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虞鏗

侯虞鏗

侯虞鏗,男,漢族。1933年生,河北塘沽市人,文化程度大學,汕頭大學教授。1953年畢業於北京清華大學機械系,後留校任教,專長機械設計學與摩擦學 。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男,漢族。1933年生,河北塘沽市人,文化程度大學,汕頭大學教授。1953年畢業於北京清華大學機械系,後留校任教,專長機械設計學與摩擦學 。

個人生平

1984年調廣東汕頭大學。為總工程師、專利代理人、律師。著有《抗磨損設計》等著述20餘篇。曾獲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一等獎、廣東省科技進步三等獎、廣東省高等教育局科技進步2等獎等。享受政府特殊津貼。能閱讀英、俄、德、日科技文獻。

成就及榮譽

在研究表面形貌對摩擦、磨損的影響方面獲有成果,培養過3名碩士研究生,並獲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一等獎、廣東省高等學校科技進步二等獎和廣東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個人作品

主要著述有20餘篇論文

1、《耐磨損設計》(專著)

2、《刮削導軌的表面形貌對其摩擦學性能的影響》

3、《關於動壓型導軌設計問題的探討》

該作品針對工具機導軌中,數量最大的動壓型導軌目前存在的問題,提出以下幾方面的看法:

1、動壓型導軌普遍存在的“重”、“爬”、“磨”三大缺點。主要的原因為潤滑狀態不良所引起。

2、為改善動壓型導軌的潤滑狀態,最有效而且簡單的辦法,是科學地控制導軌表面的幾何形貌。

3、目前,世界上對於除動壓型導軌以外的各種導軌都有設計計算方法。唯獨動壓型導軌還沒有可靠的設計理論和設計方法。作者對現行的一些計算公式、判據舉例進行了計算和評述,認為它們常常不太可靠的主要原因是忽略了表面形貌因素。

4、作者對我國創造的“寬(淺)刮法”導軌的潤滑狀態(承載能力和油膜厚度)進行了理論計算。計算結果與試驗值比較一致。在理論計算的基礎上。認為“寬(淺)到法”還有很大的潛力,並對改進方向提出了看法。

5、作者認為JB2278-78所規定的導軌刮削規範,性能是很差的,建議修改這個規範。

潮汕海內外科技界名人

潮汕海內外名人倍出,有政法界、工業界、農業界、交通界、科技界、衛生界、財經界、文藝界、新聞出版界名人。以下是科技界名人。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