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辟明

楊辟明

潮汕海內外科技界名人,一直從事農業推廣、科研、管理工作。

基本信息

楊辟明 - 簡介

楊辟明 楊辟明

楊辟明

男,1935年生,饒平縣人,汕頭市農委農廣辦副主任、高級農藝師。1961年畢業後,一直從事農業推廣、科研、管理工作。參予研究的“蓬”柑“長遠1號”及“和陽2號”,1985年雙獲農業部優質農產品獎盃;1986年省府授予“農村科技先進工作者”稱號,同年獲省科技進步二等獎一項。1988年評為市優秀專家和拔尖人才。由中國農業科技情報所評審推薦,已收入錄於《中國科研工作者名錄》和《群英譜》中國科研機構卷I。

楊辟明 - 履歷

1937年11月生,漢族,廣東省饒平縣人。大學文化。原任汕頭市委常委、汕頭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委會主任、黨委書記。現任政協汕頭市委員會常務副主席、汕頭華南理工大學校友會會長。

1961年以優異成績畢業於華南理工大學食品工業系。畢業後,先後任揭陽縣糖廠技術員、揭陽縣經濟委員會主管幹事,1984年當選為揭陽縣人民政府縣長,同年當選為揭陽縣委副書記。任縣長後,正確調整全縣生產布局,使揭陽縣生產總值和國民收入增長率躍居全省先進行列。1987年,在調任中國廣澳開發總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時,中國廣澳開發總公司負債3億元。上任後,針對企業的實際以及發展的需要,制訂了新的經營戰略,並親自走遍大江南北6個省、區,創建了全方位、多層次的貿易關係。同時,依託特區優勢,引進先進的生產技術,開發原材料資源,建立出口商品基地。1988年起企業連續3年扭虧為盈,各項商貿指標都保持大幅度的增長,還清了所有的債務,企業固定資產還翻了一番。總公司擁有200多家下屬企業和近百家外引內聯企業,已形成具有貿易業、工業、房地產業、旅遊業4大支柱產業的企業。1990年,企業跨入全國進出口額最大的500家企業行列。與此同時,總公司在開發建設廣澳片區的進程中也取得了長足的進展,完成了3平方公里的開發建設任務,為汕頭南區的初期建設做出了重要的貢獻。1991年以來,在任汕頭市人民政府副市長、汕頭市委常委,主管汕頭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工作時,汕頭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起步比兄弟高新區慢了3年-5年,且碰到國家銀根緊縮,開展資金困難。經過認真總結正反兩方面的經驗,果斷地選擇走“引鳳築巢”的道路。3年的實踐證明,汕頭高新區走“引鳳築巢”的路子是正確的。招商引資、引進技術項目取得了豐碩成果,先後共引進入區項目130項,協定投資總額65億人民幣,而且項目技術檔次高、市場前景好,多數已列入市、省、國家級火炬計畫。上述項目已有一半產品投放市場,1994年工業總產值5億元,1995年工業總產值可達10億元人民幣。至本世紀末,汕頭高新技術產業開發東片區方圓1平方公里可實現總產值達100億元人民幣以上。

楊辟明 - 成就

他是一位愛好讀書、擅於總結實踐經驗的領導者。在揭陽工作期間,寫下論文20多篇,發表在省、地、縣各類刊物上;在廣澳工作期間,也寫下論文多篇。其中,《為迎接廣澳片區更為美好的明天》發表於《瞭望》雜誌海外版1990年第1期。在汕頭高新區工作期間,新著《論汕頭高新區的發展戰略》,發表於《沿海新潮》雜誌1993年第12期;《出奇制勝,努力建好汕頭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發表於中宣部理論刊物《改革與理論》1995年第7期;《汕頭高新區開發建設二周年回顧》發表於《沿海新潮》雜誌1995年第5期;《“引鳳築巢”給汕頭高新區帶來勃勃生機》發表於廣東省委直屬機關黨刊1995年第9期。更為突出的是《出奇制勝,努力建好汕頭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一文,已入選《中國當代論文選》並參加泰國國際學術交流。為此,學術界給予很高的評價,華南理工大學聘請為該校顧問教授.

潮汕海內外科技界名人

潮汕海內外名人倍出,有政法界、工業界、農業界、交通界、科技界、衛生界、財經界、文藝界、新聞出版界名人。以下是科技界名人。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