起多種疾病:貧血和疼痛反覆發作,惡性循環,容易引起患者食欲不振、精神萎靡等情況發生,使得腸胃無法正常消化,腸道無法正常蠕動,整個生理機能都逐漸下降,從而引起肛裂、肛瘺、肛周膿腫、痔瘡、直腸癌等等疾病發生。在嚴重的情況時,尤其對於女性患者來說,粘液的不斷滲出,容易蔓延至私密處,不僅感染內褲,還會感染私密處,引起各種婦科病。。

注意事項

一、多吃水果及便利大便的食物,使大便暢通才不會因大便困難而增多便血量。

二、忌飲食刺激性食品,煙就也要忌絕。

三、引起便血的病症須先治療,同時對於便後的清潔工作要注意保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